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320 上传时间:2017-03-1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7.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7 人类娱乐活动与动物保护 人类利用 动物 从事的娱乐活动 ,包括 生态旅游、动物艺术品、狩猎、垂钓渔业、动物表演、动物竞技 等诸多方面。 讲 课 内 容 生态旅游 动物艺术品 狩 猎 渔 钓 动物的表演与竞技 1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美学价值的一种活动。 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它涉及到 狩猎、垂钓、动物纪念品、餐饮业、旅馆、交通 等诸多领域。 生态旅游 是 “ 到大自然中去,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从事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 。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是以 生态保护为前提 ,并以 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 的一种求知求新的 高层次旅游 。 美国 是生态旅

2、游活动开展得最好的国家,每年有 2000多万人至少要打猎一次, 780万人到野外对野生动物摄影, 4900多万人到野外观赏野生动物。 美国 1991年到野外观赏、摄影、投喂鸟类和其它动物的爱好者人数超过了 7600万人,共消费181亿美元,为美国带来了 400亿美元的经济活动,提供了 家和州的税收达 30亿美元。 中国 的生态旅游也正在快速兴起,年旅游人次近2500万人次,年总收入估计在 中国旅游年邮票 1997年为中国旅游年 , 邮电部发行邮票一枚 , 图中的铜奔马为国家旅游局的标志 保持自然生境的原始性 : 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回归自然,放松自己 ,让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

3、的亲和力,尽情享受旖旎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因此,生态旅游开发应当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尽量减少人工设施和建设。 旅游环境承载力控制原则 : 生态旅游同传统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强调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因此生态旅游被公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旅游方式。但要求游客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开展生态旅游的原则 依法开发的原则 : 自然保护区里有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的自然遗迹,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和避难所,拥有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开展生态旅游的活动必须遵循相应的保护法规,坚决贯彻 “ 保护第一、旅游第二 ” 的原则,做到保护和开发并进。 社区居

4、民参与的原则 : 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生态旅游,使社区居民受益。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 游憩密集区 游憩缓冲区 核心保护区 服务社区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分区规划模式 可以解决一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 可以发挥利用和其潜在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 是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生动课堂 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2 动物艺术品 动物的 形象、神态和生活习性 ,常常能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和很高的观赏价值。 摄影和绘画 是最能表现野生动物美感的,它们能充分表达出野生动物的文化美学价值和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动物艺术品包括动物的标本、动物的蹄角、动物的牙齿、动物的骨骼、鸟类的卵等。 鹤邮票 为保护鹤类 , 1994年中美两

5、国联合发行邮票 , 图案分别为美洲鹤 (黑颈鹤 ( , 后者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中国褐马鸡邮票 中国猛禽邮票 中国红腹锦鸡邮票 澳门鸟类邮票 大象脚工艺品 动物工艺品 3 狩 猎 狩猎是伴随人类进化的一种传统活动,也是利用动物资源的主要方式。 不合理的狩猎方式对动物资源的破坏性很大,很多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资源已经不再有狩猎意义;很多特有、珍稀种类的数量锐减,成为濒危野生动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野生动物狩猎业也在发生变化。 现代运动狩猎 的最基本特点是狩猎者以 科研、旅游、娱乐、运动、消费等为目的 ,而 不是以获取野生动物产品或商品为目的 。 传统狩猎业与现代狩猎运动业比较 传统狩猎

6、业 现代运动狩猎业 狩猎目的 获动物产品或出售商品 娱乐、消费、不为获利 狩猎日期 没有规定 严格规定猎期 狩猎量 无限制 严格限制狩猎量 狩猎对象 任何有经济价值的物种 严格限制物种和个体 狩猎场所 任何野生动物自然栖息地 严格限制的规定区域 狩猎手段 任何手段,如枪、套、铗 一般限制为枪猎 狩猎成本 很低 很高 狩猎人员 专门猎民,或其他人员 任何经培训的消费者 狩猎业管理 粗放管理或无组织计划 集约管理,有组织规划 狩猎原理 可取代死亡=狩猎剩余量不可取代死亡野生动物死亡 部分常见狩猎动物的繁殖情况 狩狩 猎猎 动动 物物 年产的窝数 每窝产仔数 妊娠期天数 哺乳天数 繁殖力 (只数)野

7、野 猪猪 2 4 6 1 0 5 1 2 0 6 7狍子 1 1 3 270 5 0 1 2 0 1 2黄鼬 1 7 8 30 4 5赤狐 1 5 6 30 30 2 3沙沙 狐狐 1 3 5 5 0 6 0 2 3貉 1 4 7 60 60 2 4狗獾 1 3 4 2 1 0 3 3 0 2 3猪獾 1 2 4 6 0 7 5 1 2旱獭 1 4 5 30 3 4麝鼠 2 3 5 7 25 30 8 1 0草兔 2 3 2 6 60 20 3 5灰鼠 1 2 4 5 3 0 4 5 45 3 4花鼠 1 4 5 3 0 3 2 3 4常见动物狩猎期 狩猎动物 狩猎期 赤狐 11月下旬 紫貂

8、11月下旬 貉 11月中旬 野兔 11月中旬 松鼠 11月末 野猪 9月 狍子 10月 黄羊 10月 野鸡 9月 方) 野鸭 9月 方) 10月 方) 狩猎的工具 猎枪 是狩猎的重要工具,种类很多,性能各异。依动物种类、个体大小、生活环境而采用不同的猎枪。按子弹的类型分:霰弹枪、膛线枪和两用枪。按枪体类型可分:单管枪、双管枪、三管枪和四管枪。 猎犬 是驯化后专门帮助人类狩猎的。大体可分:狙击犬、灵犬、向导犬、追逐犬等几种类型。 . 猎套 是利用马尾、尼龙绳、铁丝、油丝绳等材料制成各种套形,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狩猎工具。制套的材料、套的大小、使用方法均因猎捕对象不同而异。 猎网 是捕捉小型兽类常用

