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虚实相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477548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3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虚实相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歌鉴赏虚实相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歌鉴赏虚实相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诗歌鉴赏虚实相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诗歌鉴赏虚实相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虚实相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虚实相生(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实:眼前之景 所做之事所处之境 抒情之人2、设想的未来或对方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或设想对 方的情景,它表现的情感一直延伸到未来,或者假托他人而实写自 己。前者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后者如“今夜鄜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末解忆长安。” 诗歌中“虚”的表现形式诗歌的“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 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一般说来,“虚”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类:3、神鬼世界和梦境。借想像出来的虚无境界以反应现实。例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1、回忆的往昔之境。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

2、改”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关键词:想象关键词:回忆关键词:联想 1、弄清此情此境(景 ) 2、找出区分标志 3、指出虚实结合的作 用诗歌里的虚与实在表达上的作用:“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以达到虚实结合,虚实 相生的境界;从而超越现实,大大地丰 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凸显主题。 示例一:找出下面这首词中最明显的虚实相生处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 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 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3、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 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一) 解说: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回忆往日扬州城十里长 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指“荠麦青青”,写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结论: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而突出中心。 - 考题模拟:“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答:这句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虚景“春风十 里”与实景“荠麦青青”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了词人对昔 盛今衰的无限感慨。 示例二:找出本词的虚实结合手法(温馨提示:注意上下阙的红字表达的内容 ) 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 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4、,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 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二) 解说:上阙是实景,通过“候馆”“征辔”等词指出“行人”远行,通过初春景象反衬他的离愁别绪。下阙是虚景。通过设想“行人”的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结论:虚实结合,有时则是相辅相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答:这首词突出主题的手法主要是虚实相生,通过实写 丈夫远行和虚拟妻子思念丈夫的悲切之状,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将 离愁这一主题抒发得淋漓尽致。考题模拟:分析踏莎行突出主题的手法,说说它的好处。示例三:指出下面这首词中的虚与实( 温馨提示:1、注意标题

5、2、注意注释 )渔家傲 记梦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 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 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谩有:空有 三山:相传是神仙所居的三座山 (注:这是李清照南渡后写的一首词)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三) 解说:虚景是指对天帝的想像,如“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 问我归何处”等句;实写的是人间疾苦。李清照南渡后,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她描述对仙界的向往,其实正是对黑 暗现实的极度不满。 结论:虚实结合,有时是因为表情达意的委婉,能让情感的表达更 加含蓄和深沉,从而突出中心。 -答

6、案:这首词以虚写实,用天界的温暖美好来反衬现实的黑 暗无情,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词人的对现实的失望与怀才不遇的 愤慨。考题模拟:简要分析李清照渔家傲记梦的表现手法。欣赏:“虚”的最高境界赏赏析:朱诗诗以“新妇妇”比自己,以“公婆”比主考官,表达了应试应试 举举子在考试试前的不安和期待。张诗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 齐纨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优秀作品,肯定了朱的才 能,暗示他不必为这为这次考试试担心。最高境界体现现于:全诗诗根本不提考试试(这这是朱庆庆余最想要说说的 “实实情”),完全假托新娘子怕见见公婆(这这是表现现上的“虚象”),若 只看字面意思,完全就是一个

7、胆战战心惊的新媳妇妇形象。“虚”完全反 客为为主,“实实”完全隐隐入幕后,只在题题目上鬼鬼祟祟地露出马马脚。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余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凉州词注(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2)本诗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高考真题链接2006年(天津卷 )延伸运用: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仔细阅读以下诗词,分析它们的虚实表现手法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