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011278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主讲:郭瑞立郭瑞立介绍 中国超级学习法的创始人 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 美国临床催眠治疗师 南京南博科学教育研究所 教育督导、首席讲师 爸妈在线心理研究所所长 爸妈在线江苏心理咨询中 心主任 著有:中国家庭成功教育亲子沟通的技巧超级学习法 超级学习法训练教程 超级记忆法等我们面临哪些困惑? 逆反心里,不听话; 嫌父母罗嗦; 不愿与父母沟通; 我们的解决方法是什么?父母的期待 罗森塔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超常人才专 家,研究方向:天才青少年的成因。“一个人经常被看成什么样, 经常被说成什么样, 经常被这样的对待, 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 指责式 讨

2、好式 繁忙不顾式 随你咋去式 真诚接纳式真诚接纳 如何做到? 每天观察思考孩子的优点,至少5以上。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1、敏感性;2、角色的不确定性。当孩子遇到困扰孩子放学回到家:“妈妈,我们的数学 老师就是不公平,我和小明的数学作业都 没做完,为什么老师只批评我不批评他!”假如你是孩子的家长,你怎么回答孩子? 会不会这样回答1、不要怨老师,好好反省你自己,下次好好把作业 做完!(命令) 2、下次再完不成作业,就是老师不批评你,我也要 惩罚你!(威胁) 3、你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批评你就是应该的。老师 批评谁是他的权力,你作为一个学生要为自己的 行为负责任。(教训) 4、你记住这次教训,今后

3、每天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 作业,老师一定会表扬你的。(建议) 5、我看老师是非常公平,老师不可能把所有没完成 作业的学生都进行批评,批评你也是批评他,批 评他也是批评你,批评谁都是应该的。(说服) 6、你总是埋怨别人,就是不会好好反省自己。(贴标签)7、你是最棒的,下次一定会完成作业的,老师也会 为你自豪的。(表扬) 8、你作业没完成,你自己觉得羞耻不羞耻?还好意 思说老师不公平,像你这样,一辈子都没有出息。 (辱骂) 9、老师批评你,说明老师很在乎你,你在老师的心 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作业没完成,老师都不 管你,那你才倒霉呢!(分析) 10、老师批评你也是为你好,老师也是普通人,不 可能十全

4、十美,你也要学会理解老师。(安慰) 11、老师是不是和他有亲戚关系?他的爸爸是不是 当官的?老师是不是平时也护着他?你再说说看 ,老师是怎么批评你的?他有没有骂你?有没有 打你?你有没有顶嘴?(询问) 12、别生气了,赶快去做作业吧,想想怎么把今天 的作业完成。(转移)亲子沟通的12个绊脚石 1.命令; 2.威胁; 3.教训; 4.建议; 5.说服; 6.贴标签; 7.表扬; 8.辱骂; 9.分析; 10.安慰; 11.询问; 12.转移。有效的回应方式 “你和小明你们的数学作业都没有完成,老 师没有批评他,只批评你,你感到心里不 平衡,是吗?”积极倾听的方法1、反馈孩子的语言:把孩子的话整理

5、后重复 给他听,孩子知道父母听到他的话了,有 被尊重的感觉。 2、标明孩子的感受:把孩子说话时的心理状 态讲出来,孩子感到你是理解他的,有被 理解 的感觉。积极倾听的方法:反馈信息标明感受尝试运用 孩子:我太笨了,总记不住数学公式,我 永远都没有办法记住那些公式。积极倾听 父母:有些数学公式总是记不住,你觉得 很沮丧。 孩子:是的。尝试运用 我们班一个男生自己不想学,还影响别人 ,下午自习课人家都在学习,就他一个人 在那说话,大家都特别讨厌他。积极倾听 自习课上你们班的一位同学说话,影响你 的学习,你感到心里很烦,是吗?倾听,最好的帮助 积极倾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情 绪是一种能量

6、,当孩子的这种能量被理解接纳的 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安全感 。 最好的帮助方式是:不帮助!把解决问题的责任 留给孩子,让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孩子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个解决问题 的能力是需要开发的。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某些行为干扰了父母,让父母的需 求无法得到满足,父母想要改变他的这种 行为。 有一天你的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到你家玩, 你们坐在客厅里面聊天,你的孩子要在客 厅看电视,他打开电视,把声音开得很大 ,让你和你的朋友无法谈话。 这时候你对孩子怎么说? 父母的回应1、“把声音关小点!”或“关掉电视,回你 自己房间去!”(命

