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效用比较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508970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药效用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中西药效用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中西药效用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中西药效用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中西药效用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药效用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药效用比较(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藥概論中藥概論OutlineOutline中藥起源與歷代中藥學發展1中藥產地採收及命名3方劑簡介4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2中藥炮製5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何謂中藥?zz中藥是指我國傳統依中藥是指我國傳統依中醫理論所使用的藥物,所使用的藥物,zz這些藥物主要直接採用植物、動物、礦物等天這些藥物主要直接採用植物、動物、礦物等天 然資源,是中醫用以防治疾病的主要物質然資源,是中醫用以防治疾病的主要物質|中藥就是中國產的藥?z因為在中藥裡有不少藥是從國外進口的,古稱 為“舶來品”,如砂仁、血竭、胖大海等,這些 藥盡管不一定是中國生產的(其中有的中國也 引

2、種成功了,如砂仁等),但仍稱為中藥中藥中藥v.s.v.s.西藥西藥|觀念z依中醫學理論使用之傳統藥物,稱為中藥z西藥為依據近代藥理學理論應用於治療者z中藥來自天然物或天然物之抽提物z西藥來自天然抽提物或化學合成之化合物中藥起源中藥起源|從傳說神農嚐百草談起z神農乃始教民,嘗百草之滋味,當時一日而遇 七十毒,由此醫方興焉z神農本草經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藥學專書|漢書【首見本草之名】z置候神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詔z徵天下通知易經、方術、本草者,遣旨京師|掌禹錫嘉祐補注:蓋上世未著文字,師學相承, 謂之本草|謝肇淛五雜殂:神農嘗百草以治病,故書亦謂之本草神農本草經記載原貌本草學本草學|中藥學及其著作在

3、我國古代稱為“本草”, 這是因為中藥裡草木類的藥物佔了大多數|歷代編寫刊印的本草著作極多,藥物的種 類和內容也不斷地充實、增加z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之後,不僅 中藥學的理論不斷充實發展,中藥的品種數字 也日趨增加REI-12-2/6/2004歷代本歷代本草著述(草著述(1 1)神農本草經東漢末 BC 90 365 種雷公集注神農本草經? 365 種陶弘景校注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陶弘景集注神農本草經吳普本草 雷公藥對南北朝 AD 456536 730 種南北朝 AD 456536 728 種朱墨雜書 陰字刻白、陽字刻黑 陶注、陶隱君云歷代本歷代本草著述(草著述(2 2)新修本草唐 AD 65

4、9 850 種開寶詳定本草 開寶重定本草? 365 種嘉祐補注神農本草藥性論重廣嘉祐補注神農本草 圖經圖經本草宋 AD 1060 1082 種南北朝 AD 1092 1082 種本草拾遺唐 AD 739蜀本草五代 AD 950日華子本草唐 AD 750宋 AD 1060 1082 種唐本云、敬曰重廣英本草陰字刻白、陽字刻黑 今注、今按續注 禹錫等謹按、掌禹錫曰歷代本歷代本草著述(草著述(3 3)經史證類大觀本草宋 AD 10701080政和 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宋 AD 10861093 1558 種本草品匯精要珍珠囊1746 種明 AD 1505 1815 種本草衍義宋 AD 1116宋 AD

5、11271135 100 種重修政和 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墨筐子、墨蓋子本草廣義本草衍義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歷代本歷代本草著述(草著述(4 4)植物名實圖考 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清 AD 1558 種本草品匯精要1892 種明 AD 1505 1815 種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920 種2608 種重要文獻典籍重要文獻典籍|文獻典籍z神農本草經z雷公炮炙論z神農本草經集注z新修本草官方出版z開寶本草官方出版z嘉祐本草z證類本草z本草綱目|官方出版的本草相當於現在的藥典漢南 北 朝 唐宋明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上中下三品分類z藥120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 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

6、者,本上經 。所謂上藥是屬於營養強壯藥如人參、甘草、茯苓、五味子、杜仲及大棗等, 可以經常服用之神仙藥。z中藥120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 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所謂中 藥是指對疾病有抑制作用及保護生理機能之藥 物如當歸、黃耆、百合、黃連及麻黃等,有毒或無 毒,可以斟酌使用之食經藥。z下藥125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 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所謂下藥是指有劇毒之藥物,如常山、大黃、大 戟、半夏、芫花、附子及狼毒等。枸杞於枸杞於本經本經之記載之記載|味甘、苦,氣微寒。無毒|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久服堅筋 骨。風濕,下胸肋氣,客熱頭痛,補內

