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542954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四章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四章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四章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四章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 与土壤耕作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 一、栽培制度 是某一地区所有栽培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 的配置方式,以及配置这些作物所采用的 种植体系,包括复种、单作、套作、混作 、轮作与连作等。 二、复种 (一)定义 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 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根据一年内在同一田地上种植的植物季数 ,把一年种植两季植物称为一年两熟,如 莲子泽泻(“”表示年内复种);一年种 植三季植物称为一年三熟,如绿肥(小麦 或油菜)早稻泽泻;两年内种植三季 植物,称为两年三熟,如莲子川芎夏 甘薯(中稻)(符号“表示年间植物接茬 播种) 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通常用复种指数来

2、表示,即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 分比。公式为: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种植植物总收获面积 耕地面积)100% 熟制 是我国对耕地利用程度的另一种表 示方法,它以年为单位表示种植的季数。 一年三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 熟、五年四熟等都称为熟制。其中,对年 播种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熟制,如前三种 ,又统称为多熟制。 休闲 是复种的反义词。休闲是指耕地在 可种植植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等 方式。农业生产中,对耕地进行休闲是一 种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其目的主要是使 耕地短暂休息,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 并蓄积雨水,消灭杂草,促进土壤潜在养 分转化,为后作植物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 (二)

3、 复种的条件 1 热量条件热量是决定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复种所要 求的热量指标积温,不仅是复种方式中各种作物本身所需 积温(喜凉作物以0积温计,喜温作物以10积温计 )的相加,而应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减。如在前茬植物收获 后再复播后茬植物,应加上农耗期的积温。套种则应减去 上、下茬植物伴生期间一种作物的积温。如果是移栽,则 减去植物移栽前的积温。一般情况下,10积温在2 500 3 600之间,只能复种早熟植物,或套种早熟植物; 在3 6004 000之间,则可一年两熟,但要选择生育期 短的早熟植物或者采用套种或移栽的方法;在4 0005 000之间,可进行多种植物的一年二熟;5 0006 500

4、之间,可一年三熟;6 500可三熟至四熟。 2 水分条件在热量条件能满足复种的地区能否实 行复种,就要看水分条件了。即热量是复种的可 能性首要条件,水分是复种可行性中的关键条件 。例如热带非洲热量充足,可以一年三熟、四熟 ,但是一些地区由于干旱,在没有灌溉条件下, 复种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只能一年一熟 。降水量、降水分配规律、地上地下水资源、蒸 腾量、农田基本建设等都影响着复种。从降水量 看,我国一般年降水量达600 mm的地区,虽然热 量能满足一年两熟的要求,但水分则成为限制因 子。 3 地力与肥料条件 在光、热、水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地力条件往往成为复种 产量高低的主要矛盾,而且需要增

5、施肥料才能保证多种多 收。地力不足,肥料少,往往出现两季不如一季的现象。 4 劳力、畜力和机械化条件 复种主要是从时间上充分利用光热和地力措施,需要在作 物收获、播种的大忙季节,能在短时间内及时、保质保量 地完成上季作物收获、下季作物播种以及田间管理工作。 所以有无足够的劳力、畜力和机械化条件也是事关复种成 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自然条件相同时,当地生产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承载力则是决定复种的主要依据。 5 技术条件与经济效益大小 除了上述自然、经济条件外,还必须有一套相适 应的耕作栽培技术,以克服季节与劳力的矛盾, 平衡各作物间热能、水分、肥料等的关系,如作 物品种的组合,前后茬的搭配,种

6、植方式(套种、 育苗移栽),促进早熟措施(免耕播栽、地膜覆盖 、密植打顶,使用催熟剂)等。复种是一种集约化 的种植,高投入,高产出,所以经济效益也是决 定能否复种的重要因素。只有产量高,经济效益 也增长时,提高复种才有生命力。 (三) 我国药用植物的主要复种方式一年两熟制的各种复种组合图 两年三熟复种组合 三、间作、混作及套作 (一) 间作、混作及套作的概念 单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个完整的生 育期内只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这 种方式种植植物单一,群体结构单一,全 田种植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一致,生育期 比较一致,便于田间统一管理与机械化作 业。人参、西洋参、当归、郁金、菊花、 莲子等单作

