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园(农药剂型)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病虫害培训教材(PPT 93页)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05247 上传时间:2017-03-18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9.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田园(农药剂型)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病虫害培训教材(PPT 9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广西田园(农药剂型)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病虫害培训教材(PPT 9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广西田园(农药剂型)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病虫害培训教材(PPT 9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广西田园(农药剂型)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病虫害培训教材(PPT 9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广西田园(农药剂型)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病虫害培训教材(PPT 9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田园(农药剂型)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病虫害培训教材(PPT 9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田园(农药剂型)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病虫害培训教材(PPT 93页)(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蔬菜病虫害简介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推广部 2008凤玲 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 ( 海量资料下载 主要内容 一、常见蔬菜病虫害简介 二、蔬菜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三、蔬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 ( 海量资料下载 甘蓝 大白菜 菜心 瓜 冬瓜 黄瓜 菠菜病毒病 甘蓝黑斑病 蔬菜软腐病 豆蚜 1、膜翅:蜂类 4、缨翅:蓟马 7、半翅:蝽类 2、毛翅:毛翅目昆虫 5、半覆翅:竹节虫 8、鞘翅:鞘翅目昆虫 3、鳞翅:蝶类、蛾类 6、覆翅:蝗虫、叶蝉类 9、棒翅:蝇的后翅 分类阶元 界 ( 动物界 ( 门 ( 节肢动物门 ( 纲 ( 昆虫纲 ( 目 ( 鳞翅目 ( 科 ( 菜

2、蛾科 ( 属 ( 种 ( 小菜蛾 (L.) 经作害虫 蔬菜害虫 果树害虫 甘蔗害虫 烟草害虫 棉花害虫 茶叶害虫 菜粉碟 豆荚螟 地老虎 潜叶蝇 蓟马 黄曲跳甲 菜蚜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小菜蛾 柑橘害虫 荔枝龙眼害虫 柑橘螨类 柑橘蚧类 白粉虱 黑刺粉虱 潜叶蛾 荔枝蝽象 荔枝蒂蛀虫 尺蠖 荔枝瘿螨 荔枝叶瘿蚊 棉铃虫 红铃虫 棉蚜 棉盲蝽 烟青虫 烟蚜 小绿叶蝉 油桐尺蠖 茶尺蠖 甘蔗棉蚜 蔗螟 地下害虫 蔬菜病虫发生的特点 病虫害种类多 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 害虫演替发生规律复杂 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重要病虫害 病虫害抗药性越来越强 蔬菜主要病虫种类 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 发生作物:十

3、字花科蔬菜。 夜蛾类(斜纹夜蛾等) 发生作物:叶菜类、甘薯、芋等。 蚜虫、粉虱类 发生作物:各类蔬菜。 跳甲类 发生作物:十字花科蔬菜。 潜叶蝇类 发生作物:各类蔬菜。 瓜实蝇类 发生作物:苦瓜、丝瓜等。 地下害虫类 发生作物:各类蔬菜。 蝓蛞、蜗牛等 发生作物:叶类蔬菜 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 发生作物: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苗期。 霜霉病类 发生作物:瓜类、葱类、叶菜类。 疫病类型 发生作物:瓜类、葱类、叶菜类。 早疫病类 发生作物: 辣(甜)椒、黄瓜、葱、芋等。 晚疫病类 发生作物:番茄、马铃薯。 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 ( 海量资料下载 蔬菜主要病虫种类 炭疽病类 发生作物:甜(辣)椒

4、、白菜、黄瓜、菜豆。 白粉病、锈病类类 发生作物:瓜、豆、葱类。 黑斑病类 发生作物:白菜、甘蓝、花椰菜、萝 等。 根腐病类 发生作物:瓜类、茄果类。 枯萎病类 发生作物 :番茄、菜豆、瓜类等。 细菌性叶斑类(黄瓜角斑、甜椒疮痂) 发生作物:黄瓜、 菜豆、甜(辣)椒、菜豆。 细菌性青枯、软腐、黑腐、黑斑病类 发生作物:茄果类、十字花科。 病毒(花叶病)类 发生作物:各类蔬菜。 同翅目 鳞翅目 鞘翅目 昆虫纲的三大目 是昆虫纲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形态变化较大,口器刺吸式,前翅质地相同 。世界已知 450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已知 3000多种。 飞虱、木虱、粉虱、叶蝉、蚜虫和蚧壳虫等。

5、 鳞翅目是昆虫纲的大目之一,全世界已知 16万多种。 小菜蛾(菜蛾科) 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螟蛾科) 枣尺蠖(尺蛾科) 棉铃虫、小地老虎、粘虫、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夜蛾科)夜蛾是鳞翅目第 1大科,已知 25000多种。 菜粉蝶(粉蝶科) 鞘翅目已知约 35万种,是动物界最大的目,占昆虫纲 40%以上,我国已记载约 7000种。 黄守瓜、黄曲条菜跳甲(叶甲科) 稻象甲(象甲科) 虫害主要内容 小菜蛾的发生与防治 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与防治 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菜青虫的发生与防治 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6、发生环境 小菜蛾 L.) 属鳞翅目,菜蛾科。 别名菜蛾、吊丝虫、两头尖。 属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区都有分布。 主要为害甘蓝、花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小菜蛾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 初孵幼虫潜入叶肉取食; 2龄幼虫取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不整齐的透明斑,呈“开天窗”; 3 4龄幼虫可将叶片吃成空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成网状仅残留叶脉。 苗期常集中为害心叶,留种株为害嫩茎。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广东每年发

