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473142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0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夫之的哲学思想(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一天道观思想。 (一)从有无到隐显:哲学视阈的转换。 贺麟先生曾提出,理学到心学的转换所内蕴的信息 ,就是批判意识的觉醒。“由物者理也、天者理也, 性者理也的意思,进而发展到心者理也的思想,是 先秦以及宋明儒的大趋势”,而“无论中国或西洋哲学 史的发展,由达到心者理也的思想,进而发挥为时 空者心中之理也的思想,哲学的研究因而建筑在一 个新的知识论基础上,对于宇宙万物的理解,因而 另辟一新的由内以知外的途径。”(时空与超时空 ,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第151、153页,商务 印书馆1990年版)所谓“由内以知外”,其实就是对 康德批判哲学基本原则的概括:不是探究对象,而 是探

2、究对象在主体那里的显现方式。由此,心学内 蕴着一种批判意识。由于心学的存在探究是在心与理的模式中进行,这 一模式作为道的理化现象的伴生物,削弱了世界的 幽玄性与人的有限性而后者正式批判意识得以 立身的真正基础。而且,这种心与理的模式是与以 知为中心的知行观相适应的。因此它的批判意识奠 定在知(认识论)的层面上。王船山发现了其“以知 为首,尊知贱能”的特点,认为这一特点导致的结果 不仅仅是“能废”,而且由于“废其能,则知非其知”, 所以在“能废”的同时,“知亦废”。所以彻底的批判意 识不能仅仅建立在知(认识论)的基础上,而应该 建立在对于人的知、特别是能的界限的考察上,而 这一界限本身也只有在人

3、的实践活动中随着实践的 展开与深入才能为人们所逐渐揭示。王夫之认为存在的真实性只有进入以“诚”为中心词 的哲学,并获得基础性的位置才能实现。在有无之 辩中,王氏发现形而上学的存在观念的发源地,是“ 耳目之官”,这样就把人类所有的谨严形式都建立在 视觉经验的基础之上,于是只能容纳当下经验中的“ 可见”(显)者,而超越了当时经验的“不可见”(隐 )者,被抽象为“非存在”,也即抽象的“无”。这种“ 无”常常被视为世界的最后根据,其实质是事业所导 致的人为构造的性而上学的造物主的幻象。其原因 在于割裂了生活经验中的隐显,也即可见与不可见 之间的持续的交互作用或其动态的统一性。“自天地一隐一见(一隐一见

4、即是一阴一阳 )之文理,则谓之幽明;自万物之受其隐见以聚 散者,则谓之生死天地之道,弥纶于来年感间 者,次而已矣。”(船山全书第一册,第521页 )“”() “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就言有者之所谓 有而谓无其有也。天下果何者而可谓之无哉? 言龟无毛,言犬也,非言龟也。言兔无角,言麋也 ,非言兔也。言锗比有所立,而后其说成。今使言 者立一无于前,博求之上下四维古今存亡而不 可得,穷矣。”(船山全书第12册,第411页) “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 无形而上,亘古今,通万变,穷天穷地,穷人穷物,皆所未 有者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1028页) “器而后有形,性而后

5、有上。无形无下,人所言也。无形无 上显然易见之理,而邪说者淫曼以衍之而不知惭,则君子之 所深鉴其愚而恶其妄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1029 页) “形而上者:当其未形而隐然有不可逾之天则,天以之 化,而人以为心之作用,年个4之所自生,隐而未见者也。 及其形之既成而形可见,性之所可用以效其当然之能者,如 车之所以可载、器之所以可盛,乃至父子之有孝慈、君臣之 有忠礼,皆隐于形之中而不显。二者则所谓当然之道也,形 而上者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568页)(二)理气之辩:存在的自在性与自为性。 理气之辩主要用来 阐明真实的存在是自在和自为的统一。存在的自在自为性从消 极的层面来讲,就是它的非人为构

