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柳青镇文化 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083936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杨柳青镇文化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天津杨柳青镇文化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天津杨柳青镇文化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天津杨柳青镇文化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天津杨柳青镇文化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杨柳青镇文化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杨柳青镇文化 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津杨柳青镇民俗与文化天津杨柳青镇地处京畿要冲,系西青区政府驻地,是该区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境域位居津城西厢,东临该区中北镇、杨柳青 农场,西有张家窝镇,西南接辛口镇,西北连武清区,北临北辰 区。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镇政府辖 有25个行政街村、29个居委会,总人口11万,是天津市与环渤海 经济区最大的乡镇。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杨 柳青镇有丰富民间艺术。同时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休 闲旅游业发展迅速。杨柳青镇的民俗气息十分浓郁。小镇旧 有戏楼、牌坊、文昌阁,称为杨柳青三 宗宝。清代有津门著名的崇文书院及古 寺院40余座,现尚存普亮宝塔、报恩

2、寺 、白檀寺遗址等。位于镇中1875年建成 的有华北第一民宅之称石家大院以其规 模宏大、建筑华美而驰名华北。这些文 化遗址与古朴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 古运河风光共同构成了杨柳青淳美的风 俗画卷。 古 镇 风 采著名景点华北第一民宅杨柳青石家大院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全宅共18个 院落,278间房,修建时耗费白银30多万两。石家大院以精美的砖 、石、木雕特色最为精绝,在全华北也称为“三绝”,这也是清代津 沽豪富住宅常见的做法。目前,石家大院是迄今华北地区最好, 规模最大的民宅建筑之一,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近代优秀 建筑。在天津,提起杨柳青的石家大院,百姓也

3、是如数家珍。早在百年前天津 地区就曾流传有:韩、高、石、刘、穆、黄、杨、张等八大商家的说法 。八大家的形成与出现,不得不说与明清时期天津海运的兴旺有着密切 关联。粮米盐业的发展使得早先祖辈从事漕运的船工,先后逐渐发展、 发达起来。石家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祖辈贩运粮棉,利润丰厚,置 房买地,重利盘剥,一度财势显赫,声名遐迩。石家当时在杨柳青已有万亩良田,遂有“石万千”之名。 石家大院戏楼:建于1875年,主要用做办堂会,整个建筑为全木构造, 建造时没有使用1根铁钉,这也堪称“华北民宅一绝”。值得一提的是,石 家大院戏楼是一处集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古建筑。它“冬天暖,夏天凉 ”、“楼里唱戏,马路

4、上叫好”(因为它有回音壁),相比较而言,在全国来 说中式戏楼当中也是保存比较好的一个。戏楼内部:戏台上、下场门内为演员休息间,现存放有戏袍、头冠若干 ,一侧供奉着与“梨园行”颇有渊源的唐玄宗李隆基像。穿过红彤彤的大 红灯笼向窗外望去,仿佛还能在空中寻得一丝悠远的喧嚣。感受整个大 厅,似乎也弥漫着旧时封建大家族生活奢靡的气息。当年孙菊仙、余叔岩、谭鑫培等著名京剧艺人都曾在此献艺,场 场必是灯火辉煌,热闹异常。影视剧组在这里不但可以拍摄堂会 的场景,也可以作为家庭大厅堂全景的拍摄场景。金粉世家 中就有一组传统结婚习俗的“婚宴”戏在这里拍摄完成。戏楼内的灯笼民间艺术中国非物质遗产:享誉中外的杨柳青年

5、画杨柳青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 年画、山东潍坊年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杨柳青年画的历史渊源: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位于天津市西20公里)的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 元末明初,当时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 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 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 展。杨柳青年画从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杨柳青年画的画 样(粉本)有几千种。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时期,杨柳青镇的戴廉增画店一 年生产的成品就达2000件,每件500张,共达百万幅。当时,杨柳青全镇 连同附近的30多个村子,“

6、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店 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第二次鸦片战 争以后,杨柳青年画走向衰落。1926年,霍派五世传人霍玉棠创建了杨 柳青镇最大的“玉成号”画庄,杨柳青年画渐渐走向复苏。解放后,周恩来 总理还曾亲临视察并给画庄寄来急需的藤黄原料。“文革”期间,杨柳青年 画改为胶版印刷,传统工艺濒临绝迹。天津杨柳青年画霍派第六代传人霍 庆有(霍玉棠之子)从20世纪80年代起,继承父志,利用近三十年的时 间苦心钻研勾线、刻板、刷画裱等传统技艺,掌握了全套杨柳青年画工艺 ,成为天津一带唯一的勾、刻、刷、画、裱“五项全能”的杨柳青年画艺人 ,使得曾几近绝迹的

7、木版手工绘制的杨柳青年画得以复苏。如今,“玉成 号”画庄已建成为家庭博物馆,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人文景点。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 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 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制 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 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 斓与工艺性,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在中 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 北柳”。天津杨柳青年画民间年画作坊作坊内的工匠师傅们画师作画民俗展会上的杨柳青年画民俗文

8、化杨柳青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灯节,都会举行民俗文化文化活动,一般是会(高跷、秧歌之类的民俗表演)和灯展。 每年春节期间,杨柳青都要举办庙会。白天耍狮子、舞龙、 踩高跷、跑旱船,锣鼓锵锵、彩旗翻飞,各道花会各显其能;晚 上红灯、彩灯、吉祥灯、故事灯争奇斗艳,古色古香,各色 烟花腾空绽放、流光溢彩,古镇广场街道游人如云,如醉如痴。 似置身于辛弃疾所描写的千年前南宋都市上元节的场景。古镇夜景: 杨柳青夜景文化与社会背景千年古镇正在受到威胁杨柳青镇隶属本市西青区,为津西门户,自北宋就已初 步形成聚落,元代以后随着南运河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逐 步成为南运河沿岸的重要码头和物资集散地。杨柳青开埠建镇10

9、00多年来,积淀了悠久的运河文化、大院 文化、年画文化、民俗文化,是以北方民居、民俗和民间艺术为 特色,具有千年历史的运河古镇,这里文脉昌盛,并以商业发达 名噪华夏。2008年,杨柳青以其独特的生态文明、文化魅力与经 济活力,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较快,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受建设 性破坏的威胁较大,城市风貌的趋同性导致地域特色、运河特色 的缺失。寻找杨柳青镇区总体保护框架为“一区、三轴、十二 点”。一区:名镇的保护范围。三轴:镇区北部、依托 子牙河的生态景观轴线;镇区中部,依托南运河并贯 穿镇区的历史文化轴线;纵贯镇区,依托柳口路的综 合发展轴线。十二点:镇区范围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及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京杭运河(杨柳青段 )、石家大院、文昌阁、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 、旧火车站、普亮宝塔、准提庵等。思考:1.当代人如何保护民间传 统艺术与民俗文化?2.作为天津人你对杨柳青 古镇的发展有何看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