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规范化诊治 ppt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52785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18.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规范化诊治 ppt课件(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乳腺癌规范化诊治(乳腺癌规范化诊治(1 1)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 丁 金 旺2009.12.22国外指南NCCN指南ASCO指南St.Gallen指南国内乳腺癌治疗指南NCCN指南中国版 CSC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乳腺癌治疗指南NCCN共识分类分类证据水平共识程度1 高一致2 A较低一致2 B较低不一致3任意有较大分歧除非特别指出,NCCN对所有建议均达2A类共识!乳腺的解剖生理基础l乳腺位于胸大肌浅面,约在第2和第6肋骨水平 的浅筋膜浅、深层之间。外上方形成乳腺腋尾 部伸向腋窝(Spence腋尾)。 l乳腺有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分成很多腺小 叶,乳腺小叶由小乳管和腺泡组成,是乳腺的

2、基本单位。l每一腺叶有其单独的导管(乳管),腺叶和乳管 均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排列。小乳管汇至乳管 ,乳管开口于乳头。lcooper韧带。乳腺纵面解剖1乳晕 2输乳管窦 3. 输乳管 4输乳小管 5乳腺小叶 6. 乳房悬韧带 7胸大肌 8. 胸小肌 9锁骨 10肋骨乳腺淋巴引流(四条途径)l腋窝途径(最主要)胸大肌外缘腋窝锁骨下锁骨上胸肌间l内乳途径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内乳淋巴结) l 交通支双乳交通支l 其他腹直肌鞘肝镰状韧带乳腺癌腋窝淋巴结临床分组 Berg从乳腺癌的转移特点及病理学角度出发 ,在临床上以胸小肌为标记三分腋淋巴结: I组(下群、胸小肌外侧):胸小肌下缘的所有淋巴结 II组

3、(中群、胸小肌后):胸小肌上下缘的淋巴结 III组(上群、锁骨下):胸小肌上缘的所有淋巴结乳腺癌流行病学l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2000年全球女性乳 腺癌的新发病例超过100万,死亡超过40万;标化发 病率为35.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51/10万。l从全世界范围看,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首发的恶 性肿瘤,且其发病数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从区域 看,北美(美国)、欧洲等地为高发区,亚洲(中 国、日本)、非洲为低发区。l以女性居多,男性罕见。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达100 倍以上。乳腺癌发病率基本上随年龄逐年上升。2000年世界标化发病率: 35.66/10万l2009NCCN指出:据

4、美国癌症协会(ACS)估计,美 国2008年确诊的新发病例将有184,450例,死于乳 腺癌的患者将于40,930例。另有67,770例将于同 年被诊为原位乳腺癌。l乳腺癌是美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仅次于肺 癌的第二位癌症死亡原因。l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 ,而死亡率而呈现下降趋势。美国概况Copyright 2008 American Cancer SocietyFrom Jemal, A.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08;58:71-96.Ten Leading Cancer Types for the Estimated New Can

5、cer Cases and Deaths, by Sex, United States, 2008Copyright 2008 American Cancer SocietyFrom Jemal, A.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08;58:71-96.Annual Age-adjusted Cancer Incidence Rates* for Selected Cancers by Sex, United States, 1975 to 2004Copyright 2008 American Cancer SocietyFrom Jemal, A. et al.

6、CA Cancer J Clin 2008;58:71-96.Annual Age-adjusted Cancer Death Rates* Among Females for Selected Cancers, United States, 1930 to 2004我 国 概 况l我国属乳腺癌低发区,但近几十年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2%速度),沿海大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已 居女性肿瘤中的第一位,发病率以上海为最高。 近年来上海乳腺癌发病率超过50/10万人。l我国近年来乳腺癌的死亡率为3.5/10万人,死亡 率上升没有发病率上升的速度快。l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较北美及欧洲早,大约提早 1015年,

