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割典型案例分析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9542013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割典型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焊割典型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焊割典型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焊割典型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焊割典型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割典型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割典型案例分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焊割典型案例分析焊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班教案编码:QMSD/JW-12-03 版本: A/0 编号:HJ20080501授课日期:2008年5月11日 授课班级:金属焊接培训班 课 题:焊割典型案例分析 教学目的:学会分析事故的原因,正确提出防止措施 教学重点:案例的起因和防止措施 教学难点:案例的起因和防止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 教具模型:多媒体主要内容 火灾事故 爆炸事故一、火灾事故 案例(一):焊工在容器内焊接,借用氧气置 换引起火灾 1事故经过 某农药厂机修焊工进入直径l m、高2 m的 繁殖锅内焊档板,未装排烟设备,而用氧气 吹锅内烟气,使烟气消失。当焊j:再次进入 锅内焊接作业

2、时,只听“轰”的一声,该焊工烧 伤面积达88,三度烧伤占60,抢救7天 后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用氧气作通风气源严重违章。 (2)进入容器内焊接未设通风装置。 3主要预防措施 (1)进入容器内焊接应设通风装置。 (2)通风气源应该是压缩空气。案例(二):氧气瓶的减压器着火烧毁 1事故经过 某建筑队气焊工在施焊时,使用漏气的焊 炬,焊工的手心被调节轮处冒出的火炬苗烧 伤起泡,涂上了獾油,还继续焊活,施焊过 程中又一次发生回火,氧气胶管爆炸,减压 器着火并烧毁,关闭氧气瓶阀门时,氧气瓶 上半截已烫手,非常危险。 2主要原因分析 (1)漏气的焊炬容易发生回火。 (2)在调节氧气压力时,氧气瓶

3、阀和减压器沾上油 脂,发生回火在压缩纯氧强烈氧化作用下引起剧烈 燃烧。 3主要预防措施 (1)气焊前应检查焊炬是否良好,发现漏气严禁使 用,待修复后再继续施焊。 (2)不能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去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 器。 案例(三):动火场地不符合要求引燃大火 1事故经过 某船厂焊工顾某向驻船消防员申请动火, 消防员未到现场就批准动火。顾某气割爆丝 后,船底的油污遇火花飞溅,引燃熊熊大火 。在场人员用水和灭火器扑救不成,造成5人 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的事故。 2主要原因分析 (1)消防员失职,盲目审批。 (2)动火部位下方有油污。 (3)现场人员灭火知识缺乏。3主要预防措施 (1)消防员接申请动火报

4、告后,要深入现场 察看,确认安全才能下发动火证。 (2)要清除动火部位下方的油污。 (3)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学习。 案例(四):无证违章操作,酿本世纪特大火灾 1事故经过 2000年l2月25日晚,圣诞之夜。位于洛阳市老城 区的东都商厦楼前五光十色,灯火通明。台商新近 租用东都商厦的一层和地下一层开设郑州丹尼斯百 货商场洛阳分店,计划于26日试营业,正紧张忙碌 地继续为店貌装修。商厦顶层4层开设的一个歌舞 厅正举办圣诞狂欢舞会,然而就在大家沉浸于圣诞 节的欢乐之时,楼下四名无操作证人员正在施焊, 几簇小小的电焊火花将正在装修的地下室烧起,火 势和浓烟顺着楼梯直逼顶层歌舞厅,酿成了本世纪 未的

5、特大灾难,夺走了309人的生命。 2主要原因分析 (1)着火的直接原因是丹尼斯雇用的4名焊 工没有受过安全技术培训,在无特种作业人 员操作证的情况下进行违章作业。 (2)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野蛮施工致使 火红的焊渣溅落引燃了地下二层家具商场的 木制家具、沙发等易燃物品。 (3)在慌乱中用水笼向下浇水自救灭火不成 ,几个人竟然未报警逃离现场。贻误了灭火 和疏散的时机,致使309人中毒窒息死亡。 3主要预防措施 (1)焊工应持证上岗。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防火。 (2)焊接场所应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 要设专职安全员监视火种。 易燃品要远离工作场地10 m以外,如移不去应 采取切实可行的隔离方法。 备

