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

上传人:nbwa****ajie 文档编号:49160622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律1基督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1986年) n学习就是要安静,要全神贯注。安 静地坐下来,不但生理安静、身体安 静、心也安静。非常安静。在这种安 静中专注。n专心听屋外的声音,鸡鸣、鸟叫、 咳嗽、有人走了。先听身外的声音, 再听心里的声音。n这样,如果你非常非常专心的听, 你就会在这种安静中,听到身外的声 音和心里的声音其实完全一样。2n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n了解别人,认清自己,谓“明智”。n管理者:1、识人;2、用人。3n本章主要内容n一、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n二、个体行为规律n三、个体行为规律举例4本章掌握要点n华生认为,行为受到客观刺激的影响,一定的刺激必然引

2、 起一定的反应,即刺激反应(行为)公式。n新华生主义认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还应加上一个因素O (即中间变量),即刺激中间变量行为。n一个人的行为是有个体以及个体所在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 果。n知觉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n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 行为的原动力。n要想让的动力强度经常在被激励状态就要循环交替地运用 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5n 一、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n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n2、新华生主义n3、勒温的观点6n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n心理学是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n心理学不是意识的科学,而是行为的科学n心理学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n行

3、为受客观刺激的影响,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一定的 反应。其公式为SR(刺激反应)。n 华生的这些观点对于研究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如 何改变和调节人的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 义。但因为这个理论没有全面地说明人的行为的全过 程,把人看做对外界刺激起反应的机器人,因而招致 了后来新行为主义者的批评。7n2、新华生主义(新行为主义)n 在刺激、反应之间还应加上一个因素O,即个 体。个体里面包含需要变因如认识变因。人的行 为因时、因地以及环境与个体的身心情况不同,表 现出不同的反应。所以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人的 行为模式SOR,即刺激心理加工行为, 如果把人脑看成一个加工系统,则输入的是刺激 ,输出的

4、是行为:n刺激 思维加工系统 行为(不同反应)n (心理加工过程,如需要、紧张、不舒服、高兴等行为科学研究的重点)89n2、新华生主义(新行为主义)n(1)托尔曼在借鉴华生行为主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 了所谓“目的性的行为主义”的主张,他试图在刺激与 反应之间引进认识、期望、目的这些被华生称为意识 的“主观主义的东西”的中间变量(以刺激为自变量, 反应为因变量)。n(2)斯金纳倾向于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只要描述可 观察的变量及这些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而不要用不可 观察的概念去解释可观察的事物和关系。他坚持不要 中间变量,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认为强化行为、改 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

5、果。10n(3)赫尔从方法着手,抛弃“观察归纳”法,采 用“假设演绎”法,以期把心理学改造成近似几 何学的演绎科学。他认为,一种合乎要求的科学 理论必须从一整套表述方式清晰的假设(公理)出 发,并对所采用的重要术语下具体明确的定义。n他提出了6条假设并依据这些假设提出了11条定 理。113、勒温的观点n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 的心理活动是现实生活空间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 心理力场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n他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函数:nB=f(PE)n式中:B人的行为;P个体特征;E环境特征。nP和E不是孤立的两个因素,而是密切相关、相互作 用的。因个人情绪

6、的好坏对同一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感 觉;不同的环境又会影响个人情绪的变化,从而产生 出不同的行为。 n认为:解释个体行为需同时研究环境与个体。 12二、个体行为规律n1、个体行为规律n2、个体心理对行为的影响n3、个体行为疏导13n1、个体行为规律(p54)n(1)人的行为模式:na. 刺激反应机理刺 激 个体心理特征 对刺激的个人解释 行为反应n b.个体行为和绩效模式n c.组织中个体行为、绩效和有效性模型n(2)个体行为特征:目的性、社会性、自主性、连续性、持久性、可塑性。142、个体心理对行为的影响n n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和作出反 应几个阶段;个体行为过程是需要动机行为的过

7、程,如 饮食、工作等。n 个体心理因素包括知觉、动机、态度、价值观 、个性、气质、情绪等等,这些心理因素都直接 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行为。15n(1)知觉与行为n感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中产生 只属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n知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中产生 对事物各种属性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应 。n为什么知觉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认知,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这个世界是人们感知的世界, 这对行为来说十分重要。16引起知觉差异的因素:客观因素u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u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u知觉对象的组织结构主观因素 u选

