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澳大利亚生态牧业旅游农庄项目规划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0632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澳大利亚生态牧业旅游农庄项目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某镇澳大利亚生态牧业旅游农庄项目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某镇澳大利亚生态牧业旅游农庄项目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某镇澳大利亚生态牧业旅游农庄项目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某镇澳大利亚生态牧业旅游农庄项目规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镇澳大利亚生态牧业旅游农庄项目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澳大利亚生态牧业旅游农庄项目规划设计(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投资及建设:规划及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开发背景第一部分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逐步实现,中国农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 的激烈竞争局面和日趋严峻、复杂的挑战。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 和最快的速度提高中国的农牧业技术,从而带动中国农牧业整体 水平的发展成为一个摆在议事日程上的迫切问题。在众多的解决 方案中,加强中外农牧业项目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国外农牧业技 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捷径之一。一位对中国农牧业颇有研究的外 国农牧专家、现任以色列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欧慕然在谈到目前 的中国农牧业时说,中国农牧将站在提高农牧牧技术水平这场战 斗的最前沿。2003年4月,我国农牧部和澳大利亚联邦农林渔业部在北京 举行了中澳农牧联

2、委会第八次会议。会议确定了中澳农牧合作 与交流的重点领域,这些领域包括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园艺、 生物技术、水产、合作研究、生态农牧、免耕技术、农牧信息、 农民培训、企业合作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项目开发引进的背景2007年3月,曾培炎副总理在澳大利亚访问时强调,中澳应扩大优 势产业合作。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美利诺羊毛享誉世界;高科技产业 发展迅速,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生 产制造能力较强,市场潜力较大。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扩大产业合作 领域。中国愿意引进澳大利亚先进的产业技术,进口优势产品;也希望 澳方更多地进口中国的机械、电子、通讯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一

3、步发展服务贸易,扩大银行、保险、旅游、物流、航运、咨询等领 域的合作规模。同时,应加强农牧技术和农牧信息领域的交流,提高农 产品贸易水平。2007年月日,在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来 到堪培拉市外公里的苏顿镇,参观库赛克牧场,受到牧场主人伊安 库赛克夫妇的热情欢迎。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澳大 利亚堪培拉参观库赛克牧场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参观库赛克牧场此次访是胡锦涛主席自2003年以来再次对澳大利亚进行国 事访问,体现了中方对发展中澳关系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中 澳关系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 不断增强。两国领导人就发展中澳21世纪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 关系达

4、成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力地推 动了中澳关系的发展。我国自一九八四年与澳大利亚签署农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 中澳双方执行了一百八十多个互惠交流项目(其中:中方79个,澳 方78个),交流人员720多人。项目开发引进的基础中国澳大利亚四川小麦合作项目。该项目是 1999年我国科技部与澳大利亚国际农牧研究中心 (ACIAR)签署的“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改良四川小 麦”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是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 发战略部署后四川承担的第一个大型农牧国际合作 项目。从2000年4月该项目正式启动6年以来,在 澳大利亚国际农牧研究中心的资助下,在国家科技 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支

5、持下,通过 中澳双方专家们的艰苦努力,使该项目按计划顺利 地实施,并取得了园满成功。该项目针对四川生态条件下,优质白皮小麦品种缺乏、条锈病小种 多变、收获前田间穗发芽和早春冻害较频繁等技术难点问题,引进澳大 利亚先进的育种技术、方法和设备以及小麦种质资源,通过试验、培训 、双方互访和信息交流等方式,开展了全面国际合作,建立起高效、快 速选育高产优质白皮小麦新品种的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合作选出了一批 以川麦32、川麦36等为代表的优质、高产、抗病专用小麦新品种和新 品系。其中,川麦36是四川省第一个通过省品种审定的优质专用小麦 新品种,其品质达到国家专用强筋标准的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为 改变我

