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救护与常见急症的自我处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922286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救护与常见急症的自我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现场救护与常见急症的自我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现场救护与常见急症的自我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现场救护与常见急症的自我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现场救护与常见急症的自我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救护与常见急症的自我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救护与常见急症的自我处理(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现场救护与常见急症的自我处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刘建安第一节 心跳呼吸停止现场救护 一、心跳呼吸停止的原因 二、心肺复苏术 1)判断患者反应及意识 2)呼叫120,立刻开始CPR(纠正体位、开放气道、人工通 气或胸外按压)。 3)脉搏与体症检查。人工呼吸和循环有效指征1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 胸部有起伏。 呼气时能感到和听到有气体逸出。 2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征 意识逐渐恢复,眼球能活动。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存在。 面色由苍白、紫给变红润。 大动脉搏动恢复。第二节 电击 一、病因 二、发病机理 三、临床表现 四、救治及其预防第三节 中毒 一、病因 二、发病机理 三、临床表现 四、救

2、治及其预防第四节 中暑 一、病因 二、发病机理 三、临床表现 四、救治及其预防三、治疗治疗方法基本相同。 1积极体外降温:降温速度决定预后,在1小时内将腋温降 至38.3-39.4,方法主要是体外降温:移到通风较好 的低温环境,脱去衣服,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对 无循环衰竭者,用冷水擦身或将身体浸在27一30水中 传导散热降温。对循环衰竭者,用15冷水反复擦湿皮肤 或同时用电风扇、空调。 2体内降温:对体外降温无效者采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 灌洗。四、预防 加强防暑意识,居室须良好通风,采用降温措施 ,穿宽松、透气、浅色的衣服。 适当补充防暑饮料,避免室外剧烈运动和阳光下 曝晒。第五节 外伤

3、出血 一、出血分类 二、现场急救 1加压包扎法 2指压法 (1)颞浅动脉指压止血法; (2)颌外动脉指压止血法; (3)颈总动脉指压止血法; (4)锁骨下动脉指压止血法;(5)上肢出血:腋动脉;脓动脉;尺及挠动脉 压迫点。(6)股动脉指压止血法 (7)胫动脉和胫后动脉压迫点。3.止血带止血法(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2)就便器材绞紧止血法 4.加垫屈肢止血法 第六节、气道异物梗阻识别和处理1气道异物梗阻的原因 进食时,肉类是梗阻最常见,儿童试图吞咽大块难以 咀嚼的食物引起。 有假牙和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异物梗阻。 2识别气道异物梗阻 部分梗阻,尚能有气体交换,能用力咳嗽,但气体 交换良好,应鼓励继

4、续咳嗽并自主呼吸,不宜干扰患 者自行排除异物的努力,但应守护在患者身旁,并监 护患者的情况, 如部分梗阻不能解除,应提供救助,气体交换不良体 征包括:乏力而无效的咳嗽,吸气出现尖调音,呼吸 困难加重,还出现紫绀. 要像对待完全气道梗阻一样来治疗。3解除气道异物梗阻的方法(1)腹部冲击法:急救站患者身后,双臂环绕腰 部,一手握拳,握拳拇指紧抵腹部,处于剑 突下脐上腹中线部位,用另拳头,快速向内 、向上冲击腹部。如出现意识丧失,不应停 下来,每次冲击要干脆、明确。 (2)无意识解除方法:应及时开始CPR,胸部按 压有助于无反应患者解除气道异物梗阻。 (3)自行腹部冲击法:用拳头拇指抵腹部剑突 下脐

5、上腹中线部位,另一拳头,用力而快速 地向上、向内冲击隔肌,如不成功,将上腹 部抵压坚硬椅背、桌缘、走廊栏杆,然后冲 击腹部。第七节 蛇咬伤 蛇毒: 神经毒,破坏人体神经系统。 血循毒,溶解、破坏人体血液系统。 混合毒,兼有神经毒和血循毒的作用。毒蛇咬伤处理 勿惊惶失措,立即在近心端距伤口5-10厘米处用带子或手 帕等绑扎,每隔20分钟放松2-3分钟,以免肢体远端缺血 坏死。 在急救结束或服蛇药半小时后松绑。用手挤压伤口,将毒 液挤出,用吸乳器或拔火罐将毒液吸出;情况紧急,可用 嘴吸吮,每吸一口应立即吐出用清水或1:000高锰酸钾溶 液漱口。助吸者须无口腔破溃和龋齿。 伤口及周围皮肤用肥皂水和清

