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158451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全市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对策思考策思考为深入了解全市自实施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工作以来产业扶贫的成效,市委政研 室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精准扶贫的决策 部署,组成课题调研组,深入 XX、XX、XX 等县部分乡(镇),通过召 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方式,对全市产业 精准扶贫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 研报告。一、“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格局 全面形成按照市委、市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统 一部署,各县(市)加强政策引导,积极 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通过抓好试点示范 引领带动,深入推进“五位一体”产业精准 扶贫,取得了初步成效。(一)积极推进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 各县(市)加强与农信

2、社等金融机构的对接,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村民住房 财产权、林权等“三权三证”抵押担保融资 工作。目前,全市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贷 款 XX 亿元。在抓好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 款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加大对新型职业农 民培训,现已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XXXX 期, 培训 XX 万人次。通过培训促进农村贫困 劳动力就业脱贫,以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 户脱贫提供有力保障,确保每一个建档立 卡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实现就业创业, 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 目标,实现脱贫致富。(二)发展壮大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全市参与精准扶贫的农业龙头企业 XX 个, 涵盖特色种养、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电 商等

3、产业,通过联户带动、入股分工、劳 务输出、托管代养等方式,带动 XXXX 户 建档立卡贫困户,预计 2017 年每户贫困户 可实现增收 3702 元。如 XX 县围绕 XX 米 等县内优势产业,扶强一批龙头企业、合 作社和大户。全县 XX 米种植面积 14.54 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 1226 户种植 3675 亩,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增收 308.76 万元。 有 658 户贫困户参与企业贷款入股分红, 已兑现分红 80.8 万元。XX 县 XX 乡采取 “土地流转扶贫基地务工扶贫订单经营 扶贫”的“三位一体”的模式,引进 XX 食品 有限公司、XX 牧业有限公司、XX 农业发 展有限公司等

4、 6 户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 目前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 1 万 亩,标准化烤烟种植基地 7000 亩,生态经 济林果基地 1 万亩,林下种草养畜基地 4 万余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 1646 户,实 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合作利益机制全 覆盖,年可促进户均增收 1.5 万元左右,人 均增收 3400 元左右。(三)探索了一些助农增收扶贫路径。 各县(市)因地制宜、因业施策,抓好产 业扶贫路径设计,每一个产业都有一套精 准“施工方案”和“作战路线图”。如 XX 县 XX 乡 XX 蔬菜合作社以贫困户扶贫贷款 1500 万元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偿还贷款、支付利息,并对社员进行保底分红,

5、 贫困户年均分红 4000 元,带动了 404 户建 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全市按照产业、 资金、区域、对象、时限“五个精准”,分 别为烤烟、辣椒、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 定制脱贫工程。各县(市)还通过园区辐 射、合作带动、电商激活等办法,大胆探 索“党支部 +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龙头 企业+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农 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农村电商平台+ 贫困户”等帮扶联接模式,形成产业精准扶 贫的大合唱。(四)投入了一批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 金、积极争取金融融资、鼓励社会捐赠等 多种途径,建立健全了扶贫资金投入增长 长效机制。设立产业发展

6、担保基金,按照 每户不低于 5000 元的标准设立了产业精准 扶贫发展基金,引领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 贫。如 XX 县通过 1:10 的比例放大吸引金 融资金,撬动更多金融资金用于扶贫,缓解贫困户贷款难问题。初步统计,2015 年 以来至今年 11 月 20 日止,全市农行、农 信社、邮储银行已向符合评级条件的贫困 户发放小额扶贫信贷资金 7.09 亿元,直接 带动 15447 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五)促进了一批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贫困户通过入股、打工、租种、领养等多 种途径在产业精准扶贫中增收。如 XX 县 XX 乡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流转土地得 租金、农民务工得薪金、订单预购得订金” 的办

7、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已流转土 地 1.5 万亩,涉及农户 2158 户,其中建档 立卡贫困户 595 户,贫困户从土地流转和 劳务薪金中每年户均增收 1.5 万元以上。二、产业扶贫面临的突出问题虽然 XX 市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 成效,但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群 众自身素质等因素制约,仍然存在一些困 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 面脱贫、全面小康的进程。(一)帮扶部门资金整合力度不够。 当前精准扶贫在如火如荼开展,各级党委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都有帮扶任务,都 会或多或少投入一定资金、物资到贫困地 区开展帮扶脱贫。但是由于一些部门之间 缺乏配合协调,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 门

8、之间合力不够,统筹协调能力弱,互助 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使得扶贫资金使用 呈现“碎片化”,发挥的作用有限,总体效 益不高,难以形成资金合力。加之,村级 集体经济薄弱,缺乏稳定收入来源,不能 有效带动群众受益。(二)产业扶贫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一是产业带动能力弱。大部分贫困村“一村 一品”没有完全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明 显,优质品种比例较小,缺少能够长效增 收、脱贫致富的特色效益产业,农业产业 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还未能体现。“新型经 营主体+农户”的产业带动模式仍处于起步 阶段,多数仍是劳务用工,带动能力不强, 产业扶贫成效不明显。二是技术服务能力弱。各县(市)农技队伍人员偏少,专职 开展农业