6、国南方麦区小麦的劣质面貌,推进我国南方麦区的小麦优质产业 化,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中国从澳大利亚引进了大量的种奶牛和种羊等优良种畜,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农牧业的发展。这些项目,通过提高中国原料 羊毛的营销效率来提高中国牧民的收入水平, 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 在在的利益。1、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官方贸易及投资促进机 构,隶属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驻外使领馆商务处为其驻海外机构,致 力于帮助澳大利亚公司开拓海外业务,推广澳大利亚产品和服务,并促 进双向投资。2、澳大利亚四川经济贸易促进会为了加强与中国四川省的经济贸易联系,搭起澳中之间的通畅桥梁 ,把愿意与

7、中澳贸易往来的成员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贸易团体, 依照澳洲政府的规定,成立了以在澳大利亚的四川籍企业家为主和其他 热衷于中澳经济往来的澳洲企业为辅的民间经济组织。3、从事国际项目的引进和管理,先后投资成都出国留学预备学校、四 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国际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北京 雅思成都学校、华西国际护士培训中心等,荣获“2005年度影响中国传媒 大奖”和“2006年度四川留学行业杰出贡献奖”。4、库赛克农庄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市外公里的苏顿镇,占地17000亩,具有澳 洲农庄特点的典型代表。项目促进及发起人概况前期分析第二部分生态休闲农牧业是由美国学者威廉姆阿尔伯卫奇(Willia

8、m Alberwhich)于70年代提出的,它的特征是运用现代生态学原理, 基于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原则的一种现代化的农牧发展模式,它要求 按生态学经济原理、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建立和发展农牧体系,把 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种植业与牧、副、渔业相结合, 发展农牧与发展第二、三产业相结合,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 牧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经济 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生态农牧的发展更是方兴未艾,展现了充满 活力的前景。与此同时,生态农牧与第三产业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 。其中发展最快的就是在旅游产业方面的长足进步,形成了生态旅 游的一个重要组成内

9、容观光农牧。由于发展生态农牧和观光农牧能 够优化农牧、林业的产业经济组合,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和丰富生活情 趣,普及现代农牧科学知识,具有“ 生态型”绿色旅游产业的特点,对于 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因 此,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在70年代开 始进行了观光农牧的开发,例如美国 、荷兰、日本、新加坡,为满足城市 市民“回归自然、向往自然生态”的 生活需求,大力开发“生态型”绿色 旅游产业,让人们了解自然、亲近自 然、热爱自然,兴建了一批农牧科技 公园或农牧农庄,吸引人们游览观赏 丰富多彩的现代农牧技术,推动旅游 产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如马来西亚国

10、家农牧部1986年投资创 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国家级农牧旅游公 园,该园每年接待的游客达140多万 人次。观光农牧是20世纪90 年代新兴的一种旅游产业,它是一种将 现代农牧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旅游项目。这种旅游活动的特 点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利用现代化农牧生产的条件,集农 牧生产、生活与旅游观光、参与为一体,通过身临其境的参与活动 ,享受具有自然景致和田园乐趣的休闲旅游。这种旅游活动能够 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发挥农牧生产与游览观光相结合的效 果, 将科普教育融于旅游中,使游客充分体会到在自然环境中参与 劳作带来的物质满足和精神享受,用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来 实现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西

11、班牙从六十年代开始就兴起农场旅游,开展徒步旅行、骑马、漂流、 务农等项目,农场设有“帕莱多国营客栈”,目前全国已有84家。法国 在七十年代就流行“工人菜园”。目前法国全国已有1 6万农家建立了家 庭旅馆,他们推出的农庄旅游,每年可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 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美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不少小农场就开始开发 旅游功能,如推出植物迷宫、乡村音乐会、农时比赛会、垂钓比赛等 ,目前仅东部地区就有1500多家观光农场,2000年全年接待游客达 1800万人次,收入超过50亿美元。 生态农牧及观光农牧被认为是21世纪出现的具有“生态型”特色的绿色 旅游产业,它符合当代人们注重生态,热爱自