6、水冲洗,继用1:000高锰酸 钾溶液或3双氧水冲洗伤口。 用冰袋、冷毛巾在伤处冷敷,减少毒素吸收。 及时服用季德胜蛇药20片,或上海蛇药20毫升( 或20片)。 同时将药片溶化涂于伤口周围,并可在肢体肿胀 的上方2厘米处再涂一圈。 用抗生素,伤者抢救后,迅速送医院 及早使用抗蛇毒血清。讨论思考题1现场心肺复苏应当如何进行? 2如何解除气道异物梗阻? 3. 常用的现场止血方法有哪些? 4高温季节如何预防中暑? 5毒蛇咬伤后现场如何救治?第十四章 用药常识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与用药目无关,带来痛苦反应。 副作用常用量下,正常应用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停药自然消失。(阿托品 口渴

7、) 毒性反应较大剂量或长时间用药后,对组织或器官毒性或 不良反应,可预知。(氯霉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 过敏反应初次过敏反应是不可预知的;与药物剂量的大小 无关;反应经历时间难预料。(青霉素)预防措施 不滥用过敏频率高抗菌素; 做过敏试验,查明过敏药物; 标记在病历上,主动报告。四、继发反应 继发于抗菌药物治疗后出现新感染或维生素缺乏等。(二 重感染,复合维生素B缺乏) 预防 使用针对性强、敏感的抗菌素治疗; 避免长期、大量、盲目使用抗菌素; 发生继发反应,应立即停用广谱抗菌素,给予复合维生素 B、维生素K、乳酶生等。 应用抗真菌药物或其他有效抗菌素治疗。第二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意义合理使用

8、药物,充分发挥药效,避免药物不良 反应。 一、人体方面 有性别、年龄、疾病状况、个体反 应等。 二、药物方面,有剂量大小、用药途径、给药方法 、药物剂型及联合用药等。第三节 药品说明书常识一、药物的剂量 最小有效剂量 能够发挥临床疗效所需要的下限剂量 。 极量 发挥最大疗效又能耐受且不中毒的上限剂量。 中毒量 临床会出现中毒的反应。 致死量 临床会出现死亡的反应。中毒量、致死量是绝对禁止使用的剂量。 常用量 对大多数人最适宜的治疗剂量,其量的大小 一般在“最小有效剂量”和“极量”之间,称为“安 全有效范围”。剧、限剧、毒、麻 前三者表示用药量很小,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 ,且一旦中毒,其反应严重

9、,甚至可能引起死亡 ; 后者表示该药属麻醉药品,除具备上述特点,还 易产生成瘾性。二、药物剂量单位 固体药物 克(g)、毫克(mg); 液体药物 毫升(ml); 生化制剂抗菌素 国际单位(IU)(青霉素800万单 位、胰岛素10单位);三、禁用、忌用和慎用含义 禁用 预知使用某种药物后必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就应 禁用这种药物。如青霉素过敏者,禁止使用青霉素。 忌用 说明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可能性很大 ,但个体差异而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以示警告。 非那根致畸,孕妇忌用。 慎用 预知使用某种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且通 过补救措施可控制。磺胺类药物,多饮水。三者区别 “慎用”提

10、醒服用时要小心谨慎,就是在服用之后, 要细心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须立即停止服用。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 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 “禁用”,最严厉警告,就是禁止使用。青霉素过敏 反应者,就要禁止使用。四、关于服药时间 一天服三次 据体内代谢的“半衰期”不同制定的。血液 中的药物由最高有效浓度降低一半浓度所需要的时间,应 严格按规定时间服药,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病目的,有时还 会引起不良反应。 规定餐前服用,餐前15-30分钟服用,因为对胃大多无 刺激作用,且有利于吸收,见效快。 与进餐同时服用 主要是助消化药,例如胃蛋白酶合剂、 淀粉酶等。 餐后服用 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11、催眠药、缓泻药、驱虫药(驱蛔片)等应晚 睡前15一30分钟服用。 必要时服用,以便及时控制症状。 利尿药、泻下药宜在清晨或者白天服用。五、药品的有效期 有效期:如某药有效期2005年3月表示该药应在 2005年3月底以前使用。 失效期:如某药失效期2005年4月”表示该药只能 使用到2005年4月底。 批号:050109,是指这种药物于2005年1月9日生 产出来。若印有“有效期两年”,指可用到2007 年1月8日止。第四节 自行用药注意事项一、个人备药须知 视个人学习工作特点及健康状况备药; 据常见病、多发病、时令病备药,以非处方药为宜; 备用药的量应小;单瓶分装,并贴上标签,注明药名 、含

