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后的药物维持治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0564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后的药物维持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后的药物维持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后的药物维持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后的药物维持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后的药物维持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后的药物维持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后的药物维持治疗(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朱丽明l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变门 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 高达40%。l首此出血后第一年再出血率40-80%。l预防再出血很重要,治疗措施:药物 治疗、内镜下硬化治疗、内镜下套扎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 外科手术。常用治疗方法n一般治疗:监护、饮食、对症n内科药物治疗n气囊压迫治疗n内镜下治疗n介入治疗n外科治疗一、抗休克治疗l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低血容量l止血药物:口服、胃内灌注、静脉正肾冰盐水、凝血酶、立止血l纠正出、凝血机制障碍:Vc、Vk,新鲜血浆、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二、降低门静脉

2、压力治疗l缩血管药物:血管加压素类、生长抑 素 类、 -受体阻滞剂l扩血管药物:硝酸盐类、 -受体阻 剂钙离子拮抗剂。l其它:5-羟色胺阻滞剂、多巴胺受体 阻滞剂n流体力学公式nP=QR=Qnl/r 4 P=压力 R=循环阻力 Q=流量 n=血液粘滞度 l=循环长度 r=管腔半径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 应用广、起效快、作用确定n机理:a. 收缩血管内脏及门脉血流 门脉压力 。 b. 收缩食管肌,增高下食管括约肌压,压迫此区域侧枝血管,减少血流,助于止血。n用法:持续静脉滴入/泵入,止血后减 半 量维持8-12小时后停药。有不同 意见。 0.2-0.4u/min. 最大0.6u/min。n效果:

3、控制急性出血成功率45-90%n不良反应:冠脉收缩-心律失常、诱 发加重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血压升高。 肠系膜动脉收缩、肠缺血腹痛、腹泻 。血管加压素衍生物-三甘氨酰赖 氨酸加压素人工合成加压素类似物,作用机理 相同,但作用时间长达10小时,故可间 断用药,静脉途径。 文献报告,止血效果优于血管加压 素,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率,尤其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n机理:间接收缩内脏血管,可减少门 静脉血流25%-35%,降低门静脉压力12.5%- 16.7%。 研究发现上述作用与胰高糖素分泌显著减 少有关,推测其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可能 是通过抑制胃肠血管活性肽来介导的。石他

4、宁:14肽善得定:8肽n特点:有效,不良反应少,可用于高危患 者的经验治疗。n用法:石他宁 250ug 静脉入壶250ug/h持续静脉滴入或泵入善得定 100ug 静脉滴入,不少于5min25-50ug /h持续静脉滴入/泵入或间断给药。出血控制后持续用48h后停用,无需逐渐减 量。 n文献报告: 1.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 64%vs41%。 2.善得定和硬化剂合并使用,控制急性出血和再出血优于单用硬化剂。 3.生长抑素与血管加压素相比,止血效果更好,并发症少。n不良反应 . 轻微,仅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 应,如恶心、大便次数增多、腹痛等 。 . 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 制。(1800

5、元/天)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心得安,为选择性非受体阻 滞剂n机理: .阻断心脏的受体,心输出量减少 。 .阻断内脏血管的受体反射性使 内脏血管受体活性增强内脏血管收 缩门静脉压力下降。n机理: 3.过去认为心率降低原来的5即可达到 降低门脉压的目的,近来研究发现心率的 降低与门脉压的下降不成正比,建议用门 静脉压或奇静脉血流监测。n用法:剂量充足,从小剂量开始,心 率不低于次分。n注意事项: 1 用药过程不能突然停药,以防止门脉压反跳,诱发再出血。 2 出血的急性期,因其降压作用,不利于出血性休克的纠正,故急性期不用,血止后应用防止再出血。 3 晚期肝硬化患者慎用,明显的心脏指数减少,可诱发肝衰

6、和肾衰。 硝酸盐类常用的有硝酸甘油、消心痛,其它尚有 硝普钠。n机理:直接扩张门静脉血管床 门静脉压力下降。n用法: 1.消心痛:30mg/日 口服,门静脉压 下降18%-23%,用于出血后维持治疗。n用法:2.硝酸甘油:作用时间短,多在急性期与血管加压 素合并使用,可增强其降低门脉压作用, 减少加压素不良反应。舌下含服或静脉滴 入40ug/min,每隔15分钟可增加40ug/min, 直至400ug/min。n文献报告二者合用比单用加压素效果 好,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哌唑嗪n机理: 研究证实肝脏门脉血管床主要受肾上腺 素能受体特别是1受体的调节支配。 受 体阻滞剂可改善肝

