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原则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621117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原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 编写原则与方法环境保护部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2008.12 北海目 录 编写技术报告的目的、意义 技术报告的编写单元 技术报告的基本内容 技术报告编写的组织与领导 技术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技术报告的报送程序 技术报告的作用 普查成果开发的整体考虑编写技术报告的目的、意义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过程的技术总结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的集中表征 普查数据逻辑性、合理性、完整性、准确性 的系统分析技术报告的编写单元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解放军)、地级以上城市、地区(州 、盟)必须编写技术报告 有条件的县(旗)、区、县级市鼓励编写技 术报告 县

2、(旗) 、区、县级市是否需要编写技术报 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技术报告的基本内容 国家普查办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 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专题讲解) 各地在普查中自选取的普查内容、普查方法 增加的普查内容,如北京增加的有机污染,江苏增加的农机污染等 对没有产排污系数、无条件监测,在本地有一定代表面的企业产排污系 数的确定 物料衡算法的应用 理论计算与实验室模拟 对不符合技术规定的做法,发现的要改正,不能作 为技术创新写入技术报告 产排污系数、监测数据混用 国家有统一的产排污系数不用而自行使用经验系数等技术报告编写的组织与领导 技术报告的编写要作为各级普查机构在总结发布阶 段的重点工

3、作 以普查办公室为主,成立编写领导小组和编写组 编写人员主要由技术组和数据组的相关人员参加; 必要时也可请有关单位、下级普查机构的专家参与 编写 指定编写负责人(主编),落实分工和各章节负责 人 经普查办公室、主管领导、普查领导小组审核技术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形式可选。可编写一本完整的技术报告;也可分为总报告和 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四个分报告 有关工作内容,如组织领导、部门分工、机构设立、经费申 请、宣传发动、人员选聘、动员培训、领导关怀、总结表彰 等内容,在工作总结报告(编写大纲国家普查办另发)中反映 图文并茂,层次分明,语言精练,结论明确 必须回答:源的数量和行业属性

4、,产生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污染治理情况和排放量,排放去向;各种普查污染物的行 业分布、区域分布、流域分布;关于本地区主要污染物、主 要污染行业、主要污染企业的结论;控制污染物产生、排放 ,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具体,落实到源,可操作)(宁缺毋 滥,需要经过深入研究后方能得出的结论和对策建议,不急于在技术报 告中反映,由此可提出成果开发建议)技术报告的报送程序 经内部审核后,报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县(旗)、区、县级市普查技术报告(如编写的话 )报市、省普查办公室 地级以上城市、地区(州、盟)普查技术报告报省 (自治区、直辖市)普查办公室、国家普查工作办 公室 省(自治区、直辖市)普查技术

5、报告报国家普查工 作办公室 按照保密有关规定,经办理相关手续后,提供给环 保局有关处(科)、普查成果开发单位技术报告的作用 普查公报的基本素材 政府报告的详细资料(需要时也可提供给同级人民政 府) 普查数据开发利用的基础 普查成果鉴定的核心报告 珍贵的历史资料,为今后的普查提供借鉴普查成果开发的整体考虑 数据分析与成果开发(普查直接成果)(专题 讲解) 应用普查数据解决环境问题(间接成果) 总结报告类 方法研究类 数据分析类 应用研究类普查成果开发的整体考虑成果开发切忌面面俱到、大而全、纯理论,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围绕本地区的环境热点、重点、难点开展研究 注意分层次开发。如建立新的环境统计平台

6、、核定新的总量核定基数、 完善污染源普查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等,需要国家层面组织研究;省、 市级可考虑确定本地区的重点污染源、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调整、区域 性或流域性污染治理、本地区特定污染控制、污染源信息的动态更新等 方面入手 数据分析、结果表征是成果开发的基础或中间过程,不应作为成果开发 的追求目标 各级普查办负责确定需要研究开发的课题名称、研究内容,落实经费, 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提出时间和成果形式要求,原则上 普查办不再承担研究任务 课题可由环保部门的直属单位(环科院(所)、监测站、信息中心、监 察队、辐射中心(站)、固废中心)、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研究机 构、高校等单位承

7、担 有条件的地区纳入环保科研管理、列项普查成果开发的整体考虑 1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报告 2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 (1)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普查技术报告 (2)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技术报告 (3)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普查技术报告 (4)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 报告 (5)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分省技术报告(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分市技术报告 (6)辐射源普查技术报告 (7)机动车污染普查技术报告普查成果开发的整体考虑 3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产、排污系数研究(国家 ) 4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产、排污系数研究(国

8、家 ) 5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活源产、排污系数研究(国家 6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主要污染物行业、区域分担率研 究 7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研究(单位 产值、单位面积) 8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库系统开发研究 9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典型行业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污染特征研究 10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典型行业氟化物污染特征研究普查成果开发的整体考虑 11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重污染行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分析 12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农业、生活源污染分担率 研究 13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贡献率研 究 14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规模化水产养殖污染贡献率研究

9、15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果分 析 16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固体废物产生、处置、利用状况 分析 17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利用状况 分析普查成果开发的整体考虑 18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医疗废物产生、处置、利用状况 分析 19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二氧化硫(SO2)排放分析 20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分析 21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处置、利 用状况分析 22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脱硫石膏产生、处置、利用状况 分析 23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危险废物焚烧残渣产生、处置、 利用状况分析 24脱硫方法与处理效果分析普查成果开发的

10、整体考虑 25水污染物排放对流域水质的影响分析 26气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27营养物质(N、P)排放对封闭水域富营养化的影响分析 28典型流域(12个)污染物产生量与入河量的关系研究 29污染源排放强度(面积)与区域环境质量的相互关系研 究 30工业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在线监控状况分析 31环境统计范围污染源(10万家)排放状况分析 32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误差分析报告 33改进环境统计体制的对策研究(国家) 34污染源监控体系建设对策建议普查成果开发的整体考虑 35中国污染源调查方案对策建议 36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回顾评价报告 37. 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38. 重点污染源筛分、污染源数据库动态管理研究 39. 工业园区污染控制与治理水平研究 40.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 41. 典型流域(河流)各类污染源贡献率及控制对案研究 42. 污染物总量目标与减排方案研究(国家)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