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25709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洋历史及对北洋校训的感悟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创建于 1895 年 10月 2 日,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1952 年北洋大学正是更名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简历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连续长达一千多年的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北洋大学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当时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绍,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 年 10 月 2 日) ,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

2、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从此,诞生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盛宣怀,江苏武进人。早年曾中秀才,后经人推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经办洋务事业时,盛宣怀一直追随其左右。当时他认识到当时中国最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会读经史、写八股的学究,在洋务事业中根本没有多大用处,传统的教育非革新不可。因此便下决心着手培养新式人才。最初他创办了一些附属于企业的技术训练班式的学堂,在短期内培养了一些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但这些学堂在学制和课程方面都只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随着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19 世纪 90 年代初

3、,盛宣怀开始提出要办正规的学堂,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盛宣怀对新式教育有自己的卓见。他给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的学员定了严格的规则,最明显的就是要求学员一定要精钻本专业,不可心有旁骛,要循序渐进,不容紊乱,他认为打牢知识基础很重要,决不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 。另外,他不赞成学员单纯学习外语,认为外语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学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外语,这是他有感于中国缺少高技术人才而提出的要求,事实证明很有道理。1887 年英籍德人德璀琳召集外国商人,要求赞助投资创办大学并得到响应。他的设想得到李鸿章的赞同,并答应拨给他一块地方做校址。他们在天津德租界的警察总部处后身东南一点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德国日耳曼式

4、风格的楼房作为敎学楼,开始招收高层次的中国知识分子入学。校名为吞纳学院。1892 年,德璀琳在外国侨民中聘请了英国皇家学院毕业生丁家立于学院中创办补习班。数年後这个班学生的知识均达到了入学水平。 1895 年 10 月 2 日,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韶,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光绪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在盛宣怀和直隶总督王文韶的参与下,125 名新生入学吞纳学院,学院由此更名为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成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 ,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 ,八国联军入侵津京,

5、学堂校舍为敌兵所霸占,设备、文档案卷遭毁坏,学校被迫停办。以后不容学堂复课,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4 月学堂方在西沽正式复课。1912 年 1 月,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教育部,1913 年又改称国立北洋大学,此后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 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止。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北洋大学堂开学复课时,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三个学门,后应外交需要附设法文班、俄文班,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开办师范科,至此北洋大学已成为包括文、法、工、师范教育诸科,初具综合性的新式大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尤其是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没有先前的经验,更没有前人的

6、指导,而且是在清朝时期,那时清政府十分腐败无能,在这种领导下,想要办成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大学十分不易,北洋大学在创立时虽然经历了十分艰难的过程,但是成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学子,最终成为了中国优秀的大学之一,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开出了最好的先例。北洋大学第一任校长盛宣怀和外国友人德璀琳为成立北洋大学做出了的重大贡献。盛宣怀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着新的改革思维。同时他也有着国人胆量。当时清政府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官员腐败无能,百姓有苦不能言,生活很困难,更不要说学习知识了。而盛宣怀当时不惧政府权力的压力,指出中国缺乏技术型人才,而八股文、经史的人才是现在这个时候不需要的,文采更不会救中国,中国不能仅仅限

7、于封闭式的教育,西方的开放式教育更加适合大学的创办。所以他给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的学院定了严格的规则,最明显的就是要求学员一定要精研本专业,不可心有旁骛,要循序渐进,不容紊乱,他认为打牢知识基础很重要,决不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 。另外,他不赞成学员单纯学习外语,认为外语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学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外语,这是他有感于中国缺少高技术人才而提出的要求,事实证明很有道理。这就跟古代的教育大大不同了,古代史仅仅注重八股文等等古人的文学,而北洋西学学堂中注重学生专业的选择,超越了以前的教育制度,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改革,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以前的教育模式,这也代表了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古

8、板的闭关锁国的落后国家了。另一个可以说是更加特别的人物了,他是英籍德人,但是为中国的大学建立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我觉得更加应该受到人们的赞赏。他在北洋大学前期为其要求赞助,帮助其创办。教育无国界,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个外国人为中国第一所大学的创办做出努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李鸿章对德璀琳的充分信任也是北洋大学成功创办的重要原因。开始时北洋大学的教育制度完全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出汉文课和部分外语课外,其余所有功课都由外籍教习担任,教科书采用外文原版,为学生学习外国更加先进的技术奠定了基础,实验所用的各种器具、设施都从美国进口,让实验更加精确,让学生更加清

9、楚的了解到实验的原理,开发了学生大脑的思维。避免了死板的记忆学习。同时也为以后留学生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为以后天津大学这所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还有很多位为北洋大学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张太雷是北洋大学法学系的毕业生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建人,中共早期领导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冥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著名诗人徐志摩;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等等都是北洋的佼佼学子。天津大学的成立和发展是充满艰辛的,为此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他们的精神不同,但是却都在教育着我们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天津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 。盛宣怀校长的不畏权力,德璀琳的外国友人的

10、热情,张太雷的爱国热情,茅以升的求实精神等等一系列的精神其实都在诠释着四个字:实事求是。做人要真实,纵使生活在权威之下也要按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去努力,求实和创新是天大的精神的两大诠释。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要学会变更,在改变中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正确的方法和道路,怀着爱国,爱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拥有实事求是的既定目标。天津大学在继承“实事求是”这一优良校训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诚实守信,并注重求索真相,开拓创新,把握规律。天津大学继承了北洋大学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在教学上,明确提出了“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方针,形成了自己的优

11、势和特色:对教师严格聘任,讲求真才实学,并要求教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讲授认真,教学方法具有引导性;对学生严格挑选,严格考核,严格管理,并要求学生自觉自重,勤奋好学,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目标和理想,所以人与人之间并没有真正的贫穷与富有的差别,前提是只要有理想。所以我们并不能去嘲笑谁,鄙视谁,相反的,如果他的理想得以实现,那么他就是成功的。生活艰辛但是精神不消沉。天津大学在发展时经历了很多次专业改革,和外校交换专业。这在当时甚至是现在也引起了争议,虽然引入了强的专业,但是也丢失了自己的好的专业,这是不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呢,作为一名物理系的学生,天大的物理系在之前分给了南开大学,

12、现在南开大学的物理系很厉害,而天大的物理系却是平平,但是我们不能抱怨,因为不能和别人比开始的差距,比得是谁努力的多,谁付出的多。专业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什么,这不是确定一切的标准,一切归零了可以重新开始。只要精神存在,人生终究是完美的。怀着实事求是的信念,永远不往这份精神。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有天大人的身影,都由实事求是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前进。正如赵天麟在北洋大学成立三十周年的校庆祝词中所提到的:形上形下,聚精会神。人文渊薮,日新又新。猥长其曹,改制伊始。一得之愚,实事求是。忆当髫稚,蛾术于斯。归自海外,乃辱皋比。教学相承,渊源接续。从事此间,厥情最笃。别来数稔,时复念兹。达材成德,与有荣施。云霞蒸蔚,盛会欣逢。洋洋学海,万派朝宗。天津大学 2011 级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一班师阳3011210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