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教学评价(课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39161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教学评价(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十三、教学评价(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十三、教学评价(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十三、教学评价(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十三、教学评价(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三、教学评价(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教学评价(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教学论第七节 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的概述n1、教学评价的定义n评价、评估与教学评价的含义n评什么?n谁来评?n依据什么评?n考试(examination) ,是指由主试根据一定 社会的要求,在一定场所,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 ,选择适当的内容,对应试者的德、学、才、识 、体诸多方面或某一方面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测 验和识别的活动。n测验(test) ,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施测 同一套问题来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工具或系统的 方法。n学生学习评价(Evaluation)与评估( assessment) ,是指在系统、科学以及全面地 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评 定学生个体学习与发

2、展质量。教学评价n教学评价是一种在收集必要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 定标准对教学系统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它既是 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也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n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 活动收集事实信息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n换言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 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 学管理等诸因素的全面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 习状况和教师教授质量的评价。2、教学评价的功能(1)教育性功能:教学评价具有促进教育教 学目的实现的作用。(2)发展性功能: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 展、教师成长和学校改革的作用。(3)管理性功能:教学评价具有鉴别质量、 区分优劣、选拔

3、安置的作用。3、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n古代考试。传统的考试时期(20世纪前)n科举制(6061905)。特点:以人才选拔为主n教育测量时期(19051930)。 n桑代克。 间接测量、量化评价。常模参照评价n教育评价时期(1930 )。n目标中心时期(1930 50年代中叶)n 泰勒。依据教育目标进行评价,描述教育结果与 目标的一致性;准则参照评价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叶80年代末)n 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研制评价标 准,重在分析教学方案、方法的优点、价值;n 提出评价是为了改进(形成性评价)。结果认同时期(20世纪80年代今)n 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提出“让被评价者 最

4、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 ”;n 关注评价的过程,重视评价双方在评价进行中 的沟通、理解和让步;n 提出评价内容多元化,重视个体化目标和评价 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 期”。二、教学评价的类型1、以评价作用为依据的分类: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案例:小王和小李是同班同学。英语单元考 试,小王考了97分,小李考了87分。同学 们私下议论说:“小王肯定又是第一,小 李估计在十几名去了!”运用教学评价分 类理论,你怎么看待?评价的解释标准评价的解释标准以教育目标 为参照以自身发 展为参照以同辈以同辈 为参照为参照2、以评价标准为依据的分类:相对评价、绝对

5、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n1相对评价 (常模式参照评价)n 相对评价是指以评价对象群体的平均水平或 其中的某一对象的水平为参照点,确定评价对 象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或与群体中某一个体之 间的差距的一种评价。n这种评价的优点是:不受集体整体水平的限制 。n其缺点是:判据会随集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因而不同集体中的个体就难以比较。 2绝对评价 (目标/标准参照评价)n绝对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以某一预 定的目标或标准为客观参照点,确定评价对象 达到标准绝对位置的一种评价。n优点是:其标准比较客观,可直接鉴别各项目 标完成情况,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n缺点是:其客观标准很难做到客观,在制定和 掌握评价

6、标准时,容易受到评价者的教育价值 取向和经验的影响。 3.个体内差异评价(自我参照评 价) n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评价对象群体中每个 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 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 评价结论的评价类型。n优点是:有利于自我发现差距,但由于被 评价者不与他人相比较,这就难以找出自 己在群体中的真正差距。案例:小王在一中念高一,小李在三中念高一。 英语考试,小王考了97分,班上排名第一 ;小李考了87分,班上排名第十。小李妈 妈失望地说:“小李的英语能有小王那样 好就好了!”运用教学评价分类理论,你怎么看待?3、以评价方法为依据的分类:定性评价、定 量评价4、以评价主

7、体为依据的分类:自我评价、外 部评价5、测验根据编制、实施程序的标准化程度, 可被分为标准化测验和非正式测验。6、测验按照题目类型的特点可分为客观测验 与论述测验。三、教学评价的实施(一)教学评价的原则(二)教学评价的过程(一)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公正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5发展性原则。以未来为导向,有教育意 义 6多元化原则。个人化n小学生雷人爱情作文该打几分? (2008年12月7日 成都商报) n“她是一个很漂亮很朴实的女孩子,我很喜欢她, 从第一次见面我就爱上她。她住在我家和我一 起睡,一天夜里她抱着我,我一下子被傻醒。 ”这是摘自一篇题为我对她的爱情作文中

8、的话,作者是杭州一所小学一名六年级男生,此 文是在语文期中考试时写的。怎么评分?n三种意见:四五十岁的老教师认为,文章的主题 思想存在严重问题,应该零分处理;男孩的语文 老师表示:“单从文笔上看,这是他有史以来写得 最好的作文了。可以得分。” ;校长认为,写出 真情实感,可给90分。(二)教学评价的过程1、明确评价目的 2、确立评价指标和标准 3、收集评价信息 4、分析评价信息 5、反馈评价信息 6、调整与改进 四、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n1、我国教学评价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n(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

