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法律硕士4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612191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逻辑学法律硕士4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法律逻辑学法律硕士4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法律逻辑学法律硕士4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法律逻辑学法律硕士4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法律逻辑学法律硕士4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逻辑学法律硕士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逻辑学法律硕士4(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法律语言技巧法律语言的风格一、准确无误:法律语言的生命 二、严谨周密:法律语言的科学性 三、庄重肃穆:法律语言的权威性 四、朴实无华:法律语言的求实性 五、凝练简洁:法律语言的高效性一、准确无误:法律语言的生命例:1889年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的乌查 里条约橡胶木沙发与橡木沙发之争 要求:1、用词精当贴切;2、注意语词次序;3、“确切”与“模糊”各得其所;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严谨周密:法律语言的科学性要求: 1、使用词语要名实相符、概念具体明晰,词 语间互相搭配; 2、严于炼句,句句周密; 3、表述严密明确,防止矛盾和疏漏; 4、结构相对集中精密,布局疏密有致。 三、庄重肃穆:法律语

2、言的权威性要求: 1、注意用词的庄重; 2、注意案件材料的取舍; 3、注意司法人员本身的语言修养。四、朴实无华:法律语言的求实性要求: 1、不用深奥古僻的词语,力求用人人易懂的 普通词语,使辞质而义近; 2、不用形象性词语、艺术化句式; 3、朴素平实的法律语言要达到易看、易读、 易懂。五、凝练简洁:法律语言的权威性 例:有一份合同纠纷案民事起诉状理 由部分写道:“我们认为,该厂系一社会 主义企业,理应严格遵守双方议定的协议 和认真执行自己的诺言。这是我们兄弟单 位相互协作,有利于现代化建设所应有的 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而且在经济上也已造 成不应有的浪费和开支达2万元,这使我 本公司所不能理解,亦

3、为国法不能容忍的 。”问题:这段文字有哪些词语用得不准确?这段文字可以简写为:“我们认为,订约双方理应遵 守协议。该厂上述违约行为给我 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达2万元,应 由该厂承担赔偿责任”第一节 立法语言一、立法语言的词语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中华人 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 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 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 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 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要求:1、准确与规范 2、简洁和具体 3、质朴与文雅二、立法

4、语言的句子1、逻辑结构:从目前我国的立法实践出发,有两种立 法句子的逻辑结构模式: 第一种:条件+法律主体+法律行为适用于义务性、授权性法律规范的立法句 。 例: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二种:条件+行为主体+行为+制裁这种结构模式是禁止性规范立法句的标准格式 。 例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 条) 例2: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 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宪 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二项)2、内容特征立法文句最大的特点是普遍性。它不针对 个别的人

5、或事,它适用于整个社会范围或某个 特定的领域。例: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 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 应当及时判决。(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 八条)判决如下:区文昌胡同八号十间半房产 中,西院北房靠西头四间归安所有;其余房 屋归丁媛、荣、华共有。(某法院民事 判决书)3、句类选择立法语言用陈述句,不用疑问句 、感叹句和祈使句。而法律语言的 其他领域,如诉辩类法律文书,则 允许适当使用疑问句、感叹句和祈 使句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三、法律文本的语言错误及其匡正1、标点符号使用欠妥例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 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 提供法

6、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 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 ,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刑事诉讼法第 九十六条第一款)例2: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 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 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 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 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权利。( 刑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2、词语方面的问题如: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3、语法方面的问题 如: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 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况之 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对于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7、(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四、国外立法语言研究概况1、立法起草问题 2、立法或立法语言总论 3、立法语言或法律语言的简明问题 4、立法语言或法律语言的清晰问题 5、立法语言和法律语言运用中的某些 具体问题 6、立法语言或法律语言的其他问题第二节 讯问和查证语言一、讯问和讯问的多结构特点 1、讯问:是指在刑事诉讼的侦查、公 诉和审判阶段,公安、检察和法院 审判人员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 定,通过特殊的语言交际过程取得 供词,获取对案件侦破、确定犯罪 性质和情节轻重、定罪量刑等有意 义的信息的过程。2、讯问的种类根据诉讼阶段和受讯问人在诉 讼中所处的地位,讯问又可区分 为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

8、,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 讯问和审判阶段对被告人的讯问 。3、讯问的法律依据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法律 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九十 三条、第九十四条和第九十五条。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讯问的 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审判阶段对被告人讯问的法律依据 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一百 七十七条和第一百八十七条。二、讯问语言的要求1、讯问语言必须适合题旨 2、讯问语言必须适合情景 3、必须首先盘诘有关细节,预见 犯罪嫌疑人可能采用的反审讯伎 俩三、查证(询问)语言1、查证即询问,是指在刑事、民事、行政 等各类案件诉讼的侦查、公诉、调查取 证以及审判各阶段,侦查、公诉

9、、审判 工作人员以及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的律师,通过提问,向刑事案件的被害 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民事、 行政案件的当事人以及各类案件的证人 、鉴定人等调查证据,取得与案件有关 信息的一种法律活动和法律语言交际行 为。另外,在非诉讼的法律活动中, 司法干部和其他法律工作者通过提 问向当事人、证人、知情人等调查 情况、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巡警、 特警、武警等公安、政法干警在执 行任务中,发现有可疑对象和其他 有关人员,也要运用询问方式了解 情况,搞清问题。2、询问的种类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刑事附带民 事诉讼对原告人、证人、鉴定人等 的询问;民事、行政诉讼中对诉讼当事人及 证人、鉴定人等的询问;非诉讼法律事务及执行任务中对有 关当事人及可疑人等的询问。3、进行询问活动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第九 十八条、第九十九条、第一百条、 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 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百二十三条 ;律师法第三十一条第三节 法律演讲论辩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