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功能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483093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8.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的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神经系统的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神经系统的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神经系统的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神经系统的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的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的功能(1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Function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自主神经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是起主导作 用的功能调节系统。感觉分析神经系统的功能: 运动控制高级整合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一、神 经 元 和 神 经 纤 维神 经 元(neuron) :是神经系统内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一)神经元基本结构与功能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basic structure of neuron):胞体(soma) 突起(cytoplasmic process) 树突(

2、dendrite)轴突(axon): 始段(initial segment)神经纤维(nerve fiber) 突触小体(synaptic knob)神经元的基本功能(basic functions of neuron): 感受刺激或接受信息;整合信息产生兴奋或抑制;传导和传递兴奋。四个功能部位 :受体部位胞体、树突产生动作电位起始部位 :轴突始段起始朗非氏结 传导神经冲动部位轴突递质释放部位突触小体胞体( soma)合成蛋白质;神经代谢和营养的中心突起: 树突(dendrite)接受信息;产生局部兴奋轴突(axon) 传导神经冲动;末梢释放递质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感受刺激或接收信息;整合信息产

3、生兴奋或抑制;传导兴奋,传递信息。神经元的其他功能:内分泌功能;营养功能。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中枢 星状胶质细胞 外周 施万细胞小胶质细胞 卫星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 支持作用:中枢内,星形胶质细胞 及其长突构成的网状支架, 可对神经元起到支持作用。 2.修复与再生作用:脑或脊髓变性时,留下 的缺损可由增生的胶质细胞 充填。 3. 免疫应答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可作为抗原 呈递细胞,将结合的外来抗 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4.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可在毛细 血管与神经元之间起到营养 物质运输和排除代谢产物的 作用。 5.绝缘屏障作用:胶质细胞形成的髓鞘 ,

4、可起到绝缘作用;中枢内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末端形成的血管周足是构成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6.稳定细胞外钾浓度,维护神经元正常活动:星形胶质可通过钠-钾泵,把细胞外液中积聚的 K+泵人胞 内,然后,再通过缝隙连接分散到其他胶质细胞。 7.参与神经递质及生物活性 物质的代谢 :胶质细胞与某些神经递质的代谢有一定关系;也能合成、分泌血管紧张素原、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神经营养因子等。 (二)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与分类(conduction fun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nerve fiber)神经纤维(nerve fiber)主要功能传导神经冲动(nerve impul

5、se)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l)生理完整性:神经纤维必须保持结构和功能完整,才 能有效传导兴奋。(2)绝缘性:神经干内每条神经纤维都能各自传导兴奋而不互相干扰。 (3)双向性:神经纤维任何一点产生的兴奋都能同时向两 端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神经纤维能较长时间传导兴奋,不易发生疲劳。 2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conduction speed of nerve fiber)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纤维直径: 直径大,传导快;直径小,传导慢。有髓纤维传导速度(ms)6直径(m) 。有无髓鞘: 有髓纤维传导快;无髓纤维传导慢。温 度: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传导加快,温度降低,传导减慢。 0以

6、下,传导阻滞。3。神经纤维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nerve fiber)根据传导速度和电生理特性:分为 A 类、B类、C类。 A类:A、 A、 A、 A。A类 : A 肌梭、腱器官传入纤维 70120 梭外肌传出纤维A 触、压觉传入纤维 3070 A 梭内肌传出纤维 1530 A 痛、温觉传入纤维 1230 B类: 有髓鞘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315 C类: sC 无髓鞘自主神经节后纤维 0.72.3 drC 无髓鞘躯体传入纤维 0.52.0 类型 主要纤维 传导速度(m/s) 根据传导速度和电生理特性分类根据纤维直径大小及来源分类类型 来源 直径 对应类型 a 肌梭传入纤维