6、有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如砂箱、泡沫灭火 器等。 (3)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争取时间把火灾损失减 到最小。 (4)要加强雇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案例(五):喷漆房内电焊作业起火 1事故经过 电焊工甲在喷漆房内焊接一工件时,电焊 火花飞溅到附近积有较厚的油漆膜的木板上 起火。在场工人见状都惊慌失措,有的拿苕 帚打火,有的用压缩空气吹火,造成火势扩 大。后经消防队半小时抢救,将火息灭,虽 未伤人,但造成很大财物损失。 2主要原因分析 (1)在禁火区焊接前未经动火审批,擅自进 行动火作业,违反了操作规程。 (2)未经清除房内的油漆膜和采取任何防火 措施,就进行动火作业。 (3)灭火方法不当,错误地用压缩

7、空气吹火 ,不但灭不了火,反面助长了火势,造成事 故扩大的恶果。 3主要预防措施 (1)不准在喷漆房内进行明火作业。如必须 放焊,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2)消除一切可燃物。 (3)油漆房内应备有砂子、泡沫或二氧化碳 灭火器材。案例(六):脱附罐作焊机接地极造成事故 1事故经过 某厂的焊工,选用新安装的脱附罐作接地极(罐内 有两吨多活性碳)。电焊时由于导线连接处的局部加 热,引燃了罐内的活性碳,结果将两吨多的活性碳 全部烧光。 2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焊接电流产生的电阻热和引弧时产生的电火 花局部加热活性碳引起着火。 3主要预防措施 严禁利用金属物搭接起来作为焊接回路的导体。 案例(七):电焊熔渣

8、落于海绵床垫引发大火1事故经过1993年2月14日下午,某市一百货大楼,为扩大营 业面积,在主楼东侧原为一层的家具部上面加层扩 建。施工过程中,董某在进行电弧焊时熔渣落在家 具部一人多高的海绵床垫上,将床垫引燃。起火后 ,由于在场的人员均不会使用灭火器,也没有及时 报警,且家具部所用的装饰材料全部是易燃物,因 而大火很快就窜上了房顶。经随后赶到的消防指战 员奋战3个多小时,才将大火扑灭。 这次特大火灾 损失惨重,死亡80人,受伤55人,直接经济损失 400万元。 2主要原因分析 这起事故的直接肇事人董某是未经培训、考核的 无证操作人员;施焊前对施工现场存有的可燃物海 绵床垫,没有采取任何隔离等

9、防护措施;起火后现 场人员又缺乏必要的灭火安全知识,因此海绵床垫 着火后任其燃烧,灾情不断扩大。 在这次大火发生的前一天,就曾发生因电焊熔渣 穿过房顶凿开的孔洞引燃物品的事故,幸亏发现和 灭火及时,未引起火灾,但此事均未引起施工单位 和该家具部有关领导的足够重视。该施工单位和百 货大楼在安全管理上极其混乱,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这是 造成此次特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3主要预防措施 焊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严禁焊工无证操作;用火必须办理用火手 续,采取防火、清除、隔离措施,安排监护 人,经批准后方可用火;应开展消防安全知 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消

10、防技术素质。案例(八):在一类用火区擅自用火,气割熔渣 酿成重大火灾 1事故经过 1980年5月6日,某化工厂水汽车间要对冷却塔配 水池进行用火,而塔内装有易燃聚丙烯填料,属一 类用火区域。但车间没有按规定办理用火证,车间 主任和安全员也未到现场全面检查,并在没有采取 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擅自决定将过期的用火证 延期一天使用,致使用火气割时,熔渣穿过旧石棉 布掉进冷却塔聚丙烯填料中,引起大火。l0座冷却 塔中,有4座半塔内的聚丙烯填料及部分金属支架 被烧毁,5台风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经济 损失5429万元,事故责任者受到了法律制裁。 3主要预防措施 在一类用火区用火必须按规定办理用火证

