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十二章案例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188453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规划十二章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区域规划十二章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区域规划十二章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区域规划十二章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区域规划十二章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规划十二章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规划十二章案例分析(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区域分析与规划案例 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探析n组长:王琳(2008045128)n组员:周蓉 (2008045131)n 彭廷纯(2008045153)n 王春艳(2008045130)n 高凤(2008045120)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 战略探析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探析n长三角地区经济现状n长三角地区物流业现状n长三角地区地理现状n长三角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条件n长三角区域物流战略长三角地理现状长三角地区地理现状n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被世界公认 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众所周知,世界前五 大都市圈都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经济重心所在 地,而长三角作为一个整体,也在向国际经济 重心这个

2、目标大步迈进。n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具有得 天独厚的区位优势。n为什么长三角地区能拥此美誉? 长三角地区长三角都市圈区位条件优越n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 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 件。n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 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 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 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长三角六条发展地带规 划目标沪宁、沪杭沿 线发展带 沿江发展带这一带上主要包括沪宁杭交通沿线地区,将 按照集约、创新、优化的原则,建成具有世 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沿(杭州)湾发展

3、带沿杭州湾县市依托现有产业 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 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沿海发展带依托临海港口,培养好人壮大港口物流,大型重化工 和能源基地,发展新星的临港产业 、海洋经济 与生态 保护相协调 的综合经济带沿湖(太湖)生态 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 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自然禀赋优良n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 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n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 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长三角地区经济现状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 下的长三角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全球化作为生产社会化和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

4、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最终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长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较为雄厚的综合科技实力、较好的投资环境,成为近年来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战略区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经济联合体。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接轨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从自身发展需求看,以构筑现代化大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各方的客观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上海构筑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是江浙融入全球化的不二选择。新形势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发

5、展形势上的两大转变。首先,长江三角洲地区变成两省一市,区域面积增加近一倍,区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6.3%增加到11.03%。其次,由原来的“最强的区域之一”变成“最强的区域”,区域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原来18%增至24%,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地位显著提升。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状况n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社会 获得了长足发展,以上海为龙头的一体两翼以及上 海国际金融地位的逐步确立,已成为我国乃至亚洲 地区最具活力、最具创制性和最具前景的重要区域 。n长三角经济总量位于五大经济增长极之首,其GDP 占五大经济增长极GDP总量的38.18%,而珠江三角 洲

6、、东北重工业区、环渤海经济圈、中部经济区各 自所占比重分别为20.81%、19.08%、17.30%、 4.63%。这也是中央对长三角战略定位重大转变的重 要原因。位于长三角腹地的安徽、江西等地也 积极地与长三角对接,提出了要形成 “泛长三角”, 见图15,向东发展,拥 抱大海,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联系n正确认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分析 区域物流发展状况的基础 。区域物流与区域 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的存在和发 展是以区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没 有区域经济也就没有区域物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密切相

7、关, 不同区域经济的水平、规模和产业形态,决定了区 域物流的水平、规模和结构形态。物流总是伴随着 商流而生,区域经济越发达,制造及商贸活动越活 跃,作为服务行业的物流业就会有良好的客户群和 市场基础,所以商流的活跃必将促进物流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流 业现状长江三角洲地长江三角 洲地区具有现代物流产 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条 件和机遇,但纵观长江 三角洲两省一市。 长三角区域公路、铁 路、航运和空运等交 通运输网络十分发达 ,经济总量逐步上升 ,使得物流业的业务 也在不断持续增长。 长三角周边港口、高 速公路、内河及物流 管理信息平台等物流 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 快速发展趋势,并且 正在着力建设以

8、港口 为战略合作重点的区 域一体化大物流。15个城市的行动普遍缺乏统一规划,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网络体系建设缺少协调,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立的物流发展规划和若干物流基地及物流中心造成了人为的混乱和重复建设,这表明行政壁垒的障碍相当严重,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内耗、低效的现象较为普遍;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多物流中心的区域。以上海主要物流园区分布为代表长三角区域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势头n长三角区域的城市群已经在中国所有城市群落中一枝独秀 。统计表明,仅在长三角区域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一 类港口有35个之多,全国范围内14亿吨级港口中,位于长 三角区域的有五个港口。同时,港口中贸易总额与货物吞 吐量均

