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438836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浅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浅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浅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浅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浅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在班级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诸多班主任往往把主导作用变成主体作用,甚至包办作用,班主任“有为” ,而学生“无为” 。班主任成为全班的“家长” ,学生只有“听话” 、 “服从” 。久而久之,逐步把专制主义引入班级管理,形成一种表面统一、严谨,却缺乏内在活力和个性的“克隆”班级。这样只能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今天对学生的教育,就是要培

2、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从而使学生离开老师能自己教育自己,如果说学科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那么,我认为德育教育,特别是班级管理的最高教境界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班主任的“有为”解放成“无为” ,而让学生从“无为”走向“有为” (即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管一天天走向自律、自治、自我管理。 )下面,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策略之一:创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制 创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制,是发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础。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本质特点是:学生是集体的主人,人人主动参与和积极创建集体的生活,从

3、而使班集体自我管理成为主体发挥、发展的舞台。为此我在班级机构设置、职权分配和角色安排等方面做了如下改革:定期变换管理角色,为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为了给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尝试创造性地组织活动,我对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全员性的值日班长轮换制。设立值日班长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给每位学生提供尝试当班长的机会,提供其施展才能与使用权力的机会。该制按座位进行轮流,轮到时从早到晚对班级工作负责。值日班长的职责如下:常规记录出勤、检查登记表; 维护课间秩序、处理偶发事件; 督促两操、监督卫生; 负责讲桌周围卫生反馈总结一天工作,写好班

4、级日记。 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获得自主管理的成就感。总之,我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找到了自己满意的位置,做到“人人有岗位” ,让学生在发挥自己作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在班级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从而激发其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班还设置了“班级自主管理信箱” ,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对班级工作提出设想、建议;对班干部的工作提出意见。通过信箱反馈到班委会,由值日班长协同班委会定期归类处理,并及时将处理意见公布于众。考虑到培养学生合作和角色改变能力的需要,有些岗位还采用了交替制和合作制。交替制即两个或几个学生轮流担任某一角色;合作制即两个或几个学生合作担任一个角色。这种方式,分工细致

5、具体,颇受学生欢迎。学生在参与集体管理中进入主体角色,承担责任和接受监督,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协调。因而,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深化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提高。 策略之二:充分挖掘具有活力的激励能源 实践证明在平常的工作中,倘若能充分挖掘一切激励能源,创设激励的情景,不断地为学生自主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目标激励让班级航向更明确 目标是指人们期望达到的某种境地或标准,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规范、激励、修正等功能。班集体的管理是以目标为管理活动的指南,以实现目标的成效作为评价依据。一个集体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就形不成凝聚力,学生在没有目标的班级中也就缺乏动力

6、和自我要求。为此,每个学期开学初,我们总在摸清底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结合班级实际制订奋斗目标和各自的实施方案,然后在全班范围内组织讨论,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用表决的方式通过,形成全体认可的班集体目标,并张贴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时时对照,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激励,强化团队精神,引导班级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数据激励让考核更透明 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小学生处于“发展式半自治性”的阶段,他们一方面用审视的眼光观察别人,同时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认为老师正确的评价学生,不囿于横向和消极评价的思维定势,而应客观、公正、慎重。为了避免主观性、片面性的评

7、价,设计出科学的衡量学生行为的指标,实行量化考核。结合我们学校的班级自主管理评估细则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守纪、学习、劳动、卫生、参加活动等诸方面,使学生行有所依、学有所循。每日对学生逐条考核,及时记载,量化表一概公布于众,随时接受学生的监督,量化结果一目了然,用数据来说话,增强学生的“差距感” ,以此鞭策学生自觉地改正缺点,赶超先进,强化“自我教育”意识。在量化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予以肯定、奖励。如根据量化表中的得分,班内每周评出四名“规范之星” 、一个“规范小组” ;评出“优秀管理组”及“优秀管理个人” ,并且每月设立“进步最快奖” 。在每月的集体班会上,开展交流、汇报心得、形

8、成良好的班级文化。老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获得荣誉创设机会,鼓励学生发展特长,真诚地赞美他们的长处,及时肯定细微的进步,点燃他们内心的希望之火,有意识地进行广泛持久的激励,引起更多学生心理上的积极感应,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班级目标的实现。 榜样激励让先进发扬光大 榜样是优良品德的典范,为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要求的物化模式。榜样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感染学生,它比说服教育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因而应发挥优秀生的作用,使他们成为班级的骨干力量,成为学生最先模仿的对象。譬如:“班干部轮流制”产生的优秀管理者,量化管理产生的规范之星,勤奋奖、进步奖获得者,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榜样,他们和一般学生生活在一起,

