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与教学反思:逃家小兔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796835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语言教案与教学反思:逃家小兔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班语言教案与教学反思:逃家小兔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班语言教案与教学反思:逃家小兔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班语言教案与教学反思:逃家小兔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班语言教案与教学反思:逃家小兔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教案与教学反思:逃家小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语言教案与教学反思:逃家小兔(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语言教案与教学反思:逃家小兔中班语言教案与教学反思:逃家小兔一、设计意图: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纲要实施细则中也指出:引导幼儿专心阅读,能想象、理解画面内容,并能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会用多种活动表达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语言领域对教师的要求中写到:幼儿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范例,教师应该每天给幼儿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儿童文学欣赏。可见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文学作品欣赏是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在发现了文学大师的作品逃家小兔后,更觉得要把这个富有情趣的作品介绍给孩子们, 逃家小兔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兔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多,孩子们大多以

2、自我为中心,很少去体谅父母的辛苦,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妈妈的伟大和辛苦,让孩子从画中读出母爱的伟大。二、教材分析:新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复合句对幼儿来说较为抽象,难于理解。当我看到故事逃家小兔时,特别兴奋,故事中的鱼儿渔夫,鸟儿大树,帆船风都是幼儿熟悉并喜爱的东西,我因时因地灵活地运用了这天然的教育素材,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复合句式。内容的教育价值:逃家小兔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一幕幕对话和画面,尽现孩子的顽皮和妈妈的宽厚温柔。书中把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在有趣的问答接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话简单而又富于韵味、

3、诗意盎然,每次读到时,无论是话语还是图画都给人以无尽的温暖感。三、幼儿分析: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绘本阅读有助于脑力的开发、语言的发展,并可启发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另外,幼儿的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同伴间交流的兴趣增强。但词汇量的缺乏限制了幼儿表达的完整性、丰富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多种词汇,帮助幼儿清楚地分辨词义,并能正确地使用一些复合句子来表达意思。四、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运用转折词“如果就”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2.感受母爱的伟大。重点:运用转折词“如果就”表述图片内容。难点:根据绘本中的故事感受母爱的伟大。之所以把这个作为难点,是因为对于套用复句相

4、比,绘本对于培养幼儿情感方面来说,还是一个需要加强的过程。他们虽然能看懂故事,但不一定代表能够感受到故事中所包含的感情,这是需要细细去感受的。五、教学准备:物质准备:1 逃家小兔 课件 ;2小兔子头饰人手一个、兔妈妈卡片一个;3 感恩的心音乐。经验准备:了解词语“小鱼渔夫,小鸟大树,小帆船风”之间的关系。六、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通过多媒体课件逃家小兔每个画面的 展示,让幼儿根据画面,猜测故事内容。2.聆听法:通过教师分角色讲故事,使幼儿感受作品中小兔的调皮可爱和兔妈妈的宽容和博爱。3.提问法: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提问,使幼儿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并体会到了故事的内涵。4.练习法:教师引导幼儿模

5、仿兔妈妈艰难爬山的动作,帮助幼儿体会母爱的伟大。5.游戏表演法:通过老师扮演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在巩固复合句式的同时体验了母子之间的亲情。七、教学流程:(一)律动导入,引起兴趣。1.幼儿和教师一起随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在欢快的游戏中情绪愉快,体验“变”的乐趣。2.师:有只小兔也想变,看!就是这只小兔子,我们来看看它想要变什么吧。(二)逐图观察,理解故事。1.观察图一。师: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幼:在草丛里。和它的妈妈在一起。师:想知道它在和妈妈说些什么吗?师:小兔子想离开家,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逃跑啦。 (逃跑是什么意思啊)幼:跑掉啦。离开妈妈。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幼:跑走了,

6、让妈妈找不到它。师:那兔妈妈听到小兔子说的话, ,兔妈妈会怎么说呢?幼:孩子,不要逃跑,妈妈会是那伤心的啦。不要逃跑。幼:我会想你的。2.师讲述第一次的变化。 (详)师:我们听听兔妈妈怎么说的啊 ,兔妈妈听到了小兔子说的话就说:“你要是逃跑,妈妈就追你,因为你是妈妈的小宝贝呀。小兔子看看妈妈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游得远远的。 ”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 提问:小兔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鲤鱼)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成了捕鱼的人)妈妈是怎么说的?(“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 )【层层递进的提问有利于引导幼儿理

7、解词语间的关系,并尝试用“如果就”的句式回答。】教师将对应图片贴到图谱上(小鱼、渔夫) ,下同。瞧,妈妈它是用什么方法捕小兔这条小鲤鱼的?(妈妈在用红萝卜钓小兔的)兔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钓小兔呢?(因为妈妈知道小兔喜欢吃萝卜)妈妈爱小兔吗?(爱)3.讲述第二次变化。 (详)小兔说:“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 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兔子变成了大石头)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爬山的人)看一看妈妈身上都有什么?(行李、绳子、拐杖) ,为什么要拿这么多东西?(因为妈妈要走很长时间才

8、能找到小兔) ;不论多么苦多么累妈妈也要追到小兔,把它找回家)妈妈爱小兔吗?4.讲述第三次变化。 (略)小兔说:“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我就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花)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园丁)师:谁知道“园丁”是干什么的?(“园丁”是照顾花草的人)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才能长大。5.讲述第四次变化。 (略)小兔说:“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我就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我就变成大树,好让你飞回家。”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

