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建议书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49923238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建议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 养老中心养老中心项项 目目 建建 议议 书书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目 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1 项目名称11.1.2 承办单位11.1.3 拟建场址11.1.4 单位概况11.2 编制依据 .21.3 编制原则 .31.4 项目建议书的工作范围 .31.5 项目建议书的工作概况 .41.6 项目建议书 .41.6.1 建设方案41.6.2 建设规模121.6.3 主要经济指标121.6.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1.6.5 综合评价结论13第二章第二章 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142.1 社会和市场调查 .142.1.

2、1 产业政策142.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2.2 项目发展概况 .202.3 设计理念 .202.4 市场预测 .242.5 项目优势 .252.6 市场定位 .27第三章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283.1 总平面规划 .283.1.1 总平面规划原则283.1.2 总平面规划综述293.1.3 建设规模313.2 建筑工程 .313.2.1 建筑立面设计313.2.2 小区内部环境设计313.2.3 户型设计323.2.4 内外装修323.3 结构设计 .323.3.1 设计依据323.3.2 工程概况333.3.3 结构设计333.3.4 主要活荷取值333.4

3、给排水设计 .343.4.1 设计依据343.4.2 工程概况353.4.3 系统设计353.4.4 管材353.4.5 有待落实问题353.5 暖通设计 .363.5.1 设计依据363.5.2 工程概况363.5.3 系统设计373.5.4 采暖系统.373.5.5 采暖热媒及系统定压373.5.6 通风系统383.5.7 消防设计383.5.8 环保与节能设计383.6 电气工程设计 .393.6.1 设计依据393.6.2 主要设计内容39第四章第四章 建设条件及气象条件建设条件及气象条件414.1 场地水、暖、电供应条件 .414.4.1 供水414.4.2 排水414.4.3 供暖

4、414.4.4 供电414.2 地质条件 .414.3 场地气象条件 .42第五章第五章 消防、警戒及社区网络消防、警戒及社区网络445.1 消防系统 .445.2 消防报警 .445.3 警戒监控 .445.4 红外防盗报警系统 .445.5 社区网络 .44第六章第六章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456.1 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456.2 环境保护 .456.3 三废治理方案 .456.3.1 污水456.3.2 生活垃圾45第七章第七章 抗震、土地利用及绿化抗震、土地利用及绿化467.1 抗震 .467.2 土地利用 .467.3 绿化 .46第八章第八章 节能节能478.1 建筑、结构 .47

5、8.2 给排水供暖 .478.3 电气 .47第九章第九章 经营、管理与招投标经营、管理与招投标489.1 经营管理 .489.2 服务管理 .489.3 招投标 .50第十章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项目实施进度计划5110.1 项目实施内容 .5110.2 实施进度 .5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211.1 投资估算范围 .5211.2 编制依据 .5211.3 编制方法及各部分费用确定 .5211.4 估算投资总额及其构成 .5411.5 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54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5512.1 评价依据 .5512.2 基础数据 .

6、5512.2.1 经营计划5512.2.2 实施进度5512.2.3 投资构成及分年度用款计划5512.2.4 收入估算5512.2.5 成本构成及估算5612.3 不确定性分析 .5712.4 临界点分析 .5712.5 综合评价 .57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结论结论5813.1 社会效益分析 .5813.2 经济效益评价 .6013.3 评价结论 .6213.4 建议 .631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1.1.2 承办单位承办单位1.1.3 拟建场址拟建场址1.1.4 单位概况单位概况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3 编制原则

7、编制原则1.4 项目建议书的工作范围项目建议书的工作范围1.5 项目建议书的工作概况项目建议书的工作概况2第二章第二章 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2.1 社会和市场调查社会和市场调查2.1.1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社会老龄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社会养老工作高度重视,把加快养老事业的开发,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以市场化为取向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突破,使我国银发产业开始在更高、更新的层次上发展。1998 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

8、,养老产业重新活跃起来,该产业建设和消费已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改革热点。为了进一步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养老,国家老龄委和财政部宣布一系列优惠政策,减轻了社会养老企业的负担,进一步刺激了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易县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本县社会养老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工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非常优惠的政策,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并在工作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2.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易县属于内陆县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政治、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比起沿3海开放县城来讲,其发展速度已经滞后,与全国其他县城相比,本县属于中心县城,发展建设过程中城市范

9、围扩大的趋势非常之快。但是,我县因为城镇级别原因,城区范围比较小,在城区扩大的同时遗留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住宅非城市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已经到了非改造将会影响整个城市建设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在此时提出城市化建设的思路,真正符合我们县发展建设战略上的需要,符合广大市民的需要,符合城市化的需要。这次大规模建设完成之后,易县的城市建设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城市综合环境将会有较大的改观,人民生活也将会得到较大的改善。河北省易州地处保定西北部,河北省易州总面积约 2534 平方公里,管辖七镇二十乡,469 个行政村。总人口 57 万人。易州距北京 120 公里,距保定 80 公里,距天津 190 公里。易