11、, 过期的用火证必须重新审批签发,不准擅自 延期使用。有关人员必须到用火现场查看, 全面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如清除用火点周围 的易燃物,采取安全防火隔离措施,安排专 人进行安全监护,配备灭火器材,编制灭火 预案等。 案例(九):未采取防火措施,焊接与切割用火 引发5000 m3隔油池大火 1事故经过 某年7月25日,某市石油七厂热裂化车间废酸工段 的油水分离罐管道堵塞需要用火检修。此分离罐距 离油池只有几米远,罐周围地面油污等易燃物很多 ,用火前未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也没有认真清除油 污,用火中火花落在地面油污上,引起地面着火, 并迅速漫延到5000 m3隔油池内形成大火,烧了1个 多小时后,池内

12、油基本烧尽火才被扑灭。损失13 万元,导致停产6 h。 2主要原因分析 用火前未认真清除易燃物,未采取安全隔离 措施,是引起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属违章 用火。 3主要预防措施 用火前应清除周围易燃物,同时必须采取安 全隔离、专人监护等安全措施。二、爆炸事故 案例(十):错用氧气替代压缩空气引起爆炸1 事故经过 某五金商店一焊工在店堂内维修压缩机和 冷凝器,在进行最后的气压试验时,因无压 缩空气,焊工就用氧气来代替,当试压至 0.98 MPa时,压缩机出现漏气,该焊工立即 进行补焊。在引弧一瞬间压缩机立即爆炸, 店堂炸毁,焊工当场炸死,并造成多人受伤 。案例(十二):焊补装酸罐爆炸 1事故经过

13、某单位一装运硫酸的罐体底部漏酸,补焊 时,将罐底朝上,入孔朝下放在地面上,当 焊工起弧时,酸罐即发生爆炸,当场烧伤焊 工,并炸死在场工人一名。2主要原因分析 (1)店堂内不可作为焊接场所。 (2)焊补前应打开一切孔盖,必须在没有压力的情 况下补焊。 (3)氧气是助燃物质,不能替代压缩空气。 3主要预防措施 (1)店堂内不可作为焊接场所,如急须焊接也应采 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即在动火点10 m内无任何 易燃品,备有相应的灭火器材等。 (2)补焊时应卸压。 (3)严禁用氧气替代压缩空气作试压气。案例(十一):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 炸 1事故经过 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 图方

14、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 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 ,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 。 2主要原因分析 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 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 某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 即引起气瓶爆炸。 3主要预防措施 (I)搬运氧气瓶时要避免碰撞和剧烈振动, 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 (2)装卸氧气瓶时严禁滚动。 2主要原因分析 经过取样分析得知,罐体材料不是耐酸钢,在稀 硫酸作用下,罐体材料中的铁与酸可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氢气。 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因 此显然是电焊火花引燃罐内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3主要预防

15、措施 焊补酸、碱罐前,必须先了解罐内情况,然后用( 硷)水清洗。待其中的液体或气体排净,并使焊件不 呈密闭状态时,才能施焊。盛稀硫酸的罐槽,应用 耐酸钢板或衬铅钢板制成。案例(十三):焊补柴油柜爆炸 1事故经过 某拖拉机厂一辆汽车装载的柴油柜,出油 管在接近油阀的部位损坏,需要焊补。操作 人员将柜内柴油放完之后,未加清洗,只打 开人孔盖就进行焊补,立刻爆炸,现窃炸死3 人。 2主要原因分析 (1)油柜中的柴油放完之后,柜壁内表面仍有 油膜存留,并向柜内挥发油气,与进入的空 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被焊接高温引爆。 (2)焊工盲目焊补,酿成事故。 3主要预防措施 (1)柴油柜焊接前必须进行置换处理,并达 到清洗合格标准后,才能焊补。 (2)焊补时应将油柜所有盖、阀门打开,并 通压缩空气。案例(十四):焊补渗漏的酒精桶爆炸 1事故经过 某厂制药车间将一个渗漏的酒精桶送到机 修组焊补,焊工甲施焊不久,酒精桶爆炸, 飞起的桶盖击裂甲的头部,当场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