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使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941766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点符号的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点符号的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符号的使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定义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表示停顿、语气、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二)分类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1、点号:用于点断,表示说话语气和停顿。点号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表示句内不同性质的停顿 。 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句末停顿,同时表句子语气 。 2、标号:用于标明,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一)句号“。”“.”1、用于陈述句末尾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 在我们离别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 请您稍等一下。

2、请您进来一下。3、“.”一般出现在科技文献中,用于以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公 式、百分号、物理化学符号结尾的句末以及参考文献各项目之间的末 尾。1、疑问句末尾2、反问句末尾 你一直在这里住吗? 你要去书店还是回家?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二)问号“?”(三)叹号“!”1、感叹句末尾 多么美丽的青春! 一切都已完结,一切都已完结! 惭愧!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你给我出去! 停止射击!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四)顿号“、”表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现在我所见

3、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但是,这里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我们如此热烈地追寻着爱、喜悦、和平!2、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为乡、民族乡、镇。 1、表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 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于是发抖;害苦、委屈、带累,于是痉挛;杀,于是平静。(五)分号“;”(六)冒号“:”1、

4、用于称呼语后面,表提起下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 敬爱的老师:2、用于总结性话语后面,表示引起下文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我的心很平静。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3、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面,以总结上文5、用于“说、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 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我宣布:*大会正式开始。 我证明:革命是与文章有关系的。 据知情人透露:案件的终结指日可待

5、。 报名方式如下: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七)逗号“,”1、句子内部之间的停顿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 我想,这回是六面碰壁,外加钉子。 可以看出,她美丽、慈悲、遍身有大光辉。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气中了。2、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 (八)引号“ ”、 (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双引号标示 鲁迅先生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2)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双引号标示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这就是所谓的“今是昨非”。 “友邦惊诧”论3、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用双引号标示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 “友邦”要我们人民深受宰割,

7、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于是只得做,心里想着,“俗语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我既然非秀才,又要周考,真是为难”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恭维。(九)括号“()”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凡做领导的人,一须勇猛,而我看事情太仔细,一仔细,即多疑,不易

8、勇往直前;二须不惜用牺牲,而我最不愿使别人做牺牲(这其实还是革命以前的种种事情的刺激的结果),也就不能有大局面。(十)破折号“”1、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 “天气真好啊!你什么时候启程?”他说。2、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他专为他的同类人类中的怯弱者设想。3、声音延长,象声词后边用破折号 “呜”火车开动了。4、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十一)省略号“ ”1、引文的省略

9、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 2、列举的省略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啊!您瞧,多么,啊,呵呵”3、说话断断续续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题辞中有这样一段:“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十二)书名号“、”1、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例如:书名、文章名、刊名、报纸名、表名、光盘名、书法名、电视剧、电影名、相声名、歌曲名、舞蹈名、杂技名、摄影作品名、邮票名等。 红楼梦 义勇军进行曲 人民日报 渴望 逗你玩

10、2、书名号里再用书名号,则“外双内单”。 序言 发刊词3、专题名、专栏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书名号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 。应为:“当代文坛大家文库” 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 。应为:“不朽的红岩” 出版社在2004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 务必写清姓名和详细地址。应为:2004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十三)间隔号“”1、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分界 赫伯特 乔治 威尔斯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十四)连接号

11、“-”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 秦岭淮河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也称任-洛二氏溶液 2、用于相关的时间、地点和数目之间,表起止 北京-广州 鲁迅(1881-1936) 3、用于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表产品型号 HAW-4和TPC-3海底光缆 4、用于几个相关的项目之间,表递进式发展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古代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阶段。三、标点符号的位置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符的位置,不出现在一行之首。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3、破折号和省略

12、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1、“其他”和“其它” 近代以前汉语中的第三人称只有一个“他”字。到了二十世纪才有了“她”和“它”。“其他”古已有之,既可以表人也可以表物,没有必要因为要表示事物就换成“其它”,表示女人就换成“其她”。但是,规范的说“其他”用的对象是人,而“其它”用的对象是除人以外的任何东西(比如植物,动物,事物) 2、“的、地、得” 的定语的标记。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 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颐和园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 地状语的标记。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 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她愉快地接受了这件礼物。 天渐渐地冷起来。 得补语的标记。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 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他们玩得真痛快。 她红得发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