6、造性。王船山认为,气本身 具有通乎隐显(可见与不可见)的“一物两体”性质,气是一个标 志着人的能力界限的概念,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构造“气”,人为构 造的总是虚假的“理”,而不是气。因此,气的概念是天命得以立 身的真正基础。所以王夫之把存在论范畴架置在气的概念之上 ,把存在的真实性最终归结为气的真实性。这样,存在的非人 为构造性也即它的自在自为性得到了担保。从积极方面来讲存 在的自在自为性,就是真实的存在具有能动性、创生性。王船 山区分了名词性的“理”(条理、秩序)与动词性的“理”(治理) ,认为名词性的“理”发源于动词性的“理”,后者具有更为基础性 的意义。动词性的“理”是气化过程中气的自我治理

7、、自我组织的 活动,名词性的理则是这种活动的结构,是气化过程显现出来 的秩序、条理,因此它正是气化过程有效性的标识。王夫之对 理气的哲学论证功能做了分析:气的功能在于开始与创造,在 于“生”物、“始”物;理的功能在于利导和成就,在与“成”物、“终” 物。因此,以气为中心、由气以说理的概念安排使得真实存在 具有的活泼、能动特征获得了天道观上的根据。“理,本训治玉也。通诸凡治者皆曰理,与乱对, 故为理国、理财,而治刑之官曰大理。理之则有理 矣,故转为理义字,事之当然而行之顺也。玉 浑然在璞而未有理,治之而文理见。事不治则理不 著,治而后见其必然而不易焉,故曰理在气中 。气有象而理无形。气之变动成乎

8、理,犹玉之未治 而理隐,已治而理著也。即玉即理,玉无不可为理 也。自天而人,自物而事,无不含理,亦犹是也, 在理止而已矣。通为地理云者,块然大地,而 刊山浚川,区域以分,道路以辨,亦以治而理出也 。”(船山全书第九册,第352页)“所以为化者,刚柔、健顺、中正、仁义,赅而存焉,静而 未尝动焉。赅村,则万理统于一理,一理含夫万理,相统相 含,而经纬错综之所以然者不显;静而未尝动,则性情功效 未起,而必由此,而不可由彼之当然者无迹。若是者,固不 可以理名矣。无有不正,不于动而见正;为事物之所自立, 而未著于当然;故可云天者理之自出,而不可云天一 理也。太极最初一,浑沦齐一,固不得名之为理。殆其 继

9、之者善,为二仪,为四象,为八卦,同异彰而条理现,而 后理之名以起焉。气之化而人生焉。由气化而后理之实著, 则道之名亦因以立。”(船山全书第六册,第1110- 1111页) “气只是能生,气只是不诎,气只是能胜;过此以往,气之 有功者皆理也。德固理也,而德之能生、不诎而能胜者,亦 气也。才非不资乎气。而其美者即理也。”(船山全书 第六册,第717页)(三)体用之辩。 王船山以此解决本体与主体的统一性以 及本体在主体那里显现的时间性。宋明儒学的存在论范畴以 体用为图式而架构起来,是一种从对象的角度来谈论存在的 独断论的理路,它在某种意义上助长了人为构造实体的危险 ,这导致了与宋明儒学相始终的关于体

10、用究竟是儒还是佛的 往复辩难。王夫之把体用严格地限制在隐显的语境中,这就 排除了体用的独断探讨,而获得了批判哲学的识度。王夫之 对体用问题的另一个突破在于,他提出了“相与为体”的概念 ,从而改变了佛教与宋明哲学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贵体贱 用”的体用模式,而代之以“相与为体”的交互体用论模式。从 隐显的视阈出发,王船山指出了存在的作用以及主体对于存 在的把握都展开为一个时间性的过程,欲于某一时间点上一 劳永逸地把握存在、完成存在的观念,在本质上是一种敌视 存在之时间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善言道者,由用以得体;不善言道者3,妄立一体而 消用以从之。人生而静以上,既非彼所得见矣, 偶乘其聪明之变,施

11、丹垩于空虚,而强命之曰体。聪 明给予所求,测万物而得其景响,则亦可以消归其用 而无余,其邪说自此逞矣。”(船山全书第一册 ,第862页) “说性便是体,才说心已是用。说道便是体,才说德 已是用,爱是用,说爱之理依旧是体。说制便是以心 制事,如何不是用?说宜是用,说事之宜便是体。乃 其大义,则总与他分不得。若将体用分作两截,即废 性之德矣。天下惟无性之物,人所造作者,便方有体 ,用故不成,待乎用之而后著。仁义,性直德也。性 下德者,天德也,其有可析言之体用乎?当其有体, 用已现;及其用之,无非体。盖用者用其体,而即以 此体为用也。故曰:天地氤氲,万物化生,天地 氤氲,万物化生即于此也。学者须如此