9、居全国前列。n这一切表明了港口物流在长三角区域内的重要作用,以及 对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显示了在 中国长三角港口居于经济发展战略中无可争议的地位。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带来物流业的飞 速发展n区域通关改革是近年来海关部署顺应经济发展形 势,做出的一项极具创意的重大举措,带来了物 流业的飞速发展。n长三角区域内的进口和出口贸易则直接由上海、 杭州、南京、宁波的海关进行直接监督。这是为 了满足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物流产业一体化 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了长三角领导的作用。在 区域通关机制下,传统物流环节发生了重大变化 。n第一,国际贸易中的海关申报、报关审核的 自动化水平提高,各环

10、节进一步得到规范化 运作。n第二,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为守法经营企 业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海关服务。使物流工 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强了区域内经济的一 体化合作。n第三,消除了区域间的技术、信息壁垒对物 流的障碍。区域通关的改革,必然要求企业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共享、网络监控、区 域互动。 全球竞争背景下跨国公司以供应链 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物流运作方式, 要求散布于世界各地供应链上的各 个节点尽可能地适应整条供应链的 节奏,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构筑市场竞争优势。 各物流公司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的主要业务模式 :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 。 (一)国际中转国际中转是对国际、国

11、内货物进行分拆、集拼 后,转运至境内外其他目的港。(二)国际配送国际配送是对国内货物进行分拣、分配 或进行简单的临港增值加工后向国内外配送 。 (三)国际采购国际采购是对采购国内货物和进口货物进行综合处理和简单的临港增值加工后向国内外销售。 (四)国际转口国际转口贸易是进口货物在区内存储后不经加 工即转手出口到其他目的国(地区)。长三角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n传统物流体制下的条块分割和垄断; n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需要 改善; n物流中心重复投资严重; n快速交通体系完备性和充分性有限; n人才紧缺束缚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 发展条件发展条件区域物

12、流量大转运物流量大外资企业是物流需求的主要客户物流企业竞争激烈长三角物流的一体化趋势空陆联运海陆联运在很多地方已经形成物流中心综上所述, 建立高效完善的 长三角区域物流是提升长江三 角洲经济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和必由之路。长三角区域物流战略长三角区域物流战略n发展绿色物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n从政策上看,拓展物流融资渠道, 整合物流资源,发展特色物流。发展绿色物流,走持续发展路n长三角的区域物流处于快速发展的阶 段,因此也应该把眼光放在如何可持 续发展产业经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 率的问题上。发展绿色物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n现代物流业的大趋势也是从传统的装运 卸原始物流向现代绿色物流一体化转变 。

13、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迫切。 这不仅利于自然、利于社会、而且也是 提高物流质量的内在要求。发展绿色物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n物流系统内的车辆使用、港口码头和场站建设、 设施使用等均要以此标准衡量好坏,这既是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也是现代物流自身发展的需要。 提高运输效率,净化生态环境,要用技术标准、 环保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来约束和改造传统物流 业使其向绿色物流改变,这是提高物流内在质量 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步骤。从政策上看,拓展物流融资渠道, 整合物流资源,发展特色物流。n拓宽融资渠道n发展特色物流n整合物流资源n吸引优秀人才培养战略1. 拓宽融资渠道n在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现代

14、 物流园区的建设必须建起多元的投资机制,拓宽投 资渠道,注重利用外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物流业 的建设。n实行多元化投资,广泛吸引社会多方面资金投入园 区基础设施建设。n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可以考虑在新建项 目中由外商投标承包建设,在一定期限内经营,然 后向我方转让。2. 发展特色物流n长三角各城市要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 ,发展特色物流。如南通市提出了“以 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延伸中转 物流产业链,提升南通物流质态”就是 发展南通特色物流的关键之举。3. 吸引优秀人才培养战略n面对人才的紧迫需求,各城市除了一批高水平、高 层次的现代物流策划和管理人才,以优惠的政策和 良好的人才使用环境

15、、吸纳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 一方面对本市现有物流员工进行定期的在岗培训, 提高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广泛开展物流培训综合 教育。n另一方面可相互组织高层专业人才之间的专题学习 、参观、交流,提高决策能力。再者,大力引进国 际先进的物流培训体系,在物流产业中推行物流从 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4. 整合物流资源n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政策性杠杆,鼓励物流企业之 间强强联合,支持物流企业与商贸、运输、仓储、 货代、联运等企业联合,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 、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业务从生 产企业中分离出来,创建和做大物流市场,培育和 做强第三方物流市场主体,要鼓励区域内大型物流 企业在各城市开设分公司,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物 流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