7、居多。 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 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植物的种植方式。比如 在玉米、高粱地里,可于其株、行垄上间作穿心 莲、菘蓝、补骨脂、半夏等。与单作不同,间作 是不同种植植物在田间构成人工复合群体,个体 之间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间作时,不 论间作的作物有几种,皆不增计复种面积。间作 的植物播种期、收获期相同或不相同,但植物共 处期长,其中至少有一种植物的共处期超过其全 生育期的一半。间作是集约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 混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季节将两 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植物、按一定比例 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种植的方式。混作与间作都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

8、上生育季节相近的植物在田间 构成复合群体,从而提高田间密度,充分利用空 间,增加光能和土地利用率。两者只是配置形式 不同,间作利用行间,混作利用株间。在生产上 ,有时把间作和混作结合起来。如玉米间大豆, 玉米混小豆;玉米混大豆(小豆),间种贝母;果 树间小葱,果树混福寿草;山茱萸混种豌豆(或蚕 豆),山茱萸混种黄芩等 套作:是指在前季植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 播种或移栽后季植物的种植方式,称为套 种。如甘蔗地上套种白术、丹参、沙参、 玉竹等。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 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植物 对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复种指数,提高 年总产量。它主要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 种植方式。 立

9、体种植: 是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 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如云南 植物研究所建造人工林,上层是橡胶树, 第二层是中药材肉桂和罗芙木,第三层是 茶树,最下层是耐荫的名贵中药砂仁。形 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绿化器“,使能量、 物质转化效率及生物产量均比单一纯林显 著提高。 立体种养: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植物与 食用微生物、农业动物或鱼类分层利用空 间种植和养殖的结构;或在同一水体内, 高经济价值的水生或湿生药用植物与鱼类 、贝类相间混养、分层混养的结构。前者 如玉米(甘蔗)和菌菇、莲子和鱼共同种 养,后者如藻(海带)和扇贝、海参共养 。 (二) 间作

10、、混作、套作的技术原理及运用 1.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品种搭配 原理:使其互利,减少竞争 运用:在株型方面要选择高秆与矮秆、垂直叶与 水平叶、圆叶与尖叶、深根与浅根植物搭配。在 适应性方面,要选择喜光与耐荫,喜温与喜凉, 耗氮与固氮等植物搭配。根系分泌物要互利无害 ,注意植物间的他感作用(allelophathy)。在品 种熟期上,间、套作中的主栽植物生育期可长些 ,副作物生育期要短些;在混作中生育期要求要 一致 2 建立合理的密度和田间结构 密度和田间结构是解决间套作中植物间一系列矛盾,使复 合群体发挥增产潜力的关键措施。间混套作时,其植物要 有主副之分,既要处理好同一植物个体间的矛盾,又要

11、处 理好各间混套作植物间的矛盾,以减少植物间、个体间的 竞争。就其密度而言,通常情况下主要植物应占较大的比 例,其密度可接近单作时密度,副栽植物占较小比例,密 度小于单作,总的密度要适当,既要通风透光良好,又要 尽可能提高叶面积指数。副作植物为套作前作时,一般要 为后播主作植物留好空行,共处期愈长,空行要多,土地 利用率控制在单作的70以下。后播主栽植物单独生长盛 期的土地利用率应与单作相近。在间作中,主栽植物应占 有较大的播种面积和更大的利用空间,在早熟的副栽植物 收获后,也可占有全田空间。高矮秆植物间作时,注意调 整好两种植物的高度差与行比。调整的原则是高要窄,矮 要宽,即高秆植物行数少,

