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技术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443695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采血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动脉采血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动脉采血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动脉采血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动脉采血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脉采血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采血技术(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脉穿刺采血技术肺病科 普晋红目 录v一、动脉穿刺的目的及适应症 v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v三、动脉穿刺术注意事项 v四、动脉穿刺采血常见并发症 v五、并发症的预防 v六、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v七、动脉穿刺术操作步骤 一、动脉穿刺的目的及适应症v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 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好 方法;v急救时动脉给药;v对呼吸功能不全和酸碱失调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整;v适应症:v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 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者。v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v理

2、论上讲全身任何部位动脉均可,理想的部 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 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v通常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 脉;婴幼儿也可选择头皮动脉,首选桡动脉 。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v1.体表投影:从肘窝中点远侧2cm处,至桡骨茎突前方的连 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此位置表浅,仅覆以皮 肤和浅深筋膜,可在体表触及搏动 。v2.优势:位于体表暴露部位,易扪及、易定位,周围无 重要组织,深面为桡骨,易于压破止血,前臂及手 部侧支血流丰富,有利于避免桡动脉穿刺后并发栓 塞而引起手部缺血性坏死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

3、v3.穿刺定位根据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将腕部伸直或外 展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放在毛巾卷上并保持过 伸位,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点距腕横纹一横 指(1-2cm)、距外侧0.5cm处以搏动点明显部位为 准,在食指边的动脉搏动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 ,向尺侧移动,再向肘的方向移动. 为穿刺点。 (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支较少,走行较直 且相对表浅) 。v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一)桡动脉穿刺定位法v4.穿刺方法:(1)斜刺:逆动脉血流方向穿刺,角度与皮肤表面呈 ;用以消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位置,使动脉 恰在手指的下方,在食指下的动脉搏动处进针

4、(2)直刺:采桡动脉时,食指、中指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 处纵向两侧相距约固定桡动脉,示、中指都能摸到桡 动脉的搏动,中间是搏动最明显处,注射器在中间垂直进针 .,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血抽至后拔 针,局部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头进入动脉后 常引起血管收缩,不能即刻见回血,需稍等片刻方可见回血 ,不要急于进退针头,以免造成穿刺失败)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二)肱动脉穿刺定位法v1. 解剖位置:肱动脉是臂部的动脉主干,在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肘 窝向上2厘米臂内侧,用拇指按再上面有波动感。v2.体表投影:上肢外展90,掌心向上时从锁骨中点至肘前横纹中点远 侧2cm处的连线既是肱动脉的体表投影v3.肱动脉穿

5、刺定位要点 病人平卧或半卧位,上肢伸直略外展,手心朝上,肘关 节下可垫一软枕,使病人舒适伸直,穿刺点在肱二头肌内侧 沟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斜刺进针。 十字交叉法 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 点上0.5cm为穿刺点在搏动明显处垂直进针。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三)足背动脉穿刺定位法v1.定位:足背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在足 背内、外踝连线的中点 v2.穿刺操作要点: 逆动脉血流穿刺,穿刺角度 与皮肤表明呈45-60,用 以消毒的手指触足背动脉的 准确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 的下方,在食指下动脉搏动 明显处进针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四)股动脉穿刺定位法v1.解剖位置: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

6、干,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来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 ,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 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 窝,易名腘动脉。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 ,可摸到搏动,是临床上急救压迫止血和进行穿刺 的部位。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四)股动脉穿刺定位法v2.优点:股动脉管腔粗大,搏动感强,易于采取。v3.弊端:解剖位置深、不宜扪及,周围有股静脉和股神经 ,操作不慎可伤及,不宜有效压迫止血,侧支循环 欠佳,清醒患者不愿脱裤配合护士采血 。v4.定位:股动脉穿刺须遮挡病人,脱去内裤,患者取仰卧 位,充分暴露腹股沟,将穿刺一侧大腿稍向外展外

7、旋,小腿屈曲成90角,成蛙式。 二、动脉采血常用的部位 (四)股动脉穿刺定位法v5.穿刺要点:患者取半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必要时臀下 垫小枕,触摸股动脉搏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 1-2cm股动脉处,或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 点,以搏动点最明显处为穿刺点,食、中指放在股 动脉两侧,食、中指都应摸到股动脉搏动,两指中 间是穿刺点,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或45进 针,见回血后右手固定穿刺针的深度和方向,左手 以抽取血液,血至1.5毫升拔针,局部用无菌纱 布加压止血分钟,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并将 抗凝济与血混匀后送检。 三、动脉穿刺术 注意事项 v(一)吸痰后、氧浓度改变 、呼吸机参数调节后采血

8、;v(二)注射器内不要有空气,取血时不可抽拉注射器 以免空气进入,如果有气泡应立即针头向上竖直排出 ;v(三)标本立即送检,一般从采集到检测不能超过 ,特殊情况下冰箱冷藏不超过;v(四)肝素比例:采血量;v(五)一次性动脉采血针采血量1-1.5ml;v(六)填写血气化验单时注明吸氧方式(氧流量、氧 浓度、)体温。四、动脉穿刺采血常见并发症v感染v皮下血肿 桡神经损伤 动脉痉挛 血栓形成 穿刺点出血 穿刺困难v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 瘤是在局限性较大血肿 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动脉 相通的囊腔)五、并发症的预防v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面积810v穿刺桡动脉需做Allens试验,判断尺动脉是 否有足够的血

