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护理-第二章藏象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29MB
约139页
文档ID:50718526
中医护理-第二章藏象_第1页
1/139

第二章 藏 象【学习内容】• 1.藏象的概念、脏腑的分类 • 2.五脏的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 3.六腑、奇恒之腑的功能 • 4.脏腑之间的关系藏象学说概论 • 藏象学说是研究 藏象的概念内涵 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 脏腑之间 的相互关系 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 的学说 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 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部分•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 三、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 特点 藏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 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 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藏象学说的形成古代解剖学知识对人体的长期观察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反复的临床实践脏 腑 形 态 结 构 功 能 特 点 五 脏 实体性脏器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六 腑 中空有腔性 脏器 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性 脏器 藏精气而不泻 第一节 脏腑中医学中的脏腑与现代医学的脏腑,虽然解剖名称相同, 但其具体的含义,却不完全相同。

中医学的脏腑不单纯是 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方面的概 念•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名 称• • 概概 述述 • •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 • 生理联属生理联属 心位于胸腔,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为五脏之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心在五行中属火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心的主要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主—主持、管理、主宰 脉—脉道,为气血运行 的通道,又称“血之府” 心主血脉的含义 两大方面主血(行血) 主脉 血—全身的血液心主血的内涵 心行血----指心具有推 动血液循行的功能心主脉的内涵 指心气推动脉气,使 血行脉中,保持脉道 通利的作用心主血脉血的运行如同河中之水,要借助一定的风力、河水要充足且清纯、河道要通畅,这样水才能畅流不息同理,心主血脉也必须赖心气的充沛、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利心气充沛 血液充盈 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脉道通利 ( 其中心气起主导作用) 心主血脉是否正常,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观察n面色 n舌色 n脉象 n胸部的感觉 n神志活动心主血脉面色 —— 面色红润光泽。

舌色 —— 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脉象 —— 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4~5至胸部感觉 —— 胸部舒适,感觉正常 血盈脉充 —— 养神,则神志清晰、精神振奋, 心情愉快,喜乐有常,思维敏 捷,记忆力强心主血脉正常的生理表现心主血脉异常的病理表现面色 舌色 青紫晦暗或灰黑(血液瘀滞) 淡白无华(气血不足) 面 色 淡 白 无 华面唇晦暗(灰黑)心藏神的概念 (一)神的含义(二)心主藏神的含义心主神志神的含义(1)广义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 现2)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藏神的含义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1)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 (2)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 生理活动心藏神正常的生理表现主宰精神活动——则神志清晰, 思维敏捷, 反应灵敏 主宰生理活动——全身各脏腑 功能统一协调 心为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心藏神正常 心神不足心的气血不足,则必然影响到 心神,表现为失眠、多梦、健 忘、神经衰弱 神明被扰 痰火扰动心神,神志昏乱,则 表现为狂躁不安、哭笑无常、 打人毁物、登高而歌 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肺肺为五脏之天 ——明 · 绮石《理虚元鉴 》⒈解剖部位 ⒉表里关系:大肠 ⒊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 ⒋联系功能五体: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五官:开窍于鼻五志为悲五液为涕五时与秋气相通应 ⒌属性:五行属性:金一、肺的解剖解剖位置: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肺在人体诸脏 腑中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 形态结构:分叶器官,质地疏松;肺司呼吸,外合 皮毛,通过鼻与外界相连,易为外邪所侵。

故肺 叶娇嫩,不耐寒热,称为“娇脏”一)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含义:肺司呼吸,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 外界环境之间气的交换生理:气道通畅,呼吸调匀 病理: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主呼吸之气 含义: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即肺具有主持、 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生理:各脏腑之气旺盛 病理: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主一身之气 (二)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宣发呼出体内浊气将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 散到全身和外达皮毛调节腠理开合,排汗病理:肺气失宣,则呼吸不利,出现胸闷、咳嗽、 鼻塞、无汗等症状肃降(二)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吸入自然界清气将吸入的清气及由脾转输至肺 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肃清肺和呼吸道的异物病理:肺失肃降,则呼吸短促或表浅,出现咳痰、 咯血等症状通调水道含义:指肺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疏通和调节水 液的输布和排泄,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亦称“肺主行水”生理: 肺气宣发 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汗 呼气精微(津液)脾 肺肺主肃降 肾与膀胱的气化 尿病理:肺失通调,则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形成水肿向上向外 向下向内 散精 代谢后 主要表现:呼吸调匀,心跳正常 (三)肺朝百脉、主治节含义:指全身血液通过百脉汇聚于肺,经肺之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的交换,然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全身。

