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134136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柳宗元 释题: 本文标题诙奇,出人意料,颇有悬念。 王参元是鄜坊节度使王栖曜的小儿子,作 者柳宗元的朋友,朋友家里“失火”,生活 失去着落,作者不去劝解、安慰,反而要“ 祝贺”,实在是“奇特尤甚”。 朗读、疏通文字第一节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信储存的粮食或其他物资 最后;却改变完全了解“然 ” 全是的原因获悉王参元失火消息后,作者的心理活 动是什么? 骇 疑 喜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 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全文 总纲足下勤奉养,宁朝夕,惟恬

2、安无事是望也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朗读、疏通第二节文字只盼望全家平安无事(宾语前置句 ) 竟然使震惊因为或许, 也许作者惊骇的原因是什么?突然而至,滫瀡不给。 骇是听到不幸消 息的自然反应。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朗读、疏通文字第三节恒久;长久不变 却 遭到艰难,受到惊吓见到光明(名做动) 这个道理即使认为有人“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焉, 乃始厄困震悸劳苦变动

3、,而后能光明” 这 几句话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请同学们想一 想,在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文章在思想上与之对 应?有没有寓言或名言说明这个哲理?有没有实例 证明这个观点? 孟子二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 )1、“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必然要为你开启别一扇门”。 2、塞翁失马 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太史公自序“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 明,厥有国语;孙子

4、膑脚,兵法修 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 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 昔西伯拘羡里,演周易;孔子扼陈、蔡,作 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 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也。 -太史公自序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疑?“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柳宗元认为长时间的等待,对于一个有志向 抱负的人而言是一种折磨,一种生命消耗。看看 王参元目前的处境,柳宗元并不认为“火灾”与“ 大有为”“能光明”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另外,柳宗元自身也命运多舛,对这类说法 有一定的认识与思考,因此他

5、表示不解,表示怀 疑。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故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朗读、疏通第四节文字按照做官超出来显贵的地位(形做名 )爱惜自己清白名声的士人(定语后置句 ) 之于因为认为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

6、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朗读、疏通第五节文字大概偏爱只是对皇帝劝谏、上疏等。奋,逞 来;申明;郁闷很,非常;遗憾平素因而被世人把这种猜疑凌驾在自己身上意动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王参元不能施 展才能? 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从侧面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反映了社会贿赂公行、猜忌横行、俗见 混乱、积毁销骨的不合理现象,流露了 作者对怀才不遇之士的深切同情。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

7、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朗读、疏通第六节文字现在幸而被一场大火烧得精光全烧黑,烧红,名做动才;显示明白被污辱那真相了解您比得上给那授予官职即使之前;畏缩难道在这方面,我对您有 很大的期望最后;却作者大喜而贺的原因是什么,“喜” 从何来?他的观点能成立吗?天火涤荡,显白不污。“天火涤荡”掉什么?财产、嫌疑究竟是什么“显白不污”?才能天火可以“黔其庐,赭其垣”,但是天火不能 “黔其才,赭其志”。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 参元家失火,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 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 慰和祝福,观点能够成立。王参元能否因此而得

8、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你认 为他的命运会因此改变吗? 当时社会的积弊丛生。小人当道、积毁销骨,连柳宗 元这样得耿介之人甚至做了监察御史之后说话也无济于事 ;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猜忌横行;“位卑则足羞,官盛 则近谀”;“廉名之士不敢称善”可见舆论环境不正常,廉 名之士不敢行公道之事,不能振拔于流俗,更是可悲可叹 ;君主不贤明,社会黑暗。官场口诀:一笔好字,二等才情, 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套清曲 ,九品头衔,十分和气。 柳宗元不可能意识到这是制度的问题,他以为妨碍王 参元施展才能的只是“嫌疑”。如今一把天火终于烧去所有的嫌疑,柳宗元怎能不为 之而大喜,怎能不为此而恭贺王

9、参元?最后作者进一步阐 述自己“吊以贺”的理由。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朗读、疏通第七节文字说和古代的有些不同慰问它有以异乎古 柳宗元声明自己上面所说的是愤激的反 话,做的是“反事”,并不是真得希望朋 友家遭遇火灾而倾家荡产。 只是意图借这常人看来十分“别扭可笑” 的想法来有力地抨击不合理的社会风气 。 作者引用古人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 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

10、 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 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据史书记载,曾参孝行约有这么几件。第一件:据搜神记记载,曾参陪同老师 孔子在楚地。忽然心跳加速,曾参认为这是远在 鲁国的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辞别孔子奔母处。见 到母亲后,他才知道,母亲因思念自己,便去咬 自己的手指。母子连心,故曾参有感应。当孔子 知道此事后,感慨道:“曾参之孝,精感万里! ”这件事与元代郭居敬所著二十四孝之记述 略有不同,该书上说曾参去砍柴,家中来了客人 ,曾母咬手指呼唤曾参速归。有诗曾曰:“母指 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不过两个版本皆可冠名为“啮指心痛”。 第二件:齐国打算任命曾参为

11、卿大夫,被曾参拒 绝。他的理由是:“吾父母老,食人禄则忧人事 ,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也。”曾参不去外地为官 ,就是为了能够在双亲身边尽一片孝心。 第三件:孝子传记载,一次,曾参吃鱼, 当他品出美味后反倒将口中的鱼肉吐了出来。对 此,与他一起进食的人极为费解,问他这是怎么 回事,曾参说:母亲在世时,没吃过鱼,不知鱼 的味道,而如今我却在这里享受,于心不忍啊! 从此他终生不再吃鱼。 作者引用古人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这两位儒家杰出人物的言行都体现了一种精神追 求,一种生活境界。柳宗元引用这两位古代贤人 的事例,目的是鼓励朋友要学习先人的安贫乐道 、“忧道不忧贫”的高尚品德,以此来提高自己的 志趣。这

12、两处典故的引用把自己的劝慰、朋友的 想法和盘托出,语言简洁但富有趣味。柳宗元这种看似违背常情的作法, 实则是愤世嫉俗。王参元遭到诽谤而不 得伸,赤贫如洗后便没有了可造谣的借 口,才能得到公平待遇。作者借此既同 情、安慰了朋友,又鞭笞了那些在朝的 卿士,挞伐了那些谗言伤人的小人,也 抒发了自己受谗遭贬的郁愤。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都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 朗读、疏通第八节文字写非常好写文章限制趁着 从南边(名做状 )总结 文章以“骇疑喜”为脉络,先从常情 处说,却不以常语论之,“终喜”是本文主旨 所在,出语奇警,淋漓畅快,去情似远而入 理则彻,从而以至深至切的道理代替了平俗 空泛的虚言妄语,又以至悲至痛的笔触表达 了对世俗的感愤,字里行间充满了鄙夷之意 。最后以颜、曾安贫乐道的典故启其自守, 把“贺”的主题提升到精神修养的高度来强调 ,前后议论相为照应,浑然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