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细菌性皮肤病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799846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6.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伟细菌性皮肤病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曹伟细菌性皮肤病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曹伟细菌性皮肤病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曹伟细菌性皮肤病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曹伟细菌性皮肤病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伟细菌性皮肤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伟细菌性皮肤病(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细 菌菌 性性 皮皮 肤肤 病病bacterial skin diseasesbacterial skin diseases宝鸡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宝鸡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曹伟曹伟概概 述述n n细菌和皮肤病关系密切。细菌和皮肤病关系密切。n n正常皮肤是有菌的:正常皮肤是有菌的:6-86-8万个万个细菌细菌/cm/cm2 2n n分布在表皮最外层以及毛囊口周围。分布在表皮最外层以及毛囊口周围。n 病因:第一节第一节 脓脓 疱疱 疮疮(ImpetigoImpetigo)n n定义:定义:俗称俗称“ “黄水疮黄水疮” ”,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性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肤化脓性炎

2、性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肤化脓性炎症。其特征是发生丘疹、水泡、脓疱,易症。其特征是发生丘疹、水泡、脓疱,易破溃而结成脓痂。破溃而结成脓痂。n n好发季节:夏、秋季好发季节:夏、秋季n n好发人群:好发人群:2-72-7岁儿童岁儿童n n好发部位:暴露部位好发部位:暴露部位n n传播方式:接触传播传播方式:接触传播n n病因与病机:病因与病机:细菌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0-70%50-70%)、乙)、乙性溶血性链球菌为主,两者可以混合感染性溶血性链球菌为主,两者可以混合感染。皮肤皮肤:屏障破坏。:屏障破坏。机体机体: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低下,又接触: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低下,又接触

3、 病原体。病原体。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 1、寻常型脓疱疮(、寻常型脓疱疮(impetigo vulgarisimpetigo vulgaris)面部暴露部位为多皮损初起为红色斑点面部暴露部位为多皮损初起为红色斑点或丘疹或丘疹脓疱、疱周有炎性红晕脓疱、疱周有炎性红晕破溃糜烂破溃糜烂脓液干燥脓液干燥形成黄色厚痂形成黄色厚痂6-106-10天痂皮脱天痂皮脱落落愈合、不留瘢痕。愈合、不留瘢痕。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传染性强。2 2、大疱性脓疱疮(、大疱性脓疱疮(impetigo bullosaimpetigo bullosa)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阳性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阳性组组7171型所型所

4、致。以儿童为多发致。以儿童为多发 。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痒,一般无全身症状。露部位,自觉痒,一般无全身症状。红斑大疱红斑大疱疱内容物先清后浊、疱壁先紧疱内容物先清后浊、疱壁先紧后松后松可见半月状积脓可见半月状积脓疱破后疱破后糜烂、结糜烂、结痂痂色素沉着。色素沉着。3 3、深脓疱疮(、深脓疱疮(ecthymaecthyma)又称臁疮。炎症深,达真皮层。局部坏又称臁疮。炎症深,达真皮层。局部坏死、溃疡,愈后留有色沉和疤痕。死、溃疡,愈后留有色沉和疤痕。病原菌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病原菌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常皮损的数目不定,好发于下肢和臀通常皮损的数目不定,

5、好发于下肢和臀部,自觉灼热和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部,自觉灼热和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病程较长。但病程较长。 4、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 neonatorum)发生于新生儿的发生于新生儿的大疱性脓胞疮。局大疱性脓胞疮。局部(尼氏征阳性)部(尼氏征阳性)及全身症状均重,及全身症状均重,易并发败血症、肺易并发败血症、肺炎、脑膜炎而危及炎、脑膜炎而危及生命。生命。5 5、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 staphylococcal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SSSS)由

6、凝固酶阳性由凝固酶阳性/ /噬菌体噬菌体组组/71/71型型/ /金黄色葡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所致。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所致。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多见,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咽、耳、鼻等处化脓性感染。 皮损从口周及眼部躯干四肢(表现为大片红斑上的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皮肤剥脱后红色的糜烂面,似烫伤样外观。口角周围可见放射状裂纹,手足部呈手套、袜套样剥脱,皮损有明显的疼痛和触痛。轻者1-2周可痊愈,重者可并发败血症、肺炎而危及生命。袜套样脱屑手套样脱屑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培养:阳性。n诊断与鉴别诊断 1、寻常型脓疱疮通常根据发病年龄,流行季节

