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护理效果研究

上传人:luoxia****01813 文档编号:48919739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护理效果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护理效果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护理效果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护理效果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护理效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护理效果研究果研究摘要:目的 探究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予以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方法的 护理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 2011 年 4 月2015 年 6 月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96 例, 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性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 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复发几率 2 例(4.67%)显著低于对照组 10 例 (20.83%)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性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综 合性护理干预。具体详情见

2、讨论。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的恢复情况以及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 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 以(n,%)形式表示,通过 x2 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 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的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复发几率 2 例(4.67%)显著低于对 照组 10 例(20.83%) 。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有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2 例(4.67%) 显著低于对照组 11 例(22.92%) 。P0.05,两组

3、差异于统计学有意义。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47 例(97.92%)显著高于 对照组 38 例(79.17%) 。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有意义,见表 1。 3.讨论 难治性高血压由于药物联合原因进而造成降压无效,因此,患者血压水平持续超出 标准范围,直接加重了患者病情。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的治疗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治 疗手段,通过与射频方法相结合,能够有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疾病,切实实现了降压的积 极效果。由于患者对于这一治疗方法的认知性较差,心理上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 和压力,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 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4、术前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详细说明射 频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疗作用,并对患者予以适当的心理疏导,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及 时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充 分了解,进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术中护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采取平躺 体位,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股动脉的变化情况选择适当的干预路径。在肾动脉射频 治疗的实际过程中,将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将会对患者的腹部位置带来不同程度的 疼痛感觉,对于耐痛性较差的患者,需要给予适当的芬太尼药剂或者是吗啡镇定药剂。手 术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医护人员需要实时监测和记录;术后护

5、理: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要卧床休养,路径采取后上肱动脉的患者,需要在术后使用绷 带对创口进行包扎和固定,固定时间需要持续在 4-6 h,患者禁止在此期间进行上臂活动和 运动,对患者的穿刺位置予以实时观察,检查患者创口是否出现红肿、疼痛以及渗血等情 况。对于路径采取右下肢股动脉的患者而言,术后需要使用缝合器对创口进行缝合,并且 使用无菌纱布予以覆盖,时间持续为 6-8 h,对患者足背位置的动脉情况予以实时观察,并检查患者在此期g 的身体温度是否正常。医护人员需要严格嘱咐患者下肢活动,并正确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足背部运动,避免患者出现血栓,患者在手术 24 h 后即可下床活动。 此外,预防护理也是尤为重要的。在造影 24-72 h,患者较易出现造影后对比药剂肾病,因 此,在手术后需要及时采取水化治疗方法,进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水化治疗方法不 仅能够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补充,还能够减少由于对比药剂导致的不良反应。需要在患 者手术治疗后予以适当的降压药物,结合患者的实际血压情况,对药物的使用种类以及使 用剂量进行适当调整。 4.结论 综上所述,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予以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的治疗方法具有较为 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