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吉林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888737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吉林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吉林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吉林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吉林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吉林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吉林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吉林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一、单项选择 1. “我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 ”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的“常胜军”首领戈登语)对这里“最进步的思想”的准确理解是 ( ) A.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B.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2.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思想,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下列关于第 一次国共合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新三民主义为政治基础 B.合作后广东革命政府建立自己的军队国民革命军 C.是大革命开始的标

2、志 D.党员部分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 3. 图片所示是1907 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 。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 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直到30 年后的1937 年, 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 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 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跟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成为了一个新的 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这个新的美术画派是( )A.古典主义美术 B.印象派美术C.现实主义美术 D.现代立体派美术 4. 孙中山在1925 年 3 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 “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 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

3、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 续与你们提携。 ”为了这场“民族革命” ,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 重大转变是( ) A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C颁布临时约法 ,维护民主共和 D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5.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在中国传播“无产阶级宇宙观”的主要是( ) A梁启超 B严复 C胡适 D李大钊 6. “X X X 教授。1950 年 1 月生,1968 年中专毕业,1969 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

4、上山下乡。1978 年 3 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 年 2 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1997 年在美国斯坦福大 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教授履历反映了( ) A.“教育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 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27. 温家宝总理在 2007 年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要靠科技,科技的发展 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谁在人才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上占领制高点。 ”以下科技成就能够体现 “科技创新上占领制高点”

5、这一论断的科技成就是( ) A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国防力量得到加强的突出标志是“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成为民众的福音 C “863”计划的实施,为我国高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1999 年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神舟”一号至“神舟”八号 8.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 “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 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 。 魏源 洪仁玕 李鸿章 孙中山 陈独秀A. B. C. D. 9. 在贯彻“双百”(“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方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认识

6、不包括( )。 A.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C.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D.适用领域分别是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10. 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 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 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 A批判了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指出了西方启蒙思想宣传上的缺陷 C抵制了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D否定了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11. 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

7、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进行 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思想的萌发意味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这种陨落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已经在器物层面开展自我救赎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救赎深入到制度层面 D.晚清新政使清政府摆脱了内外困境 12. 下面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 B、 C、 D、 13. 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 )A B C D 14. 延安时期,毛泽东

8、相继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 )。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3C.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等问题 15. 著名学者在论孙中山思想中讲道:“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概括了当时整个时代的要求和 历史的方向,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认识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和成功,也代表了民 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挫折。 ”其软弱表现在( ) 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 没有明确提出推翻清政府的革命目标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没有找到革命的同盟军A. B. C. D. 16. 1924 年 8 月孙中山指出

9、“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 不同” 。当时孙中山所提的“办法”主要是指( ) A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B主权在民,民族平等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865 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一条长约 600 米的小铁路,向清朝官员和百 姓展示铁路的便利,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条铁路,对比杜兰德热情高涨的推广,观众相当不领 情,京城百姓对宣武门小铁路的反应是“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不久,步兵衙门就以担心引起骚乱为 由把小铁

10、路拆除了。田吉舷中国铁路百年材料二 就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来说,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 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 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李小庆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 材料三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一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杰里未里夫金提出了“第三次工 业革命”模式,即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融合。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无 论如何没有理由再次错过。中国已错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结果就是百余年的落后、蒙受百年欺侮。积 极融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中国崛起的必然选择。摘自中国青年

11、报2012 年 8 月 13 日 (1)根据材料一,分析导致小铁路拆除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 (2)材料二中的“旧有思维定势”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中“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的含 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4)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了 1920 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实际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毛泽东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 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刘少奇4材料三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

12、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 年人民日报 材料四 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 ,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 ,因为毛泽东 晚年犯有严重错误,比如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材料三和材料四中对毛泽东思想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 19. 某中学一研究小组就“同文馆”的历史进行探讨。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时人日记、回忆录和 后人著述等三种。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 清李

13、慈铭越缦堂日记 材料二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 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三 “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 年入学的仅 10 人。后增为 30 人,最多时也只有 125 人,1901 年, 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 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总 体来看,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 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

14、语学校同文馆 载中国礼制风俗漫淡 (1)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哪种人的态度?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如何?结合材料,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为研究小组写一则关于同文馆的简介。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在评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 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 部东西还要多。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他(指托尔斯泰引者注)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 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15、;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恩格斯为什么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历史地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列宁为什么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3)从上述材料恩格斯对巴尔扎克和列宁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位作家的共同之 处是什么?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 会以国民共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文同 盟会宣言 材料二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 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难求 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详尽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