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简介

上传人:sha****g00 文档编号:49282611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简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简 介一、内容与要求1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 了解平行截割定理,证明直角三角 形射影定理。 2证明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判 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3证明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 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切割线定 理。4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通过圆柱与平 面的位置关系,体会平行投影;证明 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是椭圆(特殊情 形是圆)。 5通过观察平面截圆锥面的情境,体会 圆锥曲线的来历,并能证明交线为椭 圆时的一些几何性质(如椭圆的焦点 、准线、离心率e,等等。)二、课时安排及说明1本专题分三讲,共18课时,具体分配如 下(供参考): 第一讲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约课时 第二讲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约课时 第三讲 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约课时 学习总结报告 约课时2对内容安排的几点说明 (1)三讲的内容相对独立,每一讲的内容 自成体系,都依托于自身的逻辑起点而展 开。第一讲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为起 点,给出相似三角形定义后,逐步讨论相 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等,其 中,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比例及其性质的 应用; 第二讲以“圆周角定理”和“圆的切线概念” 为起点,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得出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猜 想及其证明,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的有 关定理;第三讲以“平行射影”为起点,充分利用图 形直观

3、,对圆锥曲线的性质进行讨论,用 综合几何的方法认识圆锥曲线,这是以往 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2)三讲内容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例如,在讨论“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 定理)时,用到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证明第三讲中的定理1、定理 2(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平面与圆锥 面的截线)时,用到了切线长定理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这个系统中的知识点,由逻辑关系相 互关联而形成紧密的联系。 三、编写中考虑的几个问题1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理解 本专题中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包括: 特殊化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方法、分 类思想方法、运动变化思想方法,涉 及到观察、实验、猜想等

4、合情推理的 方法,也涉及到演绎推理、反证法、 同一法等逻辑推理的方法 案例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首先,通过一组实例,采用“操作确认”的 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测量的基础上用合 情推理发现结论,得出猜想。这个过程渗 透了从特殊到一般、化归等方法。 在获得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猜想后,分 如下步骤进行证明:先讨论特殊情形 直线构成平行四边形;再讨论一般情形 将一般情形化归为特殊情形。 在获得“等分”情形下的证明后,再推广到 “非等分”,即“成比例”的情形。而平行线 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证明采用“非等分”化 归为“等分”的方法。案例2 弦切角先用运动变化思想,从圆内接四边形运 动到极端情形(有两个顶

5、点重合),由 “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猜想“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 圆周角”;再用分类思想,把弦切角分为三类(以 弦过圆心为分界点),先证明弦过圆心 时命题成立,再把其他两种情形化归为 弦过圆心时的情形。 2强调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 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在融合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的认 知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展示“过程”,引 导学生领悟定理产生的背景,经历知识 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 的数学探究能力。案例3: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类比“任意三角形都有外接圆”,提出 “任意四边形是否都有外接圆”的问题 引发思考; 引导

6、学生从正方形、矩形等特殊四边形 出发,考察内接于圆的四边形会有怎样 的共同特征,得出圆内接四边形性质的 猜想和证明; 考察其逆命题是否成立,即证明圆内接 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特点: 知识的发生是在类比“任意三角形都有 外接圆”而提出的,做到了自然而水到 渠成; 从性质到判定,因有较多的条件可用, 易于发现四边形内接于圆时的特征,方 向性好; 性质定理的考察中,运用了从特殊到一 般的思路; 判定定理的证明要同时用到分类讨论和 反证法,教科书采取启发式讲授法,先 讲证明,再归纳总结思想方法; 让学生独立证明判定定理的推论。 3加强推理能力的培养 推理包含逻辑推理与合情推理,措施: 加强几何定理的产

7、生过程,使合情推理的 成分得到有效渗透,在得到几何定理的猜 想中训练合情推理能力; 给出证明几何定理的严格的逻辑推理过程 示范,让学生有学习和模仿的范例; 及时总结和概括推理的思想方法,如分析 法、综合法、反证法、同一法等,以及分 类思想、化归思想、猜想与证明、从特殊 到一般等等。4加强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 强调在直观图形背景中的直观思考,给学 生提供观察图形、建立联系、获得几何定 理猜想的基础; 强调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图形直观,引导学 生观察运动过程中图形的不变性; 在从平面到空间的推广过程中,通过图形 的变异提供图形直观的机会,加强空间想 象能力的培养。 四、对教学的几个建议1把握教学要求,控制教学难度 主要目的是通过证明一些反映圆与直线关 系的重要定理,以及对圆锥曲线性质的探 索,提高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几何直观能 力和运用综合几何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不是要对几何证明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提 高,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控制难度, 不在几何难题上做文章。 2加强“过程性”,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学 习和数学能力培养落在实处 注意根据教科书安排的学习线索,使学生 有机会经历定理的发现过程和证明过程 ,并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总结和概括相应 的思想方法。特别要注意在“研究什么 问题”和“如何研究这些问题”上多做 引导。一定要避免为了让学生多做几个 几何证明题而忽视定理的发现过程的做 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