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物化学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485012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生物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血液生物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血液生物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血液生物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血液生物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生物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生物化学(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一章 血液生物化学 (Blood Biochemistry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曾昭淳图1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 电泳结果左边接负极,右边接正 极。在pH8.6的巴比妥 缓冲液中,蛋白质带负 电荷,向正极移动。各 蛋白带已注明。清蛋白 染色最深,泳动的距离 最长,-球蛋白的带最 宽,泳动的距离最短。血液凝固途径血液凝固的外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是组 织因子(TF)进 入血液,引起因 子VII的活化并形 成VII-Ca2+-TF复 合物,激活因子X ,凝血酶原,催 化纤维蛋白原形 成纤维蛋白,这 是体内主要的凝 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不是 体内主要的凝血途径 。通常是因为血管内皮

2、损伤所引起,常常是 病理现象。抽出的血液也会凝固 ,通常是通过与玻璃 管壁接触,而启动内 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VIII膜结合结构域的结构人类抗凝血酶III的结构因子X肽链骨架在空间的走向N为肽链的氨末端,C为肽链的羧末端。图中粗线部分代 表EGF样结构域。因子VIIa的蛋白酶结构域的条带结构活性中心的底物结合口袋由 H(代表193位His)、S(代 表344位Ser)、D(代表338 位Asp)构成。TF inhibitory peptide代表结合组织因子的 区域。PNPN区域为扩大的 底物结合区。E210和E220( 代表210位和220位的Glu) 是钙离子结合部位。从c

3、DNA推导的TF肽链氨基酸顺序TF是一个跨膜 蛋白质,其N-末 端在细胞外, 1219氨基酸残 基构成胞外结构 域;220242氨 基酸残基构成跨 膜结构域;羧末 端的21氨基酸残 基构成胞液结构 域。 含-羧基谷氨酸的蛋白质共同的结构特点N-末端为含-羧基谷氨酸残基的区域;羧末端为丝氨 酸蛋白酶结构域;EGF代表与表皮生长因子类似的结构域 。酶解激活部位通常在形成二硫键的两个半胱氨酸之间某 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肽键。含-羧基谷氨酸酶原结构及酶解部位图中箭头表示酶解部位,数字代表 氨基酸的位置。凝血酶原第二个水 解部位在二硫键外的区域,结果- 羧基谷氨酸残基被切除,不再保留 在凝血酶内。水解因子

4、VII Arg152- Ile153之间的肽键而激活它。水解 因子IX的Arg145和Arg180 组成的肽 键,释放出分子量大约11 000的肽 段,而激活它。因子X含一条轻链 和一条重链,二者通过二硫键连接 ,水解重链的Arg194-Ile195之间的肽 键可激活它。蛋白C也含通过二硫 键连接一条轻链和一条重链,水解 重链的Arg169-Ile170之间的肽键可激 活它。凝血酶原激活示意图凝血酶原的320位精 氨酸羧基侧肽键首先 被酶解,生成的两个 肽段由原有的二硫键 连接。随后284位精 氨酸羧基侧肽键被酶 解,生成由原有的二 硫键连接的A肽和B肽 的、有活性的-凝血 酶并释放F1.2肽

5、段。纤维蛋白原分子结构示意图纤维蛋白原分子由、 、肽链各两条组成。空 间结构似两个棒形区连 接三个球形区。中间一 个球形区内,通过二硫 键将、各条肽链共 价连接在一起纤维蛋白原形成血凝块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水解 释放出两个A肽和两个B肽 ,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 体。纤维蛋白单体聚集成 纤维蛋白软凝块,再由 XIIIa催化纤维蛋白单体之 间共价交联,形成血凝块 。纤维蛋白单体之间的交联反应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凝血调理素的功能凝血调理素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水解纤维 蛋白原的活性转变成酶解激活蛋白C的活性,活化的 蛋白C在辅助因子蛋白S 的协助下,灭活因子VIIIa和因 子XIIIa,使凝

6、血酶的作用由促进凝血转变成抗凝血。溶纤酶水解纤维蛋白的作用TFPI的结构图中有三个球形的结构 域, 结构域1抑制VIIa , 结构域2抑制Xa,结 构域3是胞吞TFPI、VIIa 、Xa 与TF形成的复合物 所必需。箭头表示每个结构域的 活性部位。假定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机制TFPI、Xa、 VIIa与细胞膜 上的TF形成 复合物。抑制 了Va、XIIa的 活性,且Va 、XIIa 随后被 胞吞降解。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2,3-二磷酸甘油酸支 路是糖酵解途径的 一条支路.由3-磷酸 甘油变位酶催化1,3 -二磷酸甘油酸生成 2,3-二磷酸甘油酸, 再由2,3-二磷酸甘 油酸磷酸酶催化生 成3

