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危害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942308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危害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危害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危害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危害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危害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危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危害(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骨质疏松中国正在进入老年化社会,2000年第5次全国人 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60岁以上)人口 接近1.3 亿,未来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 左右的幅 度增长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绝经后女性的人数逐渐 增加,女性绝经后生存年限约占一生中1/3的时 间女性由于峰值骨量较低及绝经后的雌激素水平 降低,加之女性平均寿命较长,骨质疏松的发 病率是男性的3倍正常椎骨正常椎骨后凸的椎骨后凸的椎骨5050岁岁 绝经期绝经期7575岁以上脊椎后凸岁以上脊椎后凸 有髋部骨折危险有髋部骨折危险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MarketForceReproduced with p

2、ermission from MarketForce骨骨 量量 演演 变变 的的 过过 程程世界骨质疏松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 提醒大家关注骨质疏松症 每年发布一个开展的主题,以达到全球统一行动 ,取得更好的实效世界骨质疏松日的总目标是:提高个人的预防意识骨质疏松症发病常“静悄悄”,不知不觉,一旦 发现,多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与年龄有关的骨量丢失常常是无症状的,只有 在发生骨折后才引起注意医生只能治疗已发生骨质疏松并有疼痛、骨折 的病人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就要靠每个个体对骨质疏 松的认识和重视的

3、程度,积极预防骨质疏松, 早期干预,预防于未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是 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 耗较大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目前骨质疏松 的发病率已在世界常见病中跃居到第7位 ,世界上患者总数超过2 亿人1.骨量增长期:20岁以前,男性和女性骨量年增长率分别为2.2%, 1.9%,平均每天增加骨钙量120160mg。2.骨量缓慢增长期: 2030岁,骨量年增长率为0.51.0%,骨钙净存量为25 mg/日。 3.骨峰值相对稳定期:3040岁,骨量达到一生中的高峰为骨峰值,骨量维持相对恒定的水平,体内钙的吸收与排泄基本平衡。骨峰值的获得1.骨量丢失期:女性4

4、049岁,男性4064岁为骨量缓慢丢失期。女性丢失为0.40.6%,男性为0.30.5%。为负钙平衡 阶段。 2.骨量快速丢失期:见于绝经后110年的妇女,骨量丢失很快,每日负钙平衡 达约360mg。骨质的丢失率可达1.52.5%,有显著的负钙平衡 。3.骨量的缓慢丢失期:见于65岁以上老年人,骨量丢失率0.51.0%。骨量的丢失正常骨 骨质疏松骨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JAMA 285 (2001): 785-95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由遗传、内分泌、免疫、运动和营养等多种因素引

5、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 - 骨矿含量降低 - 骨组织微结构退化、破坏 - 骨骼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WHO (199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NIH (2001)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The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JAMA 285:785-795, 2001骨质疏松症定义 骨密度骨强度BMD = g/cmBMD = g/cm2 2骨强度的概念骨强

6、度的概念骨质量= =骨结构和骨大小 骨转换率 骨矿化程度 微损害的累积 胶原和基质的特征原发性骨质疏松I 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II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疾病或药物因素诱发 特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I型骨质疏松(绝经后)以女性为主年龄在5070岁病因主要与绝经有关骨丢失主要为松质骨骨折部位多在锥体和桡 骨远端PTH降低骨形成与骨吸收标志物 均升高为高转换型无明显性别差别年龄70岁以上病因主要与年龄因素有关为皮质骨和松质骨骨折部位多在锥体和髋部 及长管状骨干后端PTH增高骨形成与骨吸收标志物多 为正常或降低为低转换型II型骨质疏松(老年性)血钙失衡I型骨质疏松:雌激

7、素骨吸收血钙 PTH肾1(OH)2D3肠钙吸收 钙负平衡(多见桡骨远端及椎体骨折)性骨质疏松:肾的维生素D活性下降肠钙 血钙PTH骨吸收(多见股骨和椎 体骨折)骨密度测定法(金标准) 大致反映70%的骨强度各种单光子(SPA)、单能X线(SXA)、双能X线吸收法(D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即定量CT),根据条件都可选用于骨质疏松的骨量诊断。目前认为双能X线吸收法是最佳的检测方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多部位检测(腰椎、髋部)有助于提高骨质疏松的检出率。骨密度测定临床指征伴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绝经后妇女及65岁以 上的妇女;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有椎体骨折或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