10、县地处京、津、保金三角地带,东西 112 国道横贯在易县境内长达 60 公里,南北京石高速、京石西线纵贯境内。易县西部太行山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初步探明的矿点达 87 处,有金、银、铜、铁、锰、花岗岩、玄武岩、麦饭石、石灰石、蛭石等 27 个品种,而膨润土、紫翠砚石、金红石则为本县特有的矿产资源,特别是河沙、石灰、石米等三类建材成为京、津、石、保等大中城市建设的货源地,在毛主席纪念堂、亚运村、京深高速公路建设中做出了贡献。1999 年,为迎接建国 50 周年大庆典,我县的花岗岩将天安门广场装铺一新,被誉为“中华第一石”。 矿产建材品种繁多且储量丰富。有矿产 20 多种,尤以金矿、铁矿、花岗岩、

11、玄武岩、石灰石、天然石板、建筑沙最为丰富。中标天安门广场铺装工程的易县产 151#花4岗岩被人民日报誉为“中华大地第一石”。目前,全县建成 5 个矿产建材工业小区,有矿产建材企业 300 余家,年产值 10 亿元,年产黄金连续五年超万两,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易县山区面积广大,宜林山场面积 240 万亩,其中片麻岩 130 万亩。自然牧用草场 106.8 万亩,年产牧草 54 万吨,为发展林果、畜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县有林面积 133 万亩,森林覆盖率 35%,居太行山山区县之首。全县有果树16.7 万亩,其中柿树 12.5 万亩,柿果年产量 5000 万公斤,是“中国磨盘柿之乡”。

12、畜牧业成为农业第一大产业,是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无规定疫病区出口创汇县、省黄牛改良重点县和国家级秸秆养羊示范县。山区生态柴鸡蛋被评为省优产品。水利水电资源丰富。全县有大中小型水库 17 座,总库容 4.36 亿立方米,境内有拒马河、北易水、中易水、 南易水、漕河五条较大河流,水电理论蕴藏量 30.64 万千瓦,可开发量 23.36万千瓦,是全国第二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现开发运行水电站 7 座,总装机2.56 万千瓦,年发电量近 1 亿度。易县 80的人口分布在农村,长期以来,农村生产发展落后、经济凋敝,农村发展缓慢是易州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当前农村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13、是农村的交通、通讯、自来水、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二是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三是农民收入水平明显偏低,增收难度偏大。如何引导农民走出“收了麦子种棒子,年年都是穷样子”的生活“怪圈”呢?易县立足县情,面向市场,积极开发旅游、林果、畜牧、三类建材等资源优势是振兴易县经济的支柱产业。5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达到 36.1,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造林工程先进单位”。 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林果满山的绿色家园。同时,该县通过实施“以果带林,以林带绿”的战略,形成了“绿色经济产业”,并先后建成了一批优质高产高效林果基地,建成了以独乐、管头为中心的林果专业乡,建设了中独

14、乐、南管头、西北奇等 14 个林果专业村。全县发展果树 20 多万亩,年产果品 6000 万公斤,果品年销售收入达 6000 多万元,年利税 769.5 万元。该县有 10 余万农民靠特色农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大力开展旅游业,利用境内古迹众多的资源优势,开发的旅游景点燕国城,再现古燕都之风采;旅游景点清西陵是世界文化遗产;风景秀丽的狼牙山也是很好的去处;还有云梦山等等。旅游产业每年为当地政府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利税收入,也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易县历史悠久。早在虞舜时期因有易氏居于易水而得名。西周时周武王封召公于燕,易县始属燕国。战国时燕国在此建武阳城为燕下都。燕昭王高筑黄金

15、台,广纳天下贤士,燕国曾鼎盛一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隋开皇 16 年(公元 596 年)置易县;明洪武三年,易县升入易州;清雍正 11 年升入直隶州;民国二年,降易州为易县,州治降为县治,设县至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创造了古易州光辉灿烂的文化。易州古燕文化与保定赵文化共同构成闻名全国的“燕赵文化”。 “易州庶产英才,自古多慷慨仁义之士”。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就发生在这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成为后人颂扬的千古绝唱,狼牙山五勇士跳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更是令世人敬仰。易州物产丰饶, “磨盘柿、易水砚、柳叶烟”被誉为“易州三宝”,是历代皇家6贡品,久负盛名。易

16、州胶胎陶瓷、景泰蓝、玉石健身球、内画等工艺品,名扬全国。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有清西陵、燕下都、狼牙山、紫荆关、洪崖山等五个景区200 多个景点,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处(清西陵、燕下都、老子道德经幢、紫荆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 处。千年古城燕下都遗址、义士丰碑荆轲塔、京南要塞紫荆关、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华北最大的文化道教庙会后土皇帝庙、闻名中外的狼牙山、风景秀丽的龙湖、南湖以及云蒙山等自然景点,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来易县观光旅游考察,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场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依托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大格局。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现代化通讯网络基本形成;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文化、卫生等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备。为适应即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缩短城乡差别,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的决定和关于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合作的优惠办法,实施了域外投资者利益保护条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