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概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336 上传时间:2017-03-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旅游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生态旅游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生态旅游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生态旅游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生态旅游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旅游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概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理:潘颖君 生态旅游概述 2008 年 5 月初 2 目录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 生态旅游的特点和类型 生态旅游的原则 生态旅游与其他相关旅游的关系 生态旅游的作用和影响 3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 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 他指出,“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因此,自然景物不能受到损害”。 4 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关于其定义国内外还有较多说法。 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 1994年在制定其 国家旅游战略 时候,由 持续发展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综合 。指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并

2、制定了涵义广泛的生态旅游概念框架。见下表 5 6 谢贝洛斯 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赏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受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生态旅游的概念 7 国际生态旅游学会( 1993)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的概念 8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 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生态旅游的概念 9 卢云亭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系教授,多年来,

3、他一直从事旅游地学和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并指导旅游地理专业研究生。 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 10 生态旅游概念在两个方面已明显达成共识: 一是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旅游 二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 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是生态旅游的基本科学含义。 11 依据内容,分为 定向于 持续发展目标 的生态旅游概念; 定向于 市场和消费行为 的生态旅游概念; 定向于 行为规范 的生态旅游概念。 这种分法有助于人们对生态旅游不同途径的经营利用。 12 第一, 生态旅游的对象 是

4、自然区域,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文化; 第二, 旅游者的行为 不对或尽量少的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生态旅游的内涵 13 第三, 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 ,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力,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 第四,生态旅游应具有生态环境的 教育功能 ,能提高甚至改变游客的环境观和生活方式。 生态旅游的内涵 14 生态旅游的特点 自然性 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 保护性 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比如,旅游的交通要求以步行为主,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掩映在树丛之中,提倡帐篷露营。要避免大兴土木,将旅游对自然景观的损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15 生态旅游的特点

5、参与性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还要求他们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6 生态旅游的特点 高品味性与普及性 以往的生态旅游限于特定阶层人员,现在有越来越多人参与。 计划性与专业性 生态旅游的计划性具体表现为小规模、低密度、分散性强和一定的专业性。 17 生态旅游的类型 1991) 一方面分为 中坚型和热衷型 生态旅游, 一方面又划分 为主流型或随意型生态旅游。 18 生态旅游的类型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管理局在生态旅游划分时,根据资源开发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强度不同,

6、采用 0 5级的 6级分类系统。 0级 、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19 生态旅游的类型 1995)划分生态旅游为积极主动型和消极被动型两种。 2000)和 软性( 20 生态旅游的原则 小规模。 重质不重量。 局部开放与管制。 联结并保护当地文化与环境。 科学的监测。 21 生态旅游的原则 准许行为与可接受程度的制定; 借助旅游规划与管理技术,辅助保护区的经营管理; 保护第一原则; “双赢”策略;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多元化原则; 教育的观念; 使用者付费的观念。 22 生态旅游 与其它相关旅游关系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 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 大众旅游作为一种大众

7、化的消费方式,主要特点是旅游者人数众多,旅游线路为大家所熟悉,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旅游经营者往往采取薄利多销的方针。 23 生态旅游 与其它相关旅游关系 生态旅游与替代性旅游 生态旅游与社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与探险旅游 探险旅游( 常指到受人类干扰较少的原始自然环境中去,通过在有一定危险性的环境中磨炼获得个人价值的再创造和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认可。 背包客 24 生态旅游 与其它相关旅游关系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 首先,尽管生态旅游者与传统旅游者有时利用相同的自然区域,然而其态度、兴趣明显不同。 再者,生态旅游所需条件不同于传统旅游,如其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 1/4左右。 表 42

8、5 生态旅游的作用和影响 生态旅游的积极作用: 对旅游业与旅游目的地的作用 对旅游者的作用 对社区的作用 26 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 生态旅游的定义存在滥用、误用以及泛化的现象 李维长( 2000)列举了一些生态旅游开发对当地社区带来的不利影响: 破坏生态环境完好但脆弱的生态旅游景区; 采用强制手段将当地居民驱赶出生态旅游区; 生态旅游区中出现大量的垃圾; 27 生态旅游规范 作为旅游者,应该: 按照景区管理人员及自然保护人员的吩咐,不接近、不追逐、不投喂、不恐吓动物等;对野生植物,则要自觉不踩踏;对于被保护生物及制品,不采集、不购买、不携带;要本着支援当地人生活、有利于物种保护的态度,购买经认可的纪念品;不乱扔垃圾,不污染水土,积极参加保护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 28 生态旅游规范 作为旅行社和导游,应该: 对于旅行组织策划者及导游来说,则要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意识,要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尽量避开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对于那些对自然生态资源只想利用而不重视保护或接待体制不完备的地域,即使他们有意安排招徕生态旅游,也应极力加以回避。 29 生态旅游规范 作为保护区管理者,应该: 对于自然生态地域(保护区),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不同要求,减少使用机动交通工具,提倡畜力、人力、自然能交通工具或徒步旅行,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污染 30 嗨!時間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