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012451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培训n 孙士书n 2014-05-2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l l20012001年年1010月月2727日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会常务委员会第2424次会议通过次会议通过l l江泽民主席签署第六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江泽民主席签署第六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l l自自20022002年年5 5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l l20112011年年1212月月31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24次会议通过次会议通过l l胡锦涛主席签署第五十

2、二号令,自公布之胡锦涛主席签署第五十二号令,自公布之 日起施行。日起施行。立法背景 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问题突出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问题突出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多种所有制与发展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与发展市场经济 国企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用工制度改革与流动劳动者的形成用工制度改革与流动劳动者的形成 加入加入WTOWTO带来的挑战带来的挑战职业病防治法立法目的职业病防治法立法目的l l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防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

3、危害,防治职业病治职业病l l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l l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职业病防治法立法指导思想n n明确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权利义务关系n n职业病防治义务人职业病防治义务人用人单位用人单位n n健康权益主体健康权益主体劳动者劳动者n n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监管、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建立社会保障依法监管、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建立社会保障n n处理好三类法律关系,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处理好三类法律关系,政事分开、政企分开n n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n n政府与管理相对人(用人单位、服务机构)政府与管理相对人(用

4、人单位、服务机构)n n职业卫生服务提供者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服务提供者与用人单位n n发挥全社会的作用发挥全社会的作用行业自律、工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行业自律、工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n n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职业病防治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职业病防治活动n n控制最主要、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控制最主要、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n n接触粉尘、放射性、有毒有害作业接触粉尘、放射性、有毒有害作业n n按照职业病名单实施管理按照职业病名单实施管理n n适用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适用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 织(用人单位)织(用人单位)理论

5、上说,不包括没有职业危害的理论上说,不包括没有职业危害的 用人单位用人单位n n参照执行:其他单位参照执行:其他单位n n中国人民解放军参照本法制定办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参照本法制定办法职业病防治原理职业病防治原理l l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的特点 可预防而难以治疗:从源头控制可预防而难以治疗:从源头控制 人为性:规范用工行为,规范作业行为人为性:规范用工行为,规范作业行为l l疾病控制的公共卫生理论疾病控制的公共卫生理论 通过法律和教育手段,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实施综合防治通过法律和教育手段,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实施综合防治 策略策略l l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防治与与传染病防治传染病防治的区别的区别 治

6、理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治理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消除传染源(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消除传染源(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职业病防治原理(续)n n一级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病因预防(群体)n n预防、消除危害源头预防、消除危害源头n n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n n工作场所定期职业危害评价工作场所定期职业危害评价n n健康监护制度健康监护制度n n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n n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职业

7、病人的治疗与康复n n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职业病防治法目录职业病防治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1-13条)第二章第二章 前期预防(1420条)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2143条)第四章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4462条)第五章第五章 监督检查(6369条)第六章第六章 法律责任(7086条)第七章第七章 附则(8790条)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者履行保护健康义务履行保护健康义务主张健康权利主张健康权利政府监管部门政府监管部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前期预防n n立法意图:控制危害产

8、生源头立法意图:控制危害产生源头n n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 n工作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工作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n n法第十三条法第十三条n n条例第十一条:条例第十一条: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n n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危害控制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的危害控制n n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分类管理,综合治理n n一般职业危害与严重职业危害一般职业危害与严重职业危害n n普通职业危害与特殊职业危害普通职业危害与特殊职业危害n n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危害,积极治理现有企业危害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危害,积极治理现有企业危害建设项目业主建设项目业主前期预防(续)前期预防(续)建设项目管理建设项

9、目管理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施工施工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严重 的项目三同时三同时 控制效果评价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 术机构介入术机构介入职业卫生技职业卫生技 术机构介入术机构介入政府监管政府监管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n n立法意图立法意图n n明确劳动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明确劳动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n n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动者健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动者健 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任n n明确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明确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n n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

10、管理(续)n n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 n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任制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任制n n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落实责任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落实责任n n职业危害登记申报制度职业危害登记申报制度n n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n n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控制措施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控制措施n n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n n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n n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n n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过程中的防

11、护与管理(续)n n作业管理制度作业管理制度n n原材料和设备使用管理、内部规章制度、安原材料和设备使用管理、内部规章制度、安 全操作规程全操作规程n n对粉尘、放射性、急性职业危害的特别规对粉尘、放射性、急性职业危害的特别规 定定n n控制职业危害转移的规定控制职业危害转移的规定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用人单位劳动者义务:义务: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 时)时)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

12、所、培训教育)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职业病报告义务职业病报告义务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未成年工、女工保护未成年工、女工保护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用人单位劳动者权利:权利: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防护获得职业卫生防护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要求

13、改善工作条件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批评、检举、控告批评、检举、控告参与民主管理参与民主管理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l l定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定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 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接触职业危害接触职业危害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n n立法意图立法意图n n体

14、现保护受害者和职业病患者权益体现保护受害者和职业病患者权益n n理顺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体现公平、公正、公理顺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与现有医政管理法律法规衔接开原则,与现有医政管理法律法规衔接n n与现有职业病待遇规定和社会保障立法相衔接与现有职业病待遇规定和社会保障立法相衔接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n n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n n诊断机构条件诊断机构条件n n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 可的医疗卫生机构可的医疗卫生机构n n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 部门批准具有职业病部门批准具有职业病 诊断资格诊断资格n n诊断人员诊断人员n n执业医

15、师执业医师n n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 资格资格n n劳动者有选择诊断地劳动者有选择诊断地 的权利的权利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n n诊断原则诊断原则n n职业史、危害接触史职业史、危害接触史n n现场危害调查评价现场危害调查评价n n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 查查n n三人以上集体诊断三人以上集体诊断n n推定诊断原则推定诊断原则n n诊断证明书诊断证明书n n诊断医师共同签署诊断医师共同签署n n诊断机构审核盖章诊断机构审核盖章n n诊断争议鉴定诊断争议鉴定n n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专家库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专家库n n诊断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受理鉴定

16、申诊断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受理鉴定申 请请n n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及其专家抽取办法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及其专家抽取办法n n两级鉴定,省级鉴定终结两级鉴定,省级鉴定终结n n回避原则回避原则n n用人单位举证责任用人单位举证责任n n提供现场危害监测资料提供现场危害监测资料n n提供劳动者健康监护资料提供劳动者健康监护资料n n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n n保障方面的规定保障方面的规定n n疑似职业病人获得诊断保障疑似职业病人获得诊断保障n n职业病人待遇保障职业病人待遇保障n n就医、治疗、康复、工作安排就医、治疗、康复、工作安排n n经济补偿经济补偿n n费用承担责任费用承担责任n n用人单位变更时职业病人的安置用人单位变更时职业病人的安置n n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义务监督检查n n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