9、的工具 猎禽 是人类经训练用来捕捉猎物的野生猛禽,如金雕、苍鹰、雀鹰、游隼等。猎禽适合于平原地区狩猎,在华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使用较多。 金雕 是一种很大的鹰,体重在 公斤,体长近 1米,展翅长度达 2米,巢筑在高树或峭壁上,全国都有分布,训练后可以猎捕雁、黄羊、狐狸等。 苍鹰 为中型猛禽,体长半米左右,巢筑在高树上,分布遍及全国,训练后可捕捉野兔、野鸡、野鸭等。 雀鹰 比较小,体长 40厘米左右,高树筑巢,分布遍及全国,训练后可捕捉鹌鹑、斑鸠等。 游隼 体长也是 40厘米左右,分布遍及全国,训练后可以捕捉各种中小型鸟兽。 狩猎的方法 首先需要通过足迹、粪便、痕迹、卧迹、食物残渣、毛等找到野

10、生动物。 枪猎 是狩猎野生动物的最方便、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使用各种不同型号的猎枪来狩猎动物,又可分为:巡行猎、围猎、追赶猎等方法。 犬猎法 是利用猎犬直接捕捉小型动物或大型动物的幼体。 网猎法 是一种成本低、消耗小的很好捕捉方法,主要来是捕捉小型毛皮兽类。 套猎法 是各种套来捕捉野生动物,是狩猎工作中最简单、最常见的方法。 还有如 夹猎法、笼箱猎法、陷阱猎法、洞猎法等等。 4 渔 钓 钓鱼 是人类一项历史悠久和源远流长的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已成为人类娱乐的一种形式。 可供渔钓的种类包括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鳊鱼、鲶鱼 等多种淡水鱼类,以及黄鱼、带鱼、比目鱼、鳕鱼等

11、海洋鱼类。 渔钓资源的保护 : 垂钓渔业是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也是陶冶人的 情操、锻炼人的意志的一种活动 。 钓鱼的管理应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为主要目标。 组织各级协会,协助办理 钓鱼许可证 ;按国家法律允许的 方法 、使用的 工具 各种 钓鱼规定 进行钓鱼;在规定的 时间和季节 进行钓鱼;对珍稀鱼类应禁止垂钓。 渔钓的工具 钓鱼的工具主要包括 鱼竿、鱼轮、鱼线、鱼钩、鱼坠和鱼漂 。 鱼竿 的作用是扩大垂钓的面积和增加鱼线的长度,并借助于鱼竿的弹性,缓冲鱼上钩后的挣扎力。 鱼轮 是通过放线和收线,起到缓解鱼的反抗力的作用。 鱼钩 是直接与鱼接触的工具,形状和规格各异,有的钩尖带有倒

12、钩,以防鱼的逃脱。 鱼坠 的主要功能是增加鱼线的重力,甩动时增加离心力,与鱼漂配合可以使钩饵停留在不同水层,稳定鱼漂,垂直鱼线。 鱼漂 是悬浮在水面的装置,可以显示钩饵沉落水底的准确位置,可以在水面上观测鱼咬钩时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浮力作用使鱼钩处于不同的水层。 饵料 是垂钓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常分为诱饵(又称撒布饵)和钓饵(又称装钩饵)两种 。 渔钓的方法 了解鱼类的 基本生理和生活特性 (如 淡水鱼一般分上层鱼、中下层鱼、下层鱼 )。 选择适宜的 垂钓地点 。不同季节应有不同的选择地点(如 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南方 “ 冬钓阳 ” ,北方应 “ 冰钓 ” ) 要有一定耐心和毅力。 5

13、 动物的表演与竞技 无论是野生动物还是家养动物,通过人类驯化,建立特定的后效行为,都可参与各种表演或竞技运动。 如运动场上的各种 赛马、斗牛、赛犬 等;动物园内的 狮子、老虎、大象、海狮、猴、鹦鹉 表演,国内国际的信鸽比赛, 民间的斗鸡、斗蟋蟀、斗鹅、斗羊、斗猪 等等。 蟋蟀( 蟋蟀又名促织 。 养斗蟋蟀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 , 早在南宋即有专著 “ 促织经 ” 问世 。 养蟋蟀有 “ 八忌 ” :一忌酸气 , 易使蟋蟀卷须 、 垂尾 、 身虚至死亡;二忌香气 , 如香水 、 麝香 、 花香等 , 其香可使蟋蟀失去斗性;三忌酒气 , 酒后不可观看 , 否则蟋蟀走跳狂奔;四忌烟熏 , 吸烟时不可观看 , 不宜将蟋蟀放在火炉旁有烟处;五忌油盐味;六忌有强烈气味的果品;七忌药味 , 尤其中药、 农药;八忌有刺激性的物品 , 如石灰 、 化肥 、 硫磺等 。 斗牛图 中国东汉时代的画像石记载了当时的斗牛比赛的场景 , 与此同时 , 西方的古罗马帝国兴建了宏伟的斗兽场 , 以便观看奴隶与猛兽的角斗 。 民间的斗牛 民间斗牛 最浪漫的西班牙斗牛 西班牙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