7、-磷酸甘油酸,回 到糖酵解途径.2,3-DPG与血红蛋白的结合2,3-DPG可以进入Hb 分子4个亚基的对称 中心的孔穴内,与其 结合。它带的负电荷 与组成孔穴侧壁的2 个亚基上的正电荷基 团形成盐键。使Hb的 构象更加稳定,降低 Hb与O2的亲和力。2,3-DPG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血红素的结构-氨基-酮戊酸(ALA)的生成胆色素原的生成线状四吡咯的生成4分子胆色素原在尿 卟啉原同合酶I的作 用下,生成线状四吡 咯尿卟啉原III的生成线状四吡咯在由尿卟啉 原III同合酶催化生成生 成尿卟啉原III粪卟啉原III生成尿卟啉原III在脱羧酶催化下 ,卟啉环上的1、3、5、8位 置上的4个乙酰基脱羧转

8、变 成甲基,尿卟啉原III就转变 成粪卟啉原III原卟啉原IX生成粪卟啉原III在酶的催 化下脱氫氧化生成原 卟啉原IX。原卟啉原 IX与粪卟啉原III的区 别在于2、4两个位置 上的丙酸基氧化脱羧 成乙酰基。.原卟啉IX的生成原卟啉原IX中连接四 个吡咯环的甲烯基脱 氫氧化成甲炔基。四 个吡咯环N原子上的 氫脱掉两个。血红素的生成原卟啉IX与Fe 2+ 螯合,生成血红 素。血红素合成的全过程高铁血红素的作用高铁血红素抑制 cAMP变构激活A 激酶,抑制了eIF 2激酶的磷酸化 ,保持在无活性 状态,使 eIF2 不能被磷酸化, 保持持续的活性 状态,促进蛋白 质的合成。因而 也促进血红蛋白

9、的合成。血红蛋白的氧饱和曲线2,3DPG对氧饱和曲线的影响2,3DPG在红细 胞中的浓度越高 ,血红蛋白的氧 饱和曲线越左移 。达到50氧饱 和度所需要的氧 分压越低。在肺 部,氧分压高血 红蛋白与氧的结 合不受影响,在 组织氧分压低但 氧合血红蛋白能 释放更多的氧pH对氧饱和曲线的影响血液的pH增高 ,氧饱和曲线左 移,血液的pH 降低,氧饱和曲 线右移。温度对氧饱和曲线的影响温度降低,血红蛋 白氧饱和曲线左移 ,温度升高,血红 蛋白氧饱和曲线右 移。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经 血液进入红细胞后的变化第21章 血液生化选择题1、在血凝块的形成中:A 从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蛋白酶解-羧基

10、 谷氨酸残基是必需的。 B 通过因子XIII的转谷氨酰胺酶作用,纤维蛋白 分子之间的交连稳定血凝块。 C 凝血酶惟一的作用是激活因子VII。 D 凝血过程开始时,因子III,即组织因子必需被 灭活。 E 钙离子的主要作用是结合纤维蛋白分子,聚集 它们形成血凝块2、转变凝血酶原成凝血酶必需的因子Xa ,通 过复合物TF-VII-Ca2+作用于因子X而形成。A 只存在于凝血的外源性途径 B 只存在于凝血的内源性途径 C 既是内源性途径也是外源性途径的一部分 D 只有当正常的凝血瀑布效应被抑制时,才会 发生。 E 当出现纤溶时才会发生。3、纤维蛋白凝块的溶解A 和血凝块的形成平衡 B 当溶纤酶结合于

11、血凝块时才开始 C 需要水解溶纤酶原形成轻链和重链 D 蛋白酶抑制剂对溶纤酶原的作用可调节 E 需要组织溶纤酶激活剂转换溶纤酶原成 溶纤酶。4、血小板的聚集A 在损伤部位通过转变纤维蛋白原成纤维蛋白 而启动 B 在未损伤的血管,由完整的内皮细胞分泌 PGG2而抑制。 C 引起形态学的变化和释放血管舒张剂血清素 D 通过释放ADP和thromboxaneA2 而被抑制 E 被vWF抑制。5 因子XIII激活后是A蛋白水解酶 B酶的辅助因子C蛋白酶的抑制剂D蛋白酶的激活剂E转谷氨酰胺酶6 血浆清蛋白A在生理pH条件下,带净电荷为正。 B用50%硫酸铵把它从血清沉淀下来。 C能结合并运输维生素A 。