9、年龄相仿,经历基本相同,环境影响差不多,易被学生接受,易激起上进心,抓住学生善于模仿的心理,一方面扬声势,造气氛,召开表彰会,并请优秀人物介绍先进事迹,激励同学们仿效榜样,向他们看齐。另一方面,在给予先进者充分肯定的同时,对他们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引导他们看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使其好上加好。这样既激励了先进,又激励了后进,是一举两得之计。 情感激励让师生情意更浓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事实上,每个学生同样需要激励,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心、信任、支持和帮助,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我在班里开展了“送你一句话” 、 “和

10、你交朋友” 、 “成长报喜单”等一系列活动,旨在让他们感到快乐、感到教师能理解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样他们也就能支持老师,会更加努力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改正错误,不断取得进步,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当然挖掘到激励的源泉后,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效果,还需要把握最佳时机。如新学期的第一天,重新调整班级、学生取得成绩、遇到困难和挫折、犯错误后有悔悟等等,及时地发现、关注、鼓励、帮助和理解,定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激励”是实施班级管理的“上策” ,是建立优秀班集体的“活水源” ,它比被动的管、卡、压方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班主任的“无为” ,需要学生的“有为”来配合。没有学生的“有为” ,班

11、主任的“无为”就成了“无所作为” 。要培养学生的“有为” ,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自主运作机制。开展“小学生自主管理” ,不仅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还真正解放了老师,它使每个小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既是活动的对象,又是活动的主体;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在班级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诸多班主任往往把主导作用变成主体作用,甚至包办作用,班主任“有为” ,而学生“无为” 。

12、班主任成为全班的“家长” ,学生只有“听话” 、 “服从” 。久而久之,逐步把专制主义引入班级管理,形成一种表面统一、严谨,却缺乏内在活力和个性的“克隆”班级。这样只能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今天对学生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从而使学生离开老师能自己教育自己,如果说学科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那么,我认为德育教育,特别是班级管理的最高教境界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班主任的“有为”解放成“无为” ,而让学生从“无为”走向“有为” (即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管一天天走向自律、

13、自治、自我管理。 )下面,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策略之一:创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制 创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制,是发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础。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本质特点是:学生是集体的主人,人人主动参与和积极创建集体的生活,从而使班集体自我管理成为主体发挥、发展的舞台。为此我在班级机构设置、职权分配和角色安排等方面做了如下改革:定期变换管理角色,为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为了给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尝试创造性地组织活动,我对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全员性的值日班长轮换制。设立值日班长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

14、体建设的主人,给每位学生提供尝试当班长的机会,提供其施展才能与使用权力的机会。该制按座位进行轮流,轮到时从早到晚对班级工作负责。值日班长的职责如下:常规记录出勤、检查登记表; 维护课间秩序、处理偶发事件; 督促两操、监督卫生; 负责讲桌周围卫生反馈总结一天工作,写好班级日记。 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获得自主管理的成就感。总之,我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找到了自己满意的位置,做到“人人有岗位” ,让学生在发挥自己作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在班级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从而激发其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班还设置了“班级自主管理信箱” ,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对班级工作提出设想、建议;对班干部

15、的工作提出意见。通过信箱反馈到班委会,由值日班长协同班委会定期归类处理,并及时将处理意见公布于众。考虑到培养学生合作和角色改变能力的需要,有些岗位还采用了交替制和合作制。交替制即两个或几个学生轮流担任某一角色;合作制即两个或几个学生合作担任一个角色。这种方式,分工细致具体,颇受学生欢迎。学生在参与集体管理中进入主体角色,承担责任和接受监督,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协调。因而,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深化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提高。 策略之二:充分挖掘具有活力的激励能源 实践证明在平常的工作中,倘若能充分挖掘一切激励能源,创设激励的情景,不断地为学生自主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16、目标激励让班级航向更明确 目标是指人们期望达到的某种境地或标准,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规范、激励、修正等功能。班集体的管理是以目标为管理活动的指南,以实现目标的成效作为评价依据。一个集体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就形不成凝聚力,学生在没有目标的班级中也就缺乏动力和自我要求。为此,每个学期开学初,我们总在摸清底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结合班级实际制订奋斗目标和各自的实施方案,然后在全班范围内组织讨论,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用表决的方式通过,形成全体认可的班集体目标,并张贴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时时对照,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激励,强化团队精神,引导班级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数据激励让考核更透明 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小学生处于“发展式半自治性”的阶段,他们一方面用审视的眼光观察别人,同时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认为老师正确的评价学生,不囿于横向和消极评价的思维定势,而应客观、公正、慎重。为了避免主观性、片面性的评价,设计出科学的衡量学生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