12、矮秆植物行数要多一些,要使 矮秆植物行的总宽度大致等于高秆植物的株高为宜。间混 套作行向,对矮秆植物来说,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接受日 光的时间要多。 3 采用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在间、混、套作情况下,虽然合理安排了田间结 构,但仍有争光、争肥、争水的矛盾。为确保丰 收,必须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使间套作植物 平衡生长。通常情况下,必须实行精耕细作,因 植物、地块增施肥料和合理灌水,因栽培植物品 种特性和种植方式调整好播期,搞好间苗定苗, 中耕除草等伴生期的管理。要区别植物的不同要 求,分别进行追肥与田间管理,这样才能保证间 套作植物都丰收。 (三) 间作、混作、套作类型 间作、混作、套作是我国精

13、耕细作的组成 部分,早在2 000多年前就有瓜与韭菜或小 豆间作,桑与黍混作的记载。如今全国各 地都有本地的间、混、套作经验。间、混 作类型很多,除常规的作物、蔬菜间、混 作类型外,还有粮药、菜药、果药、林药 间、混作类型。 1 间作、混作 (1)粮食作物、蔬菜间、混作中引入药用植物,如 玉米麦冬(芝麻、桔梗、山药、细辛、贝母、川 乌、川芍)。一类是在药用植物的间、混作中引入 作物和蔬菜,如芍药(牡丹、山茱萸、枸杞)豌 豆(大豆、小豆、大蒜、波菜、莴苣、芝麻),川 乌菠菜,杜仲(黄檗、厚朴、诃子、喜树、檀香 、儿茶、安息香)大豆(马铃薯、甘薯),巴戟天 山芋(山姜、花生、木薯)等。 (2)果药

14、间作,幼龄果树行间可间种红花 、菘蓝、地黄、防风、苍术、穿心莲、知 母、百合、长春花等;成龄果树内可间种 喜阴矮秆药用植物,如辛夷、福寿草等。 (3)林药间作:人工营造林幼树阶段可间 、混种龙胆、桔梗、柴胡、防风、穿心莲 、苍术、补骨脂、地黄、当归、北沙参、 藿香等,人工营造林成树阶段(天然次生林) ,可间、混种人参、西洋参、黄连、三七 、细辛、天南星、淫洋藿、刺五加、石斛 、砂仁、草果、豆蔻、天麻等。 2 套作类型: 以棉为主的套作区,可用红花、芥子、王 不留行、莨菪(lng dng )等代替小麦。 以玉米为主的套作,有玉米套郁金、川乌 套种玉米。 四、轮作与连作 (一)概念: 轮作是在同一

15、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植物 的栽培方式。例如一年一熟条件下的白术小麦 玉米三年轮作,这是在年间进行的单一作物的 轮作,也有年内的换茬,例如南方的绿肥-莲子- 泽泻油菜-水稻-泽泻小麦-莲子-水稻轮作,这 种轮作由不同的复种方式组成,因此,也称为复 种轮作。 连作与轮作相反,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 同作物的种植方式。而在同一田地上采用同一种 复种方式称为复种连作。 (二)连作障碍及其原因 1.土壤养分失衡,导致难以满足植物生长发 育全程或某一时期的养分需求。 2.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病原、害虫侵 染源增多。 3.土壤中植物自身代谢的自毒物质增加。 4.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三)合理轮

16、作的作用 1.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2.减少病、虫、草害 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有毒物质 (四)连作 1 不同作物、药用植物对连作的反应 (1) 忌连作的作物、药用植物。以玄参科的 地黄、薯蓣科的山药,茄科的马铃薯、烟草、番 茄,葫芦科的西瓜以及亚麻、甜菜等为典型代表 。这类植物需要间隔五六年以上方可再种植。 (2) 耐短期连作作物、药用植物。甘薯、 紫云英、菊花、菘蓝等作物,对连作反应 的敏感性属于中等类型。这类作物在连作 二三年内受害较轻。 (3) 耐连作作物、药用植物。这类作物有 水稻、甘蔗、玉米、麦类、莲子、贝母及 棉花等作物。其中又以水稻、棉花的耐连 作程度最高,苋科的怀牛膝耐连作程度也 比较高。此外,莲、洋葱、大麻、平贝母 等也较耐连作。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