【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8732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河北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历 史 试 题第卷 (选择题 共 60 分)本卷共 6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76 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gu) ,是目前所知西周最早的青铜器。簋底部铸有铭文,大意为:武王在甲子日早晨出兵伐商,经占卜和观星象,果然很快攻克商都。七日后战争结束,武王赐金(即铜)给一个名叫“利”的官员,为他的先祖铸造这尊青铜簋,以作纪念。该文物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说明A武王伐纣有确切史实依据 B周代青铜器主要用于赏赐军功C西周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D周王赏赐礼器以强化宗法制度2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

2、的 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3战国时期韩宣王置三川郡,以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丞相李斯长男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弗能下。当时的李由A.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B.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C.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国家的封地D.享有世袭的职权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4.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 诗经 尚书 礼记 公羊传 谷梁传 左传周官

3、 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5.唐代柳芳在谈及魏晋南北朝的谱牒(某一宗族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史籍)时说: “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着姓士族为之,以定门宵,品藻人物。晋、宋因之,始尚姓已。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由此可见,谱牒在当时A.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依据 B.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C.有利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D.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6.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却规定:“凡民

4、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2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7.中国古代文献记述:“村落有墟,每二日一集,百货萃焉。五里则建屋三间,四面置榻,以为聚墟之所。 ”下列对“墟”的认识,正确的是A古代村民定时集会的场所 B明清时期大商人聚集的会馆C官府设置和管理的农村集市 D农村兴起定时而聚的贸易市场8.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5、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9. 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向农民索取地租抵押金的租佃制度)。而佃农的佃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10.“牙行”是寄生于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具有中介性质的经纪行业,开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 “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 ,牙行对市镇经济运作的操纵A.加强了商人内部的分工合作 B推动了市镇经济进一步发展C规范了商人之间的白由竞争 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

6、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12南朝学者明僧绍认为“佛开三世,固园应无穷;老止生形,则教极浇淳” ,所以“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而“释迦发穷源之真唱,以明神道主所通” 。这说明南朝时期A佛道外来文化已经传入 B儒佛道文化并行发展C佛道文化冲击儒学地位 D儒佛道文化互补共通13 雅典娜的孩子一书中记录道:“在雅典城邦建立伊始,所有的公民、无论男女都拥有选举权,他们的第一场选举便是选择雅典城的守护神,而

7、雅典娜和波塞冬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名候选人。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把票投给了女神雅典娜,男人们所推举的波塞冬最终遭到淘汰。男人们认为,既然雅典的女人们已经选择了一位女神作为守护神,那么妇女则不应该再享有选举权,有女神庇护的雅典女人们失去一种权利,是公平合理的事情。 ”此段描述A.说明了雅典所有男性享有公民权 B.表达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3C.反映了雅典是一个父权和夫权社会 D.推动了“小国寡民”城邦的形成14苏格拉底在游叙弗伦篇中提到:他在一开始听说游叙弗伦要去控告自己的父亲“杀人罪”时,立刻就说:天哪!这种官司多数人是不会打的。游叙弗伦啊,他们不明白这样告很公正。我相信一般人是做不到这样公

8、正的。只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这样做。这说明苏格拉底A号召青年突破家庭伦常 B注重维护法律的正义C劝说人们藐视权威 D痛斥雅典人理性缺失15.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 、 “礼” 、 “中庸” ,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 ,二者共同之处是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治国主张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1615 世纪意大利学者重新发现了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著作日耳曼尼亚志 ,他们利用此书来证明意大利祖先拥有高度的文化和文明。这一发现直接推动了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近代科学产生 D启

9、蒙运动171596 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8 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 名水手中有 8 个人死去。但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 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 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18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说过:“人权是上帝亲手蘸写在人性这整部巨著之上的,宛如用阳光写就似的,金光熠熠,凡世权力永远无法抹掉,也无法使之失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权与神权紧密联系 B人权至上古已

10、有之C人权具有普适性价值 D人权与神权难以并立19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的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 ”在此,孟德斯鸠认为A法律有阶级性 B法律地位至上 C司法必须公正 D法律并非万能20 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元首(皇帝)有如下规定:“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之一” ;“帝国元首任期终身” ;“帝国元首不得兼任政府官吏,亦不得担任帝国国会议员” ;“帝国元首不得从事其他任何有薪职务、经营商业、执行业务、亦不得担任任何盈利事业之董监事。 ”由此判断,德意志帝国宪法A规定

11、了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B规定了帝国元首的虚君地位4C对元首权力的限制有名无实 D赋予帝国元首以广泛的权力21美国 1787 年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 ”这一规定的主要用意在于A防止联邦法官滥用误用司法权 B确立三权分立体制以规范执政C限制总统行政权力的无限扩张 D利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的实施22.在罗马法学家眼里,法律必须维护社会秩序。如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 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按照材料的观点可推断出A.法律至上

12、成为近代欧洲的立法原则 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C较好地处理了与外邦人的利益关系 D限制了贵族对公权的滥用23下表是 1843 年英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统计表,这说明当时英国政府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地区地名士绅/专业人员农民/商人工人/技工拉特兰52 岁41 岁38 岁农村地区巴斯55 岁37 岁25 岁利兹44 岁27 岁19 岁 工业区 曼彻斯特38 岁20 岁17 岁A.调整城乡经济结构 B改善工业生产环境C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D调整工业生产布局24. 德国在 1879 年开始对进口征收关税;1892 年,法国采取了高关税率政策;正在迅速工业化的美国则早在 19 世纪 60

13、 年代就开始实行了保护关税政策。这表明 A新自由主义的开端 B自由主义的逐渐衰落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D重商主义的迅速普及25. 1931 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 50%卖给苏联。1929 年-1930 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70%销往苏联,而 1932 年竟高达 9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例如: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 年建成的上述材料表明 A苏联由封闭走向开放 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C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消失 D西

14、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26在 30 年代大危机中,法国政府特别强调财政平衡,实行“维持预算平衡”和通货紧缩等措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1936 年才有了一定的改变。因此,法国A政府赢得了法国民众的信任 B经济疲软的时间长于美德等国C最大限度地维持了企业利益 D基本上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27马克思在初稿中说, “普选权在此以前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 ”在这里马克思5A. 对巴黎公社推行的选举政治评估过高 B. 认为资产阶级创立的普选制已经过时C. 视议会政治为实现普选权的最大障碍 D. 认为巴黎公社的普选权更具有人民性2819 世纪最后 30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 1874 年颁布法律禁止 10 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 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 1890 年出台了“青工保护法”等。这反映了主要资本国家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