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六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949150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财务管理——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财务管理——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财务管理——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财务管理——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第六章(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电子课件第六章 利润分配管理n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 n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政策n第三节 股利政策的实施n第四节 股票分割与回购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一、利润分配的概念与原则 1、利润分配的概念广义上 指对企业收入和利润进行分配的过程(收入成本利息等税收净利) 狭义上 仅指对企业净利润进行分配$ 财务管理中的利润分配,主要指企业的净利润分配,其实质就 是确定给投资者分红与企业留用利润的比例 I 其关系到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决策 I 其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与企业长远发展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一、利润分配的概念与原则 2、利润分配的原则依法分配 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基本要求、 程序、比例)

2、,其是正确处理各方利益的关键 兼顾各方利益 考虑国家、投资者、管理者、企业职工等各方利益,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分配与积累并重 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 投资与收益对等 体现“谁投资、谁受益”,本着平等一致,根据投入资本的多少进行分配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1、法律因素法律因素 为保护债权人和股东利益,国家有关法规对企业利润分配予以一定的硬性限制I 资本保全约束要求企业发放的股利或投资分红不得来源 于原始投资(股本),只能来源于企业当期利润或留存收益 B 防止企业任意减少所有者权益,维护债权人利益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1、法律因素法律因素 为保护债权人

3、和股东利益,国家有关法规对企业利润分配予以一定的硬性限制I 资本积累约束企业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 公积金,贯彻“无利不分”原则 B 有利于企业扩大资本规模、调剂资金余缺,降低财务风险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1、法律因素法律因素 为保护债权人和股东利益,国家有关法规对企业利润分配予以一定的硬性限制I 偿债能力约束企业必须按时足额偿付各种到期债务,还 必须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B 股份公司支付现金股利如果影响到其债务的偿还,则其股利的支付数额要受到限制,确保债权人利益不受侵犯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1、法律因素法律因素 I 超额累积利润约束国家

4、法律规定股份公司不得超额积累利润 B 由于投资者接受股利缴纳的所得税要高于进行股票交易 的资本利得所缴纳的税金,因此股份公司通过积累利润使股价上涨来帮助股东避税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2、股东因素股东因素股东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对公司利润分配 提出限制、稳定或提高等不同意见I 控制权考虑在原股东追加投资较少时,采用较紧的股利 政策(多留少分) B 否则,企业将来依靠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可能性加大,意味着控制权可能旁落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2、股东因素股东因素股东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对公司利润分配 提出限制、稳定或提高等不同意见 I 避税考虑

5、一些高收入股东出于避税考虑,往往要求限制股利的支付,保留较多盈余,以便从股价上涨中获利 B 股东现金股利所得的税率是20%,而股票交易尚未征收资本利得税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2、股东因素股东因素股东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对公司利润分配 提出限制、稳定或提高等不同意见I 稳定收入考虑一些股东依靠股利维持生活,往往要求公 司支付稳定的股利,反对保留较多的盈余 I 规避风险考虑一些股东认为,通过增加留存收益引起股价上涨而获利有风险,目前所得股利确定,要求较多地支付股利 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3、公司因素公司因素公司出于长期发展与短期经营考虑,多方进行权

6、衡 ,最终确定的利润分配政策I 公司举债能力举债能力强,能及时筹措到所需资金,采 用较为宽松的股利政策 I 未来投资机会企业预期有较好的投资机会,经营者会将应分配的收益用于再投资,减少用于分配的收益金额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3、公司因素公司因素公司出于长期发展与短期经营考虑,多方进行权衡 ,最终确定的利润分配政策I 盈余稳定情况盈余相对稳定的企业有可能支付较高股利 I 资产流动状况由于股利支付代表现金流出,企业的现金 状况和资产流动性越好,其支付股利的能力就越强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3、公司因素公司因素公司出于长期发展与短期经营考虑,多方进行权衡 ,

7、最终确定的利润分配政策I 筹资成本保留盈余不需要花费实际的筹资费用,其资金 成本较低,企业在负债资金较多、资金结构欠佳时期,往 往保留更多盈余 I 其他因素较多债务(多留少分);可转换债券(多分少留,刺激股价上涨,尽早转换)等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二、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 4、其他因素债务合同限制特别是长期债务合同,往往有限制企业现金支 付程度的条款(保护债权人利益)I 未来股利只能以签订合同之后的收益发放 I 营运资金低于某一特定额度时不得发放股利 I 将利润的一部分以偿债基金的形式留存 I 利息保障倍数低于一定水平不得支付股利 通货膨胀固定资产重置时往往保留更多盈余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三、利润

8、分配的一般程序 1、非股份制企业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I 企业的年度亏损,可以由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来弥补 I 用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连续期限不得超过5年 I 5年内弥补不足的,可用本年税后利润弥补I 本年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为企业可供分配利润,只有可供分配的利润大于0时,企业才能进行后续分配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三、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1、非股份制企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I 可供分配利润大于0,是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的必要条件I 法定盈余公积金以净利润扣除以前年度亏损为基数,按 10%提取。当其达到注册资本50%时,可不再提取I 法定盈余公积金主要用于弥补企业亏损和按规定转增资本金,但转增