8、变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家族属史或有存在骨质疏松 的危险因素者;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其他骨矿代谢的疾病。诊断标准(WHO) :骨密度正常: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年青人骨峰值比较,不低于1个标准差(SD),T-Score(T值)-1.0。骨量减少: T-Score(T值)=12.5个标准差(SD)骨质疏松: T-Score(T值) 2.5个标准差(SD)严重骨质疏松:T-Score(T值) 2.5个标准差(SD),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WHO:Guidelines for preclinical evaluation andclinical trials in osteoporosis,1

9、998,Geneva)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WHO):http:/www.osteofound.org/health_professionals/consensus_guidelines/cd_ orf.html-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 +0.5 T值骨质疏松症正常骨量低骨量骨密度(骨密度(BMDBMD)BMD测定是用于明确诊断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为骨折危险提供评估的一项非侵入性技术lBMD降低1个标准差可使骨折危险增加1.5到2倍两项独立的体外研究显示80%以上的骨强度与BMD有关*对老年患者的BMD和股骨近端强度以

10、及BMD与胸椎强度的关系进行的两个独立的尸解研究摘自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Physicians Guide to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2003; Cummings SR et al Lancet 1993;341(8837):7275; Bouxsein ML et al Bone 1999;25(1):4954; Moro M et al Calcif Tissue Int 1995;

11、56(3):206209.假如没有条件检测骨密度可以根据以下条件诊断骨质疏松脆性骨折史(锥体、腕部、髋部)l3年内身高变矮3cm以上l驼背及脊柱变形X光片透亮有其他骨质疏松典型临床表现并合并一项 以上危险因素其它评估(筛选)方法X光片l可以定性和定位诊断骨质疏松所致的各种骨折l只有骨量丢失30%以上才能显现出来定量超声l有参考价值l预测骨折风险性时有类似DXA的效果l目前无统一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多数常无特征性的自觉症状,骨折后经X片检查发现已有 骨质疏松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加重或活动受限,严 重时在翻身、起坐行走都会引起难忍骨痛。身高缩短和驼背。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胸廓

12、畸形 ,腹部受压,影响肺功能和消化道功能等。常见脆性骨折椎骨、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低骨量(低骨矿密度)年老有脆性(非暴力性)骨折史家族史身体瘦小运动少 早绝经(45岁以前绝经)双侧卵巢切除、绝经期前的长期闭经酗酒、嗜烟、咖啡因摄入过多长期营养不良或钙摄入不足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例如类固醇、过量的甲状腺荷尔蒙等危险因素彼此相关,相互影响,如二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则危害更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的缓解疼痛症状减少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防治骨折发生-最终目的特别关注治疗高血脂 预防心肌梗塞防治 骨质疏松症 预防骨折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医学界已将这三种疾 病放在同样重要位

13、置骨质疏松症对整个骨骼的影 响NIH/ORBD (www.osteo.org), 2000 每年由于骨质疏松症可导致150多万人发 生椎体或非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常见于脊柱的锥体 、髋部、腕部和肱骨等。其它 椎体 髋部 腕部15 %19 %19 %46 %年事件发生 x 1000 所有年龄段年 事件发生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1996 American Cancer Society,1996 Riggs BL 17(5 suppl):505S-511S1996年 所有 年龄段新发 事件184 300750 000 椎体250 000 其它部位250 0

14、00 前臂250 000 髋部0500100015002000骨松性骨折心脏病中风乳腺癌1 500 000513 000 29岁以上女性 年预计发生事 件228 00030岁以上女性 年预计发生事 件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其他疾病的比较1. National Institute of 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http:/www.nih.gov/niams/healthinfo/opbkgr.htm. 2.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http:/www.nof.org/osteoporosis/stats

15、.htm. 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1 Heart and Stroke Statistical Update. 4.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ancer Facts 7 Suppl 3:68-72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情况31年龄 (岁)椎体髋部腕部50 60 70 80400020000每1000 名男性年发生数量Wasnich RD, Osteoporos Int 1997;7 Suppl 3:68-72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情况Trombetti A et al, Osteoporos Int, 2002;13:7

16、31-737髋部骨折女性髋部骨折男性女性男性普通人群预期生存率2468100.000.250.500.751.00生存可能性髋部骨折后年限 (年)0髋部骨折生存率女性的死亡危险50岁女性一生的死亡危险 髋部骨折: 2.8% 乳腺癌: 2.8% 子宫内膜癌: 0.7%Cooper C, Am J Med, 1997;103(2A):12S-17S40%无法独立行走30%永久致残20%死亡80%髋部骨折一年之内:患者 (%)日常生活中至少丧失一项 独立活动的能力髋部骨折的危害性髋部骨折的危害性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l通常由于摔倒引起,一般需要外科手术l术后只有少数病人能够完全恢复至骨折前的水平l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