肺朝百脉含义:肺通过治理调节气机而协助心对全身起着治理调节作用治理调节呼吸运动治理调节全身气机治理调节血液运行治理调节水液代谢《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 官,治节出焉”主治节内容:主治节是对肺所有功能的概括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 在志为忧(悲) 在液为涕 与秋气相通应• • 概述概述 • •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 • 生理联属生理联属 脾脾在腹腔之上,膈之下脾在五行中属土,脾与胃互为表里脾与胃共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升清主统血主运化脾 的 生 理 功 能含义: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意义: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 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运化水谷 生理过程 运化水液 脾主运化含义: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 的功能 二个环节: 1.磨谷消食: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化为精微和糟粕 吸收 2. 精微通达全身各组织器官 运输 运化水谷具体过程: 食物 食糜 经胃的受纳腐熟清 浊 小肠的泌别清浊精微物质脾的转输 营养全身脾的运化病理:脾运化水 谷失调机体的消 化吸收功 能失常腹胀便溏纳呆倦怠气血不足的症状含义:指脾气的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 的功能。

体现: 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即水精 大肠吸收的水液 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 脾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 经脾气的转输 作用上输于肺 再输布至全身 运化水液病理:脾运化水 液失调水液停滞便溏水肿脾乃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注意保护脾胃即“四季脾旺不受邪”二者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是脾为“后天之本”理论的依据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液的关系 生理意义: 脾气的升清作用,实际上是脾运动功能的表现形式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相对而言,相互为用,相反相成——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 病理意义: 脾气不升 清窍失养,气血乏源——头晕目眩,神疲乏力 精微不布 清气下走,清浊混杂——腹胀、泄泻 脾主升清升举内脏含义: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 止其下垂的作用 生理意义: 升托固定脏器 脾气主升——内脏不致下垂 (与胃协同) 胃气主降——内脏不致上移 病理意义: 脾气不升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泄脱肛等 位置相 对恒定脾主升清含义: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功能。

生理意义: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表现:血行脉内而不外溢 病理意义: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脾主统血在体合肉,主四肢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肝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解剖位置: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 胁之内 • 形态结构:形似楔形,左右分叶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季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季肝主疏泄 主藏血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津血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主疏泄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 个方面?气行则血行 血不瘀阻 气机调畅 津血运行通利 气行则津行 津不停留 促进津血运行输布胆汁助脾运化 协助脾胃 促脾升 中焦升降有序 气机升降 促胃降 运化有职 促进胆汁的 胆汁来源于肝 分泌与排泄 其排泄依赖于肝 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既不亢奋 肝气疏泄 气血调和,心情舒畅 又不抑郁 调节情志肝气疏泄肝气疏泄 女子行经规律,正常排卵女子行经规律,正常排卵 二者协调二者协调 肾气闭藏肾气闭藏 男子正常排精男子正常排精 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肝气郁结 肝失疏泄 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肝气亢逆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失常的 情况如何呢?津血运行输布失常 消化功能失常 情志活动异常 生殖机能障碍肝失疏泄病理: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及调节 血量的功能。

肝主藏血肝藏血的病理意义肝体失养——肝气化生不足失于条达 肝阳失于涵养则易亢逆 藏血不足 筋目失养——目涩昏花,或为夜盲 筋脉拘急,肢体麻木 经血乏源——月经量少,甚则闭经 肝不藏血——吐血、衄血、咯血、月经过多,或 崩漏等出血征象• 在体合筋 • 其华在爪 • 在窍为目 • 在液为泪 • 在志为怒 • 与春气相通应肾五脏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素问·上古天真论》• • 位置位置: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 • 形态结构形态结构:椭圆弯曲,状如豇豆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肾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主水 肾主纳气肾藏精肾藏精————指肾气对精气具有闭藏作用指肾气对精气具有闭藏作用 精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 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 质基础 肾藏精精的分类及关系:精的分类及关系:来源来源————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 (生殖之精气)(生殖之精气) 作用作用————是形成生命(胚胎)和人体生长是形成生命(胚胎)和人体生长 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

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 来源来源————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精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精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 (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 作用作用————营养脏腑形体官窍组织营养脏腑形体官窍组织先天促后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