7、 1222 Ab 腱器官传入纤维 12左右 A 触-压觉传入纤维 512 A 痛、温、深部 25 A压觉传入纤维 无髓鞘的痛、温觉 0.11.3 C传入纤维(三)神经元的蛋白质合成与轴浆运输作用蛋白质合成:是在神经元胞体内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成的 。轴突和末梢没有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 轴突借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 轴浆运输形式: 快速轴浆运输顺向轴浆运输 (胞体末梢) 慢速轴浆运输 逆向轴浆运输(末梢胞体)速度:410mm/d.运输物质:有膜结构细胞器 。包括:递质囊泡、线粒体、 分泌颗粒等。快速轴浆运输(fast axoplasmi

8、c transport):速度:112mm/d。是胞体合成的微丝、微管的不断向前延伸 。 慢速轴浆运输(slow axoplasmic transport):逆向轴浆运输(retrograde axoplasmic transport ) 速 度: 205mm/d。 运输物质: 神经生长因子;破伤风毒素、狂犬病病毒、 辣根过氧化酶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顺向运输 逆向运输顺向快速 顺向慢速 方向 胞体 末梢 末梢 胞体 物质 有膜细胞器 微丝微管 神经生长因子; 递质囊泡 向前延伸 破伤风毒素、线粒体 狂犬病病毒、 分泌囊泡 辣根过氧化酶等 。机制 通过驱动蛋白 胞浆动力蛋白 (四)神经的营养性

9、作用( trophic action of nerve)功能性作用(functional action):神经通过传导的神经冲动, 使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能快速调节被支配组织的功 能活动。营养性作用( trophic action):神经通过末梢释放某些物质, 能持续性的调整被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对其结 构和生化、生理变化产生影响。神经营养作用机制:神经的营养作用与神经冲动无关,通过末梢释放 营养性因子实现。 神经营养性因子(neurotrophin, NT)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性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

10、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性因子3、45 第 二神经元的信息传递神经元信息传递的方式 经典突触传递电突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突触的分类(本质) 化学性突触、电突触(效应) 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部位) 轴-体突触、轴-轴突触、轴-树突触 经典的突触传递(The transmission of synapse )突触(synapse):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突触分类: 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轴突轴突型突触前膜线粒体、递质囊泡突触结构 突触间隙粘多糖、糖蛋白突触后膜特异性递质受体突触传递的过程前膜去极化Ca2+内流进入突触前膜小泡前移、融合、破裂释放递质入突触间隙 递质与后膜受体结

11、合后膜对离子通透性改变(Na+、K+、Cl- )离子进入后膜后膜电位变化(突触后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概 念:突触后膜产生的去极化电位变化。产生机制: 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突触后膜受体Na+内流 突触后膜去极化EPSP (总和达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性 质:局部兴奋,可以总和。突触后电位( postsynaptic potential)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概 念:经突触传递后,突触后膜产生的超极化 。产生机制产生机制: 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12、突触后膜受体Cl-内流后膜超极化IPSP 后继神经元抑制性 质:局部抑制、可以总和2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突触后神经元总电位改变:取决于EPSP和IPSP的代数和。动作电位产生:只有突触后神经元的总电位变化是 去极化,并达阈电位时才能产生动 作电位。 (二)电突触传递(electrical synaptic transmission) 结构基础:缝隙连接(gap junction)传递方式:电传递。传递特点:速度快、 是双侧性的。功能意义:使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进行同步活动。 电突触传递 Electrical synaptic transmission 特点:1. 两层膜间隔2-3nm,

13、膜不增厚;2. 轴浆内无突触小泡;3. 不分前后膜,双向传递电信号;4. 连接部位有通道存在。功能:促进不同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活动 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神经-平滑肌和神经-心肌接头结构:曲张体(varicosity)传递传递性质: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传递特点: 无前膜后膜特化结构; 非一对一的支配关系:与效应细胞距离远 20nm;传递花费时间长;效应细胞能否发生效应,取决于有无相应受体 。 神经递质和受体(neurotransmitter) 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释放,起信息传递作用 的化学物质。 确定神经的递质条件 1.合成体系:突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