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人口与城市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950895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4 人口与城市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专题4 人口与城市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专题4 人口与城市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专题4 人口与城市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专题4 人口与城市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4 人口与城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4 人口与城市(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聚焦点一:聚焦点一: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 (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和 现代型(低低低模式)三种类型。综合“人口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图,掌握几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其差别,是判断人口转变模 式的关键。(1)“高低高”模式和“高高低”模式的区别:“高低高”模式的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尤其是死亡率明显下降,使自然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高高低”模式。(2)“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的区别:“高低高”模式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于“低低低”模式,“低低低”模式的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0%。 (2

2、011(2011江苏江苏)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 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 图。据此回答(1)(2)题。年份 项目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 口 (人) 74382809 78659903 人口 比例 (%)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

3、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B(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 BC DB点睛:点睛: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年龄结构思路点拨:思路点拨:第(1)题,由表格可知,苏南人口占全省 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A项错误;苏中人口占 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B项正确;由于还需要考虑省际人口迁移,故苏南增加的人口数 量并不一定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C项错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 大于从省外

4、迁入的人口数量,D项错误。第(2)题, 分析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发现从 2000年到2010年,014岁人口比例下降,1564 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均上升,故选。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在人口增长的考查中,考得最多的是通过老年人口的比重推导所在国家的类型。若老年人口比重 较高(65岁及以上超过7%),则该类国家一般为发达 国家,然后据此可以推导发达国家的种种社会经济 特征。而老年人口的比重可以从不同的结构图获得,如柱状图、三角坐标图、人口金字塔图等,下面 甲、乙、丙三图中分别可得出有老龄化现象的是: 甲、乙中的、丙。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 1:读下表,据此完成(1)(2)

5、题。世界某四个国家人口的相关数据序号2005年人口 总数(亿)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 1975年2005年 1975年 2005年 1.279 0.5 0.1 56.8 65.8 0.602 0.2 0.4 82.7 65.8 11.344 2.0 1.4 21.3 28.7 0.587 3.0 3.2 29.5 32.1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 1:读下表,据此完成(1)(2)题。(1)4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的有( )A BC D(2)4国中出现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压力过大的 有( )A BC DCD解析: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

6、两国的自然增长率最高,也一定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 国家。第(2)题,读表可知、两国的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最快,对环境压力一定很 大。聚焦点二:聚焦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和 自然灾害等,如美国有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以后向南方 的“阳光地带”(37N以南)迁移就有气候因素的作 用。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因素、交通因素、文化 教育、婚姻家庭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 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大 多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 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另外,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3政治因素:包

7、括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2011(2011重庆重庆) )下图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 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1)(3)题。(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 因最可能是当地(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2)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 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 是(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DD(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

8、省(市、区)多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C点睛:点睛: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思路点拨:思路点拨:第(1)题,据图可知,A点所在省区人口迁入率很低,而人口迁出率很高,人口大 量外迁表明该地区就业岗位少,经济发展水平 很低。第(2)题,根据题干中人口的迁移状况及人口 密度特点可知,该省(市、区)为西藏自治区,其典型农作物为青稞。第(3)题,据图可知,迁入率最大值为18%,迁出率最大值约为6.5%,A项错误;净迁移率小 于5%的省(市、区)主要集中在图中A附近,省(市 、区)数量小;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数 量也很少,故B项错误,C项正确;图中A

9、省(市、 区)的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故D项错误。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人口和产业的联系、迁移1. 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人口和产业的联系、迁移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人口由落后地区 迁往发达地区(如我国内陆人口迁往沿海,农村人 口迁往城市),产业、资金、技术由发达地区迁往 落后地区(如欧美、日本向我国的产业转移),资源 由落后地区运往发达地区(如我国的西气东输、西 电东送)。 2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上述联系的动力和量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取决于其内部的联系。随着产业的迁移,落后地区的人口外迁动力减弱 ;随着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运入量 也会发生变化。(如下图)3

10、人口迁移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影响。影响发达地区(迁入地)落后地区(迁出地)有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 力;促进商品流通 和经济发 展;促进 第三产业发 展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 、科技、文化联系,有利 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 ,促进发展;更好地开 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 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增大了生态环境的 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 2: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 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 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材料二 安徽省人

11、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 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 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解析:解析: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 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 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 具有这些优势;加之广东等省 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 增大,安徽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服装 加工基地向安徽转移。(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解析:解析:而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 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 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

12、 务体系完善,所以人口向广东 等省迁移。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答案:答案: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 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答案:答案: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 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 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 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 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解析:解析:产业转移有

13、利于加快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 化进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的迁 入,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答案:答案: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 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 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 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聚焦点一:聚焦点一:在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化1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 要因素,主要包括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2)由于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呈现复杂的特征。2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商业

14、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扩 大,虽然各功能区在扩大过程中往往由于政府规 划等原因呈现复杂的一面,但基本符合城市空间 结构的一般规律。3城市化对城市各功能区的影响商业区 规模扩大,空间向立体发展,出现多个商业 中心 住宅区住宅区不断扩张 ,占据原工业区及农业 区的 空间。住宅区的分化更明显 工业区向更外围扩张 ,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绿地及 农业 区面积减少,功能异化(2011(2011天津天津) )天津海河三岔口周边地区历史上曾 是小型的商品集散地,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这种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前天津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扩大了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

15、B提高了商品制造业的比重C奠定了中心商务区形成的基础D调整了商业区的空间布局A点睛:点睛:功能区形成的历史因素思路点拨: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知,三岔口周边地区已成 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说明这里是商 业区。因为这里不是天津的中心商务区,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扩大了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1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分析方法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多种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复习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及 城市的合理规划时,要明确地租理论是城市内部经济 活动区位选择最有效的工具。地租作为一个重要的经 济因素,对解释城市功能分区的至关重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土地因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土地价格或地租的不同;二是从事某项经 济活动的企业(如商业、工业、住宅等)对用地的竞争能力不同。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1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分析方法2地租等值线的判读及影响因素(1)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地租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只考虑与市中心的距离, 地价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地价 等值线数值依次递减;(2)若地租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或内凹,则说明此处地租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区,其主要影响因 素是交通通达度;(3)局部地区地租等值线闭合,说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