7、生 18 19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以11月至翌年 3月发生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 卵期 3 11天。 幼虫很活跃,遇惊扰即迅速扭动倒退或吐丝下坠,但稍待静止片刻又沿线返回叶片上继续取食。 幼虫共 4龄,发育历期 12 27天。 蛹期 4 8天。 成虫寿命 11 28天。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发生与环境 气候 天敌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尽量避免十字花科 蔬菜周年连作 在成虫发生盛期 黑光灯诱杀 苏云金杆菌制剂 丁醚脲、甲维盐、阿维菌素 氟虫腈、氟铃脲、虫螨腈等 小

8、菜蛾防治药剂特点 一、在同一个市场上多种杀虫剂并存,但相对而言,效果好的新产品如氟虫腈、多杀霉素等较受青睐,而老产品溴氰菊酯、顺式氰戊菊酯等正在逐渐减少。 二、不同产地类型用药情况不同,蔬菜出口基地和无公害生产基地对农药残留问题较为关注,对生物农药和特异性杀虫剂使用得比较多,而一般产地在选用防治药剂上更多是考虑低价和快速。 三、不同地区用药情况存在差异,气温较高地区,苏云金杆菌可以较好发挥作用,因此用量较大,气温相对较低地区,相应的用量就较少。另外,由于某一地区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小菜蛾产生了抗性,该种农药就逐渐不被使用;有的地区以前很少使用该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就成为替代其他药剂的

9、产品。 四、部分农户对农药混配存在误解,随意用多种农药混合使用,容易造成农药用量超标,加速小菜蛾抗药性的发展。 五、目前农户大量使用的还是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等实用较少,往往只作为农药混合使用的一个组分进行适用。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黄曲条跳甲 别名:黄条跳甲、地蹦子、土跳蚤。 属鞘翅目、叶甲科。 我国各地都有发生,以南方各省区受害严重。 此虫主要食害白菜、萝卜、芥菜、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黄条跳甲类还有黄狭条跳甲、黄宽条跳甲、黄直条跳甲。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黄曲条跳甲成虫、幼

10、虫均能为害。 成虫啮食叶片,造成细密的小孔,使菜株失去商品价值,幼苗被啃食生长点,常致毁种。 幼虫在土中为害根部,咬食主根或支根的皮层,形成不规则的条状疤痕,也可咬断须根,使幼苗地上部分萎蔫而死。 除此,成虫和幼虫还可造成伤口,传播软腐病。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黄曲跳甲啃食叶片成近圆形小孔,严重时啃食叶片只留叶脉,使叶片成筛状。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黄宽条跳甲鞘翅上的黄条很宽,占据鞘翅大部分面积,仅余四周黑边。 黄狭条跳甲鞘翅上的黄条很狭窄,宽度只占鞘翅宽度的 1/3,前端外侧端部略呈直角弯曲,中部内侧略弯

11、曲,外侧无明显凹曲。 黄直条跳甲鞘翅上的黄条狭窄,宽度不及翅宽的 1/3,黄条中部内外侧均为直形。 淡足潜叶跳甲鞘翅上的黄条上宽下窄,外侧中部略呈凹曲。 黄曲条跳甲鞘翅上的黄条外侧中部凹曲很深,内侧中部直形仅前后两端向内弯曲。 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 ( 海量资料下载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生长形态 生长形态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在广州地区每年发生 7代重叠,无明显的越冬期,全年均可取食及繁殖,但以 3 成虫善跳跃,尤以中午前后最为活跃,遇惊动时即跳走,多在叶背栖息,高温季节常在晨昏取食,将叶片咬成无数细密小孔

12、。 地区 代 华北 4东 4中 5南 7态 第 1代 第 2代 第 3代 第 4代 第 5代 第 6代 第 7代 卵 4中 5中 6中、下 7中、下 8上、中 9上、中 10上、中 幼虫 4下 5中 6中 7中、下 8月 9月 10月 蛹 5上、中 6中 7上、中 7下 8下 9下 11上、中 成虫 5中 6中、下 7中、下 8上、中 9上、中 10上、中 11中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幼虫 成虫 卵 蛹 黄曲条跳甲 生活史 28 48d 地上 土中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食料 温度 湿度 简 介 形态识别 为 害 状 生活史及习性 防治方法 发生环境 适时喷药。根据成虫的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喷药。温度较高的季节,中午阳光过烈,成虫大多数潜回土中,一般喷药较难杀死。可在早上 7 8时或下午 5 6时(尤以下午为好)喷药,此时成虫出土后活跃性较差,药效好;而冬季时,上午 10时左右和下午 3 4时特别活跃,易受惊扰而四处逃窜,但中午常静伏于叶底 “ 午休 ” 。因此,冬季可在早上成虫刚出土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