9、小鸟)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大树)为什么?(因为大树是小鸟的家,妈妈想让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三)套用句式,讲述故事。1.讲述第五次变化。出示彩图提问师:小朋友看小兔在这里又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帆船)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风)谁能按照前面的句式说一说。 (小兔说:“如果你变成大树,找到我了,我就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 ”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帆船,我就要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2.讲述第六次变化。出示彩图提问师:小朋友看这幅画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男孩)妈妈呢?(妈妈就做了小男孩的妈妈,会张开手臂好好的抱住小兔子)(四)复述故事,进行创编1.观看教师

10、自制连环画,鼓励幼儿讲述故事(师)欣赏了这么优美的故事,我还把这个故事做成了一本连环画,你们能不能讲给我听?2.教师强调“如果就”句式,幼儿尝试用“如果就”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带着温馨、优美的感情色彩朗诵。3.在空白页中创编故事情节如果你是逃家小兔,你会变成什么?妈妈会变成什么找到你?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能掌握创编情节的必然联系。师:“孩子们,妈妈可要追你们了,你们快商量商量,用好听的话说说你们变什么,赶快动脑筋哦!” (如小兔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大老虎。可请个别说)师:“小兔变成了大老虎,兔妈妈该变什么呢?”【启发幼儿想象与大老虎相关的事物】(如:如果你变成一只大老虎

11、,我就变成动物园里的饲养员,天天看着你。 )(教师将幼儿创编出的内容以简笔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方便幼儿练习句式。 )【情景对话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幼儿学得主动,而且可以使幼儿“温故而知新” ,有助于幼儿真正掌握句式。 】(五)移情谈话,感恩母爱。1.师:我们的故事听完了,那故事中小兔子是怎么样的孩子啊?幼:坏孩子,不乖的,不听话的。2.师:孩子们,为什么妈妈还要变这么多东西追小兔呢?幼:因为他永远是妈妈的小兔子。幼:因为妈妈爱他。3.师:最后小兔发现,无论走到哪里妈妈总是能找到她的。小兔还发现啊,还是妈妈的怀抱最温暖,小朋友们,你们认为你们自己的妈妈的怀抱温暖吗?幼:温暖师:你们也有这种感觉啊,那你

12、认为你妈妈做的哪些事情,是很爱你的幼:妈妈为我买好吃的,买玩具【幼儿说出的多为物质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幼儿说出精神方面的感受】师:妈妈那么爱你们,那你们想怎样去表达对妈妈的爱幼:给妈妈做家务,给妈妈洗脚小结:“孩子们,你们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是非常爱你们、关心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听妈妈的话,做一个乖孩子。 ”【这个环节是感恩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本次活动的精华。教师引导幼儿的讨论,把故事情节带入生活,体验情感。 】(六)结束活动,情感升华。妈妈那么爱我们,让我们一起用歌曲感谢对妈妈的爱吧!(手语感恩的心 )一、设计意图: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纲要实施细则中也指出

13、:引导幼儿专心阅读,能想象、理解画面内容,并能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会用多种活动表达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语言领域对教师的要求中写到:幼儿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范例,教师应该每天给幼儿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儿童文学欣赏。可见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文学作品欣赏是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在发现了文学大师的作品逃家小兔后,更觉得要把这个富有情趣的作品介绍给孩子们, 逃家小兔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兔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多,孩子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体谅父母的辛苦,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妈妈的伟大和辛苦,让孩子从画中读出母爱的伟大。二、教材分析:新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

14、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复合句对幼儿来说较为抽象,难于理解。当我看到故事逃家小兔时,特别兴奋,故事中的鱼儿渔夫,鸟儿大树,帆船风都是幼儿熟悉并喜爱的东西,我因时因地灵活地运用了这天然的教育素材,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复合句式。内容的教育价值:逃家小兔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一幕幕对话和画面,尽现孩子的顽皮和妈妈的宽厚温柔。书中把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在有趣的问答接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话简单而又富于韵味、诗意盎然,每次读到时,无论是话语还是图画都给人以无尽的温暖感。三、幼儿分析: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绘本阅读有助于脑力的开发、语言的发展,并可启发

15、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另外,幼儿的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同伴间交流的兴趣增强。但词汇量的缺乏限制了幼儿表达的完整性、丰富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多种词汇,帮助幼儿清楚地分辨词义,并能正确地使用一些复合句子来表达意思。四、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运用转折词“如果就”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2.感受母爱的伟大。重点:运用转折词“如果就”表述图片内容。难点:根据绘本中的故事感受母爱的伟大。之所以把这个作为难点,是因为对于套用复句相比,绘本对于培养幼儿情感方面来说,还是一个需要加强的过程。他们虽然能看懂故事,但不一定代表能够感受到故事中所包含的感情,这是需要细细去感受的。五、教学

16、准备:物质准备:1 逃家小兔 课件 ;2小兔子头饰人手一个、兔妈妈卡片一个;3 感恩的心音乐。经验准备:了解词语“小鱼渔夫,小鸟大树,小帆船风”之间的关系。六、教学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通过多媒体课件逃家小兔每个画面的 展示,让幼儿根据画面,猜测故事内容。2.聆听法:通过教师分角色讲故事,使幼儿感受作品中小兔的调皮可爱和兔妈妈的宽容和博爱。3.提问法: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提问,使幼儿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并体会到了故事的内涵。4.练习法: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兔妈妈艰难爬山的动作,帮助幼儿体会母爱的伟大。5.游戏表演法:通过老师扮演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在巩固复合句式的同时体验了母子之间的亲情。七、教学流程:(一)律动导入,引起兴趣。1.幼儿和教师一起随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在欢快的游戏中情绪愉快,体验“变”的乐趣。2.师:有只小兔也想变,看!就是这只小兔子,我们来看看它想要变什么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