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四气五味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856812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四气五味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总四气五味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总四气五味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总四气五味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总四气五味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四气五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四气五味(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题:中药的性能性能不是性状两者的认识方法、含义截然不同,不能混淆。1.中药的性能_抽象所得药性理论的核心,是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的的 高度概括,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 性等。_2.中药的性状_感观确定概括药材本身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包括形状、颜 色、气味、滋味、质地等等。性能是从用药后机体的反应中归纳出来的,是以 人体为观察对象;性状是药物自身客观存在的,是以药材为观察对 象。D篇名:性_四气four natures一、起源与概念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药物对机体 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影响。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逐步概括出来的 : 轻或消除热证者寒性或凉性; 减轻或

2、消除寒者温性或热性;_2.性与气并称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本经首提“药有寒 热温凉四气”,书中各药均标明寒热温凉之性,初步 确立了四气理论。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将 “四气”改为“四性”, 沿用已久(今多并用)。如:“今详之,凡称气者即香臭之气。其寒、热 、温、凉则是药之性也。_3.温与热同类温与热、凉与寒分属同类,而有程度上的差异。常以大热、微温、微寒、大寒等说明差异。_4.平性药性不平有偏温偏凉的倾向,只是寒热之性不明显。二、食品的寒热 _1.在饮食营养中,中医更强调功能性营养的作用。营养素西瓜(寒凉) 南瓜(偏温) 蛋白质 1.20.3(g) 脂肪 00 碳水化合物 4.21.3(g) 热量

3、 9025(J) 钙 611(mg 磷 109(mg) 铁 0.20.1(mg) 2.通过烹饪、炮制后会改变其寒热性质。三、四性理论的应用1功能温热:祛除寒凉之邪,补益阳性正气。寒凉:祛除火热之邪,补益阴性正气。2应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 清之,清者温之”。 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徐灵胎: “附子与干姜之热迥乎不同,石膏与黄连之寒迥乎 不同”。_3.四气与其它性能的关系(1)四气与功能有相关: 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 温热药多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等功效。不绝对:寒热与具体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 系。药性寒热主要反映药物影响

4、人体寒热变化、 阴阳盛衰的总体倾向,并非具体功效。(2)四气与五味性同、味同,功用相似。辛温:紫苏、生姜、荆芥、白芷等,功能解表祛风 、温里散寒; 苦寒:栀子、黄芩、黄柏、苦参等,功能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甘温:黄芪、扁豆、大枣、虫草等,功能补气或助 阳。性同、味不同,功能有差别 性温、味辛之紫苏:发汗解毒; 性温、味甘之黄芪:功能擅补气健脾; 性温、味酸之五味子:收敛固涩; 性温、味苦之杏仁:化痰止咳; 性温、味咸之阳起石:温肾壮阳。性不同、味同,功能差别明显 性寒凉之薄荷、浮萍:疏散风热; 性温热之白芷、细辛:祛风散寒。一性兼多味多数一性兼多味的药物,由于味的增加,其作用范 围也随之相应

5、扩大。辛苦温的苍术:既能祛风湿解表,又能燥湿健脾; 甘淡微寒-薏苡仁:健脾,利水渗湿,清热排脓; 甘苦性寒-天门冬:补阴,又能泻火; 苦甘咸寒-玄参:泻火解毒,养阴,化痰散结。(3)炮制与四性 例:天南星 以明矾、生姜所制_制南星:辛温燥烈,燥湿化痰 。 以牛胆汁所制_胆南星:苦凉而润,清热化痰。篇名:味_五味_Five flavos一、概念与形成1.概念:本义指药物、食物的真实滋味。中药的 五味,是以辛、甘、酸、苦、咸及涩、淡味,以表示 药物的某些主要功能。_2.五味的形成(1)最初的感性认识:口尝所得的真实味觉,滋味与作用有一定的相关, 用味来解释、归纳药物的某些功能。(2)现在的理性认识

6、:实践发现,药物作用很难用其真实滋味解释:药 物作用与滋味无严格的一致性;一种味产生的作用 不只一种。最终以功能确定其味,并与五行学说相 联系,形成了药性理论中的五味理论,被认为是药物 作用的物质基础。二、五味理论的应用1.辛味_pungent flavour(1)功能 能散:发散; 能行:行气,行血;(2)应用:表证(含麻疹、风疹等),气滞、血瘀等(3)辛味之弊:辛散燥烈,易耗气伤阴(津),故气虚 、阴虚津亏、表虚多汗者不宜用。_2.甘味_sweetfalvour(1)功能 能补:补益正气 能缓:缓和药性,缓急止痛。 能和:和中 (调和脾胃);和药 (调和药性)。(2)应用:正气亏虚、脾胃不

7、和、拘急挛缩疼痛 、药性峻烈或方中药性不和。(3)甘味之弊:助湿壅气,令人中满,古有“中满忌甘 ”之说,故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_3.酸(涩)味-sour flavour(1)功能:能涩、能收:抑制正气耗散,阻止其脱失之势包括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 带、止血等。(2)应用:正气亏虚,精气滑脱之证。(3)酸味之弊: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_4.苦味-bitter flavour(1)功能:能泻:清泻清热泻火;通泻通利大肠(大便);降泻降脏腑上逆之气机(肺、胃为主)。能燥(湿)温化寒湿(苦温);清热燥湿 (苦寒)。另:苦味能坚坚阴,阴是指阴液,还指脏腑。代表药如

