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860791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密度教学设计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 朱召友 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第 11 章第 3 节【整体设计】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 “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2、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教学可分为 4 部分:1课题引入。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分辨,由对于一些物质用通常辨别物质的一些办法无法直接辨别,引到需要用新的科学方法解决来引入。2密度概念的引出。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所以,组织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电功率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3密度的公式、单位。要注意公式书写的规范和变形公式的

3、教学。但密度的单位属于组合单位,是第一次在初中物理中出现。教学时应让学生弄清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写法。/m3 与g/m3 之间的关系学生易混,也要加以强调。在后面的例题教学时,也要注意强调统一单位。还要运用教材中的小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密度这一概念的认识。4密度的应用。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补充习题,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解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一题多解”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教学关键】

4、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教学方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启发和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课时安排】2 课时。 (第 1 课时学习“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密度” ,第 2 课时学习“密度的应用”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

5、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3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学生:托盘天平和砝码、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不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和肥皂块、大注射器等。【教学设计】(第 1 课时)导入新课复习铺垫:用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学生回答。11cm3=dm3= m3215= g3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说明:本节课要利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学习密度的单

6、位要用到体积和质量的单位,所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情境导入:教师展示:随机出示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出示后放在讲桌上)图 1:铜丝图 2:食用油问: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等,就是物质的不同特性。依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2教师再出示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问:你有哪些方法区别它们?引导: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区分,能不能利用一种更好的判定方法来区

7、分这两种物质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出一种方法,来区分这些物质呢?(生齐答:想。 )从而引入新课推进新课一、活动与探究 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几个学生到前面来,感受一下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大小,根据质量来判断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从而得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说明:也可以拿出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两金属块放在两盘中,让学生说出哪个是铁块。 )说明:让学生感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以便引导学生探索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从现象中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师: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见图 3:其中铜

8、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 10cm3) ,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图 3:实验器材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1:表格 1 (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物质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 /g*cm-3铜块10铁块10铝块10密度教学设计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 朱召友 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第 11 章第 3 节【整体设计】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 “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

9、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教学可分为 4 部分:1课题引入。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分辨,由对于一些物质用通常辨别物质的一些办法无法直接辨别,引到需要用新的科学方法解决来引入。2密度概念的引出。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所以,组织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

10、,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电功率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3密度的公式、单位。要注意公式书写的规范和变形公式的教学。但密度的单位属于组合单位,是第一次在初中物理中出现。教学时应让学生弄清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写法。/m3 与g/m3 之间的关系学生易混,也要加以强调。在后面的例题教学时,也要注意强调统一单位。还要运用教材中的小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密度这一概念的认识。4密度的应用。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补充习题,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解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一题多解”

11、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教学关键】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教学方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启发和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课时安排】2 课时。 (第 1 课时学习“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密度” ,第 2 课时学习“密度的应用”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

12、的物理意义。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3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学生:托盘天平和砝码、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不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和肥皂块、大注射器等。【教学设

13、计】(第 1 课时)导入新课复习铺垫:用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学生回答。11cm3=dm3= m3215= g3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说明:本节课要利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学习密度的单位要用到体积和质量的单位,所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情境导入:教师展示:随机出示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出示后放在讲桌上)图 1:铜丝图 2:食用油问: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等,就是物质的不同特性。依据这几种特性,利用

14、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2教师再出示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问:你有哪些方法区别它们?引导: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区分,能不能利用一种更好的判定方法来区分这两种物质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出一种方法,来区分这些物质呢?(生齐答:想。 )从而引入新课推进新课一、活动与探究 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几个学生到前面来,感受一下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大小,根据质量来判断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从而得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说明:也可以拿出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两金属块放在两

15、盘中,让学生说出哪个是铁块。 )说明:让学生感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以便引导学生探索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从现象中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师: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见图 3:其中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 10cm3) ,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图 3:实验器材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1:表格 1 (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物质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 /g*cm-3铜块10铁块10铝块10密度教学设计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 朱召友 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第 11 章第 3 节【整体设计】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

16、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 “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教学可分为 4 部分:1课题引入。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分辨,由对于一些物质用通常辨别物质的一些办法无法直接辨别,引到需要用新的科学方法解决来引入。2密度概念的引出。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所以,组织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