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67632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给予树 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给予树案例分析背景给予树讲述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现今时代的孩子,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

2、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片断一:师:请同学样坐好,抬头看老师写课题。(师认认真真,一笔一画板书课题。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谁会读课题?生:读课题。师:真不简单,多音字“给” 、生字“予”你都读对了,立即在题目中给这两个字注音。师:谁能再读一读?生:读。师:大家一起读。生:齐读。题目“给予树”中“给”容易读错, “予”对学生来讲比较陌生,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徐老师给予了第一个读的学生极大的肯定,又指一生读,再齐读,分三个层次,有效地解决了课文题目的朗读。师:同学们都读得很不错。请大家打开书,翻到 125 页,找到认字表,同位之间互相检查,有读

3、不准的,就提个醒儿。(生生互读,师巡视指导。 )师:都读对了吧,那我来考考你们吧!不敢接受我的挑战?出示“圣诞” ,指一生读,表扬该生声音哄亮。出示“分享” ,指一生读。出示“沉默不语” ,指一生读。师:下面的词,如果你会读,请你站起来抢着读。依次出示:仁爱、如愿以偿、到处逛。 (生争先恐后抢着读)出示“援助” 。师:“援”还可以怎么组词?生:支援。生:救援。生:援救。师:看来,平时同学们很注意积累。师:课文还提到了“援助中心” ,出示“援助中心” 。师:你对这个词有什么了解?生:帮助有困难的人的。生:帮助实现愿望的。师:课文中说道:圣诞节这天,援助中心会在商场里设置这样一棵与众不同的树,而且

4、这棵树上挂满许多人的心愿卡。 (师边说边画圣诞树,画完后贴上心愿卡。 )师:这棵树就叫给予树!师:这树上有“棒棒糖” 。(出示:词“棒棒糖” )(齐读词)师:这“棒”怎么写?生:左窄右宽。师:还有一个规律横多距离短!记住了吗?老师范写。自己动笔写一写。生:(描写)从大家互相检查,提个醒儿,到指名读词,大家抢读,环环相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灵活而不呆板。对于“援”的处理,贴近生活,组词融化, “糖”的书写指导,扎扎实实,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片断二:师:谁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生:金吉娅。师:他做了什么事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生:他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洋娃

5、娃,给家人买棒棒糖。师:你有什么疑问?生:为什么不给家人买好东西?师:好,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拿出笔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出示课文第三小节)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沉默不语。 ”师:什么是“沉默不语”?生:就是不说话。师:老师明白了“沉默不语”就是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都不想。生:错了! 是什么都不说,但是心里想了很多事。师:那沉默不语的她究竟在想些什么?自由读读 1-3 自然段。生:(自由读 1-3 自然段)师:金吉娅究竟在想着什么?生:大家都买了很多很好的礼物,可是我只买了一些棒棒糖,他们会不会骂我呢?师:心里想着家人,担心着家

6、人的感受。生:妈妈回家会不会说我呀?师:你想着妈妈,担心妈妈生气,多体贴的孩子呀!生:他没有买到像样的礼物,很难过,给了家人一些普通的糖,给了陌生女孩一个好礼物。师:这们同学多会读书呀!联系课文中具体内容,体会到了因没有给家人买到礼物,心里很难过。生:回到家,妈妈肯定认为那些棒棒糖不值20 美元,她担心妈妈会怀疑她,她到底用这 20 美元做了什么?师:她担心妈妈生气,心里很在乎妈妈的感受。师:你看呀!透过“沉默不语” ,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这句话?生:读。 (读出了沉默不语的感觉)师:是呀!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心事重重。师:如果,我们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

7、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先自己试一试。生:读。 (突出了兴高采烈与沉默不语的对比。)师:兴高采烈是什么样子啊?表演表演,那沉默不语呢?师:一边想像一边读。生:读。 (读得抑扬顿挫,很有味道。 )师:你看,透过沉默不语,联系上下文,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感受到了她心里想着家人,体贴家人啊!(板:体贴)本文的教学环节简约,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其中一个就是上面片断中呈现的关于“沉默不语”的教学。牢牢抓住“沉默不语”这个关键词展开,理解“沉默不语”的表层意思,然后深入课文,走进人物心灵。老师通过反问学生沉默不语就是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都不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该词背后蕴含

8、的意思。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初步品味;对比读书,加强理解与表达;边想像边读,入情入境。整个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无一句牵强之语,内化于心,故能披文入情。徐慧颖老师还善于捕捉文本语言的共鸣处,请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段:师: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 ”生:打错了,少字了。师:出示“什么都” ,我觉得少三个可以呀。生:少了,说明不了一点儿“都没有” 。师:有了说明什么?生:说明小女孩一丁点儿,一丝一毫都没有。师:是的,上课前,我们都说了,孩子们最想过圣诞节。孩子们唱啊,跳啊,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可这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想想她没有什么?生:没有