9、的考 查;n(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不顾学生 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将所有学生放在同一 评价尺度上相互比较,一方面造成对学生的误评 价,另一方面又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n(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 ,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 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n(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 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 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 的评价模式;n(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 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 好地发挥

10、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2、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1)教学评价的功能从重视鉴定质量、区别优 劣、选拔淘汰转向重视诊断、反馈、激励、改 进(2)教学评价的着眼点,从教师教的怎么样转 向学生学的怎么样 (3)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趋势 (4)从注重纸笔测验的传统评价走向真实性评 价 (5)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重视过程评价与结 果评价的结合 五、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n(一)教师自编测验n(二)标准化考试n(三)日常考查与学生评语改革n(四)学生评价的新方法(一)教师自编测验n纸笔测验: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n客观测验主要包括n反应类型:填空题、完形填空题n选择类型:是非判断题、多项选择题、匹配 题等。n主观性

11、题目主要包括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作文题、材料分 析等客观性题目n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反应有严格的限制 ,评分规则清楚明白、容易掌握,对答案的评分 比较客观。 n客观性题目编写时难度较大,但评分时比较简单 ,评分的信度高,也可以有较高的区分度。n客观性题目能够大量取样,大范围覆盖学习内容 ,因此可以对学习效果进行较全面的考查。n客观性题目一般能考查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在精 心设计编制的前提下也能考查记忆、分析、鉴别 、推理、理解、判断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但由于 答案固定,无法测量组织材料的能力和创造力。主观性题目n主观性题目没有唯一的或标准的答案,允许、 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表达各种材料

12、和观点,对 学生的反应没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因而学生的 反应是开放多样的,而评分规则一般比较模糊 ,可操作性不强,评分的主观性、随意性比较 大。 n主观性题目不可能数量过多,只能检查几个重 点内容的学习效果。 n主观性题目非常适合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应 用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组织表达观点 和写作的能力。非常适合考查学生分析、综合、 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以 及组织表达观点和写作的能力。能考查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在精 心设计的前提下也能考查记忆、 分析、鉴别、推理、理解、判断 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但由于答案 固定,无法测量组织材料的能力 和创造力。 题目数量比较少,只能检查几个 重点内容的学

13、习效果 能够大取样,大范围覆盖学习内 容,可以全面考查学习效果主观性题目编写比较容易,但评 分比较复杂,评分的信度低,区 分度也比较低客观性题目编写时难度较大,但 评分时比较简单,评分的信度高 ,有较高的区分度 .没有唯一的或标准的答案,对学 生的反应没有严格明确的规定, 评分规则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不 强,评分的主观性、随意性比较 大。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反 应有严格的限制,评分规则清楚 明白、容易掌握,对答案的评分 比较客观。主观性题目客观性题目纸笔测验的局限性 n无法评定学生的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水平 ,如情感、态度、体验等。n很难评定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等包含“做和实践”的成分

14、的能力,n对有关学习策略、学习监控的元认知能 力也很难评定。纸笔测验的改进学生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还不理解哪些知识对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 考查对内容记忆情况的考查科学和社会概念、原理的理 解和应用单纯的事实性知识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零散的知识核心内容枝节内容命题时应强调命题时不必过分强调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 (语文、数学评价为例)山东宁阳的改革:自主选择考试(中国教育报 20041024)n“一试多卷选择”:分别命制A、B、C三种由难到易 的试卷,并且每种试卷都命制两套试题,作为期末 考试的试题。 n“多项选择”:多个考查项目,包括听力、书写、 朗读、课文背诵、课外古诗文背诵、课外阅读汇报

15、和即兴演讲七项,学生自选。 n“不定时多次选择” :学生自定考试时间和次数。n“语文素质发展学分”: 考试分*0.4+考查分*0.4+ 特长分*0.2。一份调查报告n“以某班学生家庭近十年消费水平的变化”为 题,按要求设计一份调查提纲。(1)调查目的;(2)调查内容;(3)调查方法;(4)调查中需要一个“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库”、请写出该库的库结构(包括学生姓名、 家庭人口、家庭收入/月和家庭电话等。)试题设计的改革方向 n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对 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而不是知识死记 硬背。n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 力的同时,适度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n联系社会实践和

16、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重大 问题和热点问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n设计真实而有意义或有趣味的情境,题 型多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 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n变封闭性试题为开放性试题,给学生提 供更多的思维空间,考查创新精神。n以问题为中心串连多种材料,考查学生 从材料中辨认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n注意在试题中渗透德育因素。考试改革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 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 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 指导,不得公布学生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 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 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其他评价结果,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二)标准化考试一个良好的教育测验需要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以 及较高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选取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