7、傷 ,大勞、噓吸,堅筋骨,強陰,利大小腸 。久服耐寒暑 杜仲於杜仲於本經本經之記載之記載|又名思仲、思仙、木棉|本經:辛,平。別錄:甘,溫,無毒|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 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腳中酸疼痛,不 欲踐地。雷公炮炙論雷公炮炙論|雷斅撰,為我國最早 的中藥炮製學專著, 原載藥物300種,分上 、中、下三卷,每藥 先述藥材性狀及與易 混品種區別要點,別 其真偽優劣,是中藥 鑒定學之重要文獻 z記述淨選、粉碎、切 制、乾燥、水制、火 制、加輔料制等法 神農本草經集注神農本草經集注|陶弘景撰,此書以神農本 草經為基礎,補入魏晉年 間諸名醫用藥365種,共7卷 ,收錄藥物730種

8、|書中按照藥物在自然界中的 屬性分為六類z玉石類z草類z木類z蟲獸類z果菜類z米食類|是神農本草經以來中藥 學的一次大總結。 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唐代蘇 敬、李勣等奉唐高祖之命 編撰。成書於659年,是 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頒佈 發行的藥典|共54卷,包括正文、藥圖 、圖經三部份,共收藥物 850種,並首創按藥物自 然來源的分類方法。書中 插圖,是中國最早的藥物 圖譜。唐政府將此書列為 學醫者的必修教材 證類本草|全名為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作者為北宋唐慎微,成 書於1083年。z此書共32卷,載藥物1558 種,對藥物主治、採集、 炮製詳加討論和考證,每 藥均有附圖。此書總結了 北宋以

9、前中藥學的成就, 也是宋代以前保存最完整 的本草學巨著,具有承先 啟後的作用。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 |李時珍撰,書共計190萬字,52卷,標名為 綱,列事為目。每種藥材都詳細地敍述了 性味、產地、形態、採集方法、炮製過程 、藥理研究、方劑配合等 |全書以16部為綱,60類為目z每一藥品以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次以集解 、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正誤,分 項記述中藥的藥性理論中藥的藥性理論zz中藥的藥性是指藥物的性能和功效,而對中藥藥中藥的藥性是指藥物的性能和功效,而對中藥藥 性理論的闡述,是從藥物所具有的性質、氣味、性理論的闡述,是從藥物所具有的性質、氣味、 主要作用的臟腑等各個方面進行論

10、述,也就包括主要作用的臟腑等各個方面進行論述,也就包括 所謂的所謂的四氣五味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歸經歸經等理論。這一等理論。這一 理論與其他的中醫基本理論是密切聯係的,共同理論與其他的中醫基本理論是密切聯係的,共同 構成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構成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一)四氣五味zz四氣五味又叫做四氣五味又叫做“ “氣味氣味” ”或或“ “性味性味” ”。這是中醫用來。這是中醫用來 說明中藥作用的基本理論,也是中藥藥性理論的說明中藥作用的基本理論,也是中藥藥性理論的 核心核心zz中醫學認為藥物能治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同中醫學認為藥物能治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同 的藥物具有不同的的藥物具有

11、不同的“ “氣氣” ”和和“ “味味” ”,而不同的,而不同的“ “氣味氣味” ”具具 有不同的治療作用,所以用藥物就可以對人體五有不同的治療作用,所以用藥物就可以對人體五 臟六腑功能或器質上的各種病變,產生糾正和治臟六腑功能或器質上的各種病變,產生糾正和治 療作用。由此可見,要知道中藥各有什麼作用,療作用。由此可見,要知道中藥各有什麼作用, 就必須先要了解其具有何種就必須先要了解其具有何種“ “氣味氣味” ”。zz四氣四氣zz四氣又稱四氣又稱“ “四性四性” ”,是指藥物所具有的寒、熱、溫,是指藥物所具有的寒、熱、溫 、涼四種性質。這是中醫對藥性認識的一個特點、涼四種性質。這是中醫對藥性認識

12、的一個特點zz所謂的寒、熱、溫、涼,當然不是指藥物本身的所謂的寒、熱、溫、涼,當然不是指藥物本身的 溫度,而是從藥物作用於人體後的反應所得出的溫度,而是從藥物作用於人體後的反應所得出的 一種藥性的概括。一種藥性的概括。zz某種藥在作用於人體後,人或能感到全身發熱,某種藥在作用於人體後,人或能感到全身發熱, 或能使原有的寒性症狀得到改善,那麼,這種藥或能使原有的寒性症狀得到改善,那麼,這種藥 的藥性就是溫性或熱性。的藥性就是溫性或熱性。zz如附子、肉桂、乾薑、橘皮、生薑等,都具有溫如附子、肉桂、乾薑、橘皮、生薑等,都具有溫 熱之性。溫與熱僅是溫熱程度上的差別,熱甚於熱之性。溫與熱僅是溫熱程度上的