12、穷理,乃可于 姓名道德上体认本色风光,一切俗情妄见,将作比拟 不得。”(船山全书第六册,第894-895页)“不息则久,悠久而乃以成物,纯亦不宜,而非但取 其素定者而即可以立事。是诚不以豫为功,犹夫明善 之不得以一为功,而陷于异端之执一也。故以前定言 诚,则事既有所不能,而立尤见其不合。浸云先立 其诚,则先者,立于未有事物之前也,是物外 有诚。斯亦游于虚以待物之用,而岂一实无间之理哉 ?”(船山全书第六册,第525-526页) “孟子曰是集义所生者,一生字较精切不妄 。循循者日生而已,豁然贯通,固不可为期也。曰 一旦,则自知其期矣。自知为贯通之一旦,恐 此一旦者,未即合辙。下学而上达,而 字说

13、得顺易从容。云一旦,云忽然,则有极 难极速之意,且如悬之解,而不谓之达矣。”(船 山全书第六册,第811-812页)(四)理一分殊:存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王夫之讨论的主要 是校正形而上学本体概念得以立身的根源。从论证功能上看, 理一分殊的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伦理学的话语到形而上学 本体论的言述,再到消解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策略。理一分殊一 旦为形而上学的意识所支配,就成为万法归一的另一种表达形 式,也就不可能逃脱沦为虚假存在的危险。王船山区分了万法 归一和理一分殊。万法归一把分殊的事物归结为某种形而上学 绝对的衍生物或表现形式,它要求万殊对于本体的根本依赖性 ,它敌视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因为所有

14、的事物在此都被视为某 个形而上学绝对的展开了的形式,因此也都是同质的。在这种 形而上学意识中,思想与行动被导向的不是人与人、人与事物 、人与世界的关系,而是单个人与某种绝对本源的关联。理一 分殊则体现了一本与万殊的统一,它要求的不是万殊对于一本 的绝对依赖,而是分殊的自有性、自主性以及分殊个体之间的 相互的承认与沟通。在此分殊具有后得性意义,而理一仅仅是 在分殊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才为人们所经验。理一的功 能在于它是分殊个体的自主性及其相互承认的存在论担保。也 就是说,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承认与沟通,构成了理一分殊的 真正发源地。“且夫同而一者非其少也,殊而百者非其 多也。天下之生,无不可与

15、道为体;天下之利,无不可与道 为本。成熟扩充,以臻于光大,岁所入德而皆有其大备,而 量有不齐,则难易差焉天地之间大矣,其始终亦不息矣 。盈然皆备而咸保其太和,则所谓同归而一致者矣 。既非本大而末小,亦非本小而末大。故此往彼来,互相经 纬而不碍。夫道,则必与天地相称也。”(船山全书第 一册,第1049-1050页) “天无可推,则可云不待推。天虽无心于尽,及看到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氤氲化醇、雷雨满盈处,已自 尽著在,但无已而已。此理落在人上,故为诚,为仁, 为忠恕,而一以贯之,道无不立,无不行矣。若云天 不待尽,则别有一清虚自然无为之天,而必尽必推之忠恕 ,即贯此天道不得矣。非有一天,则一

16、以贯之。如别有 清虚无为之天,则必别有清虚无为之道,以虚贯实,是以 一贯之,非一以贯之也。此是圣学、异端一大界限。 ”(船山全书第六册,第640-641页)二人道观 (一)化“天之天”为“人之天”:天道与人道的沟通。 真实的存在不仅展现在天道领域,它还表现为天道和人 道的交互作用、彼此的转化过程中,它就是天道和人道 的统一,两者统一于主体化天之天为人之天的感性实践 活动。化天之天为人之天包含着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 面:从对象说,主体在感性实践的基础上化自在之物为 为我止物;从主体说,就是不断从自在走向自为,而从 自在到自为以为着人的存在的依据不再是天之天,而是 人之天。王夫之以“继天继道”的天人观突破了宋明传统“ 同天法道”的天人观,他强调的是通过人道来敞开天道 ,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