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

上传人:sha****g00 文档编号:49282613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 灸 学1绪 言一、概述: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 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 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2二、针灸学的特点: 1.适应症广,疗效独特2.操作方便,经济安全3.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3三、学习目的要求1. 首先学好经络学说,歌诀要背诵记忆 。2.实践,掌握腧穴部位、取穴要准确, 手法得当,诊断明确,则可提高疗效。43.掌握针法、灸法的具体操作,针刺的 补泻手法,练好指力。4.认真学习处方配穴,掌握取穴原则, 循经取穴,辨证取穴5五、参考书籍 1.灵枢经校注(河北医学院校注)人民卫 生出版社,1982年

2、版。 2.甲乙经校注(山东中医学院校注)人民 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 3.针灸大成(校释黑龙江祖国医学研 究所)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 4.针灸学(南京中医学校)1957年版。 5.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 1975年修订。 6.针灸学简编(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1980年版。6二 .针灸学发展简史针灸的起源古代最原始的针刺和切割用具称为“砭石” 。(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文:“砭,以石治病也。”灸法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 。火的应用,为灸法提供了依据。(旧石器时 代晚期)拔罐疗法,古称角法。仰韶文化时期,畜 牧业比较发达,广泛饲养牛羊等有角动物,与 拔罐疗法的

3、创造有密切的关系(新石器时代晚 期)71.针灸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反应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 期面貌。82.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黄帝内经: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 统的这总结,为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是我国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一 座丰碑。难经:使针灸基础理论更加系统 和全面。93. 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收349穴 。是继内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 总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是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二座丰碑。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使灸法得 到了进一步发展。10纵观我国一千多年来的众多针灸 学家,在针灸学术上的成就和建树, 无不

4、导源于内经难经甲乙 经,无不是对三书内容的补充和发 挥。这三书是针灸学共同的学术渊源 和理论基础,在针灸学上的成就及影 响最为深远。11针灸学派辈出,针灸理论更加完善唐 孙思邈千金方:绘制五色“明堂三 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 首创阿是穴和指寸法。唐 王焘外台秘要:为灸法的推广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宋 王惟一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 证了354个腧穴,刻于石碑供人拓印。以后又 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模型,供学习和考试。促 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知识的统一和针灸学的发展 。12南宋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既 遵黄帝明堂,又重实践经验,包括民间 经验。元 滑伯仁十四经发挥:将十 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

5、称为十四经脉。明 杨继州针灸大成:是继内 经针灸甲乙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 一次总结,针灸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 碑。134.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清 吴谦等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决 :歌图并茂,为清太医院学生必修内容 。清 李学川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 穴、针药并重,并完整列出了361个经穴。 近代针灸学家承淡安,著中国针灸 学,他除了继承古代针灸学术以外,开 创了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的尝试,成 为近代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145.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现代针灸学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认 真发掘古代针灸学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 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本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整理针灸学 基础知识,观察针灸适应

6、症,用现代论著方 法阐述针灸学术体系。15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专题深入地总结 古代针灸文献,比较广泛的一种病一种病 地进行针灸临床总结,并开展实验研究和 针刺对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影响,研究 针灸的基本作用。70年代以来,从外科手术学、麻醉学 、神经解剖学、组织化学、痛觉生理学、 生物化学、心理学、医学电子学等多方面 ,开展针麻的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又以 研究循经感传为契机,从不同角度研究经 络现象及其实质,腧穴与脏腑相关等理论 问题。1680年代至90年代,针灸医学以前所 未有的速度发展。八五和九五期间,国 家科委将经络研究列为全国十二项重大 科研课题之一,无疑将对整个针灸研究 和发展起

7、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17七 针灸学的对外交流公元六世纪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公元552年,我国以针经赠日本钦 明天皇。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 针灸甲乙经东渡扶桑。公元702年,日本人仿唐代医学制度, 设置针灸专业。公元16至17世纪,针灸传入欧洲。181979年,WHO向世界各国医生推荐 针灸治疗43种疾病。目前据统计,可用针灸治疗的病证已达 300种,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 各科,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 好的疗效。1987年11月在我国北京召开世界针灸学 会联合会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 大会,将其总部设在北京,由此肯定了我国 针灸医学在世界上的地位,

8、标志着针灸医学 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191990年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针 灸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第二届世界针 灸学术大会。1993年11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三届 会员大会暨第三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20八、针灸在西方针灸公元6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6世纪传 入欧洲。有人认为是公元14世纪通过马可波罗对 针灸的记载使欧洲认识了这门自然疗法。1694年 ,德国医生甘弗氏曾介绍针灸到法国。也有人认为,真正向欧洲系统介绍针灸疗法 的是17世纪的荷兰人William ten Rhyen和德国人 Engelbert Kampfer。1735年。耶稣会士Duherder 在巴黎刊印中华帝国志

