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24380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摘 要教育的改革包括课堂形式的创新、小组合作教学的形式就是一种创新,它是以:“ 自主学习为中心,合作探究 为形式”的教育尝试。是一种不受物质条件限制的改革举措。在合作学习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加了讨论频率和力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不断的切磋和抵砺中,增强了个体思维的敏锐性,运用后学生头脑灵活、胆大敢问、能言会讲,自学和研 讨上路子。 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一种优越的学习方法。前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2、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 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由此可 见,国家决策部门对于合作学习给以高度的重视。关键词 合作学 习 体育教学 运用一、关于合作学习(一) 合作学习的产生1、“合作学习”90 年代初流行于我国并得到发展,它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帮助,共同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其指导思想是由教师组成异质小组,指 导学生合作练习,以各小组在达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学

3、生始终是活动的“主角”。2、“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多地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目前国内外重大的科研成果绝大多数是众多人合作的产物。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分工越来越细,对劳动者之间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对我们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技能和合作理念。(二 ) 合作学习的特点1、“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合作学习”以自学、讨论、交流、检测、评价为学习流程,有效地克服了“注入式 ”教学,改变了“ 教师讲,学生听” 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2、 “合作学 习” 符合学生心理

4、特点。中学生争强好胜,自尊心又特别强, “合作学习”把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的竞争。在合作活动中,评价的是小组的综合水平,每一个组员的表现直接关系着小组的荣誉,而不仅是个人的事,小组内成员荣辱与共,这就产生了集体荣誉感和压力感,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将尽已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所有成员必须彼此帮助,相互激励,默契配合,优势互补,精诚合作。3、“合作学习”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导演” ,少数学生是“ 演员” ,多数学生是“ 观众和听众” ,学生参与面低,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学生精力容易分散,知识巩固率低。而当学生在进行合作时,他 们对体育知识、对教师有着更积极的态度,在学习过

5、程中动眼、动手、动口、 动脑 、动情,调用多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知 识的接受和巩固。(三) 合作学习的意义1、 增强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在小 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的是小组的综合水平,每个学生必须以组长为核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挖掘本小组的潜能,在合作中与别的小组竞争,竞争中有时也需要组与组间的合作,让各组优势互补,产生“1+12”的效益,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将更能培养学生的交际合作能力。2、 调动优差学生的积极性。个体间竞争,会因个体发展不同产生不公平性;而小组间开展竞争,小组内合理的搭配,使得他们站在同一起点上参与竞争,组际间的竞争是公平的,后进生不再永远是失败者,让他 们从集体的

6、成功中得到乐趣,得到激励,从而得到进步。为了弥补小组间存在的差异,评价时以小组的学习过程和进退情况为评价依据,这种平等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施合作小组体育教学模式,就要求建立起现代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是师生交往的前提,其核心是民主化、合作化、开放化。小组合作学 习,变教师支配学生为指导学生, 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说教师听,教师不再是“ 标准答案”的发布者,而是合作学习中的“指导员”、 “裁判员” ,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真正使学生成为教育和教学的主体,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二、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一)小组构成。小组组成以“

7、同组异质”为原则,旨在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有效地开发学生之间的差异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小组人数以 6 人为宜,6 人一个组合,可前后两两组合成对,也可 6 人面对面合作交流,便于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的教学。(二)分组方法。分组的方法有教师指令组合法和学生自由合法。前者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性别、身材、性格、成绩等个性因素合理搭配,尽可能地使“ 异组同质”。然而,合作的前提是民主,只有 创建民主的环境,才能引起竞争,合作学习行为的发生,既有赖于学生间的空间,更有赖于心理的相容,心理相互排斥的学生间的合作行为是很难的想象的,因此在分组时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权,小组建立的过程就要充分民主化。 “双选制

8、”是在学生自由组合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方法。(三) 分组程序。1、确定组数.学习小组一般以 6 人为宜,根据全班人数确定小组数。2、 组长产生条件:A、思想品德好,B、团结协 作好,C 、体育成绩好,D 、组织 能力强,E 、群众基 础好。3、 个人申报。自愿当学习小组长的人到体育委员处申报,由教师在申报的人中选出符合组长条件的人担任。这是因为只有自愿为同学服务的人,才能更好地为同学服务,只有追求合作的人,才能更好地组织合作。4、 学生推荐组长。5、 学生分组(采用“ 弓”字回折法)分男女两组,以男生为例,表解如下:第一组 1 8 9 16 17 24第二组 2 7 10 15

9、 18 23第三组 3 6 11 14 19 22第四组 4 5 12 13 20 21表中序号是教师掌握学生成绩好差的顺序,每一横列为一个学习小组,表中每 组 6 名学生的序号总和为 75,这样全班最“ 差”一名安排到第一组,倒数第二的安排到第二组,由全班最好的一名学生帮助最差的一名学生,全班第二的学生帮助倒数第二的学生,这样每个小组均能大致平衡。6、 根据阶段测试结果,对差异较大的组进行微调。(四) 教学模式1、 小组学习规则。小组学习必须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而且由学生自己共同制定的规则(教师可适当指导),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遵从。小组学习规则一般有如下方面:A 积极参与,依次发言,讲普

