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学教程课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942473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9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法学教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立法学教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立法学教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立法学教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立法学教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法学教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法学教程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 立 法 原 理第二章 立法原理总论第三章 立法的概念第四章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五章 立法的国情根据第六章 立法的历史发展1第二章 立法原理总论第一节 何谓立法原理第二节 立法的基本范畴第三节 立法的物质基础第四节 立法与利益、治国和秩序2第一节 何谓立法原理一、 立法原理界说二、 立法原理的形式和内容三、 立法原理和立法总论3一、 立法原理界说n一定的立法原理是一定的立法和立法学的直接的理论基础。它是关于立法的带有普遍性和基本规律性的事物的理论表现,同时它又是立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n立法原理的主要特征在于:第一,立法原理是立法的理论表现形态。第二,立法原理是立法学体系的有机组

2、成部分。第三,立法原理是立法和立法学的基础理论。4二、 立法原理的形式和内容n立法原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 专门的立法原理著述或立法学原理著述;(2) 总论性或综合性立法学著述中阐述的立法原理;(3) 关于立法制度的著述中阐述的立法原理;(4) 关于立法技术的著述中阐述的立法原理(5) 关于立法思想的著述中阐述的立法原理;(6) 其他立法学著述或法学著述中阐述的立法原理。5二、 立法原理的形式和内容n这六种形式的立法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第一、关于整个立法的总的、基本的原理。第二、关于立法制度的原理。第三、关于立法技术的原理。6三、 立法原理和立法总论立法原理虽然

3、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它更多的是较为集中地以专门的立法原理著述和立法总论著述表现出来。7第二节 立法的基本范畴一、 立法基本范畴举要二、 立法实践需要立法范畴理论三、 学术教训和立法范畴研究四、 研究立法基本范畴的要求8一、 立法基本范畴举要n立法基本范畴亦即立法基本概念,是立法实践的理性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立法原理和整个立法理论的细胞,是立法研究成果的基本载体。n从形式结构的角度说,立法原理主要由微观、中观和宏观原理构成。立法基本范畴就是微观立法原理。9二、 立法实践需要立法范畴理论n立法基本范畴之所以有研究的必要,根本原因在于:科学地开展立法活动和科学地研究立法问题,需要科学地理解和运用立法基

4、本范畴。n研究立法基本范畴,主要是对这些范畴予以正义。10三、 学术教训和立法范畴研究n注重立法基本范畴的研究和正义,对今后中国立法学的深入发展,至少会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求得共同的出发点或前提;二是可以为立法研究提供较确定的范围或界限。11四、研究立法基本范畴的要求n首先,要坚持科学的标准,避免以主观爱好来赋予立法基本范畴以某种自己喜好的含义。n其次,要充分占有和消化材料,正确判定它们的价值和真理性程度,保留其合理内核。研究和界说范畴,比作其他研究更需要首先了解有关材料,尤其是其中主要的研究成果。n最后,立法和立法学都要向前发展,其基本范畴的数量和含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发展,对它们的理

5、解也应当与时俱进。12第三节 立法的物质基础一、 立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二、 正确认识立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13一、立法的基础是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一) 立法具有客观性(二) 立法者不是在制造法而是在表述法(三) 立法的客观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4二、 正确认识立法和物质生活条件 的关系(一)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唯物主义立法观的发展(二) 不能把唯物主义法律观仅仅看作经济基础决定法的观点(三) 法同上层建筑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物质生活条件的反作用(四) 并非任何立法现象都可以从物质生活条件中找原因(五) 立法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既要反映又不能完全反映(六) 在必然

6、性和偶然性的合力而以必然性为主导的过程中发展立法15第四节 立法与利益、治国和秩序一、 立法与公众意志、利益和幸福二、 立法与治国和维护社会秩序16一、立法与公众意志、利益和幸福从立法与公众意志、利益和幸福相关联的角度谈论立法,是中外立法思想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普遍现象。17二、立法与治国和维护社会秩序(一) 立法与治国把立法与治国联系起来,把立法作为治国的必要条件或手段,在中国历来是解释立法的必要性、任务和作用的主要方式和内容之一。(二) 以立法维护社会秩序和指明前进道路18第三章 立法的概念第一节 立法概念释义第二节 立法的外延、内涵和定义第三节 立法和法的创制、制定、制订、拟订19第一节

7、立法概念释义一、 立法概念的使用和研究概况立法是对权利资源、权力资源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利益,进行法定制度性配置的专门活动。二、 立法概念的研究方法要把握一般的立法概念或范畴,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即:全面把握立法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出一个可以反映每一种立法的共同特征的、可以用来说明迄今所出现的各种立法的概念或范畴。20第二节 立法的外延、内涵和定义一、 立法的外延二、 立法的内涵三、 立法概念的定义21一、 立法的外延n研究立法的外延,也就是研究适合于立法概念或范畴的各种立法现象。n研究立法的外延,可以看到:(一) 立法是历史的范畴(二) 立法是国情的产物(三) 立法的种类具有多样化22二、 立法的