7、令) 2、“再不调小点,马上让你看不成!”(威胁 ) 3、“客人在我们家说话,你不能把电视声音 开得那么大。”(说教) 4、“我和客人说话的时候,你应该把电视的 声音开得尽量小一些。”(建议)父母的回应5、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没看到我们在说话吗 ?(批评) 6、你怎么这么惹人厌烦!没有脑子啊!(辱 骂) 7、你是故意开这么大的声音来影响我们说话 。(分析) 8、在大人们说话时,你开这么大的声音是不 礼貌的。(教训)你信息 你信息的特点:1、语言形式上,以“你”字为开头;2、内容上,矛头指向孩子,要求孩子改变 自己的行为。当一个人被强迫改变自己的行为时,会产生本能性 的抗拒,导致冲突。我信息“你把

8、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我的心理很烦 ,我和你叔叔(或阿姨)在这谈话都听不 清楚。” 我信息的特点:指出孩子问题行为,说出你心中对这一行 为的感受,告诉孩子他的这些行为将会或 者已经给你带来的影响。我信息的表达方法是:行为+感受+影响尝试运用 晚饭后,你想静下心来赶写一篇文章,你 的孩子打开电视机看电视,声音开得很响 ,你无法集中思考。我信息“你把电视声音开得这么响,我感到很烦躁 ,因为电视的声音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写文 章。” 尝试运用 孩子早上出门时,说好一放学就回家。可 是放学后一个多小时了,孩子还没有回家 ,并且也没有给家里打个电话。我信息“早上你说好一放学就回家,可是放学后一 个多小时都没有

9、看到你回家,也没有接到 你的电话,我心里很着急,也很担心,连 晚饭都没有办法安心做。”我信息的自我调控父母在不断的运用“我讯息”的过程中,特 别是在描述孩子的行为对自己切实具体的 影响时,你会发现,切实具体的影响似乎 根本就不存在!而且你还会发现,你的情 绪、你的感受并不会受孩子行为的影响, 你可以调控你的情绪,你的情绪由你自己 作主,我们每个人渐渐地会成为自己情绪 的主人,孩子以前看似不可接受的行为慢 慢地变得你可以接受了,也就是说,当你 改变的时候,你的孩子也就改变了,亲子 关系进入和谐的状态。如何化解需求不一致的冲突 什么是需求不一致?举例:星期天你想让孩子参加补习班,可是孩子 要你带他

10、去动物园,冲突就来了。 通常的方式 第一种:权威式,孩子要听从父母的; 第二种:纵容式,父母要听从孩子的; 另 外:摇摆式,在权威与纵容之间摇摆不 定。通常方式的无效性 输与赢:不是父母赢孩子输,就是孩子赢 父母输; 不论谁赢,最后都会失去权威,不论谁输 ,输的一方,心里面都充满了怨恨 ,亲子 之间的冲突不断加深。 双赢模式 当需求冲突产生时,亲子双方共同寻求双 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不需要强迫对方 ,双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举例: 星期天你想让孩子参加补习班,可是孩子要 你带他去动物园,冲突就来了。说明式邀请 星期天妈妈想让你参加数学补习班,你想 去动物园看动物,我们的意见不一致,这 个问

11、题必须解决,妈妈不希望强迫你放弃 参观动物园,去参加兴趣班,这样你会不 开心;妈妈希望你既能到动物园看到小动 物,又能参加数学补习班提高数学成绩, 我想和你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找出 一个方法,既能满足你的要求,也能满足 妈妈的要求? 发掘真正需求 真正需求 提示数学成绩。 满足需求的方式 学习奥数知识, 参加奥数班双赢六步骤 1,明确父母和孩子的需求; 2,提出所有可行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做书 面记录; 3,分析、比较所有的解决方案 ; 4,确定最佳解决方案 ; 5,执行已经确定的方法 ; 6,总结调整改进 。价值观的冲突 含义:孩子的信仰、爱好、人生观、生活的态度 与方式不被父母认可而产生

12、的冲突,称为 价值观冲突。 举例:影响孩子 澄清权利:澄清孩子所拥有的权利。 示范:身教重于言教,示范重于说教。 顾问:做孩子的顾问,参与而不说教,提 供而不强加,建议而不要求。改变自己 提升自我价值:通过工作、事业而不是孩 子来自我实现、提升自尊; 自我反思:自己喜欢的类型与自己孩子的 实际类型; 关系的权衡:父母的婚姻关系重于亲子关 系。接受现实 孩子决意要做的事,父母根本没有力量阻 止。比如抽烟。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 祷告词: 上帝啊,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东西; 给我宁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东西; 给我智慧使我能分辨差异。 孩子有许多行为父母根本不能改变,惟一 的选择就是接受现实。有效的亲子沟通 有效的亲子沟通需要: 1、调整自己的心态; 2、了解孩子的心理; 3、掌握沟通的技巧。有效沟通,化解冲突,导致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