12、量、用法、适应症及有效期等。 集中固定存放,注意内外用药分开。 定期检查有效期及时更换。二、自行用药须知 应知道,有些疾病可自愈。如伤风感冒、较轻的急性胃肠 炎等。 不道听途说、轻信广告,甘当试验品;不认为新药、贵药 是好药。使用新药之前,征得医生的同意。 能用一种药控制疾病,就不使用两种;按时按剂量服药, 不应时断时续; 用药三到五天无效时,应及时换用其他药物;出现药物不 良反应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疾病控制后应及时停药或减量维持治疗。三、常见病症用药须知 诊断不明的发热、疼痛不能随意服用退烧、镇痛 药。 肺炎、支气管炎,应以抗炎、化痰、祛痰为主, 以镇咳为辅。四、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温水

13、先浸泡30分钟左右,水应高出药面1.5厘米左右, 然后放火上煎煮。每一剂煎两次。 第一次旺火烧开后,还应煮约25分钟,第二次煎煮约15 -20分钟。 治感冒的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约煮15分钟即可。 滋补剂应在煮沸后用小火再煎30分钟至1小时。 每次煎煮药液250一300毫升,分两次或数次温服。特殊煎法1.先煎:难以溶解的药物,宜先煎15-20分钟,再与其 他药物同煎。 2.后下:含有挥发油成分药物,宜在其他药物煮沸15分 钟后,再投入同煎5一10分钟。 3.包煎:其对咽喉、消化道有刺激,纱布包好,再与其 他药物同煎。 4. 另煎:需另外煎好后,取汁兑入汤剂中服用的药物, 如人参、犀牛角等。 5

14、. 烊化:需直接溶于药液中服用的药物,如阿胶易溶 解而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煎。 6. 冲服:因药物比较贵重而且剂量又小,需研成细末 后用汤剂冲服,如牛黄等。五、中药的服法 汤剂一般每天一剂,于一天内分两次或三次饮用 。 滋补剂宜于饭前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宜于饭 后服;驱虫药、攻下药宜空腹服;抗疟药宜在发 作前服。 水煎代茶,随时饮用。 汤剂一般温服。 丸剂、散剂、片剂温水送服。思考讨论题 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个人自行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中药汤剂应如何煎煮?第五章 求医与医学检查第一节 求医看病 疾病分为不治也会好的病;治后才能好;治 不好或难以治好的病。 医生分为江湖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

15、生。 第一等疾病自己处理,第二等疾病先看全科 医生;第三等病找专科医生或专家。医院看病应注意些什么? 一、选择什么样的医院 (特级、三级甲等、乙等和丙等) 1.据病情选择医院 2.据路途远近选择医院 3.合理消费的原则选择医院 4.转诊二、去医院该看哪个科 询问导诊处 患病的部位 询问医务者 首诊负责制 挂专家教授号三、不频繁更换医院 带来痛苦,增加费用,耽误诊治时间。 治疗方案有差异,病人无所适从。 治病需依靠系统、全面检查和追踪,影响诊治及时 准确。 医生建议转诊。四、看病时应注意什么 对医生提问如实回答,不含糊或隐瞒。 对医生检查做出实事求是回答和反应。 按医生意见做相应检查而不自以为是。 介绍做过的治疗及其疗效,以供参考。 严格遵循医嘱,不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药物副作用和禁忌症应充分了解。五、调整心理状态 1.信任医生,主动配合诊治。 2.树立勇于战胜疾病的乐观精神。 3.了解一些与病情有关医学知识。 4. 对待大病、小病都不可掉以轻心。六、看懂病历、处方上常用缩写符号 1.T一体温、P一脉搏、R一呼吸、BP一血压、mmHg 一毫米汞柱、Imp一印象。 2.Qd:每日一次;bid:每日二次;tid:每日三次; qid 每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