13、差別,熱甚於 溫。溫。zz某種藥在作用於人體後,能使原有的熱性症狀得某種藥在作用於人體後,能使原有的熱性症狀得 到改善,那麼,這種藥的藥性就是寒性或涼性。到改善,那麼,這種藥的藥性就是寒性或涼性。zz如黃連、大黃、石膏、菊花、桑葉等,都具有寒如黃連、大黃、石膏、菊花、桑葉等,都具有寒 涼之性,寒與涼也只是寒涼程度有所差別涼之性,寒與涼也只是寒涼程度有所差別zz五味五味zz是指人對藥物各種味道的區別,包括了是指人對藥物各種味道的區別,包括了辛辛、甘甘 、酸酸、苦苦、鹹鹹等五種味。中醫學理論認為,食等五種味。中醫學理論認為,食 物或藥物所具有的味,對人體分別有不同的作物或藥物所具有的味,對人體分別

14、有不同的作 用用zz與與“ “四氣四氣” ”學說一起,共同形成了中醫藥學闡述學說一起,共同形成了中醫藥學闡述 藥理作用的獨特理論藥理作用的獨特理論zz辛味辛味能行和散。散和行就是能疏散在表的病邪,能行和散。散和行就是能疏散在表的病邪, 並能疏通郁滯的氣機和閉塞的經脈竅道並能疏通郁滯的氣機和閉塞的經脈竅道zz中藥治療表證的藥如麻黃、桂枝、蘇葉、薄荷等中藥治療表證的藥如麻黃、桂枝、蘇葉、薄荷等 都具有辛味,而理氣藥,如橘皮、木香、砂仁、都具有辛味,而理氣藥,如橘皮、木香、砂仁、 香附等也都具有辛味香附等也都具有辛味zz甘味甘味能補、緩。補就是能補益人體的陰、陽、氣能補、緩。補就是能補益人體的陰、陽

15、、氣 、血,緩就是能緩和各種急迫的病證、緩和其他、血,緩就是能緩和各種急迫的病證、緩和其他 藥物的作用,也稱為緩急。所以多數補藥都有甘藥物的作用,也稱為緩急。所以多數補藥都有甘 味,如甘草、蜂蜜、大棗等,而這些藥又往往作味,如甘草、蜂蜜、大棗等,而這些藥又往往作 為緩急的藥使用。其他如能滋潤人體、潤腸通便為緩急的藥使用。其他如能滋潤人體、潤腸通便 、潤肺化痰的藥也多具有甘味、潤肺化痰的藥也多具有甘味zz酸味酸味能收澀。收澀是指收斂津氣、固澀各種滑泄能收澀。收澀是指收斂津氣、固澀各種滑泄 的作用,包括了止咳、止汗、止遺精、止遺尿、的作用,包括了止咳、止汗、止遺精、止遺尿、 止瀉等,如五味子、烏梅

16、、石榴皮等都具有酸止瀉等,如五味子、烏梅、石榴皮等都具有酸zz苦味苦味能燥和泄。燥就是能燥除濕邪、泄就是能外能燥和泄。燥就是能燥除濕邪、泄就是能外 泄邪熱或下泄邪毒如厚朴、獨活等都有苦味,而泄邪熱或下泄邪毒如厚朴、獨活等都有苦味,而 清熱解毒或降火藥,如黃連、龍膽草、梔子、黃清熱解毒或降火藥,如黃連、龍膽草、梔子、黃 柏等都具有苦味柏等都具有苦味zz鹹味鹹味能軟堅。軟堅指軟化各種堅結、積聚,如對能軟堅。軟堅指軟化各種堅結、積聚,如對 體內各種腫塊體內各種腫塊( (包括多種良性和惡性腫瘤包括多種良性和惡性腫瘤) )、瘰癘、瘰癘( ( 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結核) )、癭瘤、癭瘤( (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腫大) )等病證的治療,等病證的治療, 多用咸味藥,如牡蠣、昆布、海藻等。另外,治多用咸味藥,如牡蠣、昆布、海藻等。另外,治 療腸內有乾結的燥屎而便秘者、外科病中的瘡瘍療腸內有乾結的燥屎而便秘者、外科病中的瘡瘍 腫塊等常用鹹味藥,也是利用其能軟堅的作用。腫塊等常用鹹味藥,也是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