9、人关心。生:没有人爱。生:没有礼物。生:没有圣诞节的乐趣。师:小女孩在金吉娅的眼中什么都没有。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可是没有”言为心声,这是一个八岁女孩的真情流露,它展示了金吉娅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抓住这个动情点,通过“创设情境” , 反反复复地读,层层深入地悟,引领孩子去体会金吉娅关爱他人的品质,引导学生从“什么都没有”入手,理解金吉娅要送洋娃娃的原因。透过金吉娅的这一语言,去触摸她关爱他人的那颗善良的心灵,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做到入境动情。除此之外,本节课还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引导学生正确读

10、准课文的同时体会金吉娅内心世界。如教师画“圣诞树” 、贴“心愿卡” 、播放“圣诞音乐” ,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都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教学案例资料教学后记给予树案例分析背景给予树讲述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现今时代的孩子,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

11、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片断一:师:请同学样坐好,抬头看老师写课题。(师认认真真,一笔一画板书课题。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谁会读课题?生:读课题。师:真不简单,多音字“给” 、生字“予”你都读对了,立即在题目中给这两个字注音。师:谁能再读一读?生:读。师:大家一起读。生:齐读。题目“给予树”中“给”容易读错, “予”对学生来讲比较陌生,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徐老师给予了第一个读的学生极大的肯定,又指一生读,再齐读,分三个层次,有效地解决了课文题目的朗读。师:同学们都读得很不错。请大家打开书,翻到 12

12、5 页,找到认字表,同位之间互相检查,有读不准的,就提个醒儿。(生生互读,师巡视指导。 )师:都读对了吧,那我来考考你们吧!不敢接受我的挑战?出示“圣诞” ,指一生读,表扬该生声音哄亮。出示“分享” ,指一生读。出示“沉默不语” ,指一生读。师:下面的词,如果你会读,请你站起来抢着读。依次出示:仁爱、如愿以偿、到处逛。 (生争先恐后抢着读)出示“援助” 。师:“援”还可以怎么组词?生:支援。生:救援。生:援救。师:看来,平时同学们很注意积累。师:课文还提到了“援助中心” ,出示“援助中心” 。师:你对这个词有什么了解?生:帮助有困难的人的。生:帮助实现愿望的。师:课文中说道:圣诞节这天,援助中

13、心会在商场里设置这样一棵与众不同的树,而且这棵树上挂满许多人的心愿卡。 (师边说边画圣诞树,画完后贴上心愿卡。 )师:这棵树就叫给予树!师:这树上有“棒棒糖” 。(出示:词“棒棒糖” )(齐读词)师:这“棒”怎么写?生:左窄右宽。师:还有一个规律横多距离短!记住了吗?老师范写。自己动笔写一写。生:(描写)从大家互相检查,提个醒儿,到指名读词,大家抢读,环环相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灵活而不呆板。对于“援”的处理,贴近生活,组词融化, “糖”的书写指导,扎扎实实,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片断二:师:谁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生:金吉娅。师:他做了什么事给你留下

14、这么深的印象?生:他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洋娃娃,给家人买棒棒糖。师:你有什么疑问?生:为什么不给家人买好东西?师:好,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拿出笔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出示课文第三小节)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沉默不语。 ”师:什么是“沉默不语”?生:就是不说话。师:老师明白了“沉默不语”就是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都不想。生:错了! 是什么都不说,但是心里想了很多事。师:那沉默不语的她究竟在想些什么?自由读读 1-3 自然段。生:(自由读 1-3 自然段)师:金吉娅究竟在想着什么?生:大家都买了很多很好的礼物,可是我只买了一些棒棒糖,他

15、们会不会骂我呢?师:心里想着家人,担心着家人的感受。生:妈妈回家会不会说我呀?师:你想着妈妈,担心妈妈生气,多体贴的孩子呀!生:他没有买到像样的礼物,很难过,给了家人一些普通的糖,给了陌生女孩一个好礼物。师:这们同学多会读书呀!联系课文中具体内容,体会到了因没有给家人买到礼物,心里很难过。生:回到家,妈妈肯定认为那些棒棒糖不值20 美元,她担心妈妈会怀疑她,她到底用这 20 美元做了什么?师:她担心妈妈生气,心里很在乎妈妈的感受。师:你看呀!透过“沉默不语” ,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这句话?生:读。 (读出了沉默不语的感觉)师:是呀!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心事重重。师:

16、如果,我们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先自己试一试。生:读。 (突出了兴高采烈与沉默不语的对比。)师:兴高采烈是什么样子啊?表演表演,那沉默不语呢?师:一边想像一边读。生:读。 (读得抑扬顿挫,很有味道。 )师:你看,透过沉默不语,联系上下文,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感受到了她心里想着家人,体贴家人啊!(板:体贴)本文的教学环节简约,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其中一个就是上面片断中呈现的关于“沉默不语”的教学。牢牢抓住“沉默不语”这个关键词展开,理解“沉默不语”的表层意思,然后深入课文,走进人物心灵。老师通过反问学生沉默不语就是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都不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该词背后蕴含的意思。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初步品味;对比读书,加强理解与表达;边想像边读,入情入境。整个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无一句牵强之语,内化于心,故能披文入情。徐慧颖老师还善于捕捉文本语言的共鸣处,请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段:师: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 ”生:打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