7、发病高峰以4555岁左右为主。乳腺癌病因(1)NCCN指出,尽管绝大多数乳腺癌病因尚未明 确,但许多危险因素已经被明确,包括: 1、女性性别,男女发病率之比=1:100 2、年龄增大(见下图) 3、家族中有年轻时患乳腺癌的情况 4、月经初潮早 5、绝经晚6、生育头胎的年龄过大(高龄生产) 7、长期的激素替代治疗 8、既往接受过胸壁放疗 9、良性增生性乳腺疾病 10、诸如BRCA1/2等基因的突变除女性和年龄增大外,其他只与少数乳癌有关乳腺癌病因(2)乳腺癌的诊断方法乳腺癌的诊断方法比较多,主要有钼靶摄 片、乳腺B超、乳腺MRI、乳管镜、穿刺活 检等。其中,钼靶摄片和乳腺B超检查相结合是目 前国

8、际上广泛使用的乳腺检查方法。因此 ,NCCN将这两种检查方法作为浸润性乳腺 癌必选检查。乳腺X线摄片(钼靶片1) 特点: 1、钼靶X线属于软射线,可以较好显示乳腺内各种 软组织以及异常密度改变,尤其适用于35岁以上 的中老年妇女,如绝经后女性;70年代以来成为 最常用的乳腺临床检查、普查及筛查方法;通常 有轴位、侧斜位两种,有时用侧位。 2、大量证据证实钼靶摄片是目前发现早期乳腺癌的 最有效方法,可以降低受检人群的死亡率; 3、不足:乳腺体积较小、乳腺致密型效果不佳,检 查时需要挤压有疼痛不适乳腺X线摄片(钼靶片2)l典型表现:1、成簇细小的钙化灶,有时又称沙粒样钙化;2、肿块质地不均匀,结构

9、扭曲;3、边缘不整,可见毛刺、星芒状或蟹足影;4、同侧腋窝可见融合的肿大淋巴结。乳腺微小钙化灶,病理证实:提示导 管原位癌病理:浸润性导管癌乳腺B超(1)l特点: 1、适合乳腺体积不大、腺体比较致密的年轻 女性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也可安全使用(无创);2、对乳腺囊性还是实性肿瘤鉴别意义很大,能检出 2mm的囊肿和肿瘤;3、可清晰显示乳腺解剖层次及细微病灶,可明确定位4、可清晰显示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尤其对肥胖、临 床扪诊困难者;5、不足:对设备要求高;对医生要求比较高,主观性 强;对微小钙化显示不佳。乳腺良性、恶性病变的超声鉴别点典型图像钙化乳腺MRI MRI对鉴别软组织肿瘤有特别意义,尤其

10、可 通过造影剂增强后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帮助 肿瘤定性诊断。 不足: 1、需要一个专业的乳腺影像团队; 2、需要使用乳腺专用线圈; 3、费用较昂贵(700800元); 4、检查有一定创伤性。乳腺MRI适应症 2009NCCN指出:1、用于分期评估以确定同侧乳腺肿瘤范围、是否存在多灶或多中心性肿瘤、初诊时筛选对侧乳腺肿瘤(2B类);2、评估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范围、缓解情况及是否可以保乳;3、有助于在钼靶提示的致密乳腺中寻找其他病灶;4、寻找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腺癌患者原发肿瘤(隐匿性乳腺癌),X线、B超及体检无法发现肿块的乳头Paget病的原发肿瘤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三种表现类型:I型(流出型或廓清曲

11、线):多见于恶性肿瘤早期强化,早期下降(快进快出)II型(平台型曲线);良恶性肿瘤均有可能早期强化,缓慢下降III型(线性型曲线):多见于良性肿瘤持续强化单独使用时间信号曲线诊断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918386乳腺癌61678纤维瘤8311.5%5.5文献报道乳管镜 适应症:临床上有自发性乳头溢液均应行 乳管镜检查。1、各种颜色的乳头溢液患者,尤其是血性溢 液、黄色溢液和清水样溢液患者; 2、不伴乳头溢液的乳晕区肿物。穿刺活检技术lNCCN指南建议各期乳腺癌处置之前(尤其是乳 腺癌新辅助治疗)均需要行病理检查,需要明确 ER、PR、HER2状况,临床上要实现这一目标主 要通过穿刺活检实现。l