12、然,保护环境的思维理 念和生活要求,也给传统的农牧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也同时也 开辟了旅游产业的新天地,达到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国民经济的良 性循环与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区位优势及背景项目所在地拟定在双流县合江镇三峨湖、三峨山片区。合江镇位于双流县东南部丘陵地区,地处龙泉山脉中段,东 邻简阳市丹景乡,南连双流县永兴镇,西依双流县兴隆镇,北接 双流县白沙镇、太平镇,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8公里,幅员面积 42.1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 1.97万人,其中从事非农牧产业人口 35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7。镇人民政府驻地距成都市区28 公里,距双流县城30公里。规划区紧临华大籍路

13、、中南路、合三路,以及规划中的东 山第二快速通道,规划中的成简旅游快速通道贯穿本区。交道优 势极为明显。现状交通东山第二 快速通道成简旅游 快速通道华大籍路合三路中南路项目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状况 合江镇属双流县东南部浅丘与深丘 相结合地形,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土壤肥沃,光照水土等自然条件好,很 适宜优质果树生长。合江镇享有“中国冬 草莓之乡核心区” 的美誉,2006年合江 镇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 中国冬草莓之乡”称号,并已成功举办了 两届“中国成都双流(合江)草莓节”。 现已建成国家级无公害草莓标准化生产 示范基地近10000亩,省级无公害枇杷 标准化示范基地15000亩,

14、桃子基地 5000亩,梨子基地2800亩,水果年产量 已达2.6万吨。尤其是个大色艳,品质优 良的“三峨”牌草莓、枇杷,不仅远销全 国大中城市,还出口俄罗斯、日本、新 加坡等地。合江镇森林资源丰富,在浅丘有近7000亩的“针叶林”森林,实为 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深丘区封山育林面积8000亩,现建成成都地区 最大的红叶基地5000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位于合江镇三峨湖村的三峨湖素有“双流碧玉”之称。三峨湖, 坐 落三峨山与丹景山之间,湖区幅员13平方公里。三峨湖平面形态为南 北向的不规划带状。三峨湖湖水清澈,湖中半岛耸立,周围群山环抱 ,绿树成荫,山水映衬。三峨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

15、候温和,无霜期长,具有 春早秋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三峨湖一带动植物丰富,有大量的 野生动植物和药用植物、野菜等。生态农牧观光农庄是具现 代高科农牧和农牧观光为一体 的新兴的旅游项目,它以成都“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和农牧 实施两个转变为背景,符合双 流县提出的“都市农牧”发展战 略,“移动农牧”乡村旅游业开 发模式。力求建成一座集纳观赏性 、科普性、休闲性、参与性与 生产性为一体、以优良的生态 环境为特色、以现代农牧与游 览观光相结合的城郊型国家4A 级风景区。引进澳洲生态农牧观光农庄(简称澳洲农庄)经营模式发展目标与总体定位规划设计部分第三部分以现代农牧为核心,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以观光

16、游憩为方式、 打造具有游览、观光、娱乐、餐饮以及农牧活动的多功能的大型农 牧文化国家4A级风景区。项目规划面积12000亩,建成后将成为中 澳农牧生态旅游合作的典范之作,成为成都乃至全国最具异国风情 的农牧旅游风景园区。总体规划构思 功能组织与分区 根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的要求,结合当地的自然地 理条件,澳洲农庄生态农牧农庄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它们分别是:入口门户展示区; 中央服务管理区 ; 现代农牧观光区 ; 自然生态保护区 ; 三峨湖风光游览区。 功能结构门户展示区中央服务管理区现代农牧观光区 1、农牧农庄 2、水果农庄 3、蔬菜农庄三 峨 湖 观 光 景 区自 然 生 态 展 示 区1、入口门户展示区该区作为的农庄门户空间,主要功能为组织进出农庄的游客,具 有导引和提示的作用。 2、中央服务管理区 该区向整个农庄提供游览管理、综合服务和后勤供给等服务。同 时,与各景区的管理服务点形成灵活便捷的管理服务网。 3、现代农牧观光区该区是农庄的核心景区之一,为游客提供现代农牧观光的游览内 容。游客在这里可以进行观光、认知、采摘、品尝、购买等参与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