7、脏的微循环,降低门脉 血管流出道的阻力,减少功能性梗塞因素 ,而降低门脉压力。n研究证实,对平均门脉压力梯度有 持续的降低作用,但对心脏指数无影响 ,晚期肝硬变患者可以很好的耐受。n用法:哌唑嗪: 从小剂量开始,注意其 “首剂效应”,3-5mg/日。有文献报道复 方哌唑嗪可有效的预防再出血。酚妥拉明:一般在静滴垂体后叶素 时用,静脉滴入0.1-0.3mg/min,出血控制 后减量维持,血止后12小时停药。停药后 门脉压易反跳,应用口服药维持。钙离子拮抗剂机理: 1.抑制Ca+向细胞内移动,使平滑 肌松弛,降低门脉阻力,门脉压下降 。 2.阻滞肾素和醛固酮的分泌,抑 制胃酸分泌,对肝细胞有保护作

8、用。常用的有异博定、硝苯啶、汉防己甲 素。大量出血后,选择其中之一长 期口服,可预防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其 中以汉防己甲素疗效最佳,有研究发现 尚有抑制肝纤维化作用。5-羟色胺阻滞剂n5-HT是一种静脉收缩因子,主要由 小肠黏膜嗜铬细胞产生,也能由肝脏合 成。门脉系统存在5-HT的S2受体,激活 后引起门脉血管收缩门脉阻力升高 门脉压升高。n酮色林(ketanserin)和利坦色林 (ritanserin) 能选择性的阻滞S2受体 ,降低门脉压。但酮色林可诱发肝性 脑病,利坦色林比较安全。门脉压力 下降15%-25%。该类药物临床应用不多 ,尚不成熟。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胃复安、吗叮林,属于多巴安受

9、体阻 滞剂,可升高下食管括约肌压,使食道平 滑肌收缩,奇静脉血流减少,减轻食道静 脉曲张出血。三、辅助治疗n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患者多合并 门脉高压胃、消化性溃疡等。有H2受体拮 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硫糖铝、前列腺素 类似物。n胃内pH升高,有助于凝血过程顺利进 行。n保护肝功能:Vc、VBCO、复方丹参等。 改善肝脏的微循环,改善肝细胞、代谢、 功能。阻止肝功能进一步恶化。n抗纤维化: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 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中药等。 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n防止肝脑:乳果糖、肠道抗菌素、支 链氨基酸、精氨酸等。气囊压迫术n三腔二囊管、Sengstaken- Blake

10、more管、Linton-Nachlas。n急性期止血有效率60%-90%。n限制:患者感受、操作、作用持 续时间短、拔管后再出血率高达50%。n作为暂时性治疗措施,适用于紧 急止血,等待进一步处理。气囊压迫术-并发症n吸如性肺炎:改良型、气管插管n气道堵塞:急性、致命、床旁备剪刀n压迫性损伤:糜烂、溃疡,监测压力 、定时放气n穿孔:3%,致命性;食管、胃、十二 指肠;定位准确、硬化剂后慎用、操作轻 柔n嵌塞:气囊不能放气;内镜穿刺、手 术;一次性、用前检查、注气用清洁注射 器内镜治疗-硬化剂n适应症 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2.分流术或脾切除术后再出血 3.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有出血史,不

11、 能耐受外科手术 4.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经三腔 管和药物止血数小时,可加用硬化剂治疗硬化剂治疗n部位:食管贲门连接部上2cm,环形或 最粗大一根静脉,自下而上。n方法:血管旁、血管内、联合n药物:1%乙氧硬化醇、5%鱼肝油酸钠 、95%的酒精等。n步骤:解痉灵、安定术前,1%地卡因 咽部喷雾,完成胃镜检查,局部注射、压 迫数秒。硬化剂治疗n疗效:急诊止血率75-94%。再出 血率8-43%。n影响因素:注射次数、治疗时机 、肝病严重程度。n并发症:急性-出血、穿孔;溃疡 、狭窄、其他(疼痛、低热、吞咽困 难)套扎治疗n活动性出血有效86%-91%。 n并发症:技术相关:溃疡、吞咽困难、菌

12、血 症外套管有关:穿孔、静脉曲张破裂 、食管裂伤、纵隔气肿与硬化治疗效果比较:意见不同n组织胶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 血介入治疗nTIPS术: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 固腹水n并发症:10%,门体性脑病、分流道狭窄和 堵塞(1年37%,2年47%)、败血症、腹腔内出血 、胆管出血、肝被膜破裂、心脏穿破、肝功能恶 化等。n死亡率:急诊56%,30天2%-13%,总6%-26% 。n死因:早期MOF,晚期(30天)肝功能衰竭 。n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外科治疗n脾切除:有脾亢断流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胃底食管下段切除术门奇静脉断流术分流术:门-腔脾-肾肠-腔 开腹经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nThanks for your tim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