7、,好发部位,典型的蜜黄色脓痂等易于诊断。2、大疱性脓疱疮具有典型的半月积脓现象。3、新生儿脓疱疮发病急骤,常为大面积剥离的脓疱,患儿大多体质衰弱。4、深脓疱疮的溃疡向深部发展,其边缘陡峭,脓痂附着牢固,多发于小腿,臀部。 n鉴别诊断:需与水痘、丘疹性荨麻疹及非金葡菌性表皮剥脱松解症鉴别。 n 治疗:1、全身性治疗 (选用敏感性高的抗菌素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支持疗法 )2、局部治疗(杀菌、消炎、收敛、干燥 ) 3、SSSS治疗时应加强眼、口腔、外阴的护理,保持室内消毒,隔离,局部以暴露疗法为宜。 第二节第二节 皮肤结核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tuberculosis cutis

8、cutis)n n皮肤结核病是结核病在皮肤上的表现皮肤结核病是结核病在皮肤上的表现, ,由由于机体免疫力、结核杆菌的毒性和入侵途径于机体免疫力、结核杆菌的毒性和入侵途径的不同可在临床上产生不同类型的表现。的不同可在临床上产生不同类型的表现。n n病原菌:病原菌: 人型(人型(82%82%)、牛型()、牛型(18%18%)结核)结核分支杆菌。分支杆菌。n n感染途径:外源性和内源性,前者主要经感染途径:外源性和内源性,前者主要经皮肤黏膜轻微破损直接感染,后者则由体皮肤黏膜轻微破损直接感染,后者则由体内器官或组织已存在的结核病灶经血行、内器官或组织已存在的结核病灶经血行、淋巴系统或直接扩散到皮肤。

9、淋巴系统或直接扩散到皮肤。n n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迟发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形成以上皮样细胞、形成以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为主的局部浸润性结为主的局部浸润性结核结节。核结节。n n1 1、寻常狼疮:最常见的皮肤结核病,是结、寻常狼疮:最常见的皮肤结核病,是结核菌素反应阳性者再次感染结核杆菌后产核菌素反应阳性者再次感染结核杆菌后产生的皮肤结核病。生的皮肤结核病。n n皮损为鲜红或褐红色、粟粒或稍大结节(狼皮损为鲜红或褐红色、粟粒或稍大结节(狼疮结节),浸润明显,境界清楚,相互融合疮结节),浸润明显,境界清楚,相互融合成片,表面凹凸不平,上附薄层鳞屑。成片,表面凹

10、凸不平,上附薄层鳞屑。n n结节柔软、可用探针刺入(结节柔软、可用探针刺入(探针贯通现象探针贯通现象),结节用玻片压视,可见淡黄色、褐黄色或,结节用玻片压视,可见淡黄色、褐黄色或苹果酱色结节(苹果酱色结节(苹果酱现象苹果酱现象)。)。n n新旧同存,可形成溃疡和萎缩性瘢痕,慢性新旧同存,可形成溃疡和萎缩性瘢痕,慢性经过。经过。n n2 2、疣状皮肤结核:本病常发生于接触结核、疣状皮肤结核:本病常发生于接触结核病变组织或含有结核菌的分泌物的人,如病变组织或含有结核菌的分泌物的人,如医务工作者、结核病患者的家属。医务工作者、结核病患者的家属。n n多见于成人,男性尤为多见。多见于成人,男性尤为多见