9、资本金后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三、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1、非股份制企业提取法定公益金 I 法定公益金以法定盈余公积金相同基数的5%10%计提的职工公共利益资金,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的福利设施支出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I 企业本年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 积金和公益金后的余额,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按照分配 与积累并重的原则,确定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数额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三、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1、非股份制企业某公司1995年初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7万元, 1995年发生亏损100万元,19962000年间 的每年税前利润为10万元,20

10、01年税前利润为15万 元,2002年税前利润为4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40%, 法定盈余公积金(含公益金)计提比例为15%。要求计算以 下指标: 2001年是否缴纳所得税?是否计提盈余公积金(含公益金) 2002年可供给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多少?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三、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1、非股份制企业 2001年初未分配利润为:37100+10 5= 13(万元) (已经连续5年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只能 用2001年的税后利润来进行弥补13万元)2001年应缴纳所得税为 15 40%=6(万元)2001年税后利润=156=9(万元 )2001年可供分配的利润 =913=4(万元)*不能计提盈

11、余公积金(含公益金)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三、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1、非股份制企业 2002年税后利润=40 (140%)=24(万元)2002年可供分配的利润=244=20(万 元)*计提盈余公积金(含公益金) =20 15%= 3(万元)2002年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203=17(万元)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三、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2、股份制企业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提取法定公益金 支付优先股股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I 任意盈余公积金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自行提取的公积金 。其计提基数与法定盈余公积金相同,计提比例有股东会 根据需要决定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三、利润分配的一般

12、程序 2、股份制企业支付普通股股利如果股份公司当年无利润或出现亏损,原则 上不得分配股利I 为维护股票信誉,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可用盈余公积金 支付股利,支付股利后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 本的25%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一、股利理论 1、股利无关论 其认为股利的支付水平和支付方式不影响企业价值和股票的价 格,即股利支付与企业价值、股票价格无关基本假设 I 市场具有强式效率 I 不存个人和公司在所得税 I 不存在任何筹资费用 I 投资决策和鼓励决策彼此独立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一、股利理论 1、股利无关论 股利剩余论 I 公司的股利政策是由其投资计划的报酬率来决定的I 公司盈余满

13、足了所有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后还有剩余,则 以现金股利的形式分配给股东 I 公司投资机会的预期报酬率高于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则投资者喜欢保留盈余(投资者对股利和资本利得是无偏好的)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一、股利理论 1、股利无关论 有效市场论MM理论(米勒和莫迪格莱尼)I 基本假设市场是高度有效的;没有筹资费用;企业投资的报酬是确定的;没有所得税的影响 I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并不关心股利政策,股利所得与资本 收益无关(股利支付的比率太低,出售股票;比率高,则再购买股票,扩大投资) 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一、股利理论 1、股利无关论 有效市场论MM理论(米勒和莫迪格莱尼)I 该理论认为股

14、利的支付比率并不影响公司价值,公司价值完全由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或其投资所决定 B 公司支付股利,引起股票价格上涨 B 公司需要资金,进行筹资需要成本 I 二者相互抵消,并不带来公司价值发生变化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一、股利理论 2、股利相关论 企业的股利水平和支付方式会影响企业价值和股票价格 一鸟在手论股利重要论I 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入要比因留存收益带来的资本收益 更为可靠(投资者对投资风险有天生的抵触情绪),其宁愿 得到较少的现金股利 I 投资者选择高股利支付企业的股票,从而推动其股票价格上涨,致使公司价值变化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一、股利理论 2、股利相关论 传播信息论 I 该理

15、论认为股利能将公司的盈余状况、资金状况和财务信息等传递给投资者,支付股利这一实际行动能强有力地 证明公司创造现金的能力,因此公司的股利政策会影响股 票价格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一、股利理论 2、股利相关论 所得税差异理论 I 该理论认为股利收益和资本利得在纳税时间和数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股利收益的取得早于资本利得收益的取得 ,纳税时间也早;股利收益的所得税高于资本利得的所得 税),因此股东更倾向于低股利高留存收益的分配方式(一是可以推迟纳税时间;二是可以降低纳税水平)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一、股利理论 2、股利相关论 代理理论 I 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者作为所有者的代理人,会发生职务

16、消费等代理成本,这些成本会减少所有者的收益,因 此需要实行高现金股利政策,来降低代理成本 I 高现金股利减少管理者可以支配的“闲置现金流量”(避免过度投资和特权消费,保护所有者利益,降低所有者的风险)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二、股利政策 1、股利政策的含义及内容 股利政策的含义 I 股利政策企业管理当局对股利分配有关事项作出的方针与决策 股利政策的内容 I 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如何发放股利(形式);什么时间发放股利 $ 其实质就是决定留用利润和股利分配比例第二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二、股利政策 2、股利政策的形式 剩余股利政策 I 其主张企业有盈余首先用于可接受投资项目的资金需要,在满足了可接受投资项目的资金需要之后,若还有剩余, 则作为股利进行发放 I 优点充分利用留存收益,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