9、技术服务不够到位,尤其是特色 产业技术人才缺乏,新技术、新品种引用、 推广力度不大,菜单式的技术服务更是难 以落实。三是信息、市场等要素制约。产 业没有形成规模,营销市场和产业经纪人 体系不够健全,市场信息不灵,农产品运 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除此之外, 特色果菜产业发展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较 大。(三)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现 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 交通、水利等支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点多线长面广,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 际需求,贫困村群众靠天吃饭的现状还没 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金融资金发挥效益 程度不强。金融资金额度较低,对经营

10、主 体扩大规模作用不大,对没有基础的贫困 户发展产业帮助作用小。一些新型经营主 体扩大生产、发展集约经济缺资金但有技术,而不少贫困户享有小额扶贫贷款却无 技术无产业,虽有不少新型经营主体+贫困 户开始联合,但紧密度不高、不系统、不 完整,效果不明显。(四)产业扶贫带动作用成效不大。 当前,扶贫以被动“输血”为主,产业发展 水平低,主导产业不明显,没有完整的产 业链条,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撑,产业扶贫 成效不显著且持续性较差,贫困地区主动 “造血”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多数贫困村 经济结构单一,外出打工人口较多,土地 丢荒现象严重,贫困户老弱病残多,受教 育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 营能力弱

11、,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三、对加快产业扶贫的建议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精 准脱贫的突破口,是确保贫困户精准脱贫 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的最有效方法。(一)坚持规划先行,把准产业扶贫 的方向。结合农业资源禀赋,加快培育一 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 产业,科学制定产业扶贫规划,要立足贫 困乡村的地域特点、基础条件和贫困人口 个性化需求,注重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 规划和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相衔接,自下 而上,精心设计,科学论证,长短结合。 既要立足第一产业,联结二、三产业,实 现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连片开发,又 要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一乡一业

12、、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实现差 异化发展。(二)坚持市场导向,激发产业扶贫 的动力。扶贫产业发展的成败最终取决于 市场这支无形之手。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 的关系,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市场规 律,掌握市场动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 的决定性作用,切实提高规避市场风险的 能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 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分析市场供需变化和产品价格走势,选准发展前景好、预期收 益高和区域性、特色性显著的产业项目。 要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 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产 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拉长扶贫产业 项目链条,加强信息引导、产销对接和科 技支撑,着力引进和建办一批农副产

13、品加 工企业,走全产业链发展道路,促进扶贫 产业项目可持续。(三)坚持特色发展,提高产业扶贫 的命中率。要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 群众意愿选择扶贫产业和市场主体。各县 (市)贫困乡村要依托优势资源、特色主 导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林 则林,宜工则工,精心选择区域特色脱贫 产业。加大县(市)乡统筹力度,大力推 进“数村一品”、“多乡一业”的特色产业体系 建设。要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以短 养长、以长补短的产业发展思路,提升产 业扶贫的质量和效益。要延长产业链条, 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市场主体参与精准扶贫 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市场主体产业项 目名录和

14、有条件实施产业脱贫的贫困户数 据库,搭建产业精准扶贫服务对接平台。 在产业项目落地过程中,采取转让、入股、 出租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切实保护好农 民的利益。对参与扶贫的龙头企业、家庭 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实行市、县市领导挂 钩联系制度,进行信用评估和扶贫效益评 估,建立黑红名单,加大失信成本,保障 贫困户利益不受损害。对假借扶贫之名, 行坑农害农之实的不良商家,一经发现, 要严厉打击。(四)坚持利益共享,唱响产业扶贫 的大合唱。牢固的利益联接机制是实现产 业扶贫持续发力的稳定剂。要把共享理念 贯穿到扶贫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引导贫困 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加强合作,建立 更加紧密的利益联接关系,试行

15、开展资源 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 改革工作,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等形式,推动农 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变股权, 让沉睡资源活起来;采取集中投入、产业 带动、农民受益等方式,实现资金使用的 效益最大化,资金变股金,让分散资金聚 起来;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让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提高农民在土 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实现增收致富, 农民变股民,让农民富起来。(五)坚持机制创新,激发产业扶贫 的能量。要调整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功能,撬动更 多社会资本,参与贫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要探索开展互助资金产业化

16、管理试点,实 现扶贫资金专业管理、精准投放、循环使 用、收益持续,解决好谁来用、怎么用、 如何管等问题。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逐 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订单农业和 农业设施设备抵押贷款试点,缓解贫困地 区新型经营主体抵押物不足问题。要探索 建立“银行+政府”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户和带动主 体的支持力度。要优化贴息贷款发放方式, 建议将政府贴息贷款直接发放给参与精准 扶贫的市场主体,改变农户无承担风险能 力不愿贷、市场主体有一定承担风险能力 而不能贷的状况。要创新保险扶贫手段, 探索开展农产品产量保险、扶贫小额贷款 保证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试 点,降低扶贫产业经营风险,为建档立卡 贫困人口提供优质便捷的保险服务,增强 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构筑贫困地区产业 发展风险防范屏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