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2)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8805256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 P59-61秒的认识 。教材分析:“秒的认识”时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中的一部分知识。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 ,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这是对时间单位体系的进一步扩充完善,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秒”这一时间单位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

2、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的基础上学习的。时间单位,尤其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秒” ,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使学生不易具体感知,同时,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以及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秒的认识并不丰厚,加之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这相对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及呈现方式,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

3、“秒” ,知道 1 分=60 秒,初步建立 1 秒和若干秒的时间观念,并深入体验 1 分钟的价值。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直观动作、堆积数据等方式感知并抽象的数学知识,初步感受有限与无限的相对性。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 1 秒和若干秒的时间观念,知道 1 分=60 秒。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等。课前活动: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歌曲,它的时间是 1 分钟,想听吗?那好,下面我们就边听边看,一块儿来欣赏这 1 分钟的歌曲。2.歌曲听完了,从时间的长短来看,你们感觉这 1 分钟的歌曲怎么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

4、教师谈话: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 1 分钟的歌曲,大家都感觉这 1 分钟的歌曲太短了!那你们还想听吗?接下来,我们就用耳朵听、眼睛看,用心来欣赏另一段歌曲。一会儿,我还要请同学从时间的长短上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课件)播放音乐,学生欣赏。3.提问:谁能从时间的长短上说说自己的感受?4.教师小结:和前面的 1 分钟比,这段歌曲的时间还不到 1 分钟,也就是比 1 分钟还要短。在生活中,计量比“分”还要短的时间,一般用“秒”来做单位。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其中的“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秒的认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欣赏歌曲,体味并对比时间的长短这一活动,目的在于

5、使学生自然认识到时间单位“秒”的产生的必然性,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课题的揭示,也使学生明确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任务,引领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感知体验,建立表象(一)认识 1 秒1.感知“1 秒”教师引导发言:认识秒还要用到计量时间的工具钟表或电子表。(1)认识“钟面”计量秒的方法。教师提问:在钟面上,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学生们自然从颜色、长短、快慢等方面找“秒针” 。教师提问:在这样的钟面上,多长时间是 1 秒呢?学生发言。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说明:“秒针走 1 个小格的时间就是1 秒。 ”你们看到秒针是怎样变化的?还听到什么了吗?再次观察:启发学生用手势、用语言描述“1 秒”

6、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动一动,认识到“秒针走 1 个小格的时间就是 1 秒。”特别是,引导学生配合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加深对“1 秒”时长的体验感知。 】(2)认识电子表计量秒的方法。教师出示电子表: 9:20(冒号在不断闪烁) 。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既没有秒针,有没有滴答的声音,那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学生观察汇报:冒号每闪烁一下的时间就是 1 秒。要求学生借助语言描述、动作描述电子表上的 1 秒。教师出示电子表:9:25:34(秒在不断变化) 。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冒号不再闪烁,那用什么来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学生们观察汇报:最后一部

7、分数字每变化一次就是 1 秒。引导学生随着电子表的数字的变化,有节奏地数数,感知 1秒 1 秒地变化。【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个层次:钟面、电子表的深入感知,加之多角度多方式的表述,使“1 秒”的时间观念在孩子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体验 1 秒的价值(1)教师提问:在 1 秒的时间里你能在做什么?谈一谈你的感受。(2)课件展示:1 秒钟内现代机械工具做的事情。(3)教师小结:1 秒虽短,但是如果充分利用这 1 秒,它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4)课件展示数据:刘翔与奥利弗的 110 米栏成绩。【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活动,力求使学生对 1 秒的感知更加丰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

8、数据对比,使学生认识到 1 秒虽短,却往往能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进而引发学生产生争分夺秒,珍惜时间的共鸣,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收到了一定的人文方面的启迪。 】(二)认识几秒1.感知 5 秒(1)边看变数。(2)静默数一数。(3)自主回答:秒针从( )走到( )是 5 秒。2.采用上述方法,继续感知 10 秒、15 秒、20 秒。3.游戏:估一估要求: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 ,到宣布“停” ,经过的时间大约是多少秒?分别估测 10 秒15 秒20 秒30 秒60秒。【设计意图:以上的教学活动,通过真实的多时段的体验来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与运用。这一活动的安排,旨在通过看、数、估等

9、活动检测并进一步校正学生对“几秒”时长的感知,在夯实时间单位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时间表象,促进正确时间观念的形成。 】(三)感知 1 分钟与 1 秒的关系1.分组观察: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多少?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归结出:1 分=60 秒。【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直观地归纳出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关系:1 分=60 秒,促进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知识架构进一步完善。 】三、实践强化,体验价值1.静候 1 分钟,谈感受。2.活动 1 分钟:(1)观察:1 分钟内,能做什么?(2)分组在一分钟内写字、算题、数数等。3.对比两个 1 分钟的感受。4.教师小结:时间有限,价值无限。【设计意图:

10、通过以上的观察、静候、活动、对比更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与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感知知识的同时,切身感受到时间的意义,领悟人生的道理,也就是教师在小结中提到的:时间有限,价值无限。 】四、巩固应用,归纳总结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2.改数学日记。3.知识拓展:“一眨眼”的时间。4.齐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5.课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或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设计意图:在新知学习之后,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设计了练习,即以游戏闯关寻宝的形式完成练习,这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以迎合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展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引导学生寻得珍宝,那就是时间。教师随即揭示一句时间名言送给学生,并一起诵读时间名言,为完结本课知识的学习进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此外,在课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从知识、情感等层面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体系,从而为达成了本课预订的三维目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