8、择性 u需要 u成见 u思想方法的错误:第一印象作用;晕轮效应;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定型的作用。17n晕轮效应“以点带面效应”人们往往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如智力、社 会活动力、外貌等),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价。 n第一印象 总体印象n晕轮效应:我们的某一特定观点影响着我们的总 体观点。n实验:1、“聪明、灵巧、勤奋、实际、坚定、热情”。请对具备这些品质的人进行评价。18n2、“聪明、灵巧、勤奋、实际、坚定、冷酷”。请对具备这些品质的人进行评价。19n管理工作实践:在组织中,上级对下级正式的业绩评估时,晕轮效应 时常发生。 如经理对某个员工的某些方面给予高度评价 ,会认为该员工在其他方面也会很擅长

9、,于是,经理可能 也对该员工的其他方面给予高度评价。n晕轮效应可能解释了人们得到不同方面评价结果之间存在 高度关联性。发生这种情况时,评价结果就会缺少准确性 ,评价结果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n团队晕轮效应:绩效好事团体的功劳,绩效差不是团队的 责任,而是团队中的个别人表现差。又如对于个人所拥护 的球队的支持,球队成绩球员的责任。(产生感知偏 见)20n招聘面试面试官常常做出不正确的知觉判断,并且形成迅速稳固的早期印象。第一眼(0.1秒)即形成对别人的印象。n面试中,如第一印象是负面的,它们会比后面出现的相同(类似)信息获得更大的权重。n面试开始四、五分钟后,大多数面试官的决策几乎不会再发生变化。

10、即,面试中早期的信息远比后期信息权重高。n“优秀的求职者”,更可能因为他没有令人不满意的特点被录取,而不是因为他具有令人赞赏的特点而被录取。21罗宾斯观点(了解)影响知觉的因素:1、知觉者态度动机兴趣经验期望2、直觉目标或对象n新奇n运动n声音n大小n背景n类似n临近3、知觉情景时间工作环境社会环境22n(2)动机与行为n 组织行为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 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导向是寻求目标,满足 需要。动机是指满足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头或想法, 或者说是被意识到的活动或行为的诱因。它是行为的 直接原因,它驱动人们从事某种行为,规定行为的方 向。n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在原因和

11、直接动力,有 如下机能(职能):始发机能: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选择机能:使行为朝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 进行强化机能:行动结果的好与坏,会使动机重复或 不再出现233、个体行为疏导n 个体行为按性质分:正确行为错误行为;按影响分: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如何正确引导个体行为,使之与组织行为协调一致 ,纠正消极的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要研究的问题。n(1)个体行为的预测与控制n 行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 目标。行为科学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为分为两部分, 即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p59图3-4)u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谋求实现某种目标而做准备的 行为,也可以说是实现目标之前的行为,

12、即寻找目标的 过程。 u目标行为,是直接满足目标实现需要的行为,或者叫 从事目标本身的行为。 243、个体行为疏导(2)个体行为的引导n要引导个体知觉n要充分发挥和创造个性n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态 度n培养和塑造组织的价值 观(3)个体行为的协调n个体行为之间的协调:信息沟通方式、文化娱乐 方式、思想教育方式。n个体与群体、组织之间的协 调:在组织或群体内部建立起 崇高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观 ;鼓励和弘扬正确行为。25三、个体行为规律举例n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华裔奚恺元博士对 人们的幸福感、满意度 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 1. 送礼比给员工奖金好2. 送礼比给员工奖金好3. 工资公开不如不公

13、开4. 小奖不如不奖5. 小罚不如不罚6. 11、鼓励什么就表扬什 么6. 慢奖不如快奖7. 不给选择比给选择好8. 晚说不如早说9. 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10.能用的不如不能用的12、禁止什么就批评什么26鼓励什么就表扬什么n鸽子的秘密 1、管理人员看不到员工的优点,只盯着员工的不足 批评,伤害自尊心和上进心; 2、企业的管理传统倾向于批评,不善表扬严格 文化;“没有批评就是表扬”; 3、原因:(1)从注意力角度(2)从心理学角度(3)从成功心理学角度n批评禁止,表扬提倡。n表扬:行为影响感谢27n禁止什么就批评什么1、管理是严肃的爱2、批评可以惊醒他人3、把握好私下批评与当众批评“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诸葛亮)4、批评的步骤:行为影响期望28n【复习思考题】n1.华生主义与新华生主义各有什么特点?n2.如何理解和应用人的行为规律?n3.知觉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影响?n4.为什么说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n5.什么是目标导向行为?什么是目标行为?循环交 替地应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有什么意义?29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