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二)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719711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二)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散文阅读(二)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散文阅读(二)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散文阅读(二)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散文阅读(二)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二)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二)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散文阅读(二)一、阅读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题。父亲的死周国平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 . . . . . . . . . . . . . . . . .我的这个感觉,是在父亲死后忽然产生的。我说忽然,因为父亲活着时,我丝毫没有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对于我有什么重要。从少年时代起,我和父亲的关系就有点疏远。那时候家里子女多,负担重,父亲心情不好,常发脾气。每逢这种情形,我就当他的面抄起一本书,头也不回地跨出家门

2、,久久躲在外面看书,表示对他的抗议。后来我到北京上学,第一封家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对父亲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全面批判。听说父亲看了后,只是笑一笑,对弟妹们说:“你们的哥哥是个理论家。”年纪渐大,子女们也都成了人,父亲的脾气是愈来愈温和了。然而,每次去上海,我总是忙于会朋友,很少在家。就是在家,和父亲好像也没有话可说,仍然有一种疏远感。有一年他来北京,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他突然提议和我一起去游香山。我有点惶恐,怕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言,彼此尴尬,就特意把一个小侄子也带了去。我实在是个不孝之子,最近十余年里,只给家里写过一封信。那是在妻子怀孕以后,我知道父母一直盼我有个孩子,便把这件事当做好消息报告了他们。

3、我在信中说,我和妻子都希望生个女儿。父亲立刻给我回了信,说无论生男生女,他都喜欢。他的信确实洋溢着欢喜之情,我心里明白,他也是在为好不容易收到我的信而高兴。谁能想到,仅仅几天之后,就接到了父亲的死讯。父亲死得很突然。他身体一向很好,谁都断言他能长寿。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提着菜篮子,到菜场取奶和买菜。接着,步行去单位处理一件公务。然后,因为半夜里曾感到胸闷难受,就让大弟陪他到医院看病。一检查,广泛性心肌梗塞,立即抢救,同时下了病危通知。中午,他对守在病床旁的大弟说,不要大惊小怪,没事的。他真的不相信他会死。可是,一小时后,他就停止了呼吸。父亲终于没能看到我的孩子出生。如我所希望的,我得到了一个

4、可爱的女儿。谁又能想到,我的女儿患有绝症,活到一岁半也死了。每想到我那封报喜的信和父亲喜悦的回应,我总感到对不起他。好在父亲永远不会知道这幕悲剧了,这于他又未尝不是件幸事。但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做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一直有和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短短两年里,我被厄运纠缠着,接连失去了父亲和女儿。父亲活着时,尽管我也时常沉思死亡问题,但总好像和死还隔着一道屏障。父母健在的人,至少在心理上会有一种离死尚远的感觉。后来我自己做了父亲,却未能为女儿做好这样一道屏障。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一半,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屋子。我一向声称一

5、个人无须历尽苦难就可以体悟人生的悲凉,现在我知道,苦难者的体悟毕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的。(选选自守望的距离)1.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短语的含意。(1)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答:(2)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 去路反而敞开了。答:解析 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主要是对语言的品析。这两句出现在全文的 开篇,可算是对全文的总括。既然是文章的总括,后文就是“总括”的具体内容。因而,要在对后文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这两句中短语的含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 (1)父

6、亲在,忽视了父亲于“我”的重要,忽视了思考,做了许多糊涂的事而不醒悟,将过去的路遮掩;父亲死后,内疚之心将“我”刺醒,对自己走过的路有了清醒的认识。(2)父亲一死,自己的门户塌了,墙壁倒了,没了依托,茫然了未来之路。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赏析。答:解析 此题考查赏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本文标题为“父亲的死”,而作者情感的分隔恰以“父亲的死”为界线,形成了对比。对比这种表现手法,目的就一个,即“突出”。文章正是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我”的内疚之情。答案 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父亲活着时,“我”没有感觉到父亲于“我”的重要;父亲死后,深感自己门户倒塌。通过

7、对比,突出了“我”的内疚之心,表达了父亲的死给“我”带来的剧痛。3.作者说:“父亲的死使我觉得我住的屋子塌了一半,女儿的死又使我觉得我自己成了一间徒有四壁的空屋子。”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父亲于我重要、我于父亲重要”的角度,去解读“屋子的一半”和“徒有四壁的空屋子”。答:解析 此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父母与子女,构成了这个幸福温暖的世界,任何一方的离开,都是对对方的沉重打击。答题时,要抓住父母与子女在情感上的密切联系来谈,深入挖掘作品的内蕴。答案 父母是儿女的庇护神,他们共同架起房屋,为儿女挡风遮雨,他们中失去一个,房屋也就失去了一半。儿女是父母的财富,失去了儿女,

8、屋空如洗。二、阅读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题。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

9、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不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10、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唯唯诺诺;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做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

11、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

12、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4.“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其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提升精神:一根骨头:解析 考查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提升 精神”即理解为改变了人生的目标;“一根骨头”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司马迁刚硬的人格,是挑战逆境人生、追求理想事

13、业的傲骨。答案 提升精神: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一根骨头:在对理想与事业 的执著追求中挺立起来的独立人格。5.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答:解析 “某种必然性”实际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必然性,答题时要结合当时的专制强权的社会分析。答案 因为作者认为一个专制强权的社会是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的,而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社会良心的人,他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遇灾祸就是 必然的。6.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结合上文,举例谈谈你对“中国脊梁”的理解。解析 考查对某种观点的探究能力。“脊梁”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多用来形容那些为国家安危挺身而出、体现民族气节的人。阐述时可以结合司马迁的事例阐述,也可以补充其他的事例,例如屈原、岳飞、鲁迅、钱学森等。 答案 提示:“脊梁”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人,在国家民族处于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气节、操守、人格、品质。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