8、内涵n立法的内涵,指立法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n考察古今中外各种类别的立法,可以看到它们有以下共同特征:(一) 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进行的活动(二) 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三) 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四) 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五) 立法是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活动23三、 立法概念的定义立法是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的社会规范的活动。24第三节 立法和法的创制、制定、制订、拟订一、 立法和法的创制二、 立法和法的制定三、 立法和法的制订、法的拟订(一) 采取简化措施(二) 科学予以界说(三) 正确加以使用:实

9、例分析25第四章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一节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概述第二节 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第三节 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26第一节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概述一、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界说二、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发展和种类三、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客观性四、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与市场经济潮流27一、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界说(一)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含义(二)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本质和 功能28二、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的发展和种类(一)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发展(二) 立法指导思想的种类(三) 立法基本原则的种类29三、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客观性

10、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一种客观存在。立法一般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作用下得以运作的。30第二节 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一、 中国立法总的指导思想二、 中国立法基本指导思想31一、 中国立法总的指导思想n当代中国立法总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立法观。(一) 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中国立法(二) 以马克思主义立法观指导中国立法32二、 中国立法基本指导思想n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一) 中国立法基本指导思想的构成和特点(二) 以毛泽东思想立法观指导中国立法33第三节

11、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一、 中国立法制度的一个新特色二、 由观念化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转变三、 中国立法的宪法原则四、 中国立法的法治原则五、 中国立法的民主原则六、 中国立法的科学原则34一、 中国立法制度的一个新特色当代中国立法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在于它以立法法这样一种专门规制立法活动的宪法性法律,集中确立了立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使这些原则不仅以观念形态存在着,而且还以明确的法律制度形式存在着,实现了立法基本原则的法律化和制度化。35二、 由观念化向法律化和 制度化的转变以立法法的诞生为标志,中国现时期的立法基本原则,实现了由观念形态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转变。这样,中国现时期的立法基本原则就不单

12、是观念性的准则,而是法律化和制度化的准则和观念化准则相结合的准则,并且首先是法律化和制度化的准则。这是中国立法基本原则和立法制度两个方面的重要进展。36三、 中国立法的宪法原则n各国立法都非常强调正确处理立法与宪法的关系,强调立法应当以宪法为根据或不得同宪法相抵触。n中国立法自然也如此。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第五条)又规定行政法规应当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第八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自治权限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而规定自治权限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同样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7三、 中国立法的宪法原则n

13、中国立法法以其深具特色的宪法基本原则,作为中国立法的首要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宪法基本原则意味着:其一,立法应当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大局。应当积极制定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建设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其二,立法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法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民主专政性质不能改变。其三,立法应当与改革开放相得益彰。38四、 中国立法的法治原则n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突出地体现为:一切立法权的存在和行使都应当有法的根据,立法活动的绝大多数环节都依法运行,社会组织或成员以立法主体的身份进行活动,其行为应当以法为规范,行使法定职权,履行法定职责。这是各国立法的法治原则的共性方面。n在中国,立法法正式确立

14、了立法的法治原则,这就是:“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的统一和尊严。”(第四条)n这一原则一方面反映了现今各国立法的法治原则的共性方面,另一方面又突出地反映了中国立法的法治原则所具有的国情特色。39五、 中国立法的民主原则n在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立法应当坚持民主原则,是各国立法的共同之处,而绝不是一个新主题。n然而在另一方面,各国立法遵循民主原则的理由、含义、内容和方式,又总是与本国的国情密切相联,表现出与这种国情相关联的特色。人们应当从现代民主原则的普遍性和本国民主原则的特色相结合的角度,把握中国立法的民主原则。n在中国,立法应当遵循民主原则,其主要

15、理由在于:首先,这是实现人民主权所必需。其次,这也是反映人民意志和客观规律所必需。最后,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也是对立法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滥用立法职权、个人独断或不尽立法职守所必需。 40五、 中国立法的民主原则n中国立法所应遵循的民主原则,其含义和内容应当包括三个要素:其一,立法主体是广泛的,人民是立法的主人,立法权在根本上属于人民,由人民行使。立法主体是多元化的,中央与地方、权力机关与政府机关应当有合理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和监督体制。其二,立法内容具有人民性,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宗旨,注意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而不是以政府的意志或少数人的意志为依归。其三,立法活动过程和立法程序是民主的,

16、在立法过程中注重贯彻群众路线,使人民能够通过必要的途径,有效地参与立法,有效地在立法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愿。n在中国,遵循立法的民主原则,也需要把民主原则的普遍性同中国国情吻合起来,即中国立法民主原则的方式。41六、 中国立法的科学原则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问题,也就是实现立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现代立法应当是科学活动。立法遵循科学原则,有助于提升立法质量和产生良法,有益于尊重立法规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于在立法中避免或减少错误和失误,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第一,需要实现立法观念的科学化。第二,需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第三,更具直接意义的,是要解决方法、策略和其他技术问题。42六、 中国立法的科学原则n在立法法之前,关于立法的科学原则,不曾有过专门的法律规定,这一原则并没有形成法定制度。立法法改变了这一情况,明确规定:“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n不过,在立法法所确定的中国现行立法的科学原则中,主要是确立了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和立法应当科学合理地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