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性健康教育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767793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性健康教育(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小学生性健康教育小学生性心理 1小学生的性教育2“他们是性关系”小杨同学,是个聪明机灵、调皮的男孩子,上课 总喜欢随意地信口开河。一天语文课上,当我问到课 文中两个主人公是何关系时,小杨同学又在下面小声 嘀咕:“他们是性关系!”本来我想下课后再找他谈话, 没想到旁边的小女孩高高举起了手,说:“报告老师, 他在说课文中两个主人公是性关系!”顿时教室里一片 哗然,女生们在捂着嘴偷着乐,男生们则放开了喉咙 大笑,而惹祸的小杨同学则得意地东张西望,好象发 表了什么高见。好好的一堂课,又被这个信口开河的 小杨同学给搞砸了。“护舒宝”风波又有一次,班里一个高个女孩在书包里拿书时带 出了卫生用品,被

2、眼尖的小杨同学看到了,他一把夺 过卫生巾,一字一顿念着上面的字:“护舒宝”,然 后困惑地自言自语:“护舒宝?做什么用的?”猛然间又 好象想到了什么,一句电视里的广告词脱口而出:“护 舒宝,舒舒服服,经期无忧!”又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 笑,而那个女孩,早已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条地 缝钻进去。小学高年级学生绝大多数已走入青春期,身 心发生巨大变化,尤其生殖系统发育骤然加快, 面对自身“性”发育容易产生迷茫的状态,如果得 不到正确引导和教育,极易受到伤害或者引发犯 罪。在信息时代,对青少年封闭正确的性知识, 不但不保险,反而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从其他渠道接受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黄 色淫

3、秽的“知识”,有关专家指出,性教育是需要 通过学习获得的,无师不能自通。因此,我们教 师对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儿童期是人类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这一性发 展全过程的开始,也是这一过程正常发展的关键。u性心理的发展 u小学生常见的性心理问题 u小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培养第一节小学生性心理u性心理的发展 1.认清性别特征2.学习性角色规范3.建立与成年人的同化4.对性角色的情感倾向第一节小学生性心理出生后,旁人一系列有意无意的性别认定影响及自己的发 现,如:穿衣、上厕所、说话态度等各有不同,孩子逐步意识 到自己与异性的不同。它既包括对主体(自身)的认识,也包括对 客体(他人)的认识。孩子通

4、过衣服、头发、胡须、称呼等认清自 己或他人的性别。例如:父母对他说“你是男孩子”,自己穿男孩 的衣服,站着小便等认清自己是男孩;从别人的头发、服装、 胡须等方面认清他是“哥哥”或“叔叔”;对称呼“姐姐”或“阿姨”的人 她们的服饰、头发、体型等与“哥哥”或“叔叔”的不同,从而认清 主体和客体的性别。如果把自己或他人的性别搞错,人家就笑 话,这就使他的认识得以纠正。例如,一个小男孩同妈妈一起 去女浴室洗澡,阿姨们都取笑他,说“你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呀 ?怎么到女浴室洗澡”,他就会很不好意思,那么下次洗澡就会 让爸爸带他去而不与妈妈一起去了。认清性别特征对于性别标志的认识,一般人都不会发生错误的。但有

5、极 少数人主体的性别认识有倒错现象,即所谓“性别同一性障碍”。 这样的人在生理上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但往往从幼年开始就 强烈地认为自己是异性,即男人认为自己是女人,按照男人的 方式生活,女人认为自己是男人,并穿男人的衣服,并喜欢按 女人的方式生活。这种倒错心理往往往终身难改,他们发展下 去就要求做性别更换手术。现在,世界进行这种手术的人数以 万计。据报道,我国首例性别重塑手术于一九九二年七月在北 医大附属三院获得成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男女性器官内部 互换手术。这两位变性手术者都是大学生,一位刚跨出校门, 一位尚未毕业,他们都是自幼起就喜欢按异性的方式打扮自己, 虽多次挨骂,但仍不改悔,经鉴定

6、都患有“易性癖”的精神疾病。 他们都强烈要求作更换性别手术。经过手术,使两个年轻人都 改变了从前的性别。若在幼年时的性社会化过程中发生障碍, 以及没有认清性别标志,那么就有可能产生这种变态的心理。认清性别特征性角色的规范是从小开始就点点滴滴地灌输而逐渐形成的 。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就对他(她)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其性角色而 加以赞许和批评。孩子从赞许或批评中逐渐懂得了怎样做才符 合自己的性角色规范。例如,男孩子比较顽皮,摸爬滚打,喜 欢舞枪弄棒,大人们就说:“男孩子嘛。”,若女孩子顽皮,到处 爬上爬下,大人们就要说:“怎么一点也不象女孩子,疯疯癫癫 的”。同时,姓名、服装、玩具都有性角色的区别。这也