9、,其中第三卷为中医 专刊。此刊译出了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 、脉经、名医别录、 医药汇录21等部分内容,还列举了许多中医处方。此后针灸 传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比利 时等国。17世纪和18世纪,针灸主要流行于欧洲的贵 族阶层。18世纪。德国曾有过一种类似中国针刺 的治疗出现,称鲍氏脱氏法(Baumscheiatismus )就是将很多针(约30支)置于筒中(类似现代 中国的“罗汉针”),压刺皮肤,然后再在伤处加 以略含刺激性的松节油或巴豆油。19世纪,在欧 洲,由于少数的治疗者对针灸认识不全面和应用 不当而引起多方面的批评,再加针灸理论研究不 被重视,使针灸在19世纪后期渐渐被遗忘

10、。从公22元1680-1840年,在欧洲用德、法、英、意、西 文发表的针灸文章,至今尚可见者有80多篇。在20世纪,1902年法国外交官Soulier de Morant从中国把针灸传入欧洲。最早的针灸协 会是二战后1943年在巴黎成立的法国针灸协会 。很长一段时间里巴黎是西方的针灸中心。针 灸由法国开始扩展到全欧洲。针灸疗法在现代西方的盛行开于20世纪70 年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关系密切。目前 来看,针灸研究出现过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 开始于1972年,在1974年达到顶峰;第二个高 潮开始于1998年,并正在不断高涨。2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观看了针 刺麻醉手术。伴随尼克松

11、总统访华的一位记者 ,来华时刚做完阑尾切除手术,正经历着“手术 后的疼痛”。在华期间,他接受了针对他疼痛的 针灸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他回国后的报道引 起了美国人对这种“奇迹般以致于可以代替止痛 剂的疗法”的广泛兴趣。上述报道在西方引起极 大的反响并使针灸开始受到重视。1972年美国国家卫生署(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第一次资助了对针灸 疗法的研究。这样,出现了第一个针灸研究高 潮。 241973年,在美国有两个与针灸有关的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和 “American Journal o

12、f Acupuncture”创刊。1981年,美国医学协会委员会(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Council;AMAC)及美国国 家反健康诈骗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Against Health Fraud;NCAHF)分别考察了各种 研究数据,并作出结论:针灸没有科学基础,使 得这段时间针灸研究处于低潮状态。由于针灸的治疗原理一直无法真正被解答, 虽然它的疗效是存在的,但它在美国一直是被认 定为试验阶段。25但随后针灸治疗与研究又开始升温。1994年 ,美国国家食品和药物管理总局( the Food and Drug Admin

13、istration;FDA)通过针灸用针晋升 为二类医疗器具,1996年它又宣布完全摘除针灸 用针作为医疗器具的“试验性质”标志。1996年3月29日,FDA把针灸的法律概念重 新定义,从III级(试验阶段)提高到II级(含有 制约的运用阶段)。1997年11月,NIH在每年举行1次的会议上对 针灸治疗进行审查,并得出结论:针灸是一门科 学,虽然它的治疗机理还不明确,但将被美国医 生承认。 NIH发表对针灸研究的总结报告认为针 26灸在某些病症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在另 一些中 可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同年,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就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科学性和合法性进行了广泛讨论, 并邀请我国著

14、名针刺麻醉专家到会。听证会肯定 了NIH的结论,承认针灸作为一种医疗手段至少 对某些病症是有效的。这些无疑对1998年开始出 现的第二个针灸研究高潮产生了刺激作用。 1998 年1月开始,针灸医师可以用美国医疗保险 (American Medical Assurance;AMA)的编号填 写医疗保险。美国允许针灸师合法行医的州正在 逐年增加,目前为止,其50个州中已有34个通过27合法核发针灸执照。在德国,50年代初Gerhart Bachmann开始在 德国给医生开授针灸课。 Bachmann的针灸是从 法国的De La Fuje那里学来的,他是近代德国针 灸的前驱者,并是第一位给德国医生开

15、针灸课的 人,使针灸走入西医界。1951年Bachmann成立德 国针灸协会(DGfA),德国医生针灸协会( DAEGfA)的前身,协会成员必须是德国医界承 认的西医医生。1952年DAEGfA开始发行德国 针灸杂志。60年代法国的De La Fuje去世之后,重心则28了奥地利。尽管奥地利的针灸协会比德国医生 针灸协会迟两年成立,但由于发展不同,它更 早地被社会所接受。1983年,奥地利针灸协会 在维也纳举行民办针灸科学大会,有600名医生 参加,并成立了ICMART(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edical Acupuncture and Related Techn

16、iques ),总部设在布鲁思(Bruessl)。德国针灸状况受到美国影响很大。1972年 尼克松访华及以后时期,针灸在德国蓬勃发展 ,先后有50多个针灸学会成立。在一些大学里 如海德堡开设针灸门诊。有些保险公司开始承 担一些针灸费用。80年代后期通过对加强痛症 的 29研究使人们对针灸的兴趣更浓。90年代初继续有 更多的人接受针灸治疗。20年前针灸在德国还是一门边缘疗法。虽然 许多人了解它的治病特点和无副作用的优点,但 真正被承认还是在4年前由于美国针灸的发展造 成的。1996年和1997年美国FDA和 NIH的决定大 大推动了德国针灸的发展。1997年联邦技术和科 研议会(Bundesministeriumf Forschungu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