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完整可编辑版

上传人:实*** 文档编号:50686547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完整可编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完整可编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完整可编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完整可编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完整可编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完整可编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完整可编辑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为了振兴乡村,我们通过多种实践,你得出什么经验?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年县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的考察报告,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县委提出,今后五年,我县将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举全县之力创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根据2018年政协工作要点,经县委批准,2018年*月11日至14日,县政协主席*、副主席*率县委宣传部、政法委、改革办、发改局、林业局、农牧局、茶叶中心、乡村振兴办等有关部门及政协相关专委会和部分政协委员,前往*省*市*县考察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实地走访了*县递铺街

2、道*村、*等地,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考察报告如下:一、“两山”理念是*县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县隶属*省*市,素有“中国第一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之称,县域面积188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6万人,下辖8镇3乡4街道208个行政村(社区)和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全国首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十多年来,*县在“两山”理念引领下,坚定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道路。(一)规划先行,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1998年,*经历了太湖治污“零点行动”的阵痛,付出了巨大的整治代价

3、,关、停、并、转的结果是牺牲了暂时的发展速度,财政收入明显减少,拉大了与周边县的差距。但生态立县的战略就此确立。有关资料表明, 2003年,*县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载体,通过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高度融合,实现村庄美、农业兴、农民富的“三农”发展目标。县人大决议通过每年3月25日为“*生态日”。 2008年,*全面启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立意上求高度、平面上求广度、类别上求纬度、推进上求经度”为架构,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研究制订*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等。在做规划时把人居、生

4、态旅游等功能进行分区,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到2012年底,*县完成首轮美丽乡村建设,共有179个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创建,实现了全覆盖。2015年5月,以*县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发布,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国家标准。(二)以村庄为主体,循序渐进。“*模式”,就是把*县整体当成一个大景域来建设,把每一个村当成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成一个小品来打造。*县以“村庄规划”为抓手,通过产业调整、环境美化、发展生态旅游等系列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把生态景观、农耕文明、民俗节庆、地质探险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形成可游可赏、亦耕亦采、有趣有乐的新型乡村生态经济,迎来了山乡巨变。从2017年开始,*县美丽

5、乡村上升为美丽县域战略,并探索开展以乡村经营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策划引导建设的方向,通过经营倒逼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经营示范村,向着全域美丽的目标迈进。(三)长效管理,造就美丽宜居环境。*县编制了涵盖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管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月督查、月通报、年考核”,把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到专业化、规范化的程度上来。*县先后以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和中国最美县域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治水治违、治气治霾、治土治废的“六治”行动,深入保护生态环境,努力营造生态、宜居、文明、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绿水青山,既要保护好,更要守得住

6、,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已是所有*人的共识。*全面推广清洁能源、垃圾分类处理、污水集中化处理,目前农村燃气普及率达98%、太阳能使用率85%以上;全县70%的行政村采取物业管理,90%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设施采取第三方运维,100%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村村都有农民广场、乡村舞台、篮球场、健身设施,实现了农村数字电影院全覆盖,建成覆盖全县的205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形成了“2公里便民服务圈”。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5%和70.1%,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都为100%。(四)立足生态资源,做大生态经济。近年来,*始终坚持绿色生态、产业融合发

7、展导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到2016年,*在*省90个县市区经济排名52位。*工业的发展,一直依托竹、椅两大传统产业,这两大传统产业有着区域特色和产业链集群的优势。其中竹产业作为一、二、三产联动的富民产业,竹产业企业总数达到1600多家。年总产值200亿元以上;竹产业产品自营出口量达到30亿元左右。*白茶面积达17万亩,产值已达20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占农民年均收入的五分之二,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成为*县的支柱产业。白茶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8、支持了*美丽乡村建设。截至2017年,*全县拥有550多家精品农家乐和民宿,总床位1.6万张;全县29个精品示范村吸引工商资本项目120个,总投资达115亿元;全县接待游客22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3亿元,*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2018年是*建设“中国最美县域”新一轮五年规划的关键之年,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一路逐“绿”迅跑,追求着与不丹王国的人们一样的幸福指数。二、“*模式”给余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三点启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

9、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在“振兴乡村战略”提出之前,我县在创建“四在农家”的时间点上,比*县早一年,然而,*县痛下决心坚持不懈大干了15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比较而言,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余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差距,*的经验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启示之一:乡村振兴规划的重点是农村经济的振兴。农业资源、农村居民、农村经济是我县县域经济的本质特征。我县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的核心是解决农业资源的深度认知与科学利用问题,农村居民的精神提振与增强动能问题,农村经济的产业优化与融合发展问题,这是一项漫长

10、而艰巨、阵痛和革命的任务。2020年前,重点是攻坚脱贫,同时完成规划纲要的制定,探索并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目前,由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制定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五年行动规划,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宏观而全面,党政决策、基层愿望、群众需求三者基本保持一致的问题在规划项目上应充分体现。因此,借鉴*的实践,规划应立足村情村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全新审视,立意长远地分类定位,尊重科学,因村施策,循序渐进。启示之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应长久紧抓不放。从2002年开始,我县始终把“三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了以“四在

11、农家”为载体的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这与*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应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作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抓出内涵、抓出特色。2013年11月,由我县创新制定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国家级标准体系经国家标准委专家考评组的严格审查并通过验收, 成为指导中国西部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唯一体系标准。标准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其中基础标准类68项;基础设施建设类标准23项;社会管理类标准33项;生态环境类标准5项,产业发展类标准65项,体系考核评价标准类4项。这一套标准体系为我县创建乡村振兴战略先行示范县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我们应与

12、时俱进对标准进行补充完善,例如在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增加标准项目,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产业规划发展,践行“两山”理念,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真正体现“高原水乡园林之城”大美新余庆的特质。启示之三:研究制定政策,创新管理模式,是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一是用足用活中央给的政策红利。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农庄、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二是优先保障乡村振兴

13、资金投入。财政每年融投1亿元以上启动资金,带动工商资本进入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重点向市场好、带动性强、群众自愿参与的产业倾斜。公益性投入项目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坏乡村的原有模样,把每一个村当成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成一个小品来打造。三是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落实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落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余庆籍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