10、通话;B 动 作清晰、简洁扼要,美观大方;C 仔 细观 察,记住要点,举手评议;D 尊重分歧,以理服人,服从多数。2、 课堂活动模式(1)自学。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个体学习。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学生水平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要突出动作重点难点和关键,每个学生围绕老师设计的动作流程,自己也可创造新颖的动作自学、自练,场地器材可自行选择。(2) 讨论。以学 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人自学所得。在小组内轮流讨论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在学生自学和讨论时,要做好组织、协调、搜集信息,可以作为一名普通成员参与小组活动,但不要轻易发表“标准答案”。小 组讨论时间要结合内容和难度确定,一般以 5-8 分钟为宜,

11、一节课 1 -2 次。(3) 交流。各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作为主持,启发引导学生补充、争辩, 对学生交流后仍存在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的点拨。(4) 检测。 检测方式有技 术评分和技能测试两种,对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矫正,个别问题个别矫正,共性问题集体矫正。(5) 评价。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批 评为辅;着重于小组综合评价,对个体要分层评价。(五)管理机制1、 制定目标。小组合作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共同的目标基础上,没有共有的目标,即使有合作的空间和时间,也不会产生有效的合作行为。我们向各学习小组提出这样的总目标: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领导下,通过彼此之间的有效合作,在各方面都得

12、到发展和提高。学习小组建立后,各小组长要主持小组讨论,根据总目标,制定出适合本小组的分目标和各人的具体目标,并充分利用体育活动课及时巩固训练。2、 组长职责:(1)、小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行为规范和练习全面负责。(2)、带领、督促、 检查 本小组成员按动作规范要求练习和活动。(3)、上课时组织和带领本组成员讨论,共性问题向其它小组或老师发问。(4)、对本组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特别关心,要耐心讲解,保护与帮助,争取共同进步。(5)、合理布置本组练习场地,保证练习安全。3、 制定评比细则附:学习小组检查评比细则项 目 要 求 评 分 标 准自学 根据动作要求,创构练习思路。 不能说出练习过程 1 人扣

13、1分上课 自练 组长布置练习任务 组长不按时布置扣 2 分认真练习,独立完成。 不认真练习扣 0.5 分自正 动作错误,及时纠正。 错误动作不及时纠正扣 1 分说动作动作过程、重点,人人会说。 一人说错一点扣 1 分过关检测 学过的项目,项项达标。 一人一项不达标扣 1 分测试考试 独立完成,争取高分。单元考试:小组每升 1 个名次加 5 分,降一个名次扣 5分竞赛 积极参与,争取获奖。 参加各级竞赛获奖按类别加分。活动 创新 积极动脑,精心设想,动作新颖,有锻炼价值。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分。每单元综合考核一次,前 4 名的小组评为“优秀合作小组” 。4、 建立奖励机制。青少年有好胜心理和较强

14、的自尊心,对付出的努力想得到承认。教师要通过以整体进步为基础的正向奖励机制,鼓励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学,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共同促进思想品德的提高。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平时要多精神奖励,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三、 与“小组合作学习”相关的因素(一)教师方面的因素:1、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目前教师们普遍采用的一种办法是利用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 。即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一下学习结果就算完成任务。实际上,这种所谓“ 小组合作学习”,仍停留在传统的“小 组议论” 的 层面上。操作者没有意 识到仅让学生在距离上靠近,不一定能

15、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变化。这说明:教师没有真正领会“ 小组合作学 习” 的内涵和 实质。合作学 习不等于简单的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而是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逐渐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从而获得有效的合作学习。2、教师缺乏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 中,教师是总体设计师,又是主要组织者。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 组策略、任 务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估等都要进行全盘考虑,同时要事先让学生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让 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除此之外,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必

16、须给予及时、适度的组织和调控,以保 证“ 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然而,现实中有相当部分教师在实践操作中显得很茫然,缺乏小组合作教学的知识和技能。3、教师的评价没有走出选拔甄别的误区。教师是“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主要制定者和引导者。建立合理的“ 小组合作学习” 评价机制是为了不断调整小组成员的各种行为和活动规范,引导小组成员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在实践中常常看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用的是“ 团体目标评 价” ,即根据 预定的目标,对每个小组的总结发言或作业(调查报告、小论文等)打上一个团体分数。 “团体目标评价”造成了如下问题:一是教师是唯一的裁判者,评价主体单一。二是评价内容缺乏“ 人文” 思想。三是评价只着眼于小组整体,没有关注学生个体反应。四是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由此可见,这种“ 团体目标评价”把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