7、明显地 反映出对不同的性角色的期待。另外,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 有性角色的区别。一般对男孩子给他们买枪炮、车等玩具,培 养他们坚强勇敢的性格;而对女孩子则给买娃娃、花等玩具, 培养她们文静贤淑的性格。所以,性角色的规范同父母的教育 和他们所期待的理想性角色的要求是分不开的。学习性角色规范性角色规范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大。我们传统文 化要求男子坚强、勇敢、豪爽,女孩子应该文静、贤 淑、体贴。男人如果粉脂气太重,女人气,就会遭非 议,许多人不欣赏银幕上的“奶油小生”,原因就在于此 。而对女子若有点男子气,人们还是接受的,说她很“ 泼辣”,“能干”,但如果太过分,也不好了,走路大摇 大摆,吃饭狼吞虎咽

8、,人们见了也会摇头。但是,现 在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那些受社会因素影响的性 角色规范也发生变化了。学习性角色规范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他们会产生“要象大人一样”的愿 望,这种愿望会导致他们对同性家长或同性的所崇拜的人物进 行“认同”,也就是说,被他“认同”的人“同化”,这种同化作用也 就是对他人的特征的吸收,可以促使男孩向“男子汉”、“丈夫”、“ 父亲”的方向发展,女孩向“女强人”、“贤妻良母”方向发展。促成性角色“同化”的最重要机制在于发现相似性。当孩子 在发现自己与父亲或母亲有某种一致性,就趋向获得这种他所 欣赏的品质。对这种一致性,孩子可以从父母的体形、外貌、 风度、能力等方面发现,

9、也可以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 比如,大人教育孩子:“要象爸爸那样坚强”,“男子汉不要动不 动就哭”等等。如果孩子对同性家长的某种品质特别欣赏,为了 提高自己,他将加倍努力地寻求和家长一致,同时,也促进了 他向同性成人的“同化”。 建立与成年人的同化应该说明的是,儿童的同化作用并不只是对父亲 或者母亲,而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不过有所侧重。目 前人们认为,儿童和父亲、母亲同时发生“同化”作用, 吸取双方各自优点,也就是说无论男、女都应具有双 性气质,既具有男子坚强、勇敢、果断等优良吕质, 又具有女子细致、温柔、体贴等优良气质,这才是最 全面的。因此,父母对和童性角色的形成有着极大的 促进作用。建

10、立与成年人的同化性角色的情感倾向是指一个人对那些和性别相联系的活动 所持的态度和偏好。比如,男孩对电视、电影中打仗、枪炮特 别感兴趣,女孩对花卉、布娃娃等特别感兴趣等等。这种情感 倾向在一生中可以有多次变化。例如,一个女孩在幼小时与男 孩、女孩一起玩耍,到六、七岁以后就只和女孩玩,和男孩的 界限分得很清楚。据研究发现,无论怎样,三岁左右的孩子就 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角色情感倾向了。这种情感倾向的形成和发 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决定于个人因素。如果一个人的秉性和素质都适应 于某种性别的规范,那么,就越趋于这些规范,喜欢它并朝它 的方向发展。例如,好动的孩子就喜欢好动的事情,好静的孩 子就喜欢好

11、静的事情。 对性角色的情感倾向 其次,决定于“同化”作用,孩子越欣赏某种性别的家长 ,就起趋向于按其方式行动。这种“同化”作用不仅有父母,也 有他们欣赏的英雄人物或崇拜的人。再有决定于环境因素。环境对某一性角色有种种评价和 暗示,这对性角色倾向性影响也很大。例如,社会上较普遍 地存在重男轻女现象,这就形成了某些女孩的自卑心理,据 统计,一百个男孩中只有一个想做女孩,而75%以上的女孩 愿改性做男孩。环境因素中还有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响,电影 、电视中性角色的形象,当孩子缺乏正确的情感倾向时,往 往不加区别地模仿,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就需要大人们 及早地发现,并予以纠正。 对性角色的情感倾向 u小