12、 D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毛细血管静 脉侧,水分从血管流入组织。E它既能结合金属离子,也能结合有机 阴离子。7 维生素K称为凝血维生素是因为A 促进肝合成的凝血因子 II、V、IX、X的谷氨酸残基的 -羧化。B 促进肝合成的凝血因子II 、 VII 、 IX、X 的谷氨酸残 基-羧化。C 促进肝合成的凝血因子III、 VII、VIII、IX、 谷氨酸残 基-羧化。D 促进肝合成的凝血因子III、VII、IX、X、 谷氨酸残基 -羧化。E 促进肝合成的凝血因子II、VIII、IX、 XIII谷氨酸残基 -羧化。8、下列哪种蛋白运输血浆中游离的脂肪酸A运铁蛋白B铜蓝蛋白C清蛋白D结合珠蛋白E 1-

13、酸性糖蛋白D9、肝功能受到损坏后受到影响较轻的是A纤维蛋白原B因子VIII 、V、XC 血浆清蛋白D 凝血酶原E 因子XIII10、血液中运输CO2的主要形式是A 溶解在血液中的 HCO3- B 红细胞内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 溶解在血液中的CO2 D 与血浆蛋白结合CO2 ECaCO311、合成血红素的基本原料是A 乙酰辅酶A、Fe2+ B 琥珀酰辅酶A、 Fe2+ C 甘氨酸、琥珀酰辅酶A D 甘氨酸、 Fe2+ E 甘氨酸、琥珀酰辅酶A、Fe2+12、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是A ALA合酶B ALA脱水酶C 胆色素原脱氨酶D 尿卟啉原III氧化脱羧酶E 亚铁螯合酶。13、存在于成熟红细胞的代谢

14、有A 糖的异生B 脂肪酸合成C 磷酸戊糖途径D 酮体合成E 氧化磷酸化14、ALA合成酶A 受血红素的变构抑制B 受高铁血红素的变构激活C 受血红蛋白的变构激活D 受睾丸素5-还原物的阻遏E EPO促进其活性15 关于2,3-二磷酸甘油酸,正确地是 :A 主要是由 3- 磷酸甘油酸生成 B 分子在生理条件下带有6个负电荷 C 能于血红蛋白的-亚基通过盐键结合 D 血红蛋白与它结合后,氧饱和曲线向 右 移。 E 平原地区生活的人红细胞的含量比在高 原地区生活的人红细胞的含量高。16 凝血酶原激活物是AIIIa-Ca2+-VaBIXa -Ca2+-VaCVIIa -Ca2+-VaDXa -Ca2+

15、-VaEVIIa -Ca2+- IIIa 17 血液中非蛋白N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肌酸B肌酐C尿酸D 尿素E小分子肽18 红细胞内最主要的抗氧化物质是A NADH+H+B FMNH2C FADH2D GSHE HbH219 凝血因子XIIIA 是一个蛋白酶,可水解因子XB 是凝血酶原激活物的辅助因子C 抑制血浆中抗凝血因子的活性D 催化在纤维蛋白之间形成异肽键 E 抑制血浆中溶纤酶的活性20、既是蛋白酶的底物,激活后又作酶的辅 助因子的凝血因子是A 因子VIIIB 因子VIIC 因子IXD 因子XIIE 因子III21、不参与接触活化的凝血因子有A 因子VIIB 因子XIIC 因子XID 高分子

16、激肽原E 激肽释放酶原 1题 答案 答案A 错误 答案B 正确。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转 变成纤维蛋白,因子V、VIII、XIII也对凝血酶敏感。 因子XIII的转谷氨酰胺酶作用,催化纤维蛋白分子之间 的交连,形成稳定血凝块。因子III即组织因子是激活 外源性凝血途径必需的。钙离子在凝血过程中参与凝 血因子与血小板磷脂之间的搭桥作用。 答案C错误 答案D错误 答案E错误2题 答案 答案A正确。TF-VII-Ca2+作用于因子X生成 Xa是外源性途径的一步反应,它不出现在内源 性凝血途径,也不出现在内、外源途径的共同 部分。更不是纤溶过程的反应。 答案B 错误 答案C 错误 答案D 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