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838994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导学案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5.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国学名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3、抓住文章两条线索,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 象藤野先生,然后再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4、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的高贵品质;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难点 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

2、线。作者弃医从文 的原因。结尾部分的作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的线索。 4.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自主突破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fi( ) 红 芦 hu( ) 不 xn( ) n( )名 信 诘 责( ) 畸 形 ( ) 深恶痛疾 ( ) 发人深省 ( ) 答案: 绯 荟 逊 匿 ji j w xng 2 .解释下列词语。 (1)宛如: (2)标致: (3)匿名: (4)不逊: (5)落第: (6)

3、杳无消息: (7)油光可鉴: (8)深恶痛疾: 答案:(1)好像 (2)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3)不具名或隐藏真名。(4) 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5)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古代考试 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泛指考试、测试不成功或比不过别人。(6)没有音信。 (7)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8)厌恶、痛恨到极点。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与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 _ _ 两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_ 一书。从这三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不 能推测出三文的写作先后?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 (

4、 山海经 ) 朝花夕拾按照作品的写作 先后顺序来看 , 应依次是阿长与 ( 山海经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 2因为作品的内容依次是童年、少年求学与青年时期东渡日本求学。合作探究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 情都发生在哪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答案: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开头 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 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变换了三个地点: “我”在东京;“

5、我”在仙台;“我”离开仙台后。 2.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课文是围绕什么中选材的? 答案: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2)赴仙台途中对 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3)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4)日本“爱国青年”的 寻衅和看电影事件;(5)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4.“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答案:“我”

6、对藤野先生的感情,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 装订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的照片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 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拓展延伸同样是写老师的回忆录,试比较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文蕴含的作者的思想 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示例:作者对三味书屋中施行封建教育的先生只是“很恭敬”;而藤野先生则表 现了作者对毫无民族偏见,热心诚恳地关心,帮助“我”的藤野先生真诚的感激和深切的怀 念。 当堂测试 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B.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C.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

7、的书。 D.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 答案:C 导析:迭叠 2.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 极了。(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答案:(1)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用来讽刺清国 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标致:漂亮。此为反语,用来讽刺。 (2)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至极。 3.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 ,暗线是_ 。本文围绕_ 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_顺序组织材

8、料。 答案: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时 间先后_34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 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 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 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9、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 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 ! ”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 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 呜呼,无法可想 !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 ? 请加以概 括。 答案:日本 “ 爱国青年”查“我”的听课笔记一事 (2)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何种情感 ? 试加以分析。 答案:深深的自责精神,作者并不因为自己是误看到这一幕而原谅自己,

10、表现了作者强烈 的自省精神(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 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兴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 “我”觉得十分“刺耳”。 答案:D (4)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_ 与 _ 这两 件事 。( 每一道横线上不超过 6 个字 ) 答案:“匿名信事件 幻灯片事件 总结反思第二课时

11、学习目标 1、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 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文语言富有感情色彩的特点。 自主突破 1.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是如何描写藤野先 生的形象的? 答案:初步印象: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 此处运用 了白描的手法。42.本文写的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是: 3.这些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是: 答案: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合作探究

12、4.“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答案: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 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5.“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答案: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 “标致”,增强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而改动后语意 直露,缺乏了讽刺意味。 6.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

13、是自己的能力 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答案: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其实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这种 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 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表达了作者极强的 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7.“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 答案:“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 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彩”原指日本学 生看到中国人被枪毙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

14、木的中国人。 拓展延伸8.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 20 年了,鲁迅 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 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答案示例:藤野先生:您好!阔别 20 年,或许您已不记得我,但我却不能把你从记忆中抹去伴着着冷冷的夜,我便提笔给您写信。您的身体可好?我已经很累了。分别之后,我从事了文学创作。或许你无法理解,但现在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分别后,因为状况无聊,说起来无非是你失望,便脸信也怕敢写了。经过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所一直拖到现在。你或许认为我消失了吧。你的照相现在就挂在我的墙上,至于那些被我收藏的讲义,也在 7 年前迁居时弄丢了。没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在灯光中瞥见你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能使我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就写到这吧,愿您还如以前般硬朗。5周树人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