8、黄柏、知 母,通过泻火而达到存阴,存阴为清热泻火的间接效 果,为在相火亢旺而肾阴亏虚证中的特殊应用。如,黄连的坚阴止痢,是通过清热燥湿之功,恢复肠 腑功能。如,黄柏的坚阴起痿,治疗湿热痿躄,是其清湿热之 功在起作用。(2)应用:火热上炎、肠胃积滞、肺胃气逆、气血淤滞重证 ;寒湿、湿热;阴虚火旺。D(3)苦味之弊:多能败胃、伤津,脾胃虚弱及津伤者不宜多用。DD图:外国人眼中的民国时代面孔-甲状腺肿大_ 5.咸味-salty flavour(1)功能: 能泻:在软坚基础上的通利大肠。 能软:软坚散结。(2)应用:癥瘕积聚、瘰疬瘿瘤、痰核等形成坚 硬结块者;燥结便秘。(3)咸味之弊:水肿者慎用。_6

9、.淡味-tasteless flavour(1)功能:能渗:渗利水湿能利:利尿。(2)应用:水肿、腹水、小便不利、黄疸、泄泻 、痰饮、带下等。(3)淡味之弊:伤津耗液,凡阴虚津亏者慎用。三、五味理论的补充1运用之“中庸之道”收敛而不留邪_酸 泻火而不败胃_苦 补益而不壅滞_甘 发散而不伤阳_辛 利水而不伤阴_淡2五味与化学成份辛:多含挥发油,其次为甙类、生物碱等。 甘:多含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等。 酸:多含酸性物质、鞣质等。 苦:多含生物碱和甙类,部分含挥发油苦温药。 咸:多含无机盐(钾、钠.“按:多含无机盐(钾、 钠、镁、碘)及其他活性成分。 淡:多含酸性物质、钾盐、利胆成分等。3性味合参

10、性、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是中药性能中的重 要部分,性味合参有助于准确、全面认识药物的功 效,即须“性味合参”。药性寒凉或温热的药不能解决所有的热 证或寒证,性、味结合,疗效才确切:寒凉 苦 清热泄火 实热内盛 性 味 功效 应用寒凉 甘 清热滋阴 阴虚内热 温热 甘 散寒助阳 阳虚内寒 温热 甘、辛 温阳散寒 阳虚内寒活血止痛 寒湿痹痛4五味与升降浮沉(见后)D D篇名:药去何方_升降浮沉 _Effects of lifting,lowering,floating,and sinking,一、起源与概念 _1.形成于金元时期,为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 升向上; 浮向外; 降向下; 沉向内。

11、_2.升降浮沉 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人体病证多因气机升降出入障碍而表现出不同的 病势趋向,相对于病证的病势趋向而产生药物的升 降浮沉,能针对这些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势趋向 的药物,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 用趋向。中气下陷 咳嗽气喘 风寒束肺 久泻久咳升上升提举 降向内收敛 浮向外发散 沉下达降逆_3.注意其复杂性:有的药物并不明显,如甘草、白术。 有的药物具有二向性:某些作用表现为升浮,某些 作用表现为沉降。 例:麻黄,向外可开表发汗,内则降气平喘, 例: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D D李时珍:“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二、影响药物升降浮沉因素_1.性味(五味与升降浮沉): 纲目

12、:“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性:温热升浮,寒凉沉降; 味:辛甘升浮,酸苦咸沉降。_2.药材(1)质地轻重:轻虚升浮,重实沉降; “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2)气味厚薄:气味厚薄是指药物气质的醇厚浓烈、轻清淡薄,例:薄荷、桑叶气味淡薄而升浮;例:大黄、熟地等气味醇厚而沉降。(3)药用部位:头、梢、皮升浮,根、果实、种子沉降。亦有例外,有沉降之性的花类药:芫花、款冬花 、槐花、旋覆花;3.炮制:酒升、姜散、醋收、盐沉; _4.配伍: 纲目:“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 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三、升降浮沉理论的应用1.功能 升浮药:升阳、发表、透疹、开窍

13、、涌吐、散寒 、行气、活血等。 沉降药:降逆、泻下、清热、潜阳、收敛、利水 等。2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1)调整脏腑气机紊乱 心火上炎_滋阴降火, 肝阳上亢_平肝潜阳, 脾虚气陷_益气升阳。(2)遏制病势发展_疾病发展的趋势_内传、外脱 例:病邪传里_升浮的解表发散药;_疾病的症势 咳喘呕逆_沉降之品以降气平逆; 脏器下垂_升提之品以补中益气;(3)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病在上、在表_吐之、汗之; 病在下、在内_下之;(4)顺应四时,调和脏气例:春夏,万物生长 _以升浮之品助其生发;例:秋冬,成熟收藏 _以沉降之品助其敛藏;D DD D篇名:药归何处_归经(Channel tropism)一、起源与

14、概念1.归经的形成临床发现,一种药物主要对某一脏腑 (经)或几个 脏腑 (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部位作用较小, 甚至没有作用。如:清热,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热,或偏于清 心热表明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 重,认识的逐步归纳、系统化形成归经理论。早期多以经络辨证确定病位,药物归经亦多以经络 表示。后来多以脏腑辨证确定病位,药物归经便主 要以脏腑表示,即以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 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例:龙眼-安神-失眠心主神志:该药归心经。_2.概念: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归即归属,经即某经所属的脏腑本身及其统属的 器官和循行部位。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性能,反映 药物作用对机体的选择性。_徐灵胎: “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 “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二、归经理论的应用1.指出药物作用的具体部位,利于临床选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