9、液供应v穿刺技术熟练,动作轻柔、稳准,避免反复 穿刺造成血管壁的损伤。v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切勿太粗及反复使用v穿刺失败或结束后,要有效的压迫止血,尤 其应用抗凝剂的患者。艾伦氏(Allens)试验v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的尺和桡动脉后,嘱病人 交替握拳和放松动作5-7次,至手掌部变苍白。v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若10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Allens试验为阴性 ,说明尺动脉存在侧枝循环好,是桡动脉穿刺的适 应症;若15秒后手掌仍未转红,为Allens试验阳性 ,说明尺动脉存在侧枝循环差,不能做桡动脉穿刺 和插管。v选择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s试验。六、血气分析前的

10、影响因素及预防(一)采血操作不当v采血不当是指采血时病人情绪不稳定、吸氧、病人循环不良 部位、病人输液侧采血。v预防:采血时一定要向患者作好解释,力求穿刺准确,一次 成功,必要时局部可使用局麻药减轻病人的痛苦。 (二)气泡的影响v采集血气过程中如果混有气泡,应立即排除,如果时间过长 ,则可影响血气值的结果。v血标本如果混有气泡,无论是否搓匀都对血气值有影响,具 体表现为ph值、pao2升高,PaCO2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因可能是空气中的O2和CO2的含量与血液中的存在没明显差异 ,根据弥散的原理,血液中混有气泡两者间发生气体交换所 致。六、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三)抗凝剂的影响v血气

11、分析采用的动脉血必须抗凝,而唯一的抗凝剂 是肝素钠,其对血气的影响主要是稀释。v稀释对PaCO2和HCO3-的影响较大。v采用肝素抗凝时应将肝素钠与血液标本的比例控制 在1:20以下,既5ml和2ml注射器取血量分别 3.3ml和2ml,否则误差很大。v肝素钠的ph值是6.56,如果没有和血液完全混匀, 可直接导致测定结果偏酸,所以,标本要充分混匀 。六、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四)标本溶血、凝血的影响v标本送检过程中如果溶血或 凝血,可直接影响血气结果 。v凝血标本会阻塞仪器管道, 不能分析。v溶血标本导致PaO2 PaCO2 升高ph值降低(原因是动脉 血中的红细胞内的PaO2 PaC

12、O2 高于血浆ph则低于血 浆)。六、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五)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v动脉血标本应立即送检。v一般动脉血样本体外37保 存,每10分钟PaCO2增加 1mmHg,ph值减少0.01。v不能及时送检时室温(25 以下)不得超过20分钟。v20分钟不能送检,应放在冰 箱(4左右)保存,但不能超 过2h。六、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六)患者体温的影响v温度会影响PaO2 、 PaCO2 、ph的测定值。v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 1, PaO2增加7.2%, PaCO2增加4.4%, ph值降低 0.015.体温低于37时对 PaCO2 ph的影响不大,对 PaO2的影响较大

13、,体温每降 低1 , PaO2将降低7.2% 。v所以动脉血气标本应注明患 者实际体温。六、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七)药物的影响v一些药物对血气值也有影响,碳酸氢纳、利尿剂可 使ph值升高;异烟肼、降糖灵、氯化铵可使ph值降 低;尿激酶可使PaO2升高;杜冷丁、异丙肾可使 PaO2降低;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 解质测定的准确性和损坏仪器。v预防:在输入碱性药物、大量青霉素钠盐前30min采 血,输注脂肪乳12h后采血。七、动脉穿刺术 操作步骤 v双人核对医嘱、化验单;护士个人准备:洗手(七部洗手法 ),戴口罩;v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 2%碘酊 75%酒精 无菌棉签 , 一 次

14、性注射器5ml 2个或一次性动脉采血针2个, 弯盘、橡皮 塞、肝素1只,化验单、笔 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锐 器桶;v携用物到床旁,核对床号 姓名 检查项目;v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吸氧情况、呼吸机参数设置;v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合作 ;v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无瘢痕、硬结、炎症、皮下 血肿),动脉搏动情况(首选桡动脉其次是肱动脉、股动脉 、主要是动脉搏动明显且易触及);七、动脉穿刺术 操作步骤v协助病人舒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嘱病人穿刺过 程中勿动,放松、平静呼吸;v首选桡动脉(allen试验),其次是肱动脉、股动脉 、足背动脉、小儿也可选择头皮动脉;v常规消

15、毒8*10cm,消毒左手食指、中指;v取出专用血气针(5ml注射器抽吸肝素0.5ml使其内 壁湿润,后排出多余的肝素溶液和空气);v穿刺:先用消毒的手指指腹摸清动脉搏动、深度、 走向在两手之间垂直90或与动脉走向呈45-60 进针;v动脉血自动充盈注射器2-3ml(专用血气针1ml);七、动脉穿刺术 操作步骤v拔针:将干棉签按压针眼处迅速拔针,拔针后立即 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或专用针帽;v将血气针放入双手掌心撮动1min,使血液与肝素溶 液充分混匀;v再次核对,贴上姓名标签即刻送检(15min之内);v指导家属或病人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min至不出血 为止,禁忌环揉,以免出血或出现血肿;七、动脉穿刺术 操作步骤v告知:指导病人穿刺部位应 禁止热敷、不要沾水,当日 尽量不洗澡,以免引起局部 感染、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 免提重物,以免引起局部肿 胀、疼痛,如果出现肿胀、 疼痛及时通知护士;v整理用物,对患者的配合表 示感谢;v洗手在临时医嘱单上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