11、。n n好发于暴露部位,以手背和手指背侧最为好发于暴露部位,以手背和手指背侧最为多见。多见。n n损害向四周发展,中央形成萎缩性疤痕。损害向四周发展,中央形成萎缩性疤痕。n n损害初发为暗红色小结节,数目较少,逐损害初发为暗红色小结节,数目较少,逐渐增多、增大,形成斑块,质硬。中央角渐增多、增大,形成斑块,质硬。中央角质增厚,粗糙不平,呈疣状或乳头样。境质增厚,粗糙不平,呈疣状或乳头样。境界清楚,上覆灰白色粘着鳞屑或痂皮,乳界清楚,上覆灰白色粘着鳞屑或痂皮,乳头状突起之间可有脓液。头状突起之间可有脓液。n n病程极为缓慢,可数十年不愈。病程极为缓慢,可数十年不愈。n n三廓征:皮损中央网状瘢痕

12、、疣状边缘和三廓征:皮损中央网状瘢痕、疣状边缘和四周红晕。四周红晕。n n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1. 1.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核性肉芽肿改变结核性肉芽肿改变2.PPD 2.PPD试验:强阳性试验:强阳性3. 3.胸部胸部X X线检查线检查4. 4.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查n n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皮损特点、病理组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皮损特点、病理组织象、结素试验等,诊断一般不难。织象、结素试验等,诊断一般不难。 n n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 “ “早期、足量、规律、联合、早期、足量、规律、联合、全程全程” ”, 2-32-3种药物联合治疗种药物联合治疗 疗程不少于疗程不少于6 6个

13、个月(月( 异烟肼、乙胺丁醇、异烟肼、乙胺丁醇、 链霉素链霉素 、利福平、利福平)。)。第三节第三节 麻麻 风风(leprosyleprosy)孔子语:“斯人也,而有斯疾也!”n n概念:概念:麻风是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麻风是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皮肤皮肤和和周围神周围神经经。n n麻风分枝杆菌是罪魁祸首:麻风分枝杆菌是罪魁祸首:麻风杆菌为麻风杆菌为G G+ +细菌,称短小棒状、稍弯细菌,称短小棒状、稍弯曲,无鞭毛、荚膜和芽孢,抗酸染色为红曲,无鞭毛、荚膜和芽孢,抗酸染色为红色。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周围神经、淋色。主要侵犯皮肤、粘膜

14、、周围神经、淋巴结、单核巨噬系统的器官。巴结、单核巨噬系统的器官。该菌抵抗力强,但煮沸该菌抵抗力强,但煮沸8 8分钟或日照分钟或日照2-32-3小时可使之丧失繁殖能力。小时可使之丧失繁殖能力。n n流行病学:流行病学:1 1、传染源:麻风患者。、传染源:麻风患者。2 2、传播途径: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途径:飞沫和密切接触。3 3、易感人群:绝大多数成人对麻风有较、易感人群:绝大多数成人对麻风有较强抵抗力。强抵抗力。4 4、目前我国的流行情况:、目前我国的流行情况:60006000余先症患余先症患者,每年增加者,每年增加20002000余人。余人。麻风村麻风村台湾女记者张平宜在麻风村小学: n

15、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 1、分类:麻风分类意义重大。指导科研、分类:麻风分类意义重大。指导科研及临床的防治工作。及临床的防治工作。19621962年提出了年提出了5 5级分类级分类法:法: 免疫强免疫强 结核样型(结核样型(TTTT) 菌量少菌量少界限类偏结核样型(界限类偏结核样型(BTBT)中间界限型(中间界限型(BBBB)界限偏瘤型(界限偏瘤型(BLBL)免疫弱免疫弱 瘤型(瘤型(LLLL) 菌量多菌量多未定类(未定类(IL IL)为早期表现,可演变成任意)为早期表现,可演变成任意一种类型。一种类型。为了便于治疗,根据皮肤涂片查菌结果为了便于治疗,根据皮肤涂片查菌结果可将可将5 5分类法简化为:分类法简化为:多菌型(MB ) 少菌型(PB )n n1 1、未定类麻风:临床、未定类麻风:临床表现轻微,不累及内表现轻微,不累及内脏。脏。 皮损:浅色斑神经症状:轻微皮损查菌:或n n2 2、结核样型麻风:占、结核样型麻风:占70%70%麻风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强,皮损常局限麻风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强,皮损常局限,主要侵犯,主要侵犯皮肤皮肤和和外周神经外周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