12、学生常见的性心理问题 1.儿童性自慰(手淫) 2.性身份的认同障碍3.不适当的性接触 4.性发育引起的困惑第一节小学生性心理有学者观察发现,一周岁的男孩或女孩就有性自慰行为 。在以后儿童的发育中,儿童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反复。从 父母表情、态度中,儿童往往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因 而时常偷偷进行。儿童期性自慰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 象,许多成年人在儿童期都有过性自慰,它对身体也无大伤 害。然而,对待性自慰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作用于儿童心理上 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性自慰本身所带来的影响。态度正 确,处理方式得当,可使儿童性心理健康地发展。一旦失之 偏颇,儿童性心理就有可能会走上偏常发展的道路,影

13、响整 个心理健康地发展。例如,早年儿童的过分性自慰起着强化 性欲的作用,使得性欲亢进,而社会对此行为的唯一处理就儿童性自慰是禁止,这种无意识的性本能自发要求与社会意识制约之间 产生的矛盾,将成为持久而强烈的心理冲突的根源,如果这 种矛盾得不到正确疏导,将造成各种心理障碍,产生多疑、 紧张、焦虑、恐惧、抑郁和自责自罪等。另一方面,儿童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受传统的性意识的 影响,性自慰使他们自我形象和自尊心严重受损,引起羞辱 、自卑、沮丧、离群和孤僻。正象我们看到的,有些中学生 ,由于从小过分性自慰,到了青春期后,性欲强化,又无正 确指导,心理冲突日趋加深。有的整天忧心忡忡,萎靡不振 ,学习成绩下降

14、,社会生活退缩;有的甚至采取一种对自身 和社会最不负责任的消极自我摆脱方式,自暴自弃,摒弃社 会伦理道德,甘愿堕落,成为性犯罪者。儿童性自慰一般说来,儿童期的认知水平已发展到一定程 度,具有性的自我识别能力,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性 角色,接受性角色的要求。但有些父母不管孩子的 真实性别是什么,硬要按照自己的性别愿望打扮孩 子,结果影响了儿童的性别行为和对自己性别的心 理选择,引起性角色认同障碍。久而久之,造成性 角色的混乱,性心理的倒错。在对同性恋的病因分 析中发现,多数同性恋者均有过在儿童期扮演异性 角色的体验,他们体验到的是异性心理状态,对同 性感兴趣,对异性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对儿童性 角色

15、的要求和教育一定要符合儿童自身的性身份, 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培养儿童性角色。 性身份的认同障碍异性儿童之间进行的性游戏,尽管在儿童期很少 ,但确实存在。儿童期具有幼稚好奇、模仿、丰富 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的天性。他们对性器官和 性交往的认识既新奇又浮浅和朦胧,他们学着大人 的样子亲吻,爱抚,但却不懂得其中的涵义,这种 不适当的性接触和性体验本身并无多大危害,但如 果不被正确引导,或被大人打骂,惩罚或大人抱着 视而不见的态度,就有可能导致他们长成后的性恋 态,如窥阴癖、露阴癖等。严重影响性心理的正常 发展。不适当的性接触父母与儿童之间应该有一定的亲近行为:如抚摩、亲吻、搂 抱等。这样的行为保持

16、在一定的限度内,对儿童的性心理向健康 方面发展是有益的,过少与过分的亲近都会有损于儿童身心健康 发展。比如吸吮或皮肤爱抚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可以引起婴儿 情绪方面的障碍,表现为经常哭闹、睡眠减少、不愿与人接触等 。而这些情绪方面的障碍常常伴随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 如呼吸、心律的改变、胃肠道机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如果上 述情况反复出现,则可形成条件反射而巩固下来,在以后的生活 变化中或其他的心理刺激的激发下,很容易产生过度的反应,导 致疾病的形成或恶化。而过分的亲近使得儿童长大以后,一旦缺 少一点爱,就会表现出胆小怕事、焦虑、感到失去安全感,并试 图以孩子气式的方式缓解这种恐惧。儿童期摆脱不了对父母的性 吸引,成长以后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因此,父母应正确引导孩子 并使其摆正这种关系。 与父母不恰当亲近关系引起的性心理障碍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身体大小和形状发生明显变化 ,男女孩差别变得显著,生殖系统开始迅速发育。到小学快 毕业时,已有约半数的女孩月经来潮,有部分男孩出现遗精 ;性激素的分泌,不仅影响着身体组织的变化,同时也影响 着心理、情绪和性行为上的变化。这些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