12、主要有两种方法:1、细针穿刺活检(FNA)2、粗针穿刺活检(NCB)细针穿刺活检l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即FNA(fine needle aspiration)。l该方法应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已有100多年历史,方法是用带针 的注射器吸取细胞,吸出的血和细胞成分被迅速转移至载玻片 上,制成薄层的细胞涂层。l优点:简便、微创、快速、经济、准确、罕见针道转移。l缺陷:存在假阳性(一般0.1-1%,一般小于0.5%)和假阴性率 (10-20%),缺乏组织结构诊断难度加大(不能区分原位癌和 浸润性癌,也不能提供多中心癌的线索 ),难以行免疫组织化 学法检查。粗针穿刺活检 又叫空心针穿刺活检检查,即NCB(

13、needle core biospy)。目前最常用,尤其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 例,有取代FNA趋势。 该技术多采用美国Bard公司MAGNUMTM自动活检枪和 一次性专用穿刺粗针(国内常用14号、外径2mm),在 影像学(B超、 X线、CT等)引导下行乳腺肿物穿刺, 抽取微小组织条23条 ,标本立即用10%中性甲醛固 定,送病理科行快速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分 析。 乳腺病理学评估 对于病理学评估,NCCN强调: 1、临床医师和病理科医师应有充分的沟通:病 史,既往活检及胸部放疗,生育情况,活检组织 特点(临床可及、乳腺摄片发现、有无微小钙化 灶),淋巴结情况,皮肤是否有炎性改变,既往 治

14、疗如放、化疗等。 2、病理报告采用一致的、没有歧义的报告标准 。CSC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8版) 推荐统一使用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乳腺组织病理学类型分类标准CSC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8版)推荐使用2003年版 WHO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理学分类NCCN乳腺组织学类型国内分类 国内分类目前最具代表性的2001年中国肿 瘤病理学分类中的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 。 该分类以形态学为基础,即反映乳腺癌的 生物学特性和预后,也反映乳腺癌发生发 展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具有中古特色和代 表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2001年中国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组织学分级 NCCN指出:所有浸

15、润性乳腺癌(髓样癌除 外)都应分级,推荐使用“Nottingham联合 组织学分级”。 该分级由形态学决定,包括腺管形成的程度 、细胞核的多形性以及核分裂数的数目。 每项评分从1分(良好)至3分(差),然后 将分数相加,评出3个等级:35分为1级, 67分为2级,89分为3级。乳腺癌TNM分期 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版本是2003年AJCC(美国癌症 联合会)和UICC(国际抗癌联盟)联合发布的第6版 乳腺癌TNM分期系统。 该版本对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及远 处转移(M)的评估做了详细的规范化的描述。 该分期主要有临床分期(cTNM )及病理分期( pTNM )两种。 该分期前应有病理确

16、诊,且该分期仅针对癌。原发肿瘤分类(例如病灶已切除)原发肿瘤分类的补充说明(1)1、原发肿瘤的分期定义,不管临床还是病理标准都一样。若体检获得, 则只做T1,T2或T3来表示。若其他途径如钼靶或病理,则需用到T1亚 分类,需精确到0.1cm。2、原位癌划分不论大小,只要没有浸润成分就归为Tis。再划分为导管原 位癌(DCIS)或小叶原位癌(LCIS)时,既有DCIS又有LCIS的病例归为 DCIS。3、微小浸润(T1mic)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邻近周围组织,但病灶 最大直径0.1cm;当存在多个微小浸润病灶时,以最大病灶的大小来 对微小浸润进行分期(不能使用全部病灶的总和值);应注意多灶性微小 浸润的存在,因其与多发性浸润癌有关联。4、pT分类时,如一个肿瘤很有原位癌和浸润癌两种成分,应以浸润成分 的测量